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ppt课件.ppt
,骨肉瘤的诊断与治疗,内容,肿瘤概述,骨肿瘤和骨肉瘤概述,骨肉瘤临床表现与诊断,骨肉瘤的治疗,骨肉瘤的预后,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新生物一旦形成后,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不受生理 调 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肿瘤概述,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良性肿瘤一般 称 为 “瘤” ;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 称 为 “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称 为“肉瘤”。 除了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外,还有介于良恶性之间的,称 为“交界性肿瘤” ,如骨巨细胞瘤。,肿瘤概述,骨巨细胞瘤,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份的肿瘤,不论是原发性、继发性还是转移性肿瘤统称 为骨肿瘤。 原发性肿瘤中,良性比恶性多。良性肿瘤以骨软骨瘤、软骨瘤多见,恶性肿瘤以骨肉瘤、软骨肉瘤多见。大多数儿童恶性骨肿瘤是原发性的。,骨肿瘤概述,38959例骨肿瘤发病率及性质 原发良性骨肿瘤 21691 55.7% 原发恶性骨肿瘤 10791 43.69% 瘤 样病变 4369 11.3% 转移癌 2108 5.4%,骨肿瘤的发病率,骨肉瘤 44.6% 软骨肉瘤14.2% 纤维肉瘤. 骨髓瘤 尤文肉瘤. 恶性骨巨细胞瘤,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发病率,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非常高,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三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治疗中心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治疗491例骨肉瘤患者。确诊时年龄7-68岁,平均20.39岁。,骨肉瘤概述,骨肉瘤好发于10岁到25岁的青少年,病变多位于生长快速的长骨干骺端,骨骺生长最活跃的部位,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约半数以上的肿瘤发生在膝关节周围长骨,临床上股骨远端最为多见。,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该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肿胀,开始是间歇性隐痛,后转为持续性疼痛,渐加剧,夜间明显。表面皮肤会发热变红,伴有静脉怒张。可伴有局部肿块,弥漫肿胀,肿块发展迅速,压痛明显。附近关节活动受限。有的可因肿瘤侵蚀皮质骨致病理 性骨折。后期可伴有全身恶病质表现。,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实验室检查 血清碱性磷酸酶反应成骨活动,成骨性肿瘤如骨肉瘤有明显升高。广泛溶骨性病变血钙往往升高。血沉和碱性磷酸酶可作为 观察骨肿瘤疗效的动态指标 。,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骨肉瘤的的X线表现可有不同的形态,表现为干骺端骨破坏,密质骨和髓腔有成骨性、溶骨性或混合性骨质破坏病灶不规则,呈虫蛀样,密度不均,界限不清。有大量的肿瘤骨。软组织内有不规则阴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骨膜反应明显,呈侵袭性发展,可见Codman三角或呈“日光射线”形态。,骨肉瘤的X线表现特点,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 溶骨型,骨肉瘤 混合型,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以为骨肿瘤的存在及确定骨肿瘤的性质提供依据,也可更清楚地了解肿瘤的范围,识别肿瘤侵袭骨髓和软组织的程度,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帮助制定手术方案和手术切除范围,并能评估治疗效果。,骨肉瘤的影像学检查,通常,肿瘤组织活检对确诊是必要的。活检样本可通过穿刺活检取得,也可通过外科手术切开活检术获取足够的样本。病灶切面呈鱼肉状,棕红或灰白色。,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总之,骨肉瘤的诊断必须临床、影像学和病理 学三结合;生化测定也是必要的辅助检查。,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外科分期:用外科GTM分期来指导骨肿瘤的治疗已被公认为是一个合理 而有效的措施。 外科分期是将外科分级(grade,G)、肿瘤解剖定位(territory,T)和区域性或远处转移(metastasis,M)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制定治疗方案。,骨肉瘤的治疗,外科G T M分期,G 决定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形态和化验检查等变化,分为三级:G0属良性,G1属低度恶性,G2属高度恶性。,M 指肿瘤区域或远处发现转移病灶。M0: 无转移,M1:转移。,T 指肿瘤侵袭范围,以肿瘤囊和间室为界,T0为囊内;T1为囊外,但在间室内;T2为囊外间室外。,约80的骨肉瘤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肺部的微小转移。 骨肉瘤如今规范治疗模式是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评估药物疗效,手术切除重建,术后辅助化疗,长期随访。骨肉瘤对放疗不敏感。,骨肉瘤的治疗,新辅助化疗术前用阿霉素、顺铂、甲氨蝶呤及异环磷酰胺等四联化疗,视情况同时顺铂局部灌注化疗。进行原发部位肿瘤的影像学比较及术后肿瘤坏死率的病理学分析,肿瘤明显缩小或未进展,并且术后肿瘤坏死率在95以上,认为对化疗敏感性较高,疗效较好,术后化疗仍采用原四药联合治疗;而在化疗期间原发部位肿瘤明显进展或发生病理性骨折,且术后肿瘤坏死率在95以下,认为对术前化疗不敏感,术后加用二线化疗药物(如紫杉醇、三氧化二砷等) 或是靶向治疗药物(如恩度、索拉非尼等)进行挽救性治疗。,骨肉瘤的治疗,保肢治疗:保肢治疗与截肢治疗生存率和复发率相同。根治性切除瘤段,截骨平面在肿瘤边缘以外5cm,软组织切除范围为反应区外1-5cm。重建方法有:瘤骨骨壳灭活再植术、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术、人工假体置换术。 截肢手术:B期 高度恶性、间室外、尚无转移。仍是一种重要有效的治疗方法。,骨肉瘤的治疗,外科手术切除范围,血管栓塞治疗是应用血管造影技术,施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栓塞达到治疗目的。作用为:栓塞血供丰富肿瘤的主要血管,减少术中出血;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可行姑息性栓塞治疗,为肿瘤的手术切除创造条件;术前判断肿瘤血供情况,为手术提供依据。,骨肉瘤的治疗,肺部是骨肉瘤转移最常见器官,发生率极高。大约15-20的骨肉瘤患者就诊时即可发现存在远处转移,而40-60在治疗期间发现转移病灶,而这其中近85的转移是肺转移。 骨肉瘤的肺外转移并不多见,一般认为是肺转移之后的再转移(淋巴系统转移除外)。,骨肉瘤肺转移的治疗,多数肺转移患者可以长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骨肉瘤肺转移的最常用检查手段。应常规摄胸片。诊断的“金标准”是CT检查。CT能诊断出约80的肺转移病灶,6mm病灶的敏感性为60。一旦发生肺转移,预示预后不良。发生肺转移是导致骨肉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骨肉瘤肺转移的治疗,目前的观点认为积极外科治疗和辅助化疗能有效延长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期限;对于肺部手术后仍复发转移的肺转移病灶仍首选再次手术切除。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切除肺部肿瘤,也可行y刀或光子刀治疗,创伤小,可反复多次操作,易于耐受,待进一步大样本量深入研究。,骨肉瘤肺转移的治疗,近年来由于早期诊断和化疗的迅速发展,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提高至50%以上。在过去的20年间,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过去的0-17提高到20-40。,骨肉瘤的愈后,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