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品6.docx
2022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四年级上册教学安排3篇时间在消逝,从不停留,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该好好安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信任大家又在为写安排犯愁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教学安排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年级上册教学安排 篇1一、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9人,他们喜爱上艺术课,学生已经驾驭了肯定的学问,并培育了学生的动手能。二、教学目的:1.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把五爱教化和活泼乐观的心情、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渗透到艺术教学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2.感受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所蕴涵的情感和思想,获得对人类情感的体验。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在艺术观赏中绽开想像,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享受到观赏的欢乐。4.探讨、比较我国民族艺术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历史背景,学习它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会珍视各民族艺术的价值。5.了解简易的造型工具,以及身边简单找到的纸、泥等材料,感受其特性在嬉戏活动中相互合作,体验不同门类的艺术相互交融的丰富情趣,养成活动前做好打算、活动中主动参加、活动后整理整理的好习惯。三、教学要求:1.开启创建的意识,体验创建性生活的欢乐。2.乐于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在各艺术活动中,尝试用艺术表现欲望,并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表现。3.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对自己获得的艺术感受有所了解,建立自信念。四、教学重点:1.在综合性的活动中,萌发创建的意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想像力,领会合作的开心。2.运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开展以艺术为主题的嬉戏活动,利用身边易找的材料,采纳折、贴、揉、编、接等方法,制作自己宠爱的作品,用艺术的方式美化生活的环境,初尝胜利的乐趣。四年级上册教学安排 篇2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安排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老师:杨xx本学期我接任四年级五班和六班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为了依次的开展教学,圆满的完成教学工作,特制定此教学工作安排。一、指导思想: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化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亲密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动看法和参加实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相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二、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学问、实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相识,养成了肯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相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须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主动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三、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其次、三单元“平安地生活”,第四单元“花钱的学问”,第五单元“关切你,爱惜他”。四年级上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相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化,探究和相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化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引发学生思索:生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植物和动物的挚友?我们的生命是谁赐予的?为什么说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单元“关切你,爱惜他”,以爷爷奶奶的故事作为引线,感受向须要帮助的人伸出手,是关切。说话做事多替邻里乡亲着想,是理解。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化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化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四、教学目标:1.留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相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上册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驾驭平安常识,懂得花钱的学问,伸出友爱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领实的相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索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2.从学生熟识的生活动身,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相识和了解。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相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别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留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动身,用自己的眼睛视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讨社会。3.留意了相关学问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上册教材在处理各学问领域之间的关系及学问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学问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学问,教材将这些学问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4.将引导学生获得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育学生对社会的相识实力和社会探讨实力。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加实践。四年级上册教材仍留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依据内容须要设计了很多学生干脆参加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相识和体验。五、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酷爱劳动、勤俭节约的看法,养成文明礼貌、诚恳守信、友爱宽容、公允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3、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六、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讲解、社会实践等。 七、教学措施:1、变更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建,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依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供应的案例.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留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供应的教化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看法、价值观、实力的形成。其次,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验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老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学习做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化价值取向。培育学生对生活的主动看法和参加社会的实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特性品质的人。(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化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化内容教化儿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化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须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动身,用自己的眼睛视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讨社会。3、要追求教化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动身,要采纳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4、改革教学方式老师要留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实行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敏捷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纳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觉训练技能,养成习惯。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老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动身,敬重学生的特性特点,强调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四年级上册教学安排 篇3一、学生状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仔细,但缺乏敏捷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擅长设法自主去获得学问并在生活中敏捷运用学问。因而学生对基础学问的驾驭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实力差。2、已有学问、阅历: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实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刚好、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视察、试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得学问、发展实力、培育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四周世界有着剧烈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深厚的爱好。二、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状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和“声音”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接着引领学生经验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实力。2、本册的主要活动:(l)、对有生命物体的与探讨。(2)、从视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改变起先,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视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3)、对天气的视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态和改变起先,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4)、对磁铁的视察与试验从学生已有的阅历起先,用试验的方法视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5)、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四周的声音起先,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视察的试验,探讨的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限制物体发出的声音。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育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实力。特殊是试验中限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试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说明,学习建立说明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三、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溢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沟通、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找寻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相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化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