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PPT课件 (4).ppt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概括、判断和解释。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讲故事,谈体会,了解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这些传说反映了传说时代的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通过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检查预习,1.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早生活在(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 D. 黑龙江流域,2. 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炎帝B. 黄帝C. 尧D. 舜 E. 禹,3. 传说中古代通过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选举制 4. 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新课导入,“五千年前,当文明的曙光与滔滔的黄河溶在一起的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是谁告诉我们龙的来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厚重的历史长廊,来到传说时代。”,合作探究,一、炎黄子孙的由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你能说出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吗?,一、炎帝与黄帝,1.炎帝的功绩,1)改进农具,教人农耕2)尝遍百草,发明医药3)发明陶器4)开辟集市,2.黄帝的功绩,1)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2)发明文字3)发明历法、算术和音乐4)制造指南车,(神农氏),(轩辕氏),炎帝,黄帝,蚩尤,涿鹿之战,阪泉之战,联合,炎帝和黄帝,“人文始祖”,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马,鹿,牛,蛇,鱼,兔,虎,鹰,蜈蚣,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学生展示,教师明确,二、“尧舜禅让”,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什么是禅让制?,什么是禅让制?,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尧舜 “禅让”,1.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2.部落联盟的首领通过 产生的办法,称为 。,尧、舜、禹,推举,“禅让”,学生展示,教师明确,三、大禹治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目内容,先自主思考以下问题,再与同位之间交流一下。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我请一位同学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请各位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一下问题:大禹治水的故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哪一个同学愿意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三、大禹治水,方法:,堵水疏通,从大禹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精神?,1.要有创新精神。2.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3.学到他乐于奉献的精神。4.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中国原始社会的基本轮廓】,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传说中的炎帝黄帝、 尧、舜、禹时期,约170万年前,约70万20万年前,约1.8万年前,约七千多年前,约六千多年前,四五千多年前,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采集 狩猎,原始农业 畜牧业 定居生活,学生展示,教师明确,一、炎帝、黄帝功绩1、炎帝的功绩:改进 ,教人 ,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 ,使人们互通有无。 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 。2、黄帝的功绩: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 、 、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 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3、炎帝和黄帝打蚩尤的战争为 ,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叫 。(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4、龙是多种动物的复合体,这一形象预示龙是 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二、禅让制禅让制:尧、舜、禹时期,用 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三、大禹治水功绩:治理 ,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的方法:筑堤 和 相结合。,农具,农耕,集市,炎帝,神农氏,文字,历法,嫘祖,涿鹿之战,阪泉之野,人文始祖,众多部落图腾的联合体,民主推举,黄河,堵水,疏通,总结提升,当堂训练,1.有关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不可信的?古人为什么要将一些重要的发明记到杰出人物的名下?,2.老师让欣欣做班长,她却推荐能力比自己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班长,同学们感叹道:“这是禅让制的再现啊”关于禅让制,叙述正确的是( )A由前任部落首领直接任命B由部落联盟推举产生C由全体氏族成员选举产生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作业布置,一、作业:想一想 议一 议 材料阅读二、预学指导:第4课,教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