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砂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胶砂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2.3.1 试验目的: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的强度检验。2.3.2 依据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17-1999)2.3.3 仪器设备: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动台、三联试模、刮刀、下料斗、抗折试验机、压力机等。2.3.4 试验步骤:1、胶砂的制备:以1:3:0.5的配合比称取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水2251g。先润湿搅拌叶和搅拌锅内壁,把水加入锅内,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再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入砂子后,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内。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2、试件的制备: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在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在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来,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3、试件的养护: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架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脱模前应对试体进行编号,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两个龄期内。脱模应非常小心,对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间脱模。已经作为24h龄期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试验时为止。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垂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蓖子上,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间隔或试体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每个养护池只能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随后随时加水保持时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4、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天2h;28天8h;5、强度试验5.1、抗折强度试验: 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度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保持两个半截棱柱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抗折强度Rf以N/mm2(MPa)表示,按下式计算:Rf=1.5FfL/b3=2.34FfF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中部的荷载,N;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b-棱柱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5.2、抗压强度的试验:将抗折试验后的半截棱柱体侧面放在压力机上,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10mm。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200N/s的速度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2.3.5 结果计算:抗压强度RC以N/mm2(MPa)为单位,按下式计算:RC=FC/A= FC/1.6FC-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A-受压部分面积,mm2。2.3.6 结果评定: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出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