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pdf
浅析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浅析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之作,集中地体现了徐志摩的创作风格,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诗歌的开始,诗人连用了三个“轻轻的”使得诗的节奏舒缓,同时也营造一种宁静的委婉,缠绵的氛围。诗人对康桥的款款深情都在这个宁静和谐而又艳丽的黄昏中荡漾开来。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留恋又都溶化在那轻轻的招手间。第一节短短的几句将诗人那浓得化不开的至深情丝还有那万千的离愁伤怀都弥漫在这夕阳晚照的黄昏中。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这一节中诗人共用了 3 个意象。金柳,新娘,艳影。黄昏的日光照在河畔的柳枝上,使得整个的柳枝都披上了金黄色轻纱 ,而金黄色是一种富贵,明艳的颜色;它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作者用“新娘”来做喻体,一方面写出了垂柳的婀娜多姿,同时也写出了垂柳的人情化,她的娇羞,她的千娇百媚,在夕阳中的可爱情态。金柳的美艳倩影又映入水中。河水本来由于夕阳的斜照泛着金色波纹 ,而微风吹过来使得整个河面像撒满了片片的碎金 ,金柳的艳影也随着波流荡来荡去 ,荡去荡来,诗人明是写“柳”而实际上则是暗写自己的情愫,自己对康河那永恒的依恋也是在他的心头荡来荡去,魂牵梦绕。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青荇;指绿色的水草。 徐志摩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美的一条水”。 徐志摩眼中的康河又是怎样的一番风情?那绿油油的长长水草随着水流的波动轻轻地来回飘动。大家来看 “招摇”本来是一个贬义词,而用在这里却把水草的可爱俏皮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徐志摩又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 ,回归自然,此时柔波荡漾,风情万种的康河就是诗人苦苦寻觅的那心灵的自由,所以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化做一条小小的水草 ,就这样依偎在你身旁,一生一世!此时诗人已经全身心地融化在康河中,物我两忘不分彼此。第四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那榆荫下的一潭,应该是写的拜伦潭,拜伦潭凉荫蔽日,凉爽宜人。在这里诗人着力写的是湖水的清澈明亮和水面的色彩斑斓。诗人就告诉读者 ,那榆荫下的不是泉水,而是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溶在潭水里和水藻相杂而成的啊!在这里诗人给我们营造了梦一般的诗意那彩虹似的梦到底是什么呢?似乎给我们罩上了神秘色彩。第五节: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作者此时被康河的美景所陶醉,他完全忘了自己马上要离开康桥了,追忆着自己以前在康桥泛舟放歌那昔日的美好时光,而此时,他自己完全抛弃了那淡淡的离愁,而是将自己的心灵完全敞开 ,他还要划着一叶小舟向更深 ,更远,更美的地方去探索,我就是要探索那个神秘,把那个神秘揭开。 我载着满船的星辉,但还是不尽兴,还要放声歌唱,为自己的快乐而歌唱。第五节可以说是本诗的一个高潮点,也是这种快乐也达到了极点,而接下来第六节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诗人的感情一泻千里,为什么呢?因为现实已经敲碎了我的美梦。诗人也从那个飘渺遥远的美丽梦境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来。时光流转 ,因为那逝去的美好已经不能再延续了。不但不能回转,而此时在康桥停留一会儿的机会也没有了。为什么呢?悄悄已为我吹奏起了离别的笙箫 ;我从遥远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来,我唯有沉默、沉默我沉默,康桥也沉默,连夏天最热闹的虫子,也受到了我的感染,也是沉默无语。此时已没有只言片语,那美好的回忆啊!也在我的心头缓缓沉淀。就在一片宁静之中,我离开了康桥,悄悄地走了。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歌的最后一节,与第一节相呼应,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走,我来的时候没声音,我走的时候也没有痕迹。再见吧!康桥,我心中已逝的美好纯情!你就和康桥静静地留在那儿吧!就这样吧!就这样吧!你们不要跟过来,不要跟过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不仅是诗人与康桥的告别,还是诗人与自己的记忆的一种告别,那静静的康河、美丽的黄昏、还有那刹那间的狂放和淡淡的情愫 ,最后都有一种深沉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