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高考必备](4).docx

    • 资源ID:20238752       资源大小:39.3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高考必备](4).docx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高考必备(4) 课外名句选读(一) 课外名句论语选读(一) 1、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谏:匡正,挽回。犹可追:还可以赶得上,即还可以变更。) 2、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行不慎也!(名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才智,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才智。所以说话不行以不谨慎呀。) (论语子张)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仰:仰视,向上看。弥:更加,更加。瞻:往前看。忽焉:突然。焉:词尾,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 (论语子罕)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仲由。诲:教育。是知也:这就是聪慧。) (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食:通蚀。更:变更,改正。) (论语子张) 7、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扩大,光大。) (论语卫灵公) 8、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9、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无:通毋,不要。欲速:做事情贪快。见小利:计较小的利益,贪求小的利益。) (论语子路) 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岁寒:时令到了寒冷的时候。彫:通凋,衰落。) (论语子罕)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往者,过去的。)(论语子罕) 1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1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15、曾子曰: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读书人。弘毅:理想远大,意志坚毅。弘:广阔。毅:坚毅。任重而道远: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任:担子,担当的东西。仁以为己任: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需担当的责任。已:停止。) (论语秦伯) 1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仁人:仁义之人。) (论语卫灵公)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动词,吃(饭);疏食:粗糙的饭;水:冷水;古代一般将热水和开水称为汤。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枕着它。肱:上臂,泛指胳膊。于:对,对于。) (论语述而) 18、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1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晰,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状况(即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很多事情),不再次去教他。) (论语述而) 2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2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有学问的人,次一些;困顿而学得学问的,又次一些;困顿并且不学学问的人就属于下等的了。) (论语季氏) 2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挚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贤贤易色:敬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致其身:献其身。) (论语学而) 2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 (论语学而) 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论语宪问) 课外名句论语选读(二) 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便应学习;学习还有余力,便应从政。) (论语子张)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雍也) 3、子曰:老者安之,挚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年人安养,让挚友们相互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论语公治长) 4、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假如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论语颜渊)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肯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需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肯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一点都不马虎的。) (论语子路)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说:自身品德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吩咐,老百姓也会去干;假如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吩咐,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论语子路) 7、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兴奋,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论语子路)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心。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困,而怕财宝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担心定。因为,财宝安排匀称了,也就无所谓贫困;国内团结和谐,就不显得人少势弱;社会安定了,国家也就没有倾覆的危急了。正因为这样,所以假如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提倡仁义礼乐道德教化,以招徕他们;远方的人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来。) (论语季氏)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的为人,用功得连吃饭都会遗忘,欢乐起来会遗忘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论语述而)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就可以辨别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为所欲为,任何念头不越出规则。) (论语为政) 11、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说: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谦逊。) (论语宪问) 1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孔子说:三军的主帅可以被人夺去,但对一个一般人,却不能迫使他变更志向。) (论语子罕) 1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也行呀。) (论语里仁 1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说:贫困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这样可以了,但是不如虽贫困却乐于道德修养,纵有钱却虚心好礼哩。子贡说:那诗经上讲的:要像对待骨、角一样,先开光,再磨制;像对待玉石一样,先雕刻,后细磨。’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和你探讨诗经了,你已经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悟出我还未说到的意思了。) (论语学而) 15、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信任并喜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和我心仪的老彭相比。) (论语述而) 16、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说:君子的风范有三种我没能做到:才智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虑,英勇的人不惧怕。子贡说:先生说的正是自己呢。)(论语子罕)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毛病)。)(论语里仁)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和挚友交往是否诚恳呢?老师传授我的学问是否温习了呢?) (论语学而) 1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巧语花言,装出态度温和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论语学而) 20、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假如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需有肯定的地方。) (论语里仁) 2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当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论语宪问) 2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论语里仁) 2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常常忧愁。) (论语述而)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样,而不讲求协调。) (论语子路) 2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论语为政) 2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寂,肯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作伴。) (论语里仁) 2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协作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论语雍也) 2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聪慧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慧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慧人欢乐,仁人长寿。) (论语雍也 32、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秦伯) 3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秦伯) 3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论语颜渊) 3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挚友,用挚友来帮助我培育仁德。) (论语颜渊) 3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傲慢凌人;小人傲慢凌人,却担心详舒泰。) (论语子路) 3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说:有道德的人肯定有名言,但出名言的人不肯定有道德。仁人肯定英勇,但英勇的人不肯定仁。) (论语宪问) 3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论语宪问)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4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4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4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4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4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课外名句选读(二) 课外名句孟子选读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社稷:谷神和土神;由于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二神,后来就用社稷代指国家。丘民:犹言邑民乡民国民,指庶民、众民。) (孟子?尽心下)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叫做独夫。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孟子?梁惠王下) 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kuàng)也。故为渊驱鱼者,獭(tà)也;为丛驱爵者,鹯(zhn)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百姓归附有仁德的国君,就像水流向低处、兽跑向旷野一样,(是很自然的)。所以给深水赶鱼来的是獭,给丛林赶鸟雀来的是鹯,给商汤、周武王赶百姓来的,是暴虐无道的夏、商末代天子桀和纣。) (孟子?离娄上)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5、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顺流而下遗忘返回叫作流,逆流而上遗忘返回叫作连,追逐野兽不知道满意或节制叫作荒,喜爱喝酒不知道满意或节制叫作亡。)(孟子?梁惠王下) 6、君子以仁故意,以礼故意。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以仁故意,以礼故意:指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礼。) (孟子?离娄下) 7、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说: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反省自己的仁;治理别人没治好,反省自己的智;以礼对待别人可别人对待自己无礼,反省自己的敬。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须要反过来看自己(那些地方还没有做好)。自己持身端正,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他。诗经上说:恒久不要辜负天命(行事始终要跟天命相符),华蜜都得自己追求。’) (孟子?离娄上)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敬重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爱惜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惜别人家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掌上,即成就王业就像拨弄掌中的东西一样简单。) (孟子?梁惠王上) 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礼)上,走天下最宽广的道路(即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践履自己的主见;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变更他的节,威猛不能压服他的志:能做到这些的人可以称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尊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尊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铄:本指以火销金,自外至内而熔化,比方从外部赐予。弗思耳矣:不专心想罢了。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仁、义、礼、智),不向内心追求就会失去它。) (孟子?告子上) 11、自暴者不行与有言也,自弃者不行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出什么善言,自己放弃而不求上进的人没法和他有所作为。说话违反礼义,这就叫自己残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义而行,这就叫自己放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即不居心于仁),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义),可悲啊!) (孟子离娄上) 课外名句选读(三) 课外名句老子选读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zhng)。(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似乎)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老子其次十四章)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了解别人的人聪慧,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毅(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意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丢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自知、自胜的人)能够许久。) (老子第三十三章) 3、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简单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肯定产生于一件件简单的事,天底下的大事肯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宏大。轻易向人许诺肯定缺少诚信,把许多事情看得简单肯定会遭受许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 (老子第六十三章)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起先建起来的。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老子第六十四章) 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毅。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毅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松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松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毅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歼灭,树木刚毅就简单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老子第七十六章) 庄子选读 1、井鱼不行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行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行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井中之鱼不行以谈论大海的缘由,是受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虫不行以谈论冰的缘由,是因为受制于时间;穷乡僻壤的士不行以谈论大道理的缘由,是所受教化的束缚。) (庄子?秋水) 2、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举:全,尽。极:穷尽。) (庄子?秋水)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愿自得。(太阳出来的时候起来劳动,太阳落山以后就休息,在天地间逍遥自在,而自觉得意、快乐。)(庄子?让王) 墨子选读 1、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仁人之所以为事者: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说指仁人处理事务所依据的原则。) (墨子?兼爱中) 2、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恶:憎恨。) (墨子?兼爱中) 3、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不义就不让他富有,不义就不让他尊贵,不义就不让他密切,不义就不让他接近。) (墨子?尚贤上) 4、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所以做官的不会恒久尊贵,而做百姓的不会恒久低贱。有才能就选用他,没有才能就降他的官职。) (墨子?尚贤上) 韩非子选读 1、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见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事情的萌发,见到开头就能知道结果。) (韩非子?说林上) 2、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韩非子?说林上) 猜你感爱好: 1.高考必考古诗文情景默写句子 2.2022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3.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 4.2022高考必背古诗文 5.高考语文必背重点诗句 6.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整理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高考必备](4).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