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的活动方案_小学特色活动组织方案.docx
-
资源ID:20049261
资源大小:35.1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适合小学生的活动方案_小学特色活动组织方案.docx
适合小学生的活动方案_小学特色活动组织方案 为了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平衡发展,学校应当如何设计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拓展活动实施方案呢?下面学习啦我给大家介绍关于适合小学生的活动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目的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化的两个重要阵地。家校携手,开展 二、活动口号 1、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让学习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乐趣。 3、我读书,我欢乐,我读书,我漂亮。 三、活动打算 A、校内 1、校内内的走廊、宣扬橱窗等阵地张贴宣扬标语、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全校学生明白读书的好处。 2、学校图书保证做到全天开放,每班设有图书角,图书角上必需有肯定数量的图书,为学生借阅图书供应便利。 3、各班级学习园地中开拓 B、家庭 1、每个家庭为孩子创建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做好四个一:一个不受外人干扰的小阵地,一张小书桌,一个小书架,一个台灯。 2、家长带孩子购买一些必读书目。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宣扬动员 1、向家长宣扬:家长学校将开展 2、家长学校召开家校联谊活动,讲明家校携手,开展 其次阶段:方法探讨 1、向家长举荐孩子必读的书目或要购买的书目,每学期至少两本。如结合语文课文开展拓展阅读,三年级学习了想别人没想到的后,可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创新故事,提示家长督促孩子开展阅读活动,保证阅读效果。 2、各班级设计家庭课外阅读反馈表,要求家长于每周或隔周填写一次,照实反映孩子在家的阅读状况。 3、依据反馈表,评比每月读书之星,并向各位家长通报,让家长充分重视,并向自己的孩子宣扬身边的榜样,促进孩子的阅读爱好。 4、在家长会中,让家长和学员共同探讨亲子共读的方法,发觉家长中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 1、开展迷你书签、亲子读书记录卡等制作竞赛。 2、开展 3、开展 4、评出一批书香家庭。 小学生活动方案二 活动目标: 帮助家长创建与孩子间的沟通、交往平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与人员:六(2)、六(3)、六(5)班全体家长、学生、班主任、体育老师、当天下午有课的科任老师。 活动地点:学校篮球场、足球场。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8日(星期三)下午14:30-16:40 活动组织: 总指挥:曾见阳活动协调:邓焕金 组织组长:温惠君组织人员:唐东成、何小平、 陈少岩、各班主任(场地布置、活动组织) 后勤保障:谢东红、刘微兰(饮用水、礼品领取) 平安保障:黄光威、黄文金(预防受伤) 活动过程: 一、家长到校,到礼堂集合。学校作动员讲话。 二、各班组织家长、学生到指定的场地集合,由班主任公布活动内容、规则,指导开展活动。 三、亲子活动嬉戏(以班为单位) 1、协同运输篮球 嬉戏方法:家长与学生手持2根木棒托着篮球,从起点运输到终点,先把箩筐内的球运输完为胜。 分组方法:每次分6组同时进行竞赛 活动地方:篮球场 活动材料:篮球18个、箩筐10个,木棒12根。 2、二人三足 嬉戏方法:家长与孩子并排站在起跑线后,两人内侧的两只腿要用绳绑住,老师发令后必需绕过标记物才能返回。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活动地点:足球场 嬉戏规则:绑腿的布条不能松,必需两个人同时跑。 分组方法:2人一组,共分6组同时进行竞赛,父子或母子协作。 3、抛接毽球 嬉戏方法:家长和孩子各自站在相对的两头,孩子拿着6个毽球抛到家长手持的塑胶桶那里;然后双方调换位置,12个毽球抛完嬉戏就结束。以接到的毽球数多的队为胜。 活动地点:田径场 分组方法:2人一组,共分6组,父子或母子协作。 小学生活动方案三 给孩子多一些体验、让他们多一些阅历很多参与过拓展训练的企业员工,都对拓展培训这一特殊的培训方式很有感受,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阅历、感悟、所得能被子女所共享,使其成为子女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剂,成为他们今后一生的财宝。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安逸的生活条件使他们丢失了很多本应具备的生存、生活技能:如洗衣做饭、遇险逃命、紧急救援等;而他们对于亲情、手足之涵义的解读更因为家庭环境的局限而受到限制。在为期短短几天的夏令营中,学生可以获得一个集体生活的体验,以培育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奋斗精神。我们秉承寓教于乐的理念,以体验式培训的方式为孩子供应了解生活、体验人生的机会,在没有家长的状况下,在事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依靠集体的力气才能胜利的状况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胜利的体验,发掘人生的价值,培育他们与人为善的性格及团结协作的实力,既收获欢乐,又从整体上提高其综合素养。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每位家长期望孩子获得的。 一、活动形式: 冬夏令营、春秋游、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素养教化、亲子活动 青少年素养拓展课程 时间:14天 内容:以场地训练为主,设置定向越野、求生、大脚板、背摔、创建思维小嬉戏等项目 目标:透过体验式的探究与学习,建立孩子自信念,培育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志气并学习敬重自然与生命;熬炼孩子生存实力;培育孩子主动的人生观,从活动中呈现出领导、自我管理及团体互助合作与人相处及互动;培育孩子独立生活的实力,熬炼学生面对环境变更的适应实力。 亲子拓展课程 时间:12天 对象:父母,监护人,亲戚或看护者,加强与孩子亲友间的情感沟通。 目标:学习与孩子之间坦诚相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加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消退代沟;培育更深厚的感情,加强彼此信任和敬重;改善沟通及人际交往技巧,彼此共享和共渡一个富有意义的旅程;享受富趣味性而又多姿多釆的户外活动。 青少年素养拓展是组织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人才强国、人才强市战略,从源头起先服务党培育大批优秀青少年人才的一项详细措施;也是青年人才安排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安排以青少年综合素养培育一体化为目标,以服务素养教化,服务青少年成才为根本,发挥共青团在青少年人力资源开发和综合素养培育上的独特优势,通过基础教化课程改革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实施小学生素养拓展安排;通过优化中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以培育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重点,试点中学生素养拓展安排;通过运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阔学生完善智能结构,深化高校生素养拓展安排。从而形成一体化和特性化、针对性和有效性相统一的青少年整体培育体系,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养。 二、项目实施内容 小学生素养拓展安排 结合第八次全国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实际,以体验教化为基本途径完善素养拓展行动,参照新课程的结构、内容和要求重新谛视已有的奖章,在继承的基础上,从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三个方面,构建新的奖章体系,通过少先队教化者所设定的教化标准,激励每个有差异的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详细环节入手,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发觉自己的潜能,感受胜利的喜悦,使少年儿童在参加训练中实现达标晋级,完成各阶段、各层次的素养训练安排,欢乐成长,健康成长。同时,努力使素养拓展逐步进入学校教化教学工作考核,成为衡量少年儿童内在素养和实力的重要依据。 三、走课程化、社会化之路,做好拓展工作 将来一段时间,要接着争取教化部门和社会的支持,大力推动争章课程化和社会化建设,提高争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要围绕结合课改和为了课改的要求,根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引导队员自主发展为中心,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与素养评价相结合为基本点)的指导思想,接着探究实践争章活动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及探讨性学习相结合的新途径,将争章活动与学校的教改课改全面优化组合,形成学科老师指导争章、争章活动搞活课改的课程化运行机制,进入学科评价和学生素养评价体系。 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详细行为的练习和娴熟。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育是养成教化的主要内容。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化、引导和训练的积累。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这要求家庭和学校在培育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殊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闻目睹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育须要严格要求。大多数习惯是行为达到自动化后才出现了。在行为向自动化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和按要求行为是必要的。在学校教化和家庭教化中,对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主要方面,都应当有一些基本且严格的行为要求。如起居作息有规律,均衡饮食、合理熬炼、仔细作业、物品整齐、清洁卫生、衣着整齐、礼貌待人等。比如,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老师在学生习字课和作业要求中,提出书写的详细的要求,并长期严格训练而形成的。 良好习惯的培育要从细微环节着手。习惯培育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定也要求对细微环节的重视。习惯培育必需融入儿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尤其是那些简单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比如,儿童在起先习字的时候,简单把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等弄错,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从一笔一画,手把手地教。 另外,习惯的养成与对儿童行为的刚好的强化和对榜样的示范行为分不开。在详细的教化中,当儿童有某些细小的良好行为出现时,父母和老师要采纳适当的形式和手段赐予孩子刚好强化,反过来,当儿童出现细小的不良行为的苗头时,要采纳适当的措施赐予行为的矫正。这就是人们长说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同时,老师和父母要重视用历史和生活中的榜样给儿童做行为示范,与此同时父母和老师本身也要做好儿童的行为示范。此外,当某些特别有利于教化儿童的时机出现时,父母和老师要抓住时机刚好施教。 此外,习惯培育要符合儿童的须要,引起主动的心情体验。假如某些要求不适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的须要,不能让儿童有主动的心情体验,就可能引起儿童的不良反应,甚至是厌恶。因此,习惯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儿童的主动主动性,激励儿童参加。父母和老师最好是和儿童一起商订行为规范要求,在实施中从旁相机指导,进行有效地引导。 下一页更多小学特色活动组织方案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