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例文0.docx
2022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共享。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相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干脆量面积的方法。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坚实基础。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仔细地探讨。2.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其次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究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部分练一练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主动、主动、创建性的思维。3.由此我依据教学内容把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觉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4.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终演化成长与宽同样长。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实力和空间观念。二、教学目标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引导学生有序视察,动手试验,自主探究发觉、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学问的迁移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育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觉问题的意识,主动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育学生视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实力让学生在试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沟通中,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和合作实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学问有机结合,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教法与学法: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供应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究、去发觉、去归纳,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爱好:在这里我支配了3道题,第1题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面积。第2题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积。第3题出是一道既难数有难量面积单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课,这样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激发学习爱好。其次个环节(二)实践探究,发觉方法1.动手操作。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摆出3个你们最喜爱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2反馈沟通。填完表后,老师带领学一起视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视察长方形的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觉了什么?3.初步发觉学生通过视察初步发觉:长与宽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老师抓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发觉进入第三个环节。(三)动手试验、验证方法师:这位同学的发觉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再来做其次试验。请各小组测量例2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完后小组沟通1、沟通测量结果长4厘米,宽3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2、沟通测量方法。你是怎样去测量的?(每排摆4个,摆3排,共有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可以沿着长摆一排,共可以摆4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3行.说明每行4个面积单位,可以摆3行,一共有12个面积单位,面积是12平方厘米),假如没有其次种测量方法,老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出其次种测量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这里通过比较培育学生从多种方法中学会选择最佳方法。培育学生合理选择不同策略的实力。)在出示例2的其次个长方形,要求学生量出长和宽后用简便的测量方法测量它的面积,并说出面积是多少?让学生用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乘宽是不是也等于它的面积第四个环节(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1)通过刚才的验证,你们发觉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通过同学们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随后老师介绍用字母表示公式。接下来老师出示两道题,用刚刚学到的新知来解决。1、第82页的试一试2、解决一起先出现的求游泳池的面积题目。经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方法求出面积吗?练习完毕后就进入第五个环节.(五)敏捷应用,迁移方法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把一个长7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3分米、宽3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实力和空间观念。紧接着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出示书第83的第1题。2、出示书第83的第2题。本节课采纳试验发觉验证-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试验发觉,自己去求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学问,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欢乐和胜利。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相识小数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相识小数”第一课时。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小数的初步相识是在学生在初步相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相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相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相识中最基础的学问,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精确清楚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学问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学问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学问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3、教材简析:本课教材的学问结构呈现为:(1)运用分数的初步学问,通过把长度单位分米改写成用米表示的分数,把货币单位几角改写用元作单位的分数,说明这些分数还可用小数来表示。利用例1和例2使学生初步相识非常之几的分数都可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2)初步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含义,并驾驭一位小数读、写法。本课题的学问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详细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相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学问。4、教学目的: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而确定的:(1)本课是学生在初步相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的学问来相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驾驭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学问目标。(2)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非常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可作为本课时的实力目标。(3)本课时通过把非常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化。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详细内容相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知道非常之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5、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小数的初步相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非常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相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肯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许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留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实行的活动方式的组合。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觉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老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学问,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育实力的目的。教学例题时,充分运用创设情境,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视察、分析、发觉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问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三、说学法“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知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相互联系不行分割的,教学时要留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学问,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例1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接着让学生尝试学习例2,迁移类推出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数含义。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育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育了学生的概括归纳实力。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1、让我们一起去商店看一看,价签上的数,你见过吗?2、你们知道这些数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读小说1、这些老挚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觉啦!2、读小数这些小数你会读吗?大家读的都很好,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可以结合25、25来读)3、现在会读了吗?再读:出示6张幻灯片。4、同学们读的都很好,那这些小数表示的价钱究竟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填表)5、同学们能很快的把小数转化成几元几角几分,反过来把几元几角几分化成小数还会吗?二、结合元角分理解小数的意义1、1角=()元2、借助课件理解意义:因为1元=10角,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1角用分数表示是110元,写成小数是0.1元。3、学生数算理。4、有了这个阅历,6角呢?6角=()元9角=()元51分等于几元几角几分?7分呢?15分呢?小结:大家借助了1元=10角1元=100分这样的实例得到1角=0.1元1分=0.01元,现在你能借助手中的米尺来发觉这里面的小数吗?三、结合长度单位来相识小数1、1、3米和1、30米有什么不同?2、介绍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3、介绍刘徽4、练习四、全课小结,回顾开头,宣布歌颂竞赛的结果。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得地方?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驾驭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实力目标: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洁问题。3情感目标:采纳身边的实物来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精致的图案,如:装饰图案,装饰后的地板等。2在这些图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学们,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正方形吗?3我们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块块正方形地砖拼成的。我们今日就一起来探讨地砖的周长。提示课题:地砖的周长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1测量地砖的边长。教室里有许多的地砖,我们可以随意选取一块。假如想知道它的周长,怎样才能算出来呢?必需先测量它的边长。要测量几条边呢?请你用测量工具测量出你须要的数据。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留意假如学生手中的尺子不够长,可以多测量几次。2计算地砖的周长。我们已经测量出我们须要的数据。你能算出这块地砖的周长吗?和你的同伴沟通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方法1: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60+60+60+60=240(厘米)方法2:用边长乘以4。方法3:先把两条边长加起来,再乘以2。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独立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要求独立完成,再与同伴沟通方法。2探讨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有几种?哪一种最简洁?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吗?3用你刚才选择的最简洁方法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求篱笆的长度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说一说今日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上你学会的.学问?举例说一说。五、布置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其次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能娴熟驾驭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课将为学生接着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供应了学生熟识的情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化的同时,经验算法多样化,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依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看法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育,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学生经验算法多样化,驾驭笔算乘法的方法。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学习新知,培育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实力和参加的实力。3、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获的胜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念。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肯定的阅历,通过学问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驾驭本课的重点:学会笔算乘法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其次个因数的十位的乘积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难以理解,于是我将难点定为:1、知道乘的依次。2、知道其次个因数十位的乘积是表示几个十。二、说教法:素养教化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识和宠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得新知的欲望,发觉生活与数学的亲密联系,产生主动的数学情感。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揣测、思索、验证、合作、沟通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三、说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动手实践”是新课标特殊提倡的学生学习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算法多样化,将其所学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我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资料创设生动好玩的学习情景,并且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自主尝试,算法多样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赐予他们充()裕的思索空间,培育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实力。3、小组合作,全班沟通三、实践联系,巩固新知练习是驾驭学问,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3、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取材于学生身边的材料。4、学生自己出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四、小结反思。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这课选自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在编排上从详细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指导学生感知图形的轴对称现象,层次分明,按部就班。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许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生疏。例如,很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整、均衡的美感。教材从学生熟识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相识简洁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究简洁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洁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是根据学问引入概念教学学问应用的依次逐步绽开的,体现了学问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让学生视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觉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对称轴”这一名词,但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或作出描述,只是让学生有所相识。其次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刚驾驭的轴对称图形的初步学问,“做”出轴对称图形。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相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熬炼学生的实践实力。“想想做做”中,通过一系列的习题,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相识。其中第3题在方格纸上供应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要求画出它的另一半,使学生有机会再一次在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后面,还支配了“你知道吗”,介绍自然界中一些对称现象以及世界上一些闻名的对称的建筑,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问视野,帮助学生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学情分析轴对称现象是学生新接触的一个学问点,这种现象广泛蕴涵在大自然中,学习这部分的学问,要求学生具备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说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使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数学的美。2实力目标:在活动中培育学生从详细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详细的思维方法。培育视察、操作、表达、思维实力与探究意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建力,激发学生的审美观点,培育学生创建美的实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励他们感受美、观赏美、创建美,感悟数学学问的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驾驭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二说教法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在数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学生感爱好的物体动身,强有力的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同时依据教材的编排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这节课打算采纳视察发觉,小组探讨,合作学习发觉的方法,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和合作实力。三说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子,就必需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建数学中学习数学。本课从详细的学生感爱好的物体中,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提出问题,体验探究胜利的欢乐;通过动手操作,小组探讨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巩固所学学问。四说教学过程我先从孩子们感爱好的玩导入,在老师与学生共同玩的过程中拉近我和学生的距离,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这节课的一起先,我先通过剪出一个“爱心”图,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爱好,并且也能比较自然地揭示这节课的课题。接下来,出示例题中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细致视察,并且自己动手折一折,来发觉这些物体是对称的,揭示出“完全重合”这样一个概念,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平面图形的对称性,随后,让学生接着动手折纸,进一步揭示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轴。然后给出一些学生知道的几何图形和其他图形,即课本中的“试一试”,同样采纳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又培育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肯定难度的图形推断,让学生在跳一跳的前提下才摘到他要的果实,激发学生爱动脑筋,勇于探究。学生学习完了“试一试”,此时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不少的相识,这时,就须要一些习题和嬉戏来巩固前面所学的学问,我支配了“找一找”、“做一做”、“猜一猜”三个环节,“找一找”就是课本中的“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五题和第六题,主要是让学生来推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两道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相识,能精确地推断出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做一做”就是课本中的例题2,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出轴对称图形,给了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创建的空间,有利于培育学生主动的学习看法和学数学的亲切感,也有利于培育学生对美的感受实力。“猜一猜”是在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的基础上,让学生猜出这个图形的形态。在这一题上是由简到难,层层递进。这既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相识。最终,我支配了一个“观赏图片,情感体验”的环节,用课件展示出一系列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充分地享受这些漂亮的轴对称图形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感受美、观赏美。在这节课的最终,我用一个轴对称的汉字“美”来进行总结,并将课题补充完整,漂亮的轴对称图形。全课设计,力求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新奇、好学的学习心情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驾驭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2、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经验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实力目标:培育视察力、探究实力、抽象概括实力。情感目标: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念。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乘的依次及其次部分积的书写方法。二、说教法、学法: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驾驭视察、比较、发觉、沟通、合作等学习方法。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1、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2、放大棋盘学生视察结构。(明确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3、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4、生说一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出算式19×19。导入板书课题。二、探究体验1、各组探讨:怎样计算19×19。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全班组织沟通。3、师生评议。(1)请学生说一说,喜爱哪种方法?为什么?(2)老师对学生发表的看法作以确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重点评议笔算。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问解决今日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三、实践应用1、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完成计算后,组织沟通。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依据班上出现错题的状况,和学生一起探讨错误的缘由,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留意:计算时要仔细细致。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四、总结1、请学生探讨笔算乘法时要留意什么问题,并沟通。2、老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当和那一位对齐。还要留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支配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溢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2、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注意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状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绽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供应较大的思索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和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实力。二、说学情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驾驭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肯定的计算实力和分析问题的实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简单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究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育学生估算意识和仔细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状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探究并驾驭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实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用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利用教材供应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欢乐。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五、说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留意什么?一个简洁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已学学问的回忆,同时也为本节课学习的学问做了铺垫。(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首先引导学生视察情境图,获得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探究、汇报沟通的方式来解决三个问题:1。哪个年级捐的多一些?2。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三)达标检测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题(“练一练”第1、2题),促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学问。(四)拓展延长、回顾整理。这一环节中先设计了课后的第3题,可以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敏捷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回忆本节所学内容,对学问进行了梳理、总结。六、说教学效果。1、提出数学问题环节学生可能出现谁比谁多或少的问题。2、本节课容量较大,学生计算量及数字大,可能会完不成学习任务。七、说板书设计板书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问点的理解与驾驭。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1、笔算热身赛,在这一环节,侯老师让做起的学生站起来,然后通过答案又让做对的学生坐下,最终让站着的学生讲解。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老师可以全面掌控学生联系的完成状况和正确率。2、侯老师在引出题目的情境创设自然,感情真挚,让我们觉得数学也可以有感情,并从中教化学生爱护环境,珍惜野生动植物。3、在课堂上,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刚好,而且不仅有老师评价,还有学生评价。“假如你是老师,怎么评价?”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4、侯老师在要求估算“445+298”时,有位同学说450+300-7,老师处理的很好,他告知学生这是另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后面还提到按这位同学的方法算一算。5、自己尝试笔算后,请一位学生上黑板讲解过程,侯老师还让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提问,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还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其中道理,到处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子。然后老师质疑,“1从哪来”“从哪一位算起”进一步强调一些关键问题,从而突破难点。6、从学生的错题中找素材,刚好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整节课下来,让我们感觉老师只是问题引领,而学生在真正体验做数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9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化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6869的内容。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娴熟地驾驭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视察、探究、分析的实力,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学问,在肯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探讨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学问会感到轻松开心、爱好盎然。3、教学目标:一节胜利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驾驭所学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要创建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学问,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在详细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究并驾驭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3)情感与看法目标: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口头表达实力和演绎推理实力4、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驾驭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发觉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互通之处,并能娴熟运用进行计算。二、说教学策略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问要由学生自主建构,数学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沟通,探究,而老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引导学生发觉,让学生成为发觉者、探究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沟通,互动学习把新知纳入旧知。2、说教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子,老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加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着力已有的学问着手,既为学习新学问做好打算,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视察、比较,让学生在算一算、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会了学问,引导学生比较、探讨,在尝试、探究、练习过程中能总结出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我利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须要。”那就是内在的求知须要,教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须要,激活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展他们的特性,启迪他们主动思维,才能更好的培育其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3、说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组织探讨、沟通,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三、说教学流程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胜利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究者、探讨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通过抢答、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口算时的算理,这些复习题就是为学习重点做铺垫。(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教学时老师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通过学生视察主题图后,自己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由问题列出10乘几这一新授内容,而不是由老师给出问题和例题,而是完全是由学生主动供应的。在教学完10乘几后,学生在初步驾驭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然后用学生自编的题目绽开教学,扩高校生的学习自主权,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学习独立思索乘法的方法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索的空间,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并进性探讨与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学生能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学生在试算20乘几时有的干脆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口算,有的笔算,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也随之改变。老师则刚好结合实例,绽开探讨:怎样使计算正确率更高而且计算又便利呢?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激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意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老师赐予适当的点拨,作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在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基本达标练习,推动练习,巩固应用以及拓展思维等层次性的改变,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同时溶入趣味性,如抢答,嬉戏,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做得开心,练得快乐!(四)、全课总结,拓展延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学问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得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学问的理解。(五)、说板书设计。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楚,简明扼要。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20×2=40(元)2个十×2=4个十就是4030×3=90(元)3个十×3=9个十就是90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需以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学问,提高各种实力。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的有效引导,我信任肯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感谢!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0其次课时: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学课本例1。教学目标: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运用到时机生活中。教学重点难点:由直观到抽象正确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学策略:同图示法和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哪些面积单位。然后再看图、画图或比划相应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