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常见问题及对策.pdf

    • 资源ID:20439003       资源大小:471.5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常见问题及对策.pdf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常见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10-12-15T13:52:16.450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3期供稿 作者: 邱玉林 曾德婷导读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所以实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邱玉林 曾德婷(嘉应学院医学 病原教研室514031)作者简介:邱玉林(1966-),硕士,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高级讲师,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与教研。【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所以实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实验课的准备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实验课准备工作中碰到生物安全卫生问题、仪器多难管理维护问题、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素质等问题,现进行总结并愿与同仁分享。【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327-02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理论课教学,同时实验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为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外,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工作二十年,在实验课准备工作中碰到生物安全卫生问题、仪器多难管理维护问题、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素质等问题,现进行总结并愿与同仁分享。 1生物安全卫生问题及对策 1.1生物安全卫生问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最大的特点是操作对象多为病原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如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实验室感染,甚至污染校园,危及社会,酿成严重后果。因管理不善丢失菌种,尤其是落入非法者手中,后果将更为严重,不堪设想。 1.2生物安全卫生问题的对策 1.2.1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1:微生物实验室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水、电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化学试剂的安全管理外,操作对象多为病原微生物。因此,把实验室安全的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并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是十分必要的。危险化学品及菌种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严格的使用登记制度。高压蒸汽灭菌器须按规定定期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到安全使用期后应及时报废。经常对实验人员及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如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正确使用、避免细菌污染的措施等,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实验室日常工作、实验教学安全进行。 1.2.2个人防护:在实验室,可根据操作需要穿着工作服,必要时穿着背开式罩衫等防护服,防液滴飞溅时,应穿防水的长工作服,必要时加外塑料围裙,离开实验室时应脱去工作服并留在实验室内。限制在实验室以外的场所(休息室、图书馆、办公室、厕所等)穿工作服。穿过的工作服应定期理换,被污染的工作服应立即更换,先消毒灭菌后再洗涤。一次性使用的工作服也应先消毒再丢弃,工作服不应与生活服务装放在同一衣柜中。接触血液、感染性物质、动物、污染表面或设备的操作,宜戴大小合适,柔软舒适的手套。可能发生感染材料溢出,溅出的操作,应戴2副手套。穿戴前检查有无破损、污染。操作完毕或离开实验室,接触干净区域前应摘手套,防止污染其他表面或环境。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在实验室,应穿舒适、防滑、防渗不露脚步趾的鞋。在特定区域操作时应穿特殊的鞋。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实验材料中液体飞溅或雾化、实习颗粒撞击、紫外线灼伤等造成的伤害。应戴口罩、护目镜、面罩或其他个体呼吸保护用品,防溅出的保护装置、处理隐形眼镜,长发必须束在脑后,操作人员不佩戴戒指、手镯、腕表、耳环等。接触可能或具有传染性物质后,操作人员及接触过实验室设备的参观者离开实验室前均应洗手。操作人员及接触过实验室设备的参观者离开实验室前均应洗手,除此之外,进食前、接触患者前后、入厕前后应洗手,某些不设洗涤槽的地方应用无水产品洗手。 1.2.3传染性生物废弃物正确处置:传染性生物废物是指经实验分析后被丢弃的含有已知或未知的微生物材料。实验室中一次性使用的污染材料可高压灭菌后焚烧或直接焚烧;可反复利用的已被污染的用具应选择先消毒再高压灭菌或直接高压灭菌。灭菌后的用具经洗涤、干燥、包扎、再灭菌后使用。每个实验室的工作台上或角落中应有盛放实验废弃材料的防漏容器;根据需要,有的容器中含规定浓度的新鲜配制的消毒液(如次氯酸钠、石碳酸复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将需要消毒的物品作用一段时间后再放入转送容器中,送去高压灭菌或焚烧。盛放生物废物的容器应加盖、防渗、可消毒、可清洗。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进行折弯、剪断、折断、重新戴套或直接从注射器上取下针头。用过的针头和其他污染锐器如刀片、破碎的玻璃、采血针等物品应集中放在一个带盖的耐扎容器中,等容器装满三分之二时,应先高压再焚烧或直接焚烧。含利器的容器不该作为生活垃圾掩埋。注射器的针头不应从丢弃的注射器上取下后再次使用。 2仪器多难管理维护问题及对策临床微生物教学中许多实验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来完成。离开仪器设备的支持,实验室工作就无法开展。微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种类也很多,大体可分为基本设备(如普通显微镜、低速离心机、电冰箱、电泳仪、恒温箱、温度计等)和贵重设备(如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生物图像分析系统、PCR分析仪、酶标仪、二氧化碳培养箱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仪器设备,使其发挥最佳效能,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基本设备要在日常使用和维护上下功夫,做到帐、物、卡相符,实验员应对其使用方法达到熟练程度。贵重仪器设备除上述要求外,还需置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卡片及使用登记册,将每次使用的日期、时间、使用者姓名、使用前后的状态等情况作详细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注重设备使用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件仪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实验方法不断更新与实验教学人员知识更新问题及对策 3.1实验方法不断更新与实验教学人员知识更新问题 3.1.1实验方法不断更新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推动了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这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扩充了实验诊断的项目,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使之在原来经典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提高,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医学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进入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限制性内切酶、DNA杂交、测序和扩增技术等许多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的新手段的应用,使某些原来不能培养或培养需很长时间和特殊条件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2。20世纪末出现了许多新病原体及其引起的新的传染病。人们对新传染病的认识和准备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同时因为人群无免疫力,疾病来势凶,传播快、途径多、范围广,所以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如0157出血性肠炎、疯牛病、0139霍乱、爱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新型肝炎病毒、埃立克体和肺炎衣原体感染、莱姆病、肠病毒71、手足口病及新世纪出现的非典型肺炎等新传染病均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和范围内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3.1.2与实验教学人员知识老化:近年来,各医学院校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践教学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实验教学人员往往工作任务繁重而无精力或时间参加各项再教育,与突飞猛进的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和知识形成巨大反差。 3.2实验方法不断更新与实验教学人员知识更新问题的对策 3.2.1实验人员需不断丰富的知识储备、形成精湛的技术技能:实验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及时了解医学诊断新技术、新方法,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拓宽思路,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熟练的技术技能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持,例如:实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做、各种生化反应现象的解释等需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各种仪器的使用、维修及工作原理等需要物理学知识。总之,缺乏丰富的知识储备,实验员就是一位简单的操作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技术技能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作为一名实验员要通过学习和磨砺,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3.2.2认真做好预实验:预实验是各门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预实验,可以深入理解实验内容及准备工作的要求,对实验中的难点、疑点和注意事项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预试不仅能加强自身的技能训练、熟悉实验操作过程,而且能够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或易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为学生实验教学提供借鉴,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率和成功率。通过预试,对本次学生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实验器材、及菌种要求也更加明确,便于准备时检查补充,使准备更充分,以免实验课时缺这少那,引起实验室秩序混乱,甚至影响实验结果。 3.2.3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提高实践教学队伍业务水平,一周一次的理论和实验集体备课,是学习交流的大好机会。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了国内外在该知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了视野,巩固了以往所学知识,也是实验员和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室内条件,调整、探讨、统一、确定实验内容及方法的有效途径。通过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鼓励全室人员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种相关的科研讲座,丰富自己,完善自我,从而提高整个实验室队伍业务水平。总之,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需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作为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保证的微生物准备室,应注意生物卫生安全、合理科学管理仪器、并不断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和掌握新技能,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参考文献1季建军.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管理的几点体会.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5):2段朝晖,梁伟南新时期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5):670-671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常见问题及对策.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