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本.docx

    • 资源ID:21611303       资源大小:20.8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本.docx

    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堂课是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程。本课教学内容的实质是求相差多少的问题。通过“操场上”这一场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借助主题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尝试解决“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这一问题。是加减法的强化训练。这里的比较多少,不但比较谁多,谁少。而且比出多几或少几?是其次单元“比较”的深化。同时用文字代替了图形。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打算:实物投影、小圆片。 课时支配:12课时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和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初步驾驭“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达,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操场上”图片。问:同学们看到了这幅图,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老师有()人?学生有()人?男同学有()人?女同学有()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少几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多()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 二、学生操作,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依据刚才提出的问题在桌子上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2、学生操作,老师巡察。 3、指名汇报沟通,并说说 8-2=65-3=2 4、评价.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哪位同学说得比较好?好在哪里? 三、练习巩固、刚好反馈。 1、摆一摆、填一填,要求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 3、小嬉戏,10把椅子8位同学坐,还剩几把椅子,列式计算。 4、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四、课外延长。 调查本班的男女学生数,并试着提一些数学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问?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阅历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发展他们的数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在沟通合作中理解学问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阅历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发展他们的数感.并且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阅历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进行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课外活动的情景图)你能告知老师,看到了什么吗? 2、汇报视察结果。 3、出示课题:操场上。 4、同学们能说得再详细一些吗? (老师有2人、学生有6人、男学生有3人) 5、同学们视察得可真细致呀!老师把同学们回答出的问题整理成图片贴在黑板上。 老师有()人,学生有()人。 男同学有()人,女同学有()人。 6、同学们,依据图片,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7、出示课题:两数相差应用题? 二、合作探究,尝试解决: 1、学生比老师多()人。老师比学生少()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 3、男学生比男老师多()人。男老师比男学生少()人。 (1)依据提出的问题,视察人物图片,解答第一组问题。 (2)把你视察的结果讲给你的同桌听。 (3)谁情愿把自己的视察结果讲给大家听呢? (4)个别学生汇报视察结果。 (5)同学们视察得可真细致!那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讲给大家听吗? (6)(指着图片进行小结)要求学生比老师多几人,就是从学生人数中去掉和老师一样多的人数,剩下的就是学生比老师多的几个人。 (7)你们能用刚才同学们的方法解答“老师比学生少几人吗?” (8)学生汇报解答方法。 (9)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10)以四人小组进行探讨,解决感爱好的另一组问题。 3、联系实际,尝试应用 (1)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第43页1题,摆一摆,填一填。先依据题目独立完成,再分小组沟通各自的想法。 (3)看图,填一填。先视察图,说说你发觉了什么,再完成。 (4)嬉戏:抢椅子。 嬉戏规则:要求每人抢坐1把椅子,抢不到的则为失败。 a先摆放4把椅子,让3个小挚友去抢占,结果会怎样? b假如把4把椅子坐满,须要()个小挚友呢? c还是摆放4把椅子,让5个小挚友抢占,结果会怎样? (5)实践活动“小调查” 要求: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方法:指定一个小组站起来,让其它小组的同学数、说、列式计算。 4、课外延长。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同种、同类的物品。用课堂上获得的学问,“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口头列式解答,并和家进步行沟通。 5、总结。 通过视察、操作,你们理解了有关多些、少些的概念,能依据图意提出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既熬炼了视察实力,也熬炼了口头表达实力。希望同学们接着努力! #257244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得数有关3、4、5、6、7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8”、“9”的加减法,并按下去一课还有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的排列,所以本节课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写出全部算式,本节课支配了跳绳活动引出有关得数“8”的算式,支配画一画引出有关得数是“9”的算式,通过试一试,练一练3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内容支配接进生活,简单调动学生的爱好。 教学目标:学习有关得数是“8”、“9”的算式,能正确进行计算,发展学生视察分类实力,感受生活数学之美。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讨法、练习法。 教学打算:投影、每生一张1到8的卡片(诫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常玩过跳绳吗?” 生答:结合生活激发爱好 师:“跳绳是一项很好玩的体育活动,看这些小挚友玩的多好玩!” 师:出示跳绳投影。 二、新授 1、跳绳 师:“一共有几位小挚友在跳绳”。 生:“8位” 师:“你们看一看,能不能把这8个板书:4个男生和4个女生小挚友分成两组,比如可以这样分,1个小戴1个戴帽子的,7个不戴的挚友帽子,7个不戴帽子”。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2个甩绳子的,6个跳绳的。 学生视察、探讨。 反馈:学生说,老师总结并板书。 师:“我们说把两组合并在一起是用加法的,大家能不能依据刚才结果列成算式”。 学生算式、老师总结,在相应位置板书。供学生对答案,只要有其中一个。 2、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然后组织全班沟通。 答案可以不同,但要能理解算式。 反馈:投影出示相应的涂色和算式。 学生自己检查,只要有其中一个。 3、试一试,学生板演。 7+2=() 6+3=() 5+()=8 先收后放 其它学生独立完成。 三、练习 第一题:老师讲清图意,第一幅求和。要把两部份合并。其次幅是分开,可以把随意一份作为要求的问题。 其次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对答案。(学生的答案可以多样化) 反馈、订正。 第三题:全班嬉戏,找挚友(凑9) 第四题:数学故事,学生视察。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发言探讨。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小结:探讨“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 #730324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比较娴熟的进行口算。并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依据数的组成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思维实力和口算实力。 3、培育用数学的观念看四周的事物的意识,培育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95里面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81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32页情景图。 2、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梳理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 (2)一共有34个桃,去掉框里的30个,还剩多少个桃? 3、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算式 30+4 = 34-30=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呢? (1)先想一想。 (2)小组沟通。 小组内沟通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依据看图,数出来的;用小棒摆出来的;依据数的组成来思索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4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是4 。 4、解答“试一试”。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先想一想。 (2)小组沟通。 小组内沟通自己的算法。 (3)指名小组汇报。 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结合学生回答适当补充。 5、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挚友都有自己的名子,在每一个算式中每个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子。在加法算式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减法算34-30=4,减好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 (3)指名说出算式4+30=34,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依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说说每道算式表达什么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依据60+3 =63你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集体核对结果。 4、“想想做做”第4题。 依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了解“相邻数”是什么意思,再写数沟通。 6、“想想做做”第6、7题。 先说说每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再自己独立完成。 同桌沟通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730325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打算: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老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 25 ,50 ,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老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其次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老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老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当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老师巡察指导。 (2)其次行第1题老师引导学生视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其次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老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老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老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老师告知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依次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嬉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驾驭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老是在读数写的时候把汉字写成数字。还需加强辅导。 #730326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支配的。教材先供应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供应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全部驾驭,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究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育初步的学问迁移实力。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二、说教学法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学问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洁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方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二)探讨。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10.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 (老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究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方法计算 36 +23 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老师巡察,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其次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其次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肯定要留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洁?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洁。 生B:我认为口算简洁。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10.3.30 3 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探讨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其次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我们解决其次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总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仔细思索,还主动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主动发言了。 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留意发觉其他学生的特长。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仔细思索,主动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主动思索,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 数学教案

    注意事项

    本文(聋校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本.docx)为本站会员(ylj18****41534)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