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物理试卷第 1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2 页(共 26 页)绝密启用前2018 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正确的)1.“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电磁波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3.如图所示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5.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6.如图所示描述的四个生活实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7.一重力为的热气球竖直匀速上升时,它所受到的浮力为,受到的空力阻力为,GFf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D.FGfFGfFGfFGf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位置逐渐移到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AB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第 8 题)(第 9 题)9.如图所示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A.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10.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A.密度B.内能C.热量D.比热容A.发出“啊”的声音 时,用手指触摸喉 咙处B.边改变吸管插入 水中的深度,边 用嘴吹吸管的上 端C.敲打铜锣, 锣响后用手触 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 音叉轻轻地接触 脸颊ABCDA.手影B.池水“变”浅C.叉鱼D.古书记载的“潜 望镜”毕业学校_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物理试卷第 3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4 页(共 26 页)11.物理学中把抽象的、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具体的,易测量的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叫转换法。在如图所示实验中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规律B.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C.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D.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12.如图所描述的情况中,没有发生动能向势能转化的是( )13.下图描述的是生活中与“电”有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 L 变亮B.电压表示数变大VC.电流表 A1示数变小D.电流表 A2示数变大15.下列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技术应用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6.小明在做“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实验应选 方案,其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变化情况是 。(第 16 题)(第 17 题)17.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B 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球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两小球所排开液体重力的AFBF大小关系为 ;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AGBGp甲。(均选填“” 、 “=”或“”)。p乙1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stm/s,5s 时两车相距 m。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A.滑滑梯B.荡秋千C.跳水比赛D.空中大翻转A.用湿手按开关B.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C.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D.冰箱外壳没有接地A.飞机B.内燃机C.电磁起重机D.电动机物理试卷第 5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6 页(共 26 页)19.常温常压下,一标有“220V2000W”字样的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将质量为 1kg、初温为 20的水烧开,需要的时间是 s。假设该电热水壶产生的热量完全 被水吸收,34.2 10 J / (kg)cA水20.请在下面的流程图中填入后面所列出的短语,来解释如图所示的电铃是怎样利用电磁铁工作的。短语:弹簧片恢复原状;电磁铁无磁性;电路接通;电路断开;电磁铁吸引衔铁、锤子敲击铃碗;电磁铁有磁性。(第 20 题)三、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1 题 3 分,第 22 题 6 分,共 9 分)21.学习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想给自家的养殖场设计一种呼叫装置,要求前后门来的客人均可呼叫,前门来的客人闭合开关,办公室的电铃响、红灯亮;后门来的客人闭合开关,办公室的电铃响、绿灯亮。请在图中帮助他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导线不得交叉) 。(第 21 题)22.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神奇的光伏高速公路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于 2017 年 12 月 28 日在山东济南通车。光伏路面全长1120m,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电装机容量峰值功率为 817.2kW,预计年发电量约。参与测试的一名中610 kW巴车司机说:“路面的感觉和平常高速一样,刹车距离和平常路面一样。 ”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报道称,这段光伏滑路面还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随着电动汽车无线技术的配套,未来可实现电动车边行驶边充电。预留的信息化端口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将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等措施,能更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晒晒太阳就能发电,公路变成“充电宝” ,自行融化路面积雪,这就是智慧公路的先行案例。(1)文章中有个物理量的单位有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2)简要描述“新型材料”的特性。(3)光伏高速公路的设计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回答三点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3 题 6 分,第 24 题 8 分,第 25 题 8 分,共 22分)23.如图所示是利用平板玻璃、两只相同的蜡烛 A 和 B、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选用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对实验环境有什么要求?(3)简述确定记录像的位置的方法步骤。(4)实验过程中,某实验小组无论怎样操作,总是观察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其原因是什么?毕业学校_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物理试卷第 7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8 页(共 26 页)(第 23 题) 24.在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 方案: 方案一: 调节天平平衡。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1m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液体,测出总质量。2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算出液体的密度。液方案二: 调节天平平衡。 在烧杯中倒入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1m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2m算出液体的密度。液方案三: 调节天平平衡 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1m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2m算出液体的密度。液(1)请观察右图,简要说明调节天平平衡的步骤。 (2)写出以上三种实验方案密度的表达式。 (3)分析评估以上三种实验方案,指出哪种方案最合理。(第 24 题)25.小明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1)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电路中将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 ,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2)正确连接电路后,滑片 P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多少?(3)小明根据记录的多组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评估IU时,小明对自己的实验产生了困惑。他认为:由欧姆定律知,I 与 U 之间的变UIR化关系是正比例函数,所以其图象理论上应该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请你帮助他解除困惑。物理试卷第 9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10 页(共 26 页)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26.在某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蓄电池(电压为 24 V) 、电压表(量程为015V) 、校准电阻,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等器材,设计了一种0RR100 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方案,如图甲所示。选配合适的校准电阻值,能够使油箱装满汽油,滑动变阻器的触片在某一端时,油量表示数为最大值(即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 ;油箱中的汽油用完,滑动变阻器的触片在另一端时,油量表示数为零(即电压表示数为零) 。(第 26 题)(1)校准电阻除了可以校准表盘,还有什么作用?校准电阻的阻值为多少?(2)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多少?(3)另一个小组的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请你从能耗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案的优点。27.如图所示是某汽车起重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起吊重物的示意图。重物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轮组,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收放是由卷扬机来完成的。提升重物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某次作业中,将重物甲以的速度匀速提升时,起52 10 Pa0.25m/s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若以相同的功率将重物乙以的速度匀52.3 10 Pa0.2 m/s速提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 (不计钢丝绳重和摩擦)求:52.4 10 Pa(1)起重机两次提升的重物质量之比。(2)起重机两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3)提升重物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第 27 题)2018 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所以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故选:D。【考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2.【答案】B-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 毕业学校_姓名_ 考生号_ 物理试卷第 11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12 页(共 26 页)【解析】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感觉到声带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 A 不符合题意;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空气柱的长度改变,振动频率发生变化,音调发生变化,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 B 符合题意;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感觉到鼓面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C 不符合题意;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会感到音叉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产生。3.【答案】C【解析】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D.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考点】杠杆的分类。4.【答案】A【解析】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故 A正确;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减小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 B 错误;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 C 错误。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故 D 错误。故选:A。【考点】惯性的概念。5.【答案】B【解析】A.烧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 A 错误;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 B 正确;C.冰冻的衣服在 0以下也能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 C 错误;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D 错误。故选:B。【考点】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6.【答案】D【解析】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从水中池底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池水变浅了,故与题意不符;C.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故与题意不符;D.“潜望镜”是两块平面镜组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7.【答案】B【解析】热气球匀速上升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重力和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浮力等于重力与阻力之和,即:。FGf故选:B。【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8.【答案】A【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 A 位置逐渐移到 B 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物理试卷第 13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14 页(共 26 页)故选:A。【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9.【答案】B【解析】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约 10.13m 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选:B。【考点】大气压强的相关关系。10.【答案】D【解析】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放出相同热量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高,故 D 正确。【考点】比热容。11.【答案】A【解析】A.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观察并记录反射光线的位置,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位置变化与入射光线的关系,采用的是归纳法。故 A 符合题意;B.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通过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故 B 不符合题意;C.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通过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反映重力势能的变化,采用的是转换法。故 C 不符合题意;D.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通过液体温度变化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采用的是转换法。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归纳法,转换法。12.【答案】A【解析】A.滑滑梯时,人的高度降低,速度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没有发生动能转化为势能,故 A 符合题意;B.荡秋千时,在从低处向高处运动时,人与秋千的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 B 不合题意;C.在跳水比赛中,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高度增大,速度减小,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 C 不合题意;D.在单杠上翻转时,若人由下向上运动,人的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 D 不合题意。故选:A。【考点】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13.【答案】C【解析】A.水是导体,不得用湿手触摸带电的电器或开关,故 A 错误;B.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使得干路中的电流过大,容易引发火灾,故 B 错误;C.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在施救,故 C 正确;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故应采用用三脚插头及三孔插座,故 D 错误。故选:C。【考点】安全用电。14.【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支路两端的电压,测量的也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故 B 错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对灯泡所在的支路无影响,灯泡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故电流表 A2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故 AD 错误;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 A1示数变小,故 C 正确。故选:C。【考点】滑动变阻器的应用原理,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特点。物理试卷第 15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16 页(共 26 页)15.【答案】D【解析】A.上图是用力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纸向中间靠拢,说明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下图中飞机的升空就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实现的;两者对应关系一致,故A 不合题意。B.上图中,活塞被高温的水蒸气推出,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下图中火花塞正在打火、活塞向下运动,所以是做功冲程,在该冲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两者对应关系一致,故 B 不合题意。C.上图中通电线圈能吸引大头针,这是电流的磁效应;下图为电磁起重机,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两者对应关系一致,故 C 不合题意。D.上图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下图电动机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制成的;两者对应关系不一致,故 D 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铃、电磁起重机等自动控制装置,电动机原理及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构造。二、填空题16.【答案】甲受热均匀先升高,后不变,再升高【解析】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甲装置。实验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化结束后,温度计示数逐渐变大。故答案为:甲;使物质均匀受热;先升高,后不变,再升高。【考点】固体熔化特点实验。17.【答案】【解析】由图可知,A 球漂浮,B 球悬浮,所以根据悬浮和漂浮条件可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ABFF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重力,所以;AAGFBBGFABGG由于 A 球漂浮,B 球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甲球乙球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且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即,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hh甲乙pgh甲乙【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18.【答案】0.20.5西【解析】 (1)读图可知,经过 6s,甲运动了 1.2m,乙运动了 0.6m,则甲的速度:;1.2 m0.2 m/s6sSvt甲 甲乙的速度:,0.6 m0.1m/s6sSvt乙 乙所以,;vv甲乙经过 5s,两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0.2 m/s 5s1msv t 甲甲0.1m/s 5s0.5 msv t 乙乙此时两车相距:。1m0.5 m0.5 ms (2)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西运动。【考点】物体的图象,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st19.【答案】168【解析】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则水吸收的热量:,35 0()4.2 10 J /(kg) 1kg(10020)3.36 10 JQcm ttA吸物理试卷第 17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18 页(共 26 页)不计热损失,由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WQPt吸。53.36 10 J168s2 000 WQWtPP吸故答案为:168s【考点】吸热公式和电功公式的应用。20.【答案】(1)电磁铁有磁性(2)电路断开(3)弹簧片恢复原状【解析】闭合开关,电磁铁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具有了磁性,衔铁被吸引过来,使锤子打击铃碗发出声音,同时衔铁 B 与螺钉 A 分离,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了磁性,锤子又被弹簧片弹回,电路闭合,不断重复,电铃便发出连续击打声了。【考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三、作图与简答题。三、作图与简答题。21.【答案】如图:【解析】由题意知,两个电灯为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而电铃串联在干路中;即绿灯亮、电铃响时表示人在后门按后门开关,红灯亮、电铃响时表示人在前门按前门开关,电路图如图所示:【考点】电路连接相关知识。22.【答案】(1)“年发电量”改为“年发电量” 。610 kW610 kW hA(2)摩擦系数大、透光率高。(3)摩擦力,光的传播,光能、电能和热能相互转化,电磁感应,信息通信等。【解析】(1)功率的单位是 W、kW;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故题目中的错误“预计年发电量约 100 万千瓦” ,应该为“100 万千瓦时” ;(2)有题中信息知:“新型材料”的特性为:摩擦力大,保证轮胎不打滑;透光率高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电;磁感应线圈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3)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辆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阳光穿透它达到中层的光伏发电组件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若将预留的金属线圈与太阳能电池相连,线圈中会用电流,电流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能量转化以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的运用。四、实验探究题。23.【答案】(1)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测量物距跟像距。(2)较暗的环境下。(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平板玻璃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4)平板玻璃太厚。【解析】(1)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是测像到镜面的距离、物到镜面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物理试卷第 19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20 页(共 26 页)(2)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3)确定记录像位置的方法步骤是: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后面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 A。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4)实验过程中,某实验小组无论怎样操作,总是观察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其原因是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两个反射面都能反射成像。所以看到两个像,玻璃板越厚,两个像距离越远,越明显。【考点】平面镜的成像特点。24.【答案】(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方案一:;21mm V液方案二:;12mm V液方案三:21mm V液(3)方案一: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人量简中时,烧杯中有液体残留,测得液体质量偏小,密度偏大。方案三:将量筒中的液体倒人烧杯中时,量简中有液体残留,测得液体质量偏小,密度偏小。方案二最合理。【解析】(1)调节天平平衡的步骤: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液体的密度,基本原理是;m V方案一:;21mm V液方案二:;12mm V液方案三:21mm V液(3)方案一:当把液体由烧杯倒入量筒时,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大,误差较大;m V方案三:当把液体由量筒倒入烧杯时,量筒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质量偏小,根据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小,误差较大;m V方案二避免了一和三中的这些问题,实验误差较小,故方案二较合理。【考点】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原理。25.【答案】(1)如图所示:(2)0.9 W(3)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阻值是变化的,I 与 U 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是正比例函数,所以图象不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灯泡连接错误,将灯泡左端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接线柱连线断开,改接为灯泡左接线柱与电压表负接线柱相连即可,物理试卷第 21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22 页(共 26 页)电路图如图所示;(2)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分度值为 0.1V,示数为 2.5V,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分度值为 0.02A,示数为 0.36A,则小灯泡的电功率;2.5 V 0.36 A0.9 WPUI(3)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考点】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电表的读数,电功率的计算,电路故障的分析,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五、计算题五、计算题26.【答案】(1)校准电阻还可以保护电路。当油箱装满汽油时,滑动变阻器的触片在最下端,连入电路的电阻为,电压表示100数为 15 V,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 15 V0.15 A100RUIR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校准电阻两端电压0R24 V15 V9 VUUU校准电阻的阻值0 09 V600.15 AURI(2)根据公式可知,2UPR当触片在最上端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220(24 V)9.6 W60UPR大当触片在最下端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220(24 V)3.6 W160UPRR小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为 3.69.6 W。(3)在乙方案中,电路总电阻不变,消耗的功率恒为 3.6 W,消耗的能量比甲方案少。【解析】(1)由题知,电源电压,电路中若没有变阻器 R,则 R 两端电压等24 VU 于电源电压 24 V,超过了电压表量程 015 V,会被烧坏,所以校准电阻串联0R在电路中,除了可以校准表盘,还起到分压的作用,能避免电压超过电压表量程而损坏;当油箱装满汽油,由图甲知,滑片在下端,此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 15 V,所以电路中电流:,015 V0.15 A100R RUIIIR所以的阻值:;0R00 0 0024 V15 V600.15 AUUURII(2)当油箱装满汽油,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一定,由知整个电路功率最小,2UPR电路最小功率:;220(24 V)3.6 W160UPRR小当汽油用完时,滑片在另一端,即在上端,此时只有接入电路中,电路功率最大,0R22(24 V)9.6 W60UPR大所以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 3.69.6 W;(3)由图乙知,滑动变阻器始终以最大值串联入电路中,电压表示数,能反VUIR滑应测量的变化情况,且电路中电阻始终处于最大值,由可知电路中功率最2UPR小,由可知,同样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所以乙图的电路设计可以WPt节能。物理试卷第 23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24 页(共 26 页)【考点】电路设计、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27.【答案】(1)由压强公式得FpS起重前:,GpS匀速提升重物甲时,()Gpp S甲甲匀速提升重物乙时,()Gpp S乙乙所以。5555()2.3 10 Pa2 10 Pa3 ()2.4 10 Pa2 10 Pa4mm gGpp S mm gGpp S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2)两次提升重物的功率相同,由功率公式得PFv,PFnv甲 甲PFnv乙 乙所以,0.2 m/s4 0.25 m/s5Fv Fv甲乙乙甲由公式得WGhWFnh有用总,3G hG F nhF甲甲 甲 甲甲3G hG F nhF乙乙 乙 乙乙所以,G F G F 甲甲乙乙乙甲将,代入上式得3 4m m甲乙4 5F F甲乙。15 16 甲乙(3),WWGhGWWWGhG hGG有用有用总额外动动有用匀速提升重物甲时,G GG甲 甲 甲动匀速提升重物乙时,G GG乙 乙 乙动将,代入上式得3 4G G甲乙15 16 甲乙,1 4GG乙动所以。801 4GG GGGG乙乙 乙 乙动乙乙【解析】(1)由压强公式得FpS起重前:,GpS匀速提升重物甲时,()Gpp S甲甲匀速提升重物乙时,()Gpp S乙乙所以。5555()2.3 10 Pa2 10 Pa3 ()2.4 10 Pa2 10 Pa4mm gGpp S mm gGpp S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2)两次提升重物的功率相同,由功率公式得PFv,PFnv甲 甲PFnv乙 乙所以,0.2 m/s4 0.25 m/s5Fv Fv甲乙乙甲由公式得WGhWFnh有用总,3G hG F nhF甲甲 甲 甲甲3G hG F nhF乙乙 乙 乙乙所以,G F G F 甲甲乙乙乙甲将,代入上式得3 4m m甲乙4 5F F甲乙。15 16 甲乙(3),WWGhGWWWGhG hGG有用有用总额外动动有用匀速提升重物甲时,G GG甲 甲 甲动匀速提升重物乙时,G GG乙 乙 乙动物理试卷第 25 页(共 26 页)物理试卷第 26 页(共 26 页)将,代入上式得3 4G G甲乙15 16 甲乙,1 4GG乙动所以。801 4GG GGGG乙乙 乙 乙动乙乙【考点】压强公式,机械效率公式,功率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