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吉林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初级)考试考前冲刺卷(9).docx
-
资源ID:20426267
资源大小:22.7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吉林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初级)考试考前冲刺卷(9).docx
2021吉林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初级)考试考前冲刺卷(9)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帮助服务对象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保证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合适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_ A使能者 B联系人 C教育者 D倡导者 2.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服务计划的内容不包括_ A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B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C工作计划的目标 D联系方式 3.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碰到亲人意外死亡事件。亲人的意外死亡属于危机介入模式中的_ A社会危机 B自然危机 C情境危机 D成长危机 4.社会工作者通过有关机构查阅和收集低保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体现的是个案工作收集资料技巧中的_技巧。 A会谈的运用 B直接调查 C间接调查 D现有资料的运用 5.把曾经有过不良习性的青少年组合成一个小组,该小组属于_ A治疗性小组 B支持小组 C教育小组 D成长小组 6.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其理论基础不包括_ A社会行为学 B小组动力学理论 C发展心理学 D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 7.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的小组工作模式是_ A组织模式 B过程模式 C结果模式 D社会目标模式 8.北京某社区成立了一家脑瘫患儿家长俱乐部,俱乐部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孩子的疾病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这样的俱乐部属于_ A治疗小组 B支持小组 C成长小组 D教育小组 9.小组工作准备阶段,小组工作计划书的内容不包括_ A小组的特征 B明确的目的 C需要的资源 D工作开展的技巧 10.小组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指导与控制的,但这种指导与控制本身包含了对小组组员即服务对象的平等意识和民主参与精神的强调,这体现了小组工作的_特点。 A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B小组组员的协调性 C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D注重团体的动力 11.社会工作者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专注,让组员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关系之中,从而鼓励组员自由、放松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沟通与互动技巧属于_ A适当自我表露技巧 B适当帮助梳理技巧 C鼓励支持技巧 D专注与倾听技巧 12.根据美国著名社区工作专家罗夫曼对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方法,解决社区环境污染问题属于社区工作目标中的_ A过程目标 B结果目标 C社会目标 D任务目标 13.国际社会工作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服务”指的是_ A社会工作者始终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并用与之相适应的 B社会工作者对每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 C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 D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与困难群体一起努力并代表他们寻求社会变革方式开展实际工作 14.社会工作者吴某所属社区在暑期有3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吴某将这些志愿者组成支持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交流志愿服务中的经验,提供活动及发展方向上的意见。在社区照顾模式下,社会工作者吴某承担的角色是_ A顾问 B治疗者 C经纪人 D倡议者 15._主要反映了对社会服务数量上的需求,但不一定表示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意。 A规范性需求 B感觉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比较性需要 16.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准备阶段的基本任务是_ A采取措施提高居民的参与性 B整合社区资源 C对社区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 D收集有关社区的资料 17.社会工作者对受访居民的付出和提出的意见表示感谢体现了_技巧。 A聆听 B同理心 C分享感受 D体谅 18.与会者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离题或者纠缠于枝节问题或后续问题的情况,这时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_的技巧,将与会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上来。 A转移 B终止 C中止 D聚焦 19.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_,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A单一的 B不可逆的 C双向的 D复杂的 20.某社区地处郊区,集中居住了较多人口。社会工作者小马走访部分家庭时发现,夫妻来自不同地域的家庭矛盾较多,于是决定策划一个家庭综合服务项目。小马首先要做的工作应是_ A明确服务目标 B界定问题和评估需求 C寻求社会资源 D制定可行性方案 21.4岁多的琪琪已经上了2年的幼儿园了,家长和老师都观察到琪琪这两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她已经学会去帮助别的小朋友了,喜欢在游戏中扮演妈妈的角色,越来越喜欢与在家庭以外结交的小伙伴为伍,等等。这些变化不能说明琪琪在这一阶段哪些社会性发展特征?_ A性别认同发展 B人际交往扩大 C道德发展 D去自我中心 22.下列不属于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中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的是_ A中华慈善总会 B中国扶贫基金会 C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D残疾人联合会 23.某社区居住了多位精神疾病康复者,社区社会工作者为此招募了6位居民担任志愿者,开展结对服务。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为志愿者仔细讲解了精神疾病康复者的一些特征:如担心复发、害怕环境吵闹影响睡眠、情绪容易波动。这属于社会工作者对志愿者_的培训。 A服务理念和价值 B服务实务知识 C服务实务技巧 D服务信心提升 24.某企业经理在当地社区服务中心的捐款仪式上发言,认为企业在为社会和民众尽义务方面应该“铁肩担道义”,该企业的捐款动机属于_ A市场营销动机 B外界影响动机 C自我利益动机 D公共关系动机 25.社会工作者小梅刚被分配去为低保对象服务,但她对这一群体的贫困原因理解不深,不熟悉现行的相关政策。督导员老王给她进行了相应的讲解,小梅的服务技能因此得到提高。督导员教给了小梅_的知识。 A社会问题 B工作者本身 C服务对象群 D工作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人类行为的特点包括_ A适应性 B多样性 C独立性 D指向性 E可控性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 A个体必须适应环境 B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C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受遗传禀赋的制约 D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不是对等的 E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3.区分人类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标准是_ A行为适应性标准 B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C统计规律 D个体主观经验 E社会规范与价值 4.构成社会环境的单元主要包括_ A家庭 B群体 C社区 D单位组织 E政党 5.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主要包括_ A物质技术 B社会规范 C精神体系 D人类行为 E社会环境 6.“人在环境中”的含义包括_ A人的行为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其中大部分是对环境的适应 B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社会环境中 C人与环境不断互动 D人类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E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7.阿尔德弗尔把人类需要分为_ A生存需要 B关系需要 C物质需要 D精神需要 E成长需要 8.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_ A后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辩证运算期 9.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可分为_ A意识 B潜意识 C本我 D自我 E超我 10.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_ A词汇发展迅猛 B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增强 C开始掌握书面语 D学会了大量用来命名物体的单词 E喜欢听故事、儿歌,及与成人说话 11.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_ A自我认同陷入角色混乱 B因不良环境影响出现行为偏差 C独创行为遭受嘲笑与打击后形成内疚感 D对异性的好奇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而导致性罪错 E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2.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个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促进_的成长过程。 A个体人格的形成 B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 C掌握社会经验与规范 D取得社会成员资格 E发展自然人特征 13.成年期重要的人生任务包括_等。 A完成学业 B就业 c结婚 D生育 E回顾人生 14.下列哪些是成年期形成的美德?_ A意志力 B爱 C能力 D关怀 E勤奋 15.老年阶段普遍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_ A疾病 B经济收入下降,生活困难 C人际关系减弱 D生活无法自理 E孤独 16.李某,女,已婚,36岁,某外企工厂的职工,有一个上五年级的男孩。近一段时间,李某因为夫妻关系和孩子学习的问题而苦恼,特来寻求社工帮助。针对该服务对象,应该收集以下哪些方面的资料?_ A李某的成长经历 B李某丈夫的基本情况 C李某儿子的基本情况 D李某的社会交往情况 E李某领导的家庭情况 17.下列关于个案工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有_ A要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B具有专业的工作程序 C服务对象必须是有困难的单个个人 D以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为目标 E具有各种服务模式 18.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假设的核心主要包括_ A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B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C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D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E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假设 19.关于心理社会模式的间接治疗技巧,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_ A强调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B虽然没有直接影响服务对象,但仍然非常重要 C运用对象很广 D把个案工作服务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他(她)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E当直接治疗技巧有效时,间接治疗技巧即可不予考虑 20.危机介入模式形成了有效调适和治疗危机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则,主要有_ A及时处理 B输入希望 C提供支持 D恢复自尊 E梳理过去 21.关于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_ A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B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C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D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E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2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治疗模式的技术的是_ A放松练习 B系统脱敏 C满灌疗法 D厌恶疗法 E领悟疗法 23.下列关于系统脱敏的描述中,正确的有_ A主要适用于恐惧症和焦虑症 B在运用该技术之前,需要根据症状表现程度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成不同的等级 C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让服务对象从低等级开始进行放松练习 D主要适用于过敏症和强迫症 E缺点是需要的时间较长 24.在行为治疗模式中,关注服务对象行为的修正通常需要完成以下任务:_ A确定行为修正的目标 B改变行为的问题情境 C转变导致行为问题的非理性信念 D选择行为修正的治疗技术 E实施行为修正计划 25.在实施过程中,人本治疗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它们是_ A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B关注服务对象过往的生活经历 C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D关注服务对象的行为评估 E关注个案辅导过程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