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的化学公开课教案例文.docx
九年级的化学公开课教案九年级的化学公开课教案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状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相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相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试验的方法获得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增加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育擅长合作、勤于思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状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 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用什么较简洁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试验10-1,沟通试验结果。 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请同学探讨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许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 试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试验成果。 通过上述试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觉和想法?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识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展示沟通试验结果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请同学们完成P53试验10-3并作好试验记录。 浓硫酸有剧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运用浓硫酸时要特殊当心,切不行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老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视察、感知后探究出缘由。老师先演示P53试验10 -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其次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探讨缘由,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老师再按图10 -6演示试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马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峻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殊提示:在浓硫酸稀释时,肯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渐渐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行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缘由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相识了酸碱指示剂,熟识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九年级的化学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相识石蜡的性质,初步学会对蜡烛燃烧试验现象进行视察和精确描述,学会填写试验报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蜡烛燃烧试验的探究,初步了解视察试验的基本要领,建立预期现象和改变前、改变中、改变后后视察的意识; 2.初步培育学生试验操作实力、视察、分析问题的实力、表述实力等;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试验探究的一般流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 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胜利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现象的视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试验探究基本流程的应用、视察和描述现象方法的渗透 教学工具 仪器和药品:学生:蜡烛、澄清石灰水、烧杯、玻璃片、镊子、火柴老师:蜡烛、水、烧杯、小刀、镊子、玻璃片 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提出试验探究的基本流程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家们得出化学结论必需以试验为依据,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波义尔发觉指示剂的故事。通过该故事,你能否找出科学家在探讨物质未知性质时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板书: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详细内容略) 环节二:应用科学探究流程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在刚刚过去的老师节,我收到了这样一份礼物(展示蜡烛)。人们习惯把老师比作蜡烛。让我们从身边熟识的物质蜡烛入手,应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来了解“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化学内涵, 板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蜡烛前: 请视察蜡烛并结合生活阅历,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蜡烛的信息? 将学生所提到的性质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类 探讨物质要关注物质的性质 下面,我们就应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来探究蜡烛物理性质中的溶解性 探究1:蜡烛的溶解性(板书) 如何探讨蜡烛在水中的溶解性呢? 切一段蜡烛,放入水中 试验报告的填写 如何视察和描述现象(如何选择视察点,即预期现象) 点燃蜡烛时: 点燃一支蜡烛,视察,尽可能全面地描述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熄灭蜡烛: 先请学生熄灭蜡烛,视察现象 并给出关于蜡烛燃烧时示范性的描述 探讨物质时应当关注物质的改变 并由视察到的三层火焰结构引出新的问题 探究2: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板书) 应用探究流程对蜡烛火焰各层温度进行比较 指导学生试验 试验报告的填写 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呢? 蜡烛燃烧是化学改变,化学改变肯定有新物质生成,接下来我们来探究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 探究3:蜡烛燃烧的产物(板书) 应用探究流程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你还须要老师供应哪些信息? 如何检验水(H2O)?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CO2)? 为什么要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玻璃片行不行? 烧杯罩在距火焰太近或太远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要用玻璃片盖住烧杯? 指导学生试验 试验报告的填写 蜡烛火焰中存在钻石颗粒 环节三:归纳总结,对探究试验的再相识 回顾:试验探究的主要环节及留意事项 小结:通过探究活动,在化学试验中应关注哪些方面? 环节四:作业 按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完成试验,记录步骤和现象,填写探究试验报告。 试验一: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否可以点燃? 试验二:探究假如蜡烛没有棉芯,是否可燃? 九年级的化学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重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培育关注环境、酷爱自然的情感。 4.初步学习科学试验的方法,通过“磷的燃测定空气的含量,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视察、记并初步学习分析试验现象。 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试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工具 集气瓶、燃烧匙、吸管、水槽、塑料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我们做一个深呼吸,那么我们便吸人了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又是如此亲近和熟识,但是有谁摸着了它?看到了它吗?没有。那么本节我们就是要通过试验证明空气的在,还要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提问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洁的试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的确存在吗?(组织学生探讨,然后老师提问。) 生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中,用力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瓶内的确存在空气。 生2:吹气球,发觉气球鼓起了,说明有空气了。 生3: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生4:夏天电风国转动,一阵风扑面而来,说明空气在流淌。(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老师作总结。) 提问以上事实说明白空气的确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组织学生探讨,然后老师总结。) 生1:第一单元中“探究蜡烛的燃烧”试验说明白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2:第一单元中通过对吸人气体的探究试验说明白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生3:食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潮湿了;早晨的露珠;冷藏的饮料放置空气中外壁出“汗”等现象,说朗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从生活阅历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提问那么,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动 师:下面呢,我竹j将分组试验,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试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分数。(提示:可以自己自主设计试验,参考课本试验2-1。) 师:我视察各小组设计试验,大部分用-蜡烛燃烧”进行试验探究,但是你们得出的试验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样?不一样。为什么?想一想,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分析:蜡十氧气二氧化碳十水,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肯定的体积,所以结果会偏小,小于1/5。同时引导学生改用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但又不生成其他物质的可燃物)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一一五氧化二磷。科学家就是利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老师边介绍边演示新教材试验2一】,学生视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三、归纳总结 师:从试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1.红磷十空气皇鉴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肯定高度后,不能接着上升这一现象推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推断); 5.试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老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四、课堂练习 师: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 投影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试验探讨: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肯定高度后,还接着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熔点,为一209.9,沸点为95.8。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接着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很多试验事实都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活泼。 (老师组织评讲习题,提出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l源,使学生意识到必需防止空气不受污染,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五、学问扩展 师:同学们,当你闲逛在湖畔边、森林中,阵阵凉风吹过,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多么簇新的空气呵!但是你们知道.这簇新的空气须要人类的爱惜、爱护与珍惜。才能保持簇新!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空气污染现象?(组织小组探讨,然后提问。) 生1:摩托车、汽车的增多,导致的尾气排放增多,污染空气。 生2:前几天报道某乡镇鞋厂发生火灾,橡胶烧排放到空气中的烟雾。 生3:臭氧层被破坏也会污染空气。 师:同学们依据各自的生活阅历,从各方面回答了空气被污染的种种现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2-8中“大气污染”,总结一下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那么我们应当做些什么?(组织小组探讨,然后老师总结o) 总结 1.被污染的空气会:(1)严峻损害人体健康;(2)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2.我们应当做到: (1)加大空气质量监测,改善四周环境状况; (2)运用清洁能源,主动植树、造林、种草等,以爱护大气。 六、作业布置 1.习题16 2.阅读教材第31页“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九年级的化学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相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相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探讨化学的工具,能依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元素符号的记忆及所表示的意义。 2.组织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现在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讲养分、穿着讲自然,对于吃、用的东西,人们总喜爱问一句: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目前,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随处可见,这里所说的“铁、“钙”指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人们始终在探究,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最终知道了自然千千万万物质是由1 00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本节课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提问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分?谁能说一说? 二、阅读探讨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77页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生探讨,然后老师边讲解边小结。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简洁地说元素就足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1既然是氧原子为什么还称氧元素呢? 答疑事实正是如此。以氧原子为例,全部的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之为氧元素。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目进行分类,可以将全部的原子分为1 0 9类。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有109种元素。 质疑2元素和原子的区分呢? 答疑举个例子吧,把蔬菜称为元素,那么西红柿、茄子、土豆等就称为原子,蔬菜只可以论“种”不行以论“个”,同样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可以论“种”又可以论“个。 问题l“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 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 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指原子? 生:指元素。 问题2下述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元素是否发生了改变? 、 生:分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但是元素不变。例如H元素,即核内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不管在反应物水(H20)中,还足在生成物氢气(H2)中,H原子种类不变即H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3元素可以采纳统一的符种类即元素符号来表示,请问书写元素符号时应留意什么?从下表中你还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 1.从表中可以看出,书写元素符号时应留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例氢元-H;碳元素C;磷元素-P;硫元素S;钾元素-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其次个字母小写。例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铁元素-Fe等。 2.从表中还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l)元素符号的中文名称与元素的类别存在肯定的联系,例如,有“韦”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铁(Fe)、钡(Ba)、钠(Na)等;有“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碳(C)、磷(P)、硫(S)等;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氢(H)、氧(O)、氖(Ne)等。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师: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或超市,面对成百上千种商品,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你所需的商品,你这时怎么办?询问吗?还是看标记找到你所需的购物区? 师:对。同学们说得对。商店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买到所需的物品。那么,我们今日要探讨物质的构成者-IOO乡种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须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有序地排列,科学家们经过探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后,将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问题4细致视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思索一下,它有什么规律? (提示从横、竖、颜色的不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思索o)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形成书面小结,然后选择较好的同学,将规律展示,老师补充,最终作小结。 小结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 8个族(其中1,2 ,13 ,14,15 ,16 ,17为A族;3,4,5,6,7,8,9,10, 11,1 2为B族,1 8为0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依次给元素编了号,例如镁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1 2,镁元素的编号为12,即原子序数为12 。即原子序数的数值=原子核电荷数。 3.从表中得知红色为金属元素,_为非金属元素; 4.从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探讨化学的重要工具。 课后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应当知道: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氢元素-H;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等,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探讨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周期表上查找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名称、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九年级的化学公开课教案5 铁的性质 1.了解铁的重要物理性质 2.驾驭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现象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有一个概括的相识。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个常识性的相识。 对铁的化学性质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建立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 讲解并描述法、试验法 试管 在前几章中,我们学习了氧、氢、碳等非金属的一些性质,在这一章中,将主要学习一种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用途广泛的金属-铁,我们将介绍铁的一些性质。以及一些常见金属的学问。 “钢铁”这个名词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可是钢并不等于铁,虽然钢的主要成分是铁,但在性能方面跟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今日我们就先来学习铁的性质。 一、铁的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为7.86克/厘米3,熔点为1535,沸点为2750,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都不是纯铁,探讨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从色、态、光泽、熔沸点、密度、导电、导热性质和硬度等方面来探讨。 二、铁的化学性质 1.铁与氧气的反应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铁可以氧气中猛烈燃烧,铁还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这些反应能说明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怎样的?那么,铁在常温下会不会与氧气反应呢? 演示:演示试验6-1 现象: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其次、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改变。 探讨:铁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生锈。 答: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简单生锈,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困难的化学反应。铁锈的成分很困难,主要是氧化铁,铁锈很疏松,易吸水,因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如不刚好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速度。 探讨:怎样防止铁生锈? 防止铁生锈可采纳将铁与空气隔绝,或保持空气的干燥,当然其次种方法不行行;所以一般采纳与空气隔绝,如在铁制品的表面喷上一层漆,在一些铁制品表面镀上其他金属或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即,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爱护膜,以防生锈。 九年级的化学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