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初中语文八下《21宋词四首》PPT课件 (2).ppt
,第21课 宋词四首 醉花阴,情 境 导 入,返回,情境导入,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丈夫赵明诚后,惹得赵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彻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返回,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及背景,鉴赏这首词独具特色的意境美。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吟诵这首词。,整体感知,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被誉为“婉约正宗”。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照南渡前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有漱玉词。,“醉花阴”是词牌名,草堂古今诗选题作“重阳”,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题作“重九”。,玉枕纱橱,(zhn),(sh chú),永昼:纱橱:东篱:消魂:黄花:,漫长的白天。,细纱帐。,指种植菊花的地方。,指因思念亲人而心神迷离。,菊花。,理清文章层次,梳理文章结构。,上阕,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下阕,倒序重阳这天黄昏时独自赏菊饮酒的凄苦。,返回,1、作者在上阕、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喜欢的原因。,研读课文,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个消瘦的女子凄凉地站在窗口呆呆看着香炉内青烟一点点上升,变淡,直至无形。她站得累了,头仰得酸了,但头顶上的太阳却仍在原处徘徊不前。,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愁永昼”天为什么永远都不黑呢,这是因为心情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 愁什么呢?愁亲人久别,不知一切可好。愁不知何日才是归期,自己何时才能结束这种孤苦伶仃,独守空房的日子。,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寂寞无聊的词人独自面对重阳佳节,眼见天近黄昏,词人才勉强移步菊花之下,以酒消愁,结果连衣袖都沾满了菊花的香气。,这里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味道。“暗香”还有一个典故,所以它不仅仅指菊花的香气,还暗含了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能共的哀怨之情,3.你认为上片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个字?,愁,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4.下片写了那些意象?试举两例写出与之相关的词句。,酒西风黄花,一桌、一椅、一花、一酒、一人、一斜阳,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从“卷”中,我可以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但菊花的“瘦”不是吹出来的,那它的“瘦”又从何而来?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 “,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烘云托月,藏而不露,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课文小结,这首词通过描述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寥与孤寂的心情。,退出,布置作业,1.完成老师布置的网上作业; 2.展开想象,用你个性化的表达(如散文、现代诗歌等),把你对醉花阴这首词的理解描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