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浅谈.pdf

    • 资源ID:21141082       资源大小:198.8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浅谈.pdf

    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浅谈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浅谈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它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使人心潮起伏,以鲜明的节奏和美妙的韵律使人吟咏回味,以高度的凝练和含蓄使人回味无穷。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高考连续多年对诗歌鉴赏进行考察,且 2002年采用了主观题的形式,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名先生说: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这句话也是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可是,由于诗歌的凝练含蓄,以及中学生阅历浅、文化积淀少等原因,诗歌鉴赏也是历年高考的难点。学习诗歌赏析时,往往读书时书声琅琅,提问时则鸦雀无声,考试时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所以,诗歌鉴赏也是历来教学的难点,下面我谈几点古代诗歌赏析的方法,供方家指点。一、分清诗歌类别一、分清诗歌类别不同的诗歌在表情达意、技巧运用、韵律节奏等方面各有其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古风、格律诗、词、元曲。诗歌的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鉴赏诗歌,首先要分清类别。在常见的诗歌中,抒情诗歌的比例比较大,尤其值得研究。抒情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抒情,一类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以三类:一类是借景抒情,一类是借事抒情,还有一类是托物言志。下面分别说明。1、直接抒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直接抒情的诗歌一般是前两句写景或者写事,后两句抒情。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先言汪伦以歌赠己,后言桃花潭水即使深达千尺,也不及友人之情深,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直接传达出内心的激动。2、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的诗是把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寄予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斜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作者仿佛纯客观地描写昔日显赫大族王导、谢安家的燕子,如今也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门,不是直接写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是将怀古之悠情寓于看似琐碎之小事之上,看似平淡然引人深思。3、借人、事抒情此类诗歌多以历史人物或者重大事件为题材,作者借这些事件和人物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例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认为周瑜的成功很侥幸,如果没有东风,火攻便不能成功,连二乔都将被曹操掳去,委婉地表达了孙刘联军会惨遭灭亡的严重后果。4、托物言志此类诗多借助某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垂着长长的触须,饮着清洁的甘露,远扬的蝉声从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上传向远方。它身居高处,不同反响,并不是借了秋风的威力。作者借蝉表明自己的看法:人若能身居高洁,同样能不用借助任何力量而使声名远扬。二、尽可能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二、尽可能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一首诗在赏析过程中,不了解历史背景往往容易导致诗歌鉴赏肤浅化,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例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诗面来说,作者通过叙写项羽,宁可自刎乌江也不回去见江东父老的情节,表达了对项羽不屈辱偷生的壮举的仰慕之情。但再深入思考:李清照是婉约词派集大成者,何以对豪迈的项羽大加赞叹,其用意何在?翻开历史,我们看到李清照所处的时代:金兵南下,汴京失守,宋王朝被迫迁都南京,致使无数人民家破人亡,作者也遭遇丧夫之痛。女诗人孤苦零丁,飘零异乡,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原意是要借项羽不苟且偷生的悲壮之举,抒发对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谴责之情。可见,要全面地赏析古代诗歌,了解其历史背景是何等的重要。三、尽量多地熟悉作者的人生经历三、尽量多地熟悉作者的人生经历诗人人生经历的变化,往往致使其诗歌风格、题材、思想内容的变化。其中以李煜、李商隐、李清照等人最为典型。其前期作品与后期诗作几乎判若两人。以李后主为例,25 岁便成为富庶的南唐的一国之君,生活豪华奢侈,其词作范围,多描写宫廷生活,如其玉楼春 晚春初了明肌雪、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或沿袭传统题材写男女之情,如一斛珠 晓妆初过、菩萨蛮 花明月晴笼轻雾;或写离愁别恨,如采桑子 庭前春逐红英尽、清平乐 别来春半等等。但 29 岁时南唐为宋所灭,他成了亡国之君,开始了阶下囚的生活,对江南故国的思念,伴着孤寂、悲凉的心情,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写亡国之恨。其代表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凄凉悲怆,与其前期诗作迥然不同。还有,诗人处在不同的时代,诗歌的主题、风格也迥然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物华天宝,国力强盛,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情讴歌理想的人生,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世界,其风格浪漫,想象丰富,感情丰沛。而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的杜甫,在飘零的途中,凝视着流血的大地,所咏之作则体现了一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可见,熟悉诗人的人生经历,是更深地理解诗歌不可或缺的条件。四、学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四、学会进入诗歌的意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给意境下过这样的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我们的学生怎养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呢?其一,要靠联想诗歌的主题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借助想象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诗歌中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正如前文所说,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表现自己心中情怀,托出诗歌的主旨的。例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创造了一个美妙的仙境,联系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展开对比联想,我们便清楚地明白了其用意,即表达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其二,要借助想象没有想象便没有诗歌。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如果说联想是靠记忆,那么想象便是创造。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要进入作品意境,我们可以根据作品提供的描述性语句,调动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再造形象。例如过山村山村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诗的前两句使我们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细雨绵绵,小溪流过竹林,斜桥小溪之旁,一条小路蜿蜒伸入山村,宁静的山村偶尔传出一两声鸡鸣,多么幽静,多么恬适;后两句,我们便应有这样的想象:嫂子与小姑相约相伴,一起浴蚕,多么和谐,多么温馨。而除了庭中的栀子花外,没有闲着的,山民又是多么勤劳啊,继而对整首诗理解透彻。五、体会诗中的修辞五、体会诗中的修辞古代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等等,这里着重谈谈比喻和拟人的运用。1、 使用比喻在古代诗歌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唐代朱余庆临考进士之际,给水部郎中张藉的近试上张藉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诗面看,写的是新娘在新婚之后的第一个早晨,即将拜见公公婆婆,化妆完毕,问丈夫化妆还可以吗?而实质是作者以新娘自喻,将主考张藉比喻成丈夫,表达自己对考试的担心,向张水部讨教。张也写诗作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值万金。诗中也以越女比喻朱庆余,一曲菱歌比喻朱的出众才华,表达了自己对朱的赞赏和安慰。;两诗应和,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 用拟人的古代诗歌中更不乏千古名句,例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清代学者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境界全出。闹字仿佛使读者听到满枝红杏的喧闹,烘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赋予春风以人之情态,也点染出江南之盎然生机;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字赋予了花以人之情态,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让后人回味无穷。当然,学生学会了上述的诗歌鉴赏的方法,仅仅是入门,要提高鉴赏的能力,必须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所谓观千剑然后识器,操千曲然后晓声,学生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多看多练,自然能突破教学和高考的这一难点。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浅谈.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