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pdf
龙源期刊网 http:/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作者:王巍来源:价值工程2012 年第 15 期摘要:外语教育应注重发挥外语学科的教育教养功能和工具功能,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外语语言知识和训练其外语言语技能外,还应注重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感知能力,提高其文化交际能力。 Abstract: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ducation parenting featuresand tools fun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subject. In addition to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knowledge,training and foreign language verbal skills, it also should use flexibl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to develop the cultural perceived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cultural communicativecompetence.关键词: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 Key words: cultural literac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290-01 1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20世纪 70年代初,卡内尔和斯魏恩把交际能力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应对能力。外语教学必须把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言,除了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应使其具备在操目的语群体中得体行事和进行交际时所必需的文化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培养世界意识,扩大国际视野;使文化学习成为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 2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文化知识相融合的教学策略我国外语教学实行了几十年的语法翻译法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笔语翻译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缺陷,主要体现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听说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当代的外语教育应使学生在打好语言基本功、提高言语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内容的导入,把文化内容贯穿到语言知识讲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中。以“俄罗斯人姓名”为例:第一步,采用语法翻译法讲解俄罗斯姓名的语法规则;第二步,采用交际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第三步,导入俄罗斯文化内容。如:俄罗斯人姓氏的来源及文化涵义等。龙源期刊网 http:/ 2.2 直观教学法与情景演练法相结合,提高语用能力所谓语用能力,就是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转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一个人语用能力差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可能被认为是修养水平低。学生对语用知识的掌握,可以自觉地调动自身的“监控”系统,有意识地在话语之前确定话语是否具备适宜性。提高语用能力应首先掌握基本的言语礼节。有效策略是采用直观教学法,如可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录像、光盘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交际场景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拟情景训练。 2.3 训练学生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掌握程度有限的情况下,为同他人交际而采取的某些语言或非语言策略。只有系统地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理交往中出现的误解,才能准确理解别人的感情,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冲突,所有的交际策略都能起到扩充语言进行交际的作用。 2.4 文化适应训练文化适应训练就是根据中俄文化差异、汇集不和谐交际情境实例编制学习材料对学生进行培训。教师可通过分析特定的不和谐交际情境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类似情境下的交际任务,增强学生对异域文化行为准则敏感性的感知练习。训练可按以下步骤:第一、诊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分析问题中的各个要素,教师示范;第三、学生接受培训并反馈信息。例如:一位外教在中国课堂上时常问学生是否明白,学生的回答总是“明白了。”可如果他提出一个问题,却没有一个人回答上来。这使他感到费解: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求学生选择答案并解释其原因)。 a.因为怕受到处罚,所以中国学生不愿承认自己没听懂。b.中国学生想掩饰自己的弱点,又不想批评教师,所以不想说真话。c.学生回答“明白了”,是想以此取悦教师,使他不再发问,同时也可免受批评。d.因为学生觉得再听一遍内容很乏味,所以干脆回答“明白了”。(如选 a,不完全正确。教师不会给学生施加压力和惩罚。恰恰相反,如果学生承认没听懂,他会有机会再听一遍教师的陈述;如选b,正确。当着大家的面承认自己没听懂,觉得“丢面子”。同时也可被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有问题,可视作学生对教师的间接批评。因而回答“明白了”;如选 c,有其可取之处,回答“明白了”,可达到和谐课堂气氛的目的。但这一解释有些牵强;如选 d,错误。教师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重新讲解并不会使学生感到厌倦。) 2.5 常规关系讨论法常规关系就是“若事物(或特征等)A一般总是常规地同事物B(或特征等)联系在一起,A和 B就结成了常规关系;提到A 就可联想到 B,B 就可能是 A 所暗含的隐喻。”民族常规关系具体体现在民族情感、生活习惯、交际礼节、社会生活及民族文学等各个方面,自觉发现和体会常规关系是学生掌握俄罗斯文化的有效策略。民族情感方面,如成语“ ” 意为:“无聊地激怒某人”。这是因为俄罗斯人认为是凶狠的家禽,不能随意戏耍。生活习惯方面,例如:俄罗斯人十分喜爱澡堂,认为它有益于健康。由此出现了许多成语:“ ;”“ , ”等等。交际礼节方面,俄罗斯向来不欢迎不速之客。有俄语谚语云:“ , ”(被邀请的人是座上客,未被邀请的是一条狗)。社会生活习惯方面,俄国人进屋后一般把大衣、帽子等挂在走廊的衣帽架上,进屋没有摘帽子的人可能被认为是粗野的人。例龙源期刊网 http:/如:“ - , , .”民族文学方面,如“ ”原是苏联时期的一部电影,影片叙述的是一群危害社会治安的流浪儿在政府的关怀下告别昨天、走向新生的故事。后来此语用来表示从事有益活动必备的学识、经验和技能等,后语义进一步扩大,指劳动成品合格,可以投入生产鉴定。词汇语法方面,词法常规关系差异是指两种语言由词法规则不同而造成的语言差异,例如俄语中和 都是阴性,能引起对女性的联想,而汉语中这两种植物都不会引起对性别的联想。综上所述,各民族的交往频度和范围随着开放的全面深入而日益增加和扩展,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为彼此提供参考和借鉴,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但可使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汲取和滋养,还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文化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是国际合作的条件之一。参考文献: 1四年级俄语阅读课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1982,(02). 2刘秀珍,王丽辉.提高大学俄语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02). 3刘素梅.构建俄语互动教学模式J.俄语学习,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