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PPT课件.ppt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1课时坚持依宪治国,人教版统编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导入新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已有13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这份打虎成绩单给我们什么启示?,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宪法的构成,活动一:畅所欲言话中国,1.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对于我们国家,你了解多少呢?2.你觉得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什么?3.根据自己的了解畅所欲言,看看谁了解得最多。4.进一步思考:我们国家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谁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师归纳: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制度,而这些基本的国家制度,这些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我国宪法规定的。,活动二:宪法知识知多少,宪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从宪法目录,你能看出什么?2.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规模空前的全民大讨论?,教师归纳:从宪法目录可以看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从全民大讨论可以看出,现行宪法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因此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目标导学二: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活动三:维护宪法权威,1.阅读教材第19页“阅读感悟”中材料,初步理解习近平讲话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2.从反面思考: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受到漠视,结果会怎么样?,活动四:根本的活动准则,1.大声齐读宪法的法条,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这条法律规定的意味。2.引导思考:怎样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有没有哪个人、哪个组织可以例外?,教师归纳: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就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3.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总结归纳:,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目标导学三:最高的法律效力,活动五:探究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谜语: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活动六:不同法律的“对话”,宪法,刑法,民法总则,刑事诉讼法,物权法,立法法,?,教师归纳:明确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活动七:规定的内容不同,1.阅读教材第22页“探究与分享”栏目。2.学生课前查阅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为填写表格做好准备。3.思考宪法规定的内容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活动八: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引导学生思考劳动教养制度被废止的原因以及这一举措的意义。,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历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总结:,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每周一学校的周会上,同学们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国旗高唱着国歌。但你是否可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只能由()规定。A.刑法B.宪法C.民法通则D.民事诉讼法,2.我国实施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因违反宪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废止。随后,国家将启动相关法律程序。这表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享有最高立法权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A.B.C.D.,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2课时加强宪法监督,人教版统编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导入新课,截至2016年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要着重保持这些法律法规与宪法精神相一致。这个任务其实很重,我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力量不仅因其地位崇高,更源于其有效实施。否则,宪法只能停留在“政治宣言”和文本层面。既要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就要加强宪法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导致腐败。,这段话给我们什么启示?,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权力机关监督权力行使,活动一:探究权力机关如何监督权力行使,1.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并在全班交流。,活动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地方性法规,学生分小组,对照宪法、法律和法规的相关规定,对这一事件中各方的行为进行评价。各方包括:(1)执法交警;(2)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审查建议的潘某;(3)认真审查研究,要求制定机关对条例进行修改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4)着手研究条例修改方案,将条例的修改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同时委托专家学者对本届人大任期内制定的全部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全面审查的杭州人大常委会。,讨论反思:一位公民的一封信能惊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导致对一部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对杭州地方性法规的全面审查,这说明了什么?潘某跟一部法规“较真”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补充: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活动三:报告解读,目标导学二: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活动四:国家宪法日与宪法宣誓制度,目标导学三:增强宪法意识原因,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姥姥信基督教,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爸爸每周休息两天,宪法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隔壁邻居奶奶每月领低保生活,宪法第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照宪法文本,根据实际情况,填充内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归纳总结:,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目标导学四: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活动五:事例再现,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通过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积极宣传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种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对弘扬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法治介休、平安介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给我们什么启示?,活动六:探讨如何增强宪法意识,1.阅读教材第28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栏目。2.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1)学习宪法(2)认同宪法:(3)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3.阅读教材第28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栏目。4.结合小华同学的上述行为,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严肃认真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学习宪法律知识,参加普法宣传;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宪法宣传沙画,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监督权。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是()小东向媒体反映某网吧有未成年人学生出入小明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某化工企业偷排污水小阳在小区橱窗内张贴“广场舞”扰民的大字报小亮向人大代表反映校门口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A.B.C.D.,2.2016年12月4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浙江省杭州市开馆。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的唯一途径有利于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有利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