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生物第一课时课件 (2).ppt
回扣回扣基础要点基础要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1)豌豆是豌豆是_传粉植物,而且是传粉植物,而且是_受粉受粉, ,所以所以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定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实验( (一一) ) 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梳理自花自花闭花闭花 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若人工授粉去雄,时间应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若人工授粉去雄,时间应 为开花为开花_(前(前/ /后)。后)。(2 2)豌豆具有许多)豌豆具有许多_的相对性状。的相对性状。 2.2.常用符号及含义常用符号及含义 P P:_ :_ F F1 1:_ :_ F F2 2:_:_ :_:_ :_ :_ :_ :_ :_:_前前易于区分易于区分亲本亲本子一代子一代子二代子二代杂交杂交自交自交母本母本父本父本3.3.过程图解过程图解 P P 纯种高茎纯种高茎纯种矮茎纯种矮茎 F F1 1 _ _ F F2 2 高茎高茎 矮茎矮茎 比例比例 3 3 1 14.4.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1 1)F F1 1全部为全部为_。 (2 2)F F2 2发生了发生了_。 高茎高茎高茎高茎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深化拓展深化拓展 1.1.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 (1)(1)相对性状多、易于观察相对性状多、易于观察;(2);(2)培养周期培养周期 ;(3);(3)成本成本 低;低;(4)(4)容易饲养;容易饲养;(5)(5)染色体数目染色体数目 ,便于观察等。,便于观察等。2.2.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 (1)(1)具有容易区分的具有容易区分的 。 (2)(2)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结论更可靠。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结论更可靠。 (3)(3)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4)(4)雌雄雌雄 ,杂交、自交均可进行。,杂交、自交均可进行。 短短少少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异花同株异花同株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F F2 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F F2 2的基因的基因 型有型有_种,其比例为种,其比例为DDDDDdDddddd=_=_。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时代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时代“基因基因”这一这一名词还未提出来,用名词还未提出来,用“遗传因子遗传因子”表示。表示。两大定律发现的时间比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晚,两大定律发现的时间比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晚,所以达尔文对遗传变异的本质不清楚。所以达尔文对遗传变异的本质不清楚。F F1 1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 :D D和和d d, ,D D和和d d的比例为的比例为11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11。生物一般雄配子的数量。生物一般雄配子的数量 雌配子的数雌配子的数量,如豌豆。量,如豌豆。 3 3高高1 1矮矮121121三三提醒提醒远远多于远远多于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1.验证的方法验证的方法:_:_实验实验, ,选用亲本选用亲本F F1 1和和_,_, 目的是为了验证目的是为了验证F F1 1的的_。2.2.测交的结果测交的结果: :子代出现子代出现_种表现型种表现型, ,比例为比例为_。3.3.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用了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用了_,其基本步,其基本步 骤:提出问题骤:提出问题 _ _ _ _ _ _ _ _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测交测交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基因型基因型两两1111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做出假设做出假设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实验实验检验检验四、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四、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1.1.实质:实质:_随随_的分开而分离。的分开而分离。2.2.时间:减数第时间:减数第_次分裂次分裂_期。期。 五、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五、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 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用不同彩,用不同彩 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 _ _ _。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一一后后雌雄生殖器官雌雄生殖器官雌雄配子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的随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结合合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2.2.实验注意问题实验注意问题 (1)(1)两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两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 种颜色的配子必须相等。种颜色的配子必须相等。 (2)(2)要要_抓取抓取, ,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 匀。匀。 (3)(3)重复的次数足够多。重复的次数足够多。3.3.结果与结论结果与结论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Dddddd_,_,彩球代彩球代 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量比接近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量比接近_。 随机随机1211213131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 考点一考点一 理解遗传学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理解遗传学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1.交配类交配类 (1)(1)杂交杂交:基因型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不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 (2)(2)自交自交:基因型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相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 植物体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植物体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 属于自交。自交是属于自交。自交是获得纯系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的有效方法。 (3)(3)测交测交:杂种:杂种F F1 1与与 杂交,用来测定杂交,用来测定F F1 1的的 基因型。基因型。 (4)(4)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 别是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别是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 高频考点突破高频考点突破提醒提醒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2.2.性状类性状类 (1)(1)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形态特征和特征和生理生理特性的特性的 总称。总称。 生物性状的体现者生物性状的体现者 ;性状的控制;性状的控制 者者 。 (2)(2)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同种生物种生物同同一性状的一性状的不同不同表现类型。表现类型。 牢记两个牢记两个“同同”, ,一个一个“不同不同”。 (3)(3)显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 ,F F1 1表表 现出来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的那个亲本性状。蛋白质蛋白质核酸核酸 (4)(4)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 ,F F1 1未未 表现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不是不表现的性状隐性性状不是不表现的性状, ,而是指而是指F F1 1未表现未表现 的性状。的性状。 (5)(5)性状分离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在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同时出现 和和 的现象的现象, ,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3.3.基因类基因类 (1)(1)显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用大写英文字用大写英文字 母表示母表示, ,写在前面。写在前面。 (2)(2)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用小写英文字用小写英文字 母表示母表示, ,写在后面。写在后面。 (3)(3)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在遗传学上, ,把位于一对把位于一对 染色体染色体 的的 位置上位置上, ,控制着控制着 性状的基因性状的基因, ,叫做等位基叫做等位基 因。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一定是因。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一定是 合子。合子。同源同源相同相同相对相对杂杂存在:存在于杂合子的所有存在:存在于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体细胞中。中。 位置:位于一对位置:位于一对同源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的同一同一位置上。位置上。特点:能控制一对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相对性状性状, ,具有一定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独立性。分离的时间:减数分离的时间:减数 期。期。遗传行为:随遗传行为:随 的分开而分离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分别进入不同的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 ,独立地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 D、d d是是 基因基因, ,但但D D、D D或或d d、d d不是不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第一次分裂后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等位等位等位基因的相关要点:等位基因的相关要点:4.4.个体类个体类 (1)(1)表现型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2)基因型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型是性状表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型是性状表 现的内因现的内因, ,表现型是表现型是 与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共同作用的结果, , 即表现型即表现型= =基因型基因型+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表现型相同, ,基因型基因型不一定不一定相同相同, ,如如DDDD和和DdDd均表现为高茎均表现为高茎;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基因型相同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表现型 相同;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在不同环境中, ,即使基因型相同即使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表现型也未必也未必相同。相同。 基因型基因型环境环境一定一定(3)(3)纯合子纯合子:由:由 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 成的个体成的个体( (如如DDDD、dddd、AABBAABB、AAbbAAbb) )。(4)(4)杂合子杂合子: :由由 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的个体( (如如DdDd、AaBBAaBB、AaBbAaBb) )。多对基因中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只要有一对杂合, ,不管有多少对不管有多少对纯合都是杂合子。纯合都是杂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但纯合子杂交但纯合子杂交, ,后代会后代会出现出现 ;杂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 ,后代会出现后代会出现 , ,且后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相同基因相同基因不同基因不同基因杂合子杂合子性状分离性状分离对位训练对位训练 1.1.(2008(2008上海生物上海生物,6),6)下列表示纯合子基因型的是下列表示纯合子基因型的是 ( )( ) A. A.AaXAaXB BX XB B B.B.AABbAABb C. C.AAXAAXB BX XB B D.D.aaXaaXB BX Xb b 解析解析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XAAXB BX XB B的个体中的个体中, ,AAAA这对基因是这对基因是 纯合的纯合的, ,X XB BX XB B这对基因也是纯合的。这对基因也是纯合的。 C2.2.下面对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下面对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 ) A.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D.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 解析解析 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 ,而且纯合子的比而且纯合子的比 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加。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加。 C考点二考点二 杂交、自交、测交的区别及应用杂交、自交、测交的区别及应用1.1.比较比较 概念概念 应用应用基因型相基因型相同个体交同个体交配配,如如DDDDDDDD、DdDdDdDd等等 品种纯合度如不断提高小麦抗病获得植物纯种性性状原来的性状为显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新出现断中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如杂合子自交产生的显隐性判定自交,F1杂种一代杂种一代隐性纯隐性纯合子合子, ,如如DdDddddd 基因型不基因型不同个体交同个体交配配, ,如如DDDDdddd等等杂交:显隐性判定杂交:显隐性判定如在一对相对性状如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中区分显隐性, ,F F1 1中出现的性状为显性中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性状, ,未出现的为隐性性状未出现的为隐性性状 德尔的测交实验如孟的基因型检验测定基因型不能进行自交所以因为羊是雌雄异体否是纯种如鉴定一只白羊是合子纯验证杂测交,F,;)(12.2.杂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n n代后代后, ,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nn32121AaF81212121AaF412121AaF21AaFAaP纯合子纯合子显性显性( (隐性隐性) )纯合子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 n211aa)(AA)211 (21n对位训练对位训练3.3.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 ,可以依次解决可以依次解决 中的遗传中的遗传 学问题学问题 ( )( )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在一对相对性状中 区分显隐性区分显隐性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检验杂种检验杂种F F1 1的基因型的基因型 A.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杂交、杂交、杂交、测交答案答案 B 4.4.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亲本杂合子连续自交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亲本杂合子连续自交, ,某代的某代的 纯合子所占比例达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95%以上以上, ,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 ( )( ) A. A.子子3 3代代 B.B.子子4 4代代 C.C.子子5 5代代 D.D.子子6 6代代 解析解析 依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依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 ,杂合子连续自交杂合子连续自交n n代代, , 则则F Fn n中杂合子占中杂合子占 据题意知据题意知, ,杂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n n代后需代后需 满足:满足: 因而该比例最早因而该比例最早 出现在子出现在子5 5代。代。 ;)21(n),201()21(%,951)21(nn即C考点三考点三 性状的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 方法方法1 1:杂交的方式:杂交的方式。A AB B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 状状, ,则出现的即为则出现的即为 , ,未出现的即为未出现的即为_ 方法方法2 2:自交的方式:自交的方式。A A和和B B分别分别自交自交, ,若能发生性状若能发生性状 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 ;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 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显性方法方法3:3:先自交后杂交的方式先自交后杂交的方式。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自交先自交, ,若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若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 ,则可以确定两亲本则可以确定两亲本都是都是 , ,然后再将两亲本进行杂交然后再将两亲本进行杂交, ,子代出现的那子代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个亲本性状即为 性状性状, ,未出现的则为未出现的则为 性状。性状。方法方法4 4:先杂交后自交的方式:先杂交后自交的方式。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具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杂交先杂交, ,若后代出现两个亲本的性状若后代出现两个亲本的性状, ,比例为比例为11,11,则则可以确定亲本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是可以确定亲本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是 , ,然后再将然后再将两亲本分别进行自交两亲本分别进行自交, ,子代发生子代发生 的那个亲本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另一性状则为隐性性状。另一性状则为隐性性状。 纯合子纯合子显性显性隐性隐性杂合子杂合子性状分离性状分离2.2.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方法方法1:1:自交的方式自交的方式。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 , 若后代能发生若后代能发生 ,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 ;若后若后 代无性状分离代无性状分离, ,则可能为纯合子。则可能为纯合子。 此法是此法是最简便最简便的方法的方法, ,但但只适合于植物只适合于植物, ,不适不适 合于动物。合于动物。 方法方法2 2:测交的方式:测交的方式。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 , 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 ,则一定为则一定为 : :若后代只有若后代只有 显性性状个体显性性状个体, ,则可能为则可能为 。 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 ,注意应注意应 与与多个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 体体, ,使结果更有说服力。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提醒提醒提醒提醒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杂合子杂合子纯合子纯合子方法方法3 3:花粉鉴定法。:花粉鉴定法。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 和支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橙红色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橙红色的测试法进行鉴定的测试法进行鉴定, ,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若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若亲本产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亲本产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 ,则亲本则亲本为为 ;若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若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 ,则亲本为则亲本为 。 此法只适合于产生支链和直链淀粉的植物且此法只适合于产生支链和直链淀粉的植物且需要借助染色和显微镜进行观察。需要借助染色和显微镜进行观察。提醒提醒杂合子杂合子纯合子纯合子方法方法4 4: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获得的植株进行鉴定。仙素处理加倍后获得的植株进行鉴定。观察植株性观察植株性状状, ,若有两种类型若有两种类型, ,则亲本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则亲本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 ,即即为为 ;若只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若只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 ,则说明亲本只则说明亲本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 ,即为即为 。 此法只能适合于植物。此法只能适合于植物。 提醒提醒杂合子杂合子纯合子纯合子对位训练对位训练5.5.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 (A A和和a a) 控制的控制的, ,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 交交, ,子代子代( (F F1 1) )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 , 让让F F1 1自交产生的自交产生的F F2 2表现型如图所示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确的是 ( ) ( ) A.A.由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由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B.由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由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C.F F2 2中中, ,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53D.D.P 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aa解析解析 首先判断亲本中白果为显性且为杂合子。首先判断亲本中白果为显性且为杂合子。F F1 1中黄果和白果各占中黄果和白果各占 再分别自交再分别自交, ,F F2 2中黄果占中黄果占 白白果占果占 。答案答案 D D,21,85836.6.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某农场养了一群马, ,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 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 B和和b b控制。育种工控制。育种工 作者从中选择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作者从中选择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 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就毛色而言就毛色而言) )。 (1)(1)在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 ,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 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 种?种? _ _ _。(2)(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 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_。答案答案 (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考点四考点四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1.1.常用的几个公式常用的几个公式 (1)(1)DDDDDDDDDDDD (2) (2)dddddddddddd (3) (3)DDDDddddDdDd (4) (4)DdDdddddDdDddddd=11=11 (5) (5)DdDdDdDdDDDDDdDddddd=121=121 (6) (6)DDDDDdDdDDDDDdDd=11(=11(全显全显) )2.2.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1)(1)分离定律试题的类型分离定律试题的类型 亲代基因型、亲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表现型及比例 表现型及比例表现型及比例 (2)(2)基因型的确定技巧基因型的确定技巧 隐性突破法隐性突破法: :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 ,则基因型一定则基因型一定 为为aaaa, ,其中一个来自其中一个来自 , ,另一个来自另一个来自 。 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隐性=31,=31,则亲本基因型为则亲本基因型为 , ,即即: :AaAaAaAa33A A 11aaaa。若后代分离比为。若后代分离比为 显性显性隐性隐性=11,=11,则双亲一定是则双亲一定是 交类型交类型, ,即:即:父本父本母本母本Aa和和Aa测测AaAaaaaa11AaAa11aaaa。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 ,则亲本至则亲本至 少有一方是少有一方是 性纯合子,即:性纯合子,即:AAAAAaAa或或AAAAAAAA。(3)(3)四步曲写基因型四步曲写基因型判断判断 搭架子:显性大写在前搭架子:显性大写在前, ,隐隐显隐性显隐性 性小写在后性小写在后, ,不确定就空着不确定就空着看后代表现型看后代表现型有无隐性性状有无隐性性状填空填空显显3.3.遗传病判定遗传病判定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 ,即即“有中生无有中生无”, , 肯定是肯定是 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 子子, ,即即“无中生有无中生有”, ,肯定是肯定是 性遗传病。性遗传病。 乙图中双亲一定是乙图中双亲一定是 子子, ,若再生一个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 为杂合子的概率为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若生了一个正常孩子若生了一个正常孩子, ,为杂合为杂合 子的概率为子的概率为,21。32提醒提醒显显隐隐杂合杂合对位训练对位训练7.7.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 6号和号和 7 7号为同卵双生号为同卵双生, ,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 个体;个体;8 8号和号和9 9号为异卵双生号为异卵双生, ,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 育成的个体。请据图作答:育成的个体。请据图作答: (1)(1)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基因。基因。 (2)(2)若用若用A A、a 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 ,则则3 3号、号、7 7号和号和11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3)6(3)6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9_,9号是杂合子的概率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为_。(4)7(4)7号和号和8 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_。(5)(5)如果如果6 6号和号和9 9号个体结婚号个体结婚, ,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率为_,_,若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有病若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有病, ,则再生一个孩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正常的概率是正常的概率是_。 答案答案 (1)(1)隐性隐性 (2)(2)AaAa AaAa aaaa (3)0 2/3 (3)0 2/3(4)1/4 (5)1/6 1/4 3/4 (4)1/4 (5)1/6 1/4 3/4 思维误区警示思维误区警示易错分析易错分析 1.1.区分不清自交与自由交配区分不清自交与自由交配( (随机交配随机交配) ) 自由交配与自交的不同:自交是指雌雄同体的自由交配与自交的不同:自交是指雌雄同体的生物生物同一个体上同一个体上雌雄配子结合雌雄配子结合( (自体受精自体受精),),在植物在植物方面方面, ,指指 传粉和雌雄异花的传粉和雌雄异花的 传粉;而自由传粉;而自由交配是指一个群体中的雄性和雌性个体交配是指一个群体中的雄性和雌性个体 交配的交配的方式。两者在计算时差别很大方式。两者在计算时差别很大, ,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差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差错错, ,主要错误就是把自由交配当作自交来计算。主要错误就是把自由交配当作自交来计算。 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思路探究自花自花同株同株随机随机 2.2.对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不熟悉对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不熟悉 (1)(1)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如红花:如红花AAAA、白花、白花aa,aa,若杂合子若杂合子AaAa开粉红花,则开粉红花,则AAAAaaaa杂交再自交杂交再自交F F2 2代性状比为红代性状比为红 花花粉红花粉红花白花白花= = , ,不再是不再是3131。 (2)(2)当子代数目当子代数目较少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 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 4只小豚鼠不一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定符合3 3黑黑1 1白白, ,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 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 ,甚至还可能甚至还可能3 3白白1 1黑黑。 1 2 1 (3)(3)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隐性致死:隐性致死:隐性基因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时体上时, ,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红细胞异常红细胞异常, ,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 ,使植物使植物 不能形成叶绿素不能形成叶绿素, ,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显性致死:显性致死:显性基因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具有致死作用, ,如人的神如人的神 经胶症基因经胶症基因( (皮肤畸形生长皮肤畸形生长, ,智力严重缺陷智力严重缺陷, ,出现多发出现多发 性肿瘤等症状性肿瘤等症状) )。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显性纯合致死和显 性杂合致死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 显显隐隐= = 。 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 时期发生作用时期发生作用, , 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2 1配子配子纠正训练纠正训练1.1.果蝇灰身果蝇灰身( (B B) )对黑身对黑身( (b b) )为显性为显性, ,现将纯种灰身果蝇现将纯种灰身果蝇 与黑身果蝇杂交与黑身果蝇杂交, ,产生的产生的F F1 1代自由交配产生代自由交配产生F F2 2代代, ,将将 F F2 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 ,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 ,产产 生生F F3 3代。问代。问F F3 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 ) A.31 B.51 C.81 D.91 A.31 B.51 C.81 D.91解析解析 F F2 2中的基因型应为中的基因型应为 当除去全当除去全部黑身后部黑身后, ,所有灰身基因型应为所有灰身基因型应为 让这些灰让这些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时身果蝇自由交配时, ,黑身果蝇出现的概率应为黑身果蝇出现的概率应为 故灰身应为故灰身应为 灰身与黑身之比为灰身与黑身之比为8181。 答案答案 Cbb,41Bb42BB41、Bb,32BB31、,9141Bb32Bb32,982.2.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让一株杂合让一株杂合 子小麦自交获得子小麦自交获得F F1 1, ,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 , 再自交获得再自交获得F F2 2。从理论上计算。从理论上计算, ,F F2 2中不抗锈病的植中不抗锈病的植 株占总数的株占总数的 ( )( ) A.1/4 B.1/6 C.1/8 D.1/16 A.1/4 B.1/6 C.1/8 D.1/16 解析解析 F F1 1为为AaAa自交的产物自交的产物, ,其基因型应为其基因型应为1/41/4AAAA、 1/21/2AaAa、1/41/4aaaa, ,淘汰掉不抗病的植株后淘汰掉不抗病的植株后, ,则有则有 1/31/3AAAA、2/32/3AaAa, ,它们自交后代它们自交后代F F2 2中不抗病的植株仅中不抗病的植株仅 来自来自2/32/3AaAa的自交后代中的自交后代中, ,概率为概率为2/32/31/4=1/6,1/4=1/6,其其 余均为抗病品种余均为抗病品种, ,故答案应选故答案应选1/61/6。 B3.3.(2008(2008北京理综,北京理综,4)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 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 ,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 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 ,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 代代, ,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1/3的有尾猫的有尾猫, ,其余其余 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 ( ) A.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C.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1/2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 应用应用, ,无尾猫自由交配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即有尾和无尾猫自由交配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即有尾和无尾两种无尾两种, ,因此可以判断出猫的无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此可以判断出猫的无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后代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的结果。假设因控制的。后代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的结果。假设有尾、无尾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有尾、无尾是由一对等位基因( (A A或或a a) )控制控制, ,无尾猫自无尾猫自由交配由交配, ,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1/3的有尾猫的有尾猫, ,说明说明显性纯合致死显性纯合致死, ,因此自由交配后代中无尾猫只有杂合因此自由交配后代中无尾猫只有杂合子。无尾猫子。无尾猫( (AaAa) )与有尾猫与有尾猫( (aaaa) )杂交后代中杂交后代中,1/2,1/2为为AaAa( (无尾无尾),1/2),1/2为为aaaa( (有尾有尾) )。 答案答案 D D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综合应用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通过通过“不同方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不同方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考查的考查, ,提提 升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的能力。典例分析典例分析 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 (选用豌豆种子的圆、皱形选用豌豆种子的圆、皱形 状状),),设计一实验设计一实验, ,验证孟德尔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验证孟德尔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 释是否正确。释是否正确。 假设:假设:_ _ _ _。实验材料实验材料: :纯种及杂种豌豆纯种及杂种豌豆, ,牛皮纸袋牛皮纸袋, ,剪刀剪刀, ,毛笔等。毛笔等。预期结果:预期结果:_。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选择选择_和和_作为亲本作为亲本, ,将它们分别播种在将它们分别播种在实验园地里实验园地里, ,待其开花。待其开花。花蕾期将花蕾期将_,_,待花成熟时待花成熟时_,_,可采集可采集_。_。结果分析:结果分析:_。答案答案 假设:假设:F F1 1圆形圆形( (RrRr) )与隐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 (rr rr) )测交时测交时, , F F1 1应产生含基因应产生含基因R R和基因和基因r r的两种配子的两种配子, ,并且它们的数并且它们的数目相等目相等, ,而隐性纯合子而隐性纯合子( (rr rr) )只产生一种含有基因只产生一种含有基因r r的配子的配子预期结果:测交后代应该是圆、皱各一半预期结果:测交后代应该是圆、皱各一半实验方法:杂种圆豌豆纯种皱豌豆实验方法:杂种圆豌豆纯种皱豌豆圆豌豆植株圆豌豆植株( (F F1 1) )去雄套袋去雄套袋 皱豌豆上的花粉撒在上述皱豌豆上的花粉撒在上述去雄的花柱上去雄的花柱上, ,再套袋再套袋待其种子成熟后收集种子统计计数待其种子成熟后收集种子统计计数结果分析:如收集的种子圆、皱比例约为结果分析:如收集的种子圆、皱比例约为11,11,说明说明假设成立;否则假设成立;否则, ,不成立不成立 方法规律方法规律 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1)(1)测交法测交法: :杂种杂种F F1 1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显性隐性隐性=11=11。(2)(2)自交法自交法: :杂种杂种F F1 1自交自交, ,后代后代F F2 2中显性中显性隐性隐性=31=31。(3)(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产物, ,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 ,且比例为且比例为11,11,从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有两种: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有两种:一种含显性遗传因子一种含显性遗传因子, ,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 ,且数量均且数量均等。等。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 F1 1全为粳全为粳 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 ,遇碘呈蓝黑色遇碘呈蓝黑色( (其花粉粒的其花粉粒的 颜色反应也相同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糯稻含支链淀粉, ,遇碘呈红褐色遇碘呈红褐色 ( (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 )。现有一批纯种粳稻。现有一批纯种粳稻 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和糯稻以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