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解释.docx

    • 资源ID:20246651       资源大小:50.25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解释.docx

    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解释 背诵高考文言文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弄清晰其中的含义,把词语、句子说明都理解透了,才能理解原文,这样才不会背得那么辛苦。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说明2022,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书目 阿房宫赋 庖丁解牛 劝学(节选) 壁赋 师说 高考必背古诗文(一):阿房宫赋 唐代: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凹凸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其 一作:不知乎)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保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有不见者 一作:有不得见者)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六国灭亡,四海统一;蜀地的山变得光秃秃了,阿房宫建立出来了。它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宫殿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始终通到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长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相互争雄斗势。楼阁盘结交织,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屹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水波上,天空没有起云,何处飞来了苍龙?复道飞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晴,怎么出现了彩虹?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辨别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洪亮而充溢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漂流而充溢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之中,一宫之内,气候却不相同。 六国的妃嫔侍妾、王子皇孙,离开自己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颂,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光明的星星晶莹闪耀,那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那是宫女们燃起了椒兰在熏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她们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漂亮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 燕赵、韩魏保藏的金玉珍宝,齐国楚国选择的珍宝,是诸侯世世代代,从他们的子民那里掠夺来的,堆叠得像山一样。一旦国破家亡,这些再也不能占有了,都运输到阿房宫里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宝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望见这些,也并不觉得惋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爱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担当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生气。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每天更加傲慢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惋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歼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惜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反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惜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假如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注释 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隔离天日:遮挡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始终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廊腰缦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似乎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如同牙齿。 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相互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完心机相互排挤。 盘盘焉,囷囷(qn qn)焉,蜂房水涡:回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回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耸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屹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当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冥迷:辨别不清。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似乎充溢着暖意。犹如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漂流,似乎带来寒气,犹如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妃嫔媵嫱(fepín yìng 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辞楼下殿,辇(ni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光明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杳:遥远得踪迹全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妙。妍,漂亮。 缦立:久立。缦,通“慢”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数,形容阿房宫很大,有36年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宫女。 保藏:指保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 剽(pi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剽 ,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倚叠:积累。 鼎铛(ch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宝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逦迤(l y):连绵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愿,意愿. 奈何:怎么,为什么。 锱铢(zzh):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微小。 负栋之柱:担当栋梁的柱子。 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庾(y):露天的谷仓。 九土:九州。 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固:顽固。 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使:假使。 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族:使灭族。 不暇:来不及。 哀:哀叹。 高考必背古诗文(二):庖丁解牛 先秦:庄周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当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超群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自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原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遇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锐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定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遇到筋骨交织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当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特别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闲情逸致,心满足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保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注释 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踦(y):支撑,接触。这里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牛。 砉(x)然:象声词。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响“。 騞(x)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桑林:传闻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经首:传闻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嘻:赞美声。 盖:通“盍(hé)”,何,怎样。 进:超过。 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自然结构。 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批:击。郤:空隙。 导大窾(kun):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因:依。当然:指牛体原来的结构。 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軱(g):股部的大骨。 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族:众,指一般的。 折:用刀折骨。 发:出。硎(xíng):磨刀石。 节:骨节。间:间隙。 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族:指筋骨交织聚结处。 怵(chù)然:警惧的样子。 謋(huò):象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 委地:散落在地上。 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养生:指养生之道。 高考必背古诗文(三):劝学(节选)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行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专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行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聚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锐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才智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成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学问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袤。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望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嘹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晰。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擅长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擅长借助外物罢了。 积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方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方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胜利在于不停止。假如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假如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胜利。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专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窟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专心浮躁。 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行以已(y):学习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日参(cn)省(xng)乎己:每天比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博学:广泛地学习。 日:每天。 知(zhì):通“智”,才智。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跂(q):踮起脚后跟。 博见:望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宏大。 彰:明显,清晰。这里指听得更清晰。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游泳。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明:明达。 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跬(ku):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 驽马:劣马。 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 六跪:六条腿。蟹事实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防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蛇鳝:异文“蛇蟮”。 高考必背古诗文(四):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行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全部,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移,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似乎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似乎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特别兴奋,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远眺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哽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抽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绵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时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原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犹如蜉蝣置身于广袤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艳羡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消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挤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艳羡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当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赏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兴奋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相互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注释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徐:舒缓地。 兴:起,作。 属:通“嘱(zh ),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少焉:一会儿。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覆盖江面。横,横贯。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漂浮。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方微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敞。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澄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澄澈的江水。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憧憬的人。 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 和:应和。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抽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宛转悠长。 缕: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难过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愀(qio 巧)然:容色变更的样子。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肃穆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缪:通缭盘绕。 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密的样子。 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酾(sh)酒:斟酒。 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 :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扁(pin )舟:小舟。 寄:寓托。 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方人生之短暂。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方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须臾(yú):片刻,时间极短。 长终:至于恒久。 骤:数次。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以:用。一瞬:一挤眼的工夫。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共食:共享。苏轼手中赤壁赋作“共食”,明代以后多“共适”,义同 更酌:再次饮酒。 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狼籍:又写作“狼藉”,凌乱的样子。 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白)。 高考必背古诗文(五):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像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怀疑?有了怀疑,假如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诞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原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诞生在我之后的人,假如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凹凸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怀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也许都是由于这个缘由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怀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讪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复原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才智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惊奇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肯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肯定不如老师,老师不肯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爱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说明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学问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怀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莫非。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一般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更加。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记。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告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愧,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复原。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莫非值得惊奇吗。其,莫非,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必背文言文及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