论语(仁、义、礼、智、信分类整理).pdf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仁仁论语学而1、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3、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八佾4、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5、子夏问曰: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于仁)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里仁7、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雍也16、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7、子曰: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18、樊迟问知。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9、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0、宰我问曰: “仁者,虽告之曰: 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1、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卫灵公46、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7、子贡问为仁。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9、子曰: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义义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4、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6、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7、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的弟子有若说:所守的诺言符合道义准则,诺言就可以实现;恭敬之心合乎礼仪,就可以避免遭受耻辱;凭借亲近的人,就有了依靠。8、子曰: “: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9、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性,无所谓不行,只要符合道义就行了。1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说:不是自己该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它,这是献媚。需要见义勇为时而不能挺身而出,这是没有勇气。12、子曰: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13、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有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素,其使民也义。 公治长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14、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微子15、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16、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宪问礼礼1、子曰: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孔子说: “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3、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孔子说: “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4、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 。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5、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人的修养,开始於学诗,自立於学礼,完成于学乐。6、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说: “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7、子曰: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 “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孔子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王任用臣子要符合礼的规范,臣子侍奉君主要用忠心。9、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大意是说,礼以敬为重,玉帛是礼的文饰,只用来表达敬意而已。乐主于和,钟鼓只是乐器而已。当时所谓礼乐,是重于物而简于敬,敲击钟鼓而不合雅颂。10、孔子曰: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 “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11、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谈到季氏,说: “他在庭院中奏乐舞蹈用了 64 人,如果这件事他都忍心去做,那什么事他不能狠心去做呢”12、子曰: “礼多人不怪。 ”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1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意思: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孔子说: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15、宰我问: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作为一个君子,如果多年都不接触礼仪,那么,他自身的礼仪修养就会崩坏;如果他多年都没有接触乐器,那么他本身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的音乐修养就会丧失。智智1、子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 (里仁第四)2、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里仁第四)3、子曰: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 ,何如其知(zh)也! ” (公冶长第五)4、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公冶长第五)5、樊迟问知,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雍也第六)6、子曰: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子罕第九)7、子曰: “知(zh)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 (卫灵公第十五)8、子曰: “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 “未也。 ”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第十七)9、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子罕第九)攀迟问仁。子曰: “爱人。 ”问知(zh) 。子曰: “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子夏曰: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o yo) ,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 (颜渊第十二)10、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雍也第六)11、 论语 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13、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说: “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1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15、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孔于说: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信信1 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4、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5、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9、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10、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2、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说: “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1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4、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5、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