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精选6篇精品.docx
-
资源ID:21323498
资源大小:15.4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精选6篇精品.docx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精选6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1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明朝那些事儿,我读了受益匪浅。此书讲的是中国历史中1344年到1644年明朝的事。从朱元璋诞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它语句轻松幽默,非常搞笑。把每一个人(即便是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人物)都讲得非常具体。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令我很敬佩。 在众多人物中我最喜爱朱元璋。他是个一无全部的贫民,是通过造反才有了天下。他没受过教化,却是个军事天才。正是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验磨练了朱元璋,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真是逆境出人才啊!我们要学习朱元璋的坚决、坚持、冷静这三样“珍宝”会让你在逆境中发觉机会,怎样的困难都迎刃而解,最终登上胜利的彼岸。 下面是我在读书中看到的哲理句: 在通往成功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许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成功之门。 人生最苦痛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凄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变更。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2 爸爸的书架上有许多书,最近一套叫明朝那些事儿的书吸引了我,通过这套书,我知道了许多好玩的故事。书中写了明朝16位皇帝,在位最长的有48年,而在位最短却只有一个月,其中有一位皇帝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他是谁呢?他不是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也不是组织郑和七下西洋的永乐大帝,更不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他是被人们评价为“既是一个好人,又是个好皇帝”的明孝宗朱祐樘。 虽然他36岁就去世了,但是他为人宽厚慈爱、勤于政事,努力整理老爸留下来的烂摊子,让大明帝国重新走上了正轨。而且他对老百姓也特别的好,通过一系列的整治,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家立业的生活,受到了大家的爱戴。 读了这套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你这一生做了多少对社会有益的事!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3 我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是从小学二年级起先,作者当年明月,此书一共有七本。主要讲解并描述了从六百多年前爆发的元末农夫大起义直至三百多年前煤山山上崇祯自杀的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斗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内容丰富,语言幽默风趣。 明朝那些事儿描绘了明初的战火,作者当年明月在书中暗喻了一个国家的统治须要实力,没有实力就会被推翻,一个王朝就是一个阶段,大人物倒下了,又会有新的人物出现,一个王朝灭亡了,另一个王朝就会诞生,中国五千多年来就是这样的规律。在这本书里,这像是在轮回,在作者看来,其实也是一种进步。原来世界“X规则”自古就有,弱的迟早被强国折服,所以,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肯定要把经济搞上去,增加军事实力,稳固好国防。我的同学们,将来的小政治家们,你们肯定要读这本书啊。 这本书讲到了气节,于谦、王阳明、杨涟等人身上就有气节这样的东西,或许别的官员都不知道气节是啥,就是混日子,是欠扁的,明显,明朝的大部分官员都是欠扁的(当年明月就是用这种幽默的语言描写历史的)。鲁迅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由这两句话,我最终知道于谦、王阳明、杨涟等人现在还永垂不朽的缘由了,而其他官员呢?真是令人深思啊!”而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令人深思的不止这,它就像一本社会百科全书,引人深思的地方举不胜举,须要你亲自去品读,去感知,去体验。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4 我爱读书,尤其爱读历史书。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历史书古板枯燥,读来乏味。我起初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自从我读完了一套历史书后,便变更了我的看法。这套书就是明朝那些事儿。它的作者是当年明月,他用通俗的白话文为我们讲解并描述了明朝的兴衰历史。 在书中,我时常与朱棣学习管理之道,时常与王守仁学习兵法,时常与朱祐樘学习怎样宽容,我还跟海瑞学习了严以律己的美妙品质。海瑞的一生清正无私,废除了火耗等一系列的收税制度。他平日里坚持不吃荤,三餐都只吃一碟青菜和一碟豆腐。他严于律己,也不苛责于下人。尽管初任时官位很低,仍坚持努力学习,尽心尽职,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最终从福建的南平教渝升职到了太子太保。 我经常被书中的情节深深的吸引着。看到兴奋处,我会拍手叫好。若见宦官专权,又会气得跺脚。见着忠臣被害,又会泪如雨下。有一次,我读到宦官“九千岁”魏忠贤肆意妄为,谋害了全部反对他的忠臣。他还杀害了皇子,妄图将朝廷大全驾驭在自己手中,而朝廷大臣却畏缩不前,不敢干涉,皇上也被限制,无法做主,明王朝奄奄一息。那时,我义愤填膺,把手中的笔狠狠往桌子上一按,竟把笔尖给戳坏了。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让我了解了很多的历史学问,开阔了我的眼界,也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真让我受益无穷。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5 最近,我迷上了一套书,叫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笔名)。 书中,作者以幽默风趣的写作方式具体地描述了明朝开国到灭亡的全过程。虽然我还没看完,但我已经有了很多想法。首先,我对建文帝朱纹允最有看法,因为他在残酷的战场上还有妇人之仁,不知道,在战场上,枪杆子才是硬道理。屡次在手操胜券的状况下放走自己的敌人朱棣,最终被他篡夺了皇位。这向我们证明:在誓不两立的竞争上,有妇人之仁永不会胜利。 我还比较佩服朱祁镇,他打了败仗后成了俘虏,但是依旧坚毅地活着,在经验了多次考验之后,他与他的亲信同心同德,最终逃回自己的国家并当上了皇帝。这告知我们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下,只要坚持究竟,奇迹,随时可能发生。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当皇帝是一件苦差事,虽然他有钱有权,但上要管大臣,下要管人民,里要管政治,外要防敌人,忙得不得了,是一件有实力的人才能胜任的工作。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6 对于明朝灭亡,起初我很不理解。因为从兵力上看,清兵只有二十几万,李自成军队有一百多万,但明朝却拥有二百多万大军,而且还有关宁铁骑、秦兵和天雄兵这样厉害的兵种。后来我一查看地图才发觉,自从皇太极占据辽东一带后,明朝的许多地方已经失守了。 假如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不迁都到北京,还待在南京的话,明朝也没戏。因为当时的河南正闹灾荒,李自成在那招了十三万兵马,这给明朝造成了很大的威逼。 再看兵种,皇太极的骑兵跟明朝最厉害的关宁铁骑实力相差无几。李自成的兵种虽然不厉害,但是崇祯时,收税太多,导致许多人都加入了李自成的军队。 后来明朝的二百五十万大军败退,在南京建都。(李自成在跟清军斗,当时没顾得上南明)。小福王做了皇帝,统治南明。这位小福王,其实就是福王的儿子,而福王就是万厉的儿子,为郑贵妇所生,万厉极为宠爱福王,但由于他不是太子,就封他个福王的称号。福王特殊爱吃,都有三百多斤了,他还是个守财奴。这位小福王跟他爸爸差不多,都非常昏庸。所以左良玉不干了,这么烂的主,他可不想跟着卖命。于是左良玉举起了造反的大旗。 再说皇太极灭了李自成后,军队实力更加强大,在皇太极和左良玉的攻击下,南明最终灭亡。从朱元璋1368年建立大明起到1683年南明灭亡,共计三百一十五年。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