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报告.pdf
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报告摘要:建立一个中心摘要:建立一个中心 推行五推行五项承诺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项承诺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中共兴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中共兴山县委组织部课题组山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加强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改进流动党员管理, ,是新形势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提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词:关键词: 课题报告建立一个中课题报告建立一个中心心 推行五项承诺构建城乡一推行五项承诺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中共兴山县委组织部课题制中共兴山县委组织部课题类别:论文报告类别:论文报告来源:来源:牛档搜索牛档搜索(Niudown.COMNiudown.COM)本文系本文系牛档搜索牛档搜索(Niudown.COMNiudown.COM )根据用户的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不代表牛牛档搜索(档搜索(Niudown.COMNiudown.COM )赞成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牛档搜索(Niudown.COMNiudown.COM )不对其付相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应的法律责任!建立一个中心建立一个中心推行五项承诺推行五项承诺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中共兴山县委组织部课题组“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兴山县委组织部针对“流出党员不办证、流入党员不亮证”的难题,选择古夫镇作为试点,并逐步在高桥、南阳、水月寺等乡镇推广,探索建立以“一个中心、五项承诺”为主要内容的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 即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积极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新华网播发了图片新闻 兴山关怀理事会关怀空巢家庭 ; 省委组织部 组工信息专报 以 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温暖 兴山县以真情关怀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为题上报了中央组织部;省组工信息正刊以兴山县推行服务承诺吸引流动党员办证、亮证 、 兴山县建立乡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为题进行了推介;湖北卫视播发了灾区重建兴山县关怀理事会发挥重要作用新闻;市委组织部刊发了信息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温暖 ;三峡电视台宜昌党建栏目播发了阳光照亮打工路专题片。主要做法主要做法一、一、建立一个中心。建立一个中心。在县委组织部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在乡镇党委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在村(社区)和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行业或地区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点,形成三级服务网络。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站点)全部按“六个一”标准配备服务设施,即建立一套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台帐、提供一个活动室、开设一个服务窗口、购置一套电化教育设备、开通一部服务热线、征订一批实用报刊书籍。组织科长(委员)担任服务中心(站点)主任,在工商、公安、计生、劳动、税务等部门确定一名兼职流动党员服务专员。同时,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成立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从无职党员、社会工作者中确定一批理事成员, 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 工作、 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二、公开五项承诺。通过发放服务流动党员明白卡 、设置公开栏、电视、网站公告等途径,向流动党员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热线。承诺向流动党员提供五项服务:一是就业指导。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期间对流动党员开展电工电子、化工、采矿、计算机运用、厨师、餐厅服务、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补助一定学费。办理职业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书时, 给予费用减免。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二是政策咨询。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电话、流动党员服务QQ 群、流动党员服务电子信箱,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三是权益维护。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协调相关部门调处劳动合同争议、职业安全、健康卫生、人身安全、民主权利等方面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四是社会保障。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 工伤、生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五是困难帮扶。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救助;对创业困难的流动党员, 提供小额信贷担保;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子女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三、采取三种方式。三、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代理服务。对各种证照和手续, 流出党员只要电话和 QQ 预约并通过家庭成员提供相关材料,服务站点即可依法按期代办。流入党员只需到服务站点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服务站点即可代办。二是上门服务。对流入党员集中的行业和区域,服务站点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关怀理事会为外出党员送种子农药化肥、送健康检查、送车船票、送就业信息等。三是专人服务。服务站点牵头,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 本地党员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定期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生活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四、实行两大制度。四、实行两大制度。一是实行有求必应制。凡流动党员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求助,属于承诺范围的,必须热情、周到服务;超出承诺范围的,但符合政策能够提供的,也要办理;不符合政策的,做好解释工作。二是实行全员关怀制。 扩大村 (社区) 关怀理事会服务范围,将所有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入人员纳入关怀对象, 用党组织的温暖感动流动党员自觉“亮“身份。同时,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各项承诺落到实处。五、健全四项机制。一是服务与持证管理相结合。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享受服务。对已办证、亮证的流动党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及时建立电子信息台帐,查验党费缴纳情况、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对未办证的流动党员,提供服务的同时,督促办证。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年审制度,要求流动党员具备三个条件可以通过年审,即按规定缴纳党费、参加至少一次组织生活、发挥至少一次党员模范作用。因频繁流动不能参加民主评议的, 必须半年提供一份书面思想汇报。二是服务与分类教育相结合。对享受服务的流动党员按职业分类,运用电教设备,每年开展三次以技能培训、政策宣讲、民主评议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并如实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做好记载。三是服务与发挥党员作用相结合。采取设岗定责和承诺等办法,引导流出党员开展以“情系家乡”为主题的“四比”活动,即比谁带回的信息多、 比谁输出的劳力多、 比谁招商引资多、比谁发展建议多。在流入党员中开展争当“三员”活动,即政策法规宣讲员、社会稳定信息员、流动人员纠纷调解员。四是服务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推荐流动党员到非公企业就业, 推荐优秀流动党员担任非公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实施“红色阳光工程” ,派驻党建指导员,在职校就业基地设党支部,加强就业基地流动党员管理,在外出务工青年中跟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村后备干部。主要成效主要成效一、以服务承诺体现组织关怀,吸引流动党员“安一、以服务承诺体现组织关怀,吸引流动党员“安家”家” 。 “流出党员不办证、流入党员不亮证”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组织缺乏吸引力、凝聚力,办证、亮证后得到的只是党组织的约束和监督。推行服务承诺, 把服务流动党员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党组织的人性关怀,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增强归属感, 自觉亮身份、树形象。全县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11 个,成立关怀理事会 109 个,添置电化教育设备 20 多台(套)、报刊书籍 4100 余册。不完全统计表明,服务中心和站点为流动党员提供各种服务 1680 多人次,其中帮助流出党员追回拖欠工资 3.1 万元、担保贷款 10.7 万元,办理证照 1520 多人次。特别是在“5.31”五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中, 各地关怀理事会帮助 116 名流出党员家庭解除了泥石流对房屋的危害。北斗坪村六组流动党员李传军,在黄冈打工,接到母亲电话告知党组织对家庭的照顾之后,感动地打电话给村书记说: “有组织在,我走到哪里都不担心家里的妈妈!”浙江籍流入党员胡志飞到古夫镇投资兴办水电站,刚来时没有亮证,但无意中流露出自己是共产党员, 古夫镇流动党员服务站主动协助其办理各种建设手续、调处与群众的纠纷,最终让他受到感动,主动回家办理了流动党员活动证 。党组织无微无至的关怀服务,吸引全县 213 名流出党员、58名流入党员全部办证、亮证,并分别在流入地“安家” 。二、以服务承诺促进分类教育,帮助流动党员“兴二、以服务承诺促进分类教育,帮助流动党员“兴家”家” 。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或站点开设专门活动室,运用电化教育设备和网络,对流动党员分类进行教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技能知识,提高党员意识, 增强党员责任,提升自己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兴旺党的事业。结合兴山实际,把握春节前流动党员回家、春节后流动党员上班、十一放长假等三个时机, 对流出党员主要开展采矿技术和安全培训,对流入党员主要开展建筑、水电施工技术和安全培训。今年已寄送教育材料近300 份、电教片 50 张,143 名流出党员、49 名流入党员参加了集中教育和自学活动,27 名流动党员还取得技能等级证书。三、以服务承诺促进持证管理,督促流动党员“爱三、以服务承诺促进持证管理,督促流动党员“爱家”家” 。通过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年审制度,督促流动党员按时缴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成党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党组织添光彩。 各级党组织今年已收到流动党员提供的有价值供销信息 36 条、发展建议 107 条,130 多名流出党员向党组织邮回了书面思想汇报,19 名流入党员主动参加了抗灾救灾行动、捐款 1400 余元。职校县外 4 个就业基地全部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 9 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57 名、 村后备干部 23 名。 黄粮镇流出党员姚伶俐,主动承担“劳务输出先锋岗” ,今年输出农村劳力 18 名。落步河村流动党员孙益红,今年 7 月底回乡,投资 8 万元办起了预制板厂。流入党员胡志飞投资 40 多万元,为咸水河村民修路 700 米、架桥2 座、筑河堤100 米、解决 6 户 17 人安全饮水。启示启示一、提供有效服务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前一、提供有效服务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前提。提。服务中心对流动党员有没有吸引力,关键是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能不能满足流动党员的需求。 我们提供的权益维护和生活救助等服务, 对流动党员而言是急需的,采取的专人服务、上门服务、代理服务等服务方式,体现了党组织的真心关怀,受到了流动党员的欢迎。二、用好流动党员活动证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二、用好流动党员活动证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关键。工作的关键。 流动党员活动证是流动党员的党员身份证,各地党组织不能停留在发放上,要认真记载流动党员相关情况,要依据该证每年开展一次审核, 对未履行党员义务的,要按党章及党内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维护党纪的严肃性。三、三、 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的责任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的责任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根本。工作的根本。部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缺乏责任感,存在畏难情绪,不愿管流动党员,主动性不强,导致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不适应党员流动性增强的需要。 我们实行有求必应制和全员关怀制, 主动增加工作量之中体现的是一种党组织的责任。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组织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就一定能创新方法,把流动党员教育好、管理好、服务好。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报告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