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范文精选.docx
-
资源ID:21134787
资源大小:19.5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范文精选.docx
202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范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 拉齐尼·巴依卡12岁起先跟随父亲巡逻,在爷爷巡边故事的熏陶、父亲戍边生活的感染和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的凝视中长 大。他总觉得自己身上流淌着卫国戍边的血液,也萌生了参军入 伍的想法。2001年底,拉齐尼·巴依卡被父亲送到部队,成为 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在部队,他爱军精武、恪尽职守,不怕吃苦、勇于争先,常常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学习、加班训练,五公里武装拉练打破所在武警支队纪录,参与全疆武警边防系统大比武成果名列前茅。两年的军旅生活升华了他对部队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决了他巡边戍边的信念。 退役后,拉齐尼·巴依卡马上加入护边员队伍,成为一名不 穿军装的“边防战士”,给边防官兵做起了巡逻向导。巡边路上, 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探路,靠着自己多年的阅历帮助边防官兵指 引方向、化险为夷。2004年9月,拉齐尼·巴依卡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与吾甫浪沟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攻击,官兵冷 得直打哆嗦。他想起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挡风墙”,官兵们紧紧靠着牦牛身子度过了一夜。第 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又遇见山体滑坡,七八十度的陡坡,异 常艰险。在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的状况下,拉齐尼·巴依卡不顾 个人安危,只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 他的额头,鲜血直流,拉齐尼·巴依卡强忍剧痛,历经2个小时,最终探出一条比较平安的道路,带领官兵们顺当通过。2011 年11月,拉齐尼·巴依卡和官兵们在巡逻途中突遇暴雪,战士裴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掉进了一个雪洞里,四周的冰雪还在垮 塌。一触即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马上示意大家保持冷静不要 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结做成绳 子,花了两个小时将战士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因为长时间在雪 中,拉齐尼·巴依卡被冻得不省人事,经过县医院三个小时的抢 救才挽回性命。伤势刚愈,他又带着牦牛踏上巡边路。2013年9 月,巡逻小队经过乱石滩断崖时发生山体滑坡,曾经的标记和路 都消逝了。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请缨, 只身前往峭壁探路,不料山上落石将他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 抓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巴依卡醒悟过来后,官兵们劝他 回去,他却坚决拒绝:“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搁了巡逻。” 拉齐尼·巴依卡把卫国护边当作崇高事业和毕生追求,16 年如一日保卫在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年巡边10多次、行程1500多公里,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急翻越雪山达坂、蹚过冰河,穿越常常雪崩的“死亡之谷”,家里随他巡边的牦牛累死了 7头,自己身上大大小小负伤多处。“只要大叔在,心里就踏实。”这是边防官兵们眼中的拉齐尼·巴依卡,他属于帕米尔高原,他熟识喀喇昆仑,是真正的“帕米尔雄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 乐于助人是拉齐尼·巴依卡一贯的本色和追求。一年冬天, 提孜那甫乡突降暴风雪,积雪半米多深。60多岁的牧民尼亚丁被困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口。拉齐尼·巴依卡闻讯后马上招呼 3名村干部,携带急救用品骑马赶往事发地,经过两个多小时跋涉最终将奄奄一息的尼亚丁救出。把老人送回家后拉齐尼·巴依卡不辞而别,尼亚丁抹着眼泪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人。” 这样的故事,在拉齐尼·巴依卡巡边护边的生涯中还有许多。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更好履行职责,他常常到牧民家走访,广泛听取看法和建议,担当全国人大代表不足3年,就围绕群众所难所盼提交建议、议案12件,把祖国边疆线上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两会结束后, 他还主动宣讲两会精神,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 2019年,因长期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从事高强度工作,拉齐尼·巴依卡的心脏出了问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是他不愿 “退役”在家,一如既往为人民服务。2020年4月,拉齐尼·巴依卡经乡党委考察进入提孜那甫村村“两委”班子,他充分利用 熟识本村状况及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等优势,主动带动全村拥军 戍边,得到广阔农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拉齐尼·巴依卡每天冒着零下20多度的寒冷,不分昼夜给乡亲们运输各种生活物资。他通过微信建立了困难互助群,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随时在群里询问大家的需求,一字不落地做好记录,打算妥当后立刻挨家挨户送去,最大限度服务农牧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为做好春耕备耕,拉齐尼·巴依卡主动组织农牧民修理了十几公里的水渠和闸口。高原寒冬,水闸口还结着厚厚的冰,拉齐尼·巴依卡带头下到冰冷刺骨的水渠内,将冻住水闸口的冰块击碎,修复了破损的渠道,有效保障了农耕备水。 2021年1月4日13时55分许,喀什高校中国语言学院老师陈晓琴之子刘晏骞,在喀什高校新泉校区人工湖不慎落水。在该校学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尔墩打算前往食堂打饭路过新泉湖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救救孩 子!”,他俩循声而去,只见湖中心的冰窟中有个身影在挣扎,一旁有人在着急求救。十万火急!拉齐尼·巴依卡没有丝毫迟疑,飞奔而去,第一个冲上冰面营救落水儿童,冰层突然裂开,拉齐尼·巴依卡奋力用双手托起孩子直到被救起,自己却沉入水中不幸牺牲,将自己的生命恒久定格在了 41岁。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惜苍生。“这辈子要始终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恒久守护好祖国的边疆线”生前,拉齐尼·巴依卡常说这句话,他把铮铮誓言写在内心深处,用青春热血守护祖国山河,用无惧无畏守护战友群众。英雄虽逝,精神永存。拉齐尼·巴依卡的故事将会恒久传颂在帕米尔高原的天地之间,传颂在共和国西陲千里的边防线上,激励广阔军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拥军、爱民奉献,同心同德投身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光荣事业。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疆线长888.5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一家就居住在这里,祖祖辈辈都在山沟里放牧。从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到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再到拉齐尼·巴依卡,他们一家三代接力,担当民兵护边员,为国戍边。至今,拉齐尼·巴依卡已经在这里做了15年的护边员。 1957年,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当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十几岁的时候便起先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识地理位置。2004年,从部队退役的他正式接过父亲自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护边员一起,骑着牦牛行走在这条千里边防线上。 60多年来,拉齐尼祖孙三代的踪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在会议驻地的电梯上巧遇拉齐尼·巴依卡代表,他用流利的一般话问道:“你确定知道红其拉甫边防连吧?从我爷爷那一辈起先,我们祖孙三代跟边防连官兵一起巡边几十年了,我的一般话就是他们一字一句教会的。” 下了电梯,记者和拉齐尼来到一楼大厅的解放军报电子阅览屏前,一起翻看红其拉甫边防连的报道和照片。说起与边防连官兵的故事,拉齐尼笑称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从前和官兵一起骑着牦牛巡逻,每天太阳出来就走、太阳落山就在山里搭起帐篷将就一晚,有时还会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危急,来回一次要近10天时间。 2011年11月,拉齐尼像平常一样和官兵们在有着“死亡之谷”之称的吾甫浪沟巡逻,突然间天气骤变、突降大雪,积雪的厚度将牦牛都埋没了。 行走在最前面的战士皮涛不慎从牦牛背上摔了下来,掉进雪洞里,四周的冰雪不断垮塌。在紧急时刻,拉齐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动!”然后自己快速爬到雪洞旁边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皮涛得救了,体力透支的拉齐尼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县医院急救3个小时,才挽回了生命。 在这10多年的巡逻路上,他和边防官兵结下深厚情意。“不光是我,我们四周的牧民都把边防连官兵当成自己的亲人。”拉齐尼掰着手指说,大雪压塌了房子和羊圈,他们来修;孩子上不起学,他们主动捐款,还给孩子补课;吐尔迪罕大妈家里困难,他们就买来羊羔,帮她致富;红其拉甫没有医院,牧民生病了都到连队找军医兄弟,到连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这不是亲人又是什么呢?我们原来就是一家人!”说着,他用力地拍了拍心的位置。 “看,我们的安居房美丽吧?”拉齐尼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照片,讲起这几年护边员身边的改变:牧民们放牧有补助、种地有补贴,每年还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孩子上学的学费全免;边防修好了巡逻路,建起了执勤房,还给护边员们配发了摩托车、对讲机、望远镜,以前步行巡逻须要好几天,现在骑摩托车只要5个小时,而且再也不用风餐露宿。 “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很惦念从前和边防连的兄弟们顶风冒雪巡逻的日子,一起吃过的苦,才是最想回忆的甜。”说话间,拉齐尼的电话响起,是儿子拉蒂尔打来的。他边接电话边说:“拉蒂尔说长大了也要像我一样做一名护边员。我告知他要好好上学,说好一般话,将来成为一名解放军,保卫祖国,爱护人民。” 粗糙的双手、紫红的面庞、一顶塔吉克族特色毡帽,这位质朴的护边员用坚守书写忠诚,以丹心照射边疆,在祖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宏大征程中,留下了自己坚实的踪迹!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 在喀什高校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前往餐厅用餐,经过该校人工湖时听见有人在湖边呼喊,原来一名孩童坠入湖面冰窟。 天气寒冷,滴水成冰,听到落水孩子母亲着急的呼救声,拉齐尼坚决果断地向冰窟奔去,这是一个纯朴和善的好人本能的反应。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他用完全身力气托举孩子,直到自己失去知觉坠向冰冷黑暗的湖底,却把生的光明留给了孩子,这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用生命践行“随时打算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十多分钟过去,落水儿童胜利获救,但托举起幼小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没有醒来,他的生命恒久定格在41岁。 做出这一英雄壮举的拉齐尼·巴依卡是一名护边员。他们一家三代守边近70年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作为第三代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守边护边,义务带领边防官兵巡逻。17年间,他与官兵在环境恶劣的雪域高原,遭受过太多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但他不畏艰险,把为国守边当做自己的终生事业,让自己的踪迹遍布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他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英雄已去,浩气长存。1月8日,我站为弘扬英雄精神,组织全体人员集体学习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我也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学习拉齐尼·巴依卡的故事。 拉齐尼舍己为人的壮举并非偶然。回顾他短暂却光辉的人生历程,无论是克服艰难险阻在雪山深谷巡边;还是在微信挚友圈里写下“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抒发对党的酷爱之情;抑或是跳进冰窟托举起落水的孩子在他身上,酷爱党、酷爱祖国、酷爱家乡、酷爱人民的情感深厚而炽烈。也正因如此,关键时刻他自告奋勇,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大爱无言,忠魂不朽。英雄的光线不会因英雄的远去而黯淡,每当我们仰头看到帕米尔高原上的雄鹰向着太阳的方向展翅翱翔时,我们会想起拉齐尼,他绚烂的精神光线会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全国快速掀起向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学习的热潮,学习他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精神,学习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关键时刻自告奋勇的奉献精神,我要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到维护稳定和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我们为拉齐尼·巴依卡的离去感到哀思,同时被他报效祖国、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大家纷纷表示,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壮举让人动容,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新时代最美的边疆人。作为一名维族民警,我更要学习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扎实工作、建功西部、奉献边疆,以实际行动不断开创新疆工作新局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 拉齐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79年4月生,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役,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7月被评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2016 年4月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17年9月被评为“自治区道德模范”;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被评定为烈士,追授“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祖孙三代接力戍边,赓续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疆线长达888公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塔吉克族,一诞生就与牦牛为伴,常年奔波在冰河雪峰间, 熟识这里的高山和沟壑,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拉齐尼·巴依卡与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 代代接力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累计为边防官兵担当义务向导 71年,踪迹遍布了他们守护的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岗。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连队负责巡逻的吾甫浪沟是中巴边疆一条重要通道,官兵在沟里巡逻一趟,要翻越8座海拔5000 米以上的达坂,还要80多次蹚过刺骨的冰河。至今,这里仍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乘牦牛巡逻的边疆线。 得知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要巡逻吾甫浪沟后,拉齐尼·巴依 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当向导,成为新中国成 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从今,“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这句话,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记了一辈子,他要求子孙们也要谨记在心、代代相传。1972年8月,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年迈走不动了,20岁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随即加入护边员队伍, 接着担负义务向导的任务,一干就是32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在远程巡逻期间,双亲先后病逝,妻子因难产不幸离世。2004年,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最终一次巡逻吾甫浪沟,他把具体标注着这条沟的险段、坡度、冰河温度、宿营点、防卫野狼方法的“巡逻图”交给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将爱国拥军、戍边向导的光荣使命再次传递给了下一代。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拉齐尼·巴依卡泪流满面,从今,他像祖父、父亲一样守边护边,和千千万万爱国爱疆、守边护边的群众和边防战士一起,筑起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钢铁长城。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 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赞扬为在云 墙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2021年1月5日,在拉齐尼·巴 依卡的追悼会上,他9岁的儿子拉丁·拉齐尼抱着父亲的遗像一 边流泪一边说:“爸爸走了,我还在,等长大后,我要和他一样当护边员。” 202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