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例文06.docx
2022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合集十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通常须要用到说课稿来协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第70-76页内容。(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驾驭了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驾驭面积的意义,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运用学生原有的学问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敏捷运用。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供应思维基础。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沟通来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每个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三)、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目标:1、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相识面积的含义。2、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形成表象。3、培育学生视察、操作、概括实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相识面积含义,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区分。二、说教法学法:直观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供应认知是起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动手操作,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干脆阅历。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须要学生探究,我放手让孩子带着问题自学,快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再通过各种活动充分相识他们,并形成表象。多媒体协助教学法:借助形象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更直观的学生数学学问,驾驭数学方法,培育数学思维。三、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流程:一、激趣定标二、学生自主活动三、巩固练习拓展延长第一个环节是激趣定标我首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今日我们来一起学习“面积单位”,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日的数学活动中来吧!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时,我干脆点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与求知欲。紧接着展示目标让学生齐读目标、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其次环节是学生自主活动在这环节我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是探究面积的含义,我首先让学生找一找、并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课桌的桌面,看黑板的面及电视机的屏幕,来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接着让学生画一画平面图形,然后同桌相互比一比图形的大小,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议、说,最终师生共同总结面积含义,老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熟识的事物和已有的学问入手,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用脑思索等多种感官参加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我还刚好捕获学生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概括出面积的概念。其次步,比较面积的大小探究面积单位。引出面积的单位首先让学生知道正确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需有统一的标准,我借助多媒体先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学生用视察法比较,会有三种答案,用叠起来的方法比较(试一试),还是不能确定大小,我依据学生的两次信息反馈,激励同学们大胆创新,有意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接着我再演示,在两个图形上分别画上同样大的小方格,通过数小方格的数量,学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积就大。在学生已经知道用数格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前提下,运用嬉戏的方法来比较同样一个图形,可以是6格也可以是12格,从而产生了冲突,达到了学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经过师生共同分析缘由,知道要正确地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必需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接着我奇妙引出面积单位这一概念。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什么单位?并告知学生今日先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积单位还有别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个面积单位。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在师生共同提出问题、产生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始终处在主动探究之中,培育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第三步、自学课本,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首先,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其次是分层次来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的教学以“教”为主;详细环节如下:找,从自己备的学具中找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想:看着1平方厘米并把它印到脑子里。比,比一比你手上的哪个指甲大约是1平方厘米。画,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教学以“扶”为主;“1平方米”的教学以“放”为主。以上利用多种方法的教学,促使学生巩固了面积单位,发展其空间观念。最终是用单位面积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把学到的学问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为此,在教学中都进行了操作练习让学生去量一量橡皮、书本封面、课桌,并让学生学会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积。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长主要设有填空题和操作题。目的让学生明白(1)正确运用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2)渗透长度和面积的区分,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并且满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供应创建性思维的空间。四、说板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物体的表面或叫做它们的面积。封面图形的大小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个环节: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驾驭正确的概念。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教学内容:可能性教学目标:1、通过“揣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验事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2、培育学生的揣测、试验和视察实力。3、在活动沟通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力。教学重点:体验事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能知道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学打算:课件、棋子(两种颜色)、小球(三种颜色)、大盒子、反馈练习、统计表格。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实物投影展示转盘,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转盘得奖活动,初步感知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一、激发爱好,导入新知看来像转盘的奖、抽奖等等很多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师:通过刚才的转盘得奖活动,你有什么想法?生: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小,获得纪念奖的可能性大。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一等奖占的面积大,纪念奖占的面积小。师:是这样吗?下面通过大家的试验,验证一下是不是有这种规律存在。2、设计摸棋子抽奖活动师:我们共同设计摸棋子抽奖活动。袋子里只放入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共10枚,其中黑棋子表示一等奖,白棋子表示纪念奖,依据你的生活阅历,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次摸奖活动?师:自己想一想,同桌两个人相互说一说。3、汇报自己组的想法生:黑棋子放1个,白棋子放9个,让中一等奖的人少一些。生:黑棋子放3个,白棋子放7个,让中一等奖的人多一些。师:按两人一组的想法,把棋子又轻又快的放入袋中。4、小组合作试验明确要求:1、每人各摸10次,一人摸另一人记录,不能看,摸完一次后放回去,要一要再摸。2、把每次摸得的结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并把结果填入表中,同时思索你发觉了什么?5、展示、汇报、沟通(1) 把记录单根据黑棋子的多少依次贴在黑板上。(2) 师:黑棋子少,摸到黑棋子的可能性就小,白棋子多,摸到白棋子的可能性就大。(3) 解决反例问题师:为什么黑棋子少,摸出黑棋子的次数却多呢?说一说这是这么回事?生再次试验(黑棋子1个白棋子9个或黑棋子2个白棋子8个)师:通过我们的再次试验,看来黑棋子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白棋子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板书:小 大)6、 师:可能性大小于什么有关呢?生:可能性大小与数量有关。、师:与在总数量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小,莫大的可能性就越小。(板书:数量 多 少)7、师:横着视察一下,你有什么新的发觉?生:随着黑棋子数量的渐渐增加,摸出黑棋子的可能性渐渐增大了。8、师:放5个黑棋子和5个白棋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视察摸到的结果)生:有的摸出的黑棋子的多,也有的摸出的白棋子的多。师:假如接着摸下去会怎样呢?猜一猜。生:摸到的黑白棋子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师:正如你们的猜想,在很久以前科学家们就做了此项试验(介绍贝努力试验)9、小结通过刚才我们摸棋子的试验发觉,袋中放几种颜色的棋子,就可能摸出几种颜色的棋子,但可能性的大小是有改变的。三、拓展联系,深化新知1、(出示一个盒子,上面标有共14个球,白球8个,黄球4个红球2个)师:假如老师只摸出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生:因为盒子中只装有3种颜色的球,所以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或者是红球。师: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2、数学书第85页1题:连一连3、通过嬉戏,再次体验可能性大小8个分别标有1、2、3、4、5、6、7、8的球要求:1、甲乙二人,轮番从口袋中摸球,每次摸出一球。2、摸出球的号码大于4,甲得到1分。摸出球的号码小于3,乙得到1分。3、甲乙各摸10次后,得分高的获胜。问:假如你来参与这个嬉戏,你将怎样选择?(1)当甲 (2)当乙 (3)甲或乙都可以4、师小结:这节课过得开心吗?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有关小数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是学生在娴熟驾驭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学习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小数的起先。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起先接触小数。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后,对小数的读写法进行教学。这是相识小数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学问积累打算。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相当重要的内容。(二)教学目标依据对这部分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驾驭小数的读写方法。实力目标:培育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实力。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三)教学重难点教学中的重点是对计数单位的理解,正确驾驭小数的读写方法。整个教学内容较为简洁,相对于对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的读写方法可能会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二、说教法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拟在课堂中主要实行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竞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参加学习的爱好,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是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法中必需首先考虑到的问题。依据本节的内容我创设了一个“五一”期间模拟登山的情境,整个教学活动贯穿在这一个大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我将登山活动变成了一种竞赛,学生初分成两队进行登山竞赛。在登山的过程还设置了很多的“惊喜”,进行情感教化与表扬激励。2、自学辅导法。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驾驭学习的方法。老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培育学生自学的实力,养成一些自学的习惯。因此,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老师的检查帮助学习为辅。三、说学法本班学生始终都在课堂上尝试进行自学与老师协助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加上本内容在肯定层次上的相对简洁。所以我大胆采纳了学生自学与学生互教的方式。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然后与同学进行合作沟通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五一有什么旅游安排?想不想登山?今日我们就在课堂上进行一场登山竞赛。看看哪些同学能顺当登上山顶,拿到一份“宝藏”。创设一个竞赛登山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一种簇新感,在课堂上能保持一种较为旺盛的学习力。(二)复习引入本节课是有关小数的读写法,这与整数的读数法有不少相像之处,可以通过以前有关整数的读写法及相关学问进行迁移和类比。所以,在新授之前支配了读整数,复习整数的数位依次表等内容。1、我们今日上的是什么课?(数学课)所以一起先我们就来一轮特别简洁的读数嬉戏。用小卡片出示下面的数,两组分别抽一组的同学快速读。709310000072860006325002、要读出这些数就必需特别精确、娴熟地知道整数的数位依次表(齐声说)竞赛:每队各派两人,从老师手中抽三个计数单位,三个数位,贴在相对应的数位位置上。个、十、百、千、万、(一级)3、引入新授老师出示几个小数:2782046359。这些就是我们昨天所相识的新挚友,它们叫什么?(小数)我们视察一下这些小数,它们以小数点为界,分为两个部分,左边为整数部分,右边为小数部分。刚才我们分析了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其实小数也有计数单位与数位。这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三)、学习小数的数位依次1、学生先在小助手“乐乐”的帮助下进行独立自学,(乐乐是在本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虚拟卡通人物,主要是在教学中提示帮助学生进行自学)2、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以上的几个小数指名说说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然后通过一个竞赛活动强化对小数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记忆。两队各派三名同学上前,依次抽一个数位贴在相应位置上。非常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二级)3、为了巩固数位依次的相关内容,紧接着设计了以下这部分练习:(1)、小数点右边其次位、第三位、第一位、第四位各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什么?(2)、省略号表示什么?(3)、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为多少?(4)、写出24375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分之几?(三级)(四)、自学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仍旧是在小助手“乐乐”的提示进行自学,老师进行课堂巡查,并对部分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五)、检查自学效果在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自学后,老师通过设计练习,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检查,在教学中适时对学生在自学中没有驾驭的内容进行强调帮助驾驭学习内容。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实行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设计,让学生找到自学的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刚好发觉学生自学时的漏洞。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还设计了两个竞赛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动学习的乐趣,激发探究欲。1、你会怎样读小数?2、读出下面的小数:65000416007300085340093、想一想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呀?(四级)4、竞赛:一组先派一个同学写一个数,请另一组同学说,假如答对那个同学就可以当小老师,出题考另一组的任何一个同学。进行五轮竞赛,看输赢。(五级)5、你会怎样写小数?6、写出下面的小数:四点零三九零点四零八三十点零一五7、想一想:每个小数表示什么?(六级)8、竞赛:以纸条的形式出现:三点七三零点三零七五十点二零八四万零七十三点六九随机从每组中各挑两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先完成自己组的两道题,再检查另一组的是否正确。(七级)9、读P8788页的读写规则。(六)、巩固练习这个环节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于新知的一个消化吸引,再利用的一个过程。在这里支配了两种类型的题目:一是基础学问题,主要是书上的相关练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再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一是学问拓展题,是一个书上的思索题,主要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对学问进行敏捷运用。1、P88做一做(s)2、P894、5、6、7(s)检查方式:抽查与统一讲解相结合(八级)3、学问拓展:用5、0、7、6这几个数字,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1)、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三位小数(2)、大于7而小数部分是三位小数(3)、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九级)(七)、小结:提示课题,哪些同学胜利的获得了这些宝藏了?出示“我会读写小数”。你们都获得了这份特别重要的学问宝藏,信任会为你今后的学习带了很多帮助。其实学习数学就我们的队名也可以这样的欢乐轻松而且简洁呢。(八)、布置课堂作业:依据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以下两道作业题,进一步巩固所学学问。1、读出下面各数:007读作:1405读作:2003读作:70009读作:2、写出下面各数:零点二二写作:二十点零零七写作:三十点八写作:一百点零九三写作: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一、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驾驭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又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和乘法估算”的接着学习。教材在编排时留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视察、分析、比较,从而理解和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打算。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新奇心强,依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调显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须要。三、学习目标的确立一节胜利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驾驭所学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要创建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学问,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学与老师指导使学生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2、理解用其次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用竖式计算比口算更便利,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学习重、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算理。四、说学法说教法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视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实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通过估算和计算,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纳了情境教学法,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学问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究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究数学学问的空间,逐步的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相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学问。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加者。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实力与自我监控实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新学问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洁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在自主探究、探讨中让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供应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探讨、合作、比较中敏捷驾驭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五、教学流程预设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胜利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究者、探讨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3分钟)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41×717×5这是上册我们学习的一位数乘多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板书:笔算乘法)通过今日的学习希望大家能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二、以标导学解读探究(15分钟)1、自学例1。自学提示:(1)自学例1后说一说图中展示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列式?(2)视察乘法竖式:先用谁乘谁,怎么乘?说出计算依次。再用谁乘谁,怎么乘?说出计算依次,怎么照位?2、自学反馈:指名让学生说老师边板书。×× ×24×2中的2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求出这两部分的得数?得出这样便于口算的道理,也为帮助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也允许学生把12用他们认为更便于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另一种是干脆用竖式计算。竖式的摆法学生确定没问题,对于第一步如何计算也难不倒学生,关键是其次步、第三步,通过学生自己探究算法,让学生弄清其次步、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依据学生的汇报,强调书写格式并板书,用个位上的2去乘24,乘得的积是表示48个一,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去乘24,乘得的积表示24个十,乘得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最终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这样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相识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3、老师点拨:笔算乘法时:(1)从个位乘起,先用其次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其次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3)最终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1、完成63页的做一做。同桌相互检查。口答:A、计算23×13时,先算()个23,再算()个23,最终算()B、计算41×21时,先算()×(),再算()×(),最终算()2、拓展练习书柜桌子椅子44元43元12元(1)买12个书柜要多少钱?(2)买21张桌子要多少钱?(3)买14把椅子要多少钱?四、梳理学问总结反思(1分钟)今日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谁能说一说计算过程。五、课堂检测(7分钟)1、笔算下列各题。2、推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34232242x12x21x21x216843224234624484 1026634828823、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思索题:(6分钟)1、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其次个因数22个位的2看做5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2、海龟诞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你知道它刚诞生时有多少克吗?六、教学建议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2、重视对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的引导。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四边形。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洁的空间图形、相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校内场景图,图上有很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他们对图形特殊是四边形的感性相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接下来教材支配了两个例题,例1是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例2让学生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特殊是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相识,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本单元的内容只要求学生能够从详细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相识即可。同时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都不要求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因此,我觉得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为: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分辨四边形。进一步相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通过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实力。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教学重点是相识四边形及其特征.难点是通过对四边形的分类,进一步相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在教学中我准备实行以下的教学策略1.重生活阅历,让学生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数学。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阅历是发展空间观念的珍贵资源。因此注意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视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觉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2.重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经验探究过程。回忆生活阅历、视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须要赐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视察、操作、有条理的思索和推理、沟通等活动,经验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究图形性质及其改变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显明、生动和形象的相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驾驭以下的学习方法:视察法:通过视察主题图和图形,找出四边形,再通过分类等活动相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动手操作法:通过分一分,围一围等活动,相识四边形及其特征。概括法:在实践活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概括四边形的特征。我把本节课的预设过程分为四大块,分别是,一.感知四边形1围四边形。师: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图形:四边形,你想像中的四边形是怎样的?让生充分发表看法。然后表示出自己想像中的四边形。(留意:假如学生围出的以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主,老师应刚好点拨引导,适当补充一些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2.定义四边形。这里的四边形的定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下定义。师:看着这么多的四边形,你能说一说,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二.找寻四边形1.在主题图中找四边形。2.在图形中找四边形。3.找生活中的四边形。4.小结。三.进一步相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过渡语:象这样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图形出示,不同类型的四边形)。1.分类。师:你能按自己的标准把这些四边形来分分类吗?学生会出现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此,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有自己的理由,都要予以确定。其中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为一类,其它图形分为一类进行的分类方法进行重点探讨,解决本课的难点“进一步相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2.练习打算一些关于特征的推断题。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兴奋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沟通学习,今日,我说课的主题是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内容。本节课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按肯定的依次搭配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学生有序思索的实力和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这些实力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以及解决生活中类似搭配的实际问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有关搭配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较简洁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索,无法进行有序的搭配。所以,我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视察、合作沟通等活动,驾驭搭配的方法。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索实力和全面思索问题的习惯。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学生学数学的爱好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结合详细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索,驾驭搭配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索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识的实际生活为问题情境,以贝贝一天的生活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将选择衣服吃早餐帮贝贝组数文字嬉戏等素材奇妙的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探究搭配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更深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本节课中我细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呈现了搭配的全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好,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学习,更直观地理解新知,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教学流程:第一部分:谈话沟通、拉近距离新课一起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个新挚友贝贝,通过谈话的形式,拉近了小主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学问的主动性。其次部分:借助活动,体验搭配这一环节,围绕服装搭配这一主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小组,通过探讨的方式主动获得学问,老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加学习学问的全过程,领悟到学问的真谛。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状况,这时,我并没有干脆告知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推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归纳出搭配的方法,我利用课件演示,先用T恤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再用夹克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让学生看出来搭配时有先有后,适时引导,让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到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第三部分:运用学问,拓展搭配在学生初步驾驭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我又出示了早餐搭配的图片,学生驾驭了搭配的方法就不难说出早餐搭配的方法,但是我并没有停留在仿照的学问层面,而是进行了拓展、提升,通过不断增加饮料的数量,让学生找出规律,即:多一种饮料就会多三种搭配方法,饮料的数量乘以点心的数量就是搭配方法的数量。第四部分:通过活动,激发爱好通过贝贝的抽奖活动,让学生帮助她解决数字搭配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记录这些数字的过程中可能有遗漏或重复的时候,或者是数字写全了但没有规律。这时,可以用大屏幕展示几种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比较找出记录的最清晰明白答案,最终得出数字搭配的方法:也是按肯定的依次记录,才能既清晰明白又不重复遗漏。最终一个环节是文字搭配,我选择了“读、好、书”三个文字,让学生进行好玩的搭配,因为在前面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会了数字搭配的方法,所以,为了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在进行这个嬉戏时我要求学生口头说出这三个字能组成的六个不同的词语,然后通过好玩的填词活动,将数学学问与语文学问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学问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洁的排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学问的基础上接着让学生通过视察、揣测、试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化”。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育学生有依次地、全面的思索问题的意识。依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定这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经验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洁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依次有条理,由详细到抽象地进行思索,探究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学关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索实力和全面思索问题的习惯。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二)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详细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索,驾驭搭配的方法。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索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二、说教学过程和方法本节课为了能使学生轻松、开心地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我创设了小学生最喜爱的动画人物孙悟空带大家去花果山游玩这一情境引入,激起了学生深厚的学习爱好。从教材看,只供应了衣服搭配一个情境,为了让学生有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支配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即衣服搭配。饮食搭配。路途搭配以及照相搭配,每一个活动将孙悟空融入其中。每一个活动都让学生感受到这四个活动的层次各有不同。但每一个活动都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加每一个学习活动。本节课,设计了搭配衣服、搭配路途、搭配食物这样三个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活动,在动手操作、视察发觉、找寻规律中,给学生供应了足够的实践机会,既展示了学问的形成过程,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了一个感悟、体验、提升的数学化过程。在搭配衣服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借助实物图片独立操作,直观感受搭配的方法。然后通过汇报及学生间的沟通,引导学生相识到不按肯定依次搭配会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接着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各自的搭配方法,在汇报时引导学生评价,让他们相识到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这样就给学生供应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基本数学方法和技能。让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今后学习相关的组合学问打下基础。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一、教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