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调查报告最新.docx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社区体育调查报1 一、调查的目的 学生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我们调查中职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状况,是为寻求有效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中职体育真正为学生特性化发展服务。 二、探讨对象与方法 (一)探讨对象 本文以大连市轻工业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500名在校学生及有代表性的15所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老师为探讨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9%。老师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探讨方法 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三、调查结果的探讨和分析 (一)中职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地点、次数及满足度调查分析 在调查中,学生每次运动的时间在20分钟以下的占总人数的24%,在2040分钟的占总人数的37%,在4060分钟的占总人数的22%,1小时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7%。调查学生主要运动场所时,选择在学校的占总人数的57%;在公园、广场的占28%,在其他场所的占15%。在每周练习次数调查中,仅在体育课堂活动的占48%,课后能练习12次的占29%,35次的占14%,5次以上的占9%。在对自己参加休闲运动满足度的调查中,表达特别满足的占17%,满足的占27%,一般的占47%,不满足的占9%。 综上调查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参与运动的场所主要是在学校体育课堂上。从他们的每次运动时间来看,发觉学生课余时间熬炼存在明显不足,近一半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运动状态满足度不够。那么,如何改善和合理利用学校有效的体育资源,为学生供应優质的运动场所,如何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休闲体育熬炼,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生最想参加的休闲体育运动的调查分析 调查中我们列出16个休闲单项:选羽毛球比例高一点,占35%;选足球和篮球比例差不太多,分别占23%和28%;选台球比例占19%;选游泳和乒乓球比例基本相当,分别占了11%和10%。选其余项目的比例都在10%以下。在其他项目中,比例占到2%。 调查结果分析:在选项中排序在前5位的项目依次是:男生:篮球、足球、羽毛球、台球、乒乓球;女生:羽毛球、游泳、塑身操、登山、郊游。男生更多的选择对抗性强、活动量大的项目,女生则选一些肢体碰撞不多的项目。这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需求上的差异。另外,学生的爱好、爱好更加广泛,特性化需求增加,除我们排列的项目外,学生还选择了击剑、壁球和打靶等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特性化体育需求。 (三)影响中职生参与休闲运动的因素调查分析 在调查中,学生参与休闲运动受学校场地设备因素影响的占受测人数的32%;受熬炼时间影响的占29%;受个人身体缘由影响的占30%;受季节天气影响的占29%;受项目消遣性与否影响的占24%;受经济因素影响的占18%;受是否有专业指导影响的占15%;受学业、家庭、伙伴陪伴等影响的分别在5%6%。 在制约休闲运动开展的因素调查中,15所学校中,选择因为场地、器材及天气缘由的有14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93%;因为师资力气不足缘由的有11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73%;因为学校支持度不够的有9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60%;因为学生比较懒散缘由的有5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33%。 结果表明:学生参与休闲运动客观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场地设备的不足、季节天气的影响、体育项目本身缺乏消遣性、体育师资力气不足及学校支持力度等。 四、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相识 依据本校的详细状况,投入必要人力、物力及财力,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充分发挥体育老师的主动性和创建性。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 (二)构建休闲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为了满意学生特性化发展要求,我们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开设其次课堂、单项体育社团、组织多样教学赛等有效途径,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加强休闲体育的学习和建设。 (三)教材内容的选择敏捷多样 调查显示,学生体育需求多样化。我们要依据实际状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敏捷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多样化教材,切实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宠爱,使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运动中。 (四)提高体育老师的业务实力水平 休闲体育的多样化,对老师的业务实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老师必需通过不断学习,扩大学问面,才能适应发展须要。 社区体育调查报2 一、调研的目的 为驾驭我县义务教化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和青少年体质状况趋于下降的缘由进行本次调研,从而进一步发觉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调研探究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状况的体育教学改革新途径,让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我县中小学体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二、调研的方法和途径 本次调研一是采纳对学生及老师的问卷调查法,了解体育教学状况;二是视察法,即通过听课、检查教案、看部室建设、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状况,并和体育老师沟通,充分了解学校对体育教学及体育老师的专业成长的关注状况。 三、调研的范围 本次调研,拟对我县义务教化阶段的13所中学和部分小学进行调研。 四、调研状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学生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66份,回收率98.5%,老师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95.2%;从调查问卷和视察沟通中可以看出学我县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和体育老师专业成过程长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一)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反应的状况 1.关于每周体育课上课节数。从学生调查的数据我们很欣慰的看到,78.3%的学生认为每周体育课节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这是我县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良好的证明;然而,也有21.7%学生每周仅上两节体育课,反映出仍有个别学校未按课程标准开足课程,体育课仍存在被挤占现象。 2.关于体育课开展内容。学生的调查数据较好的呈现了我县中小学多姿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基本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近七成学生上过篮球、排球、足球、田径课,乒乓球等课程,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各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多种多样,但是一些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在部分学校仍旧未曾涉及,如:舞蹈、塑身操、武术、游泳等。 3.关于体育教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评价与其他科目教学评价的脱节是我国体育教化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依据体育课成果与评优关系问卷调研数据来看,仅有不到4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成果与其他科目评价挂钩,这体现了学校在体育教学评价上的不科学;学校不组织监督体育考试,学生体育成果与学校其它学科成果无法比较,这不仅是我县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教化中长期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关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数据显示多于95%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83%学生认为学校每周会开展一到两次的课外体育活动,此项可以看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确开展了,但是,一到两节的活动课开展频率基本达不到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看法中“每天熬炼一小时”要求。 5.有关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参加度。六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多于60%的学生能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由此可见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比较深厚,但是部分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监管力度不大,不能充分调动全部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活动课预期的目的。 (二)老师问卷调查反映状况 1.体育老师的专业性。调查显示60%左右的体育老师毕业于体育教化转业,还有部分老师毕业于运动技术相关专业;此项数据中,小学几乎没有专职体育老师,中学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基本合格。 2.老师的教案书写。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科目,是一个重视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学科,体育课教案的书写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87%左右的老师会每学年书写新的教案或者修改原有的教案,有30%的老师没有课后反思或教案过于简洁,这个问题值得留意。 3.有关老师培训的层次。对体育老师的接着教化和专业培训,能较好的加强老师的专业素养,从调查来看我县体育老师参加区县级和校级培训的人数较多,值得确定的是,有35%的老师曾经参与过省市级的培训,也有更加优秀的老师(16%)参与了国家级的培训。 4.有关老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值得确定的是,我县的中小学老师表现出剧烈的自我提高意愿,52%的老师希望以专业培训提高实力,还有其他老师希望以业务进修、学历进修和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5.其他状况。在调查中发觉小学几乎没有体育与健康老师用书及学生用教科书,部分中学也没有运用体育与健康循环课本;还有的小学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硬件设施不达标;体育教学安排流于形式,课堂随意性大,没有按课程标准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 五、现状的成因分析 1.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统考科目,忽视了体育教学。中考加试体育以后,体育课得到重视,但平常还是不够重视,只是到了初三,加强熬炼,突击练习获得高分,考完之后就束之高阁,有部分学校就取消了体育课。 2.小学体育师资力气薄弱。我县很多小学由于师资力气薄弱,没有专职体育老师,几乎均为兼职;教学中也只能给学生教教操,跑跑步,或者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体育课成了玩耍课,到了期末,简洁的考一两项,划个分数,体育课就结束了。 3.体育场地及硬件设施不到位。属于政府投资力度不够,小学也没有自身创收实力,体育教学成果很难呈现出让人瞩目的成果,仅有的一部分教学经费也都会安排到以语、数、英等主要教学科目上,因此小学体育工作开展比较艰难。 4.平安问题扩大化。在学校常规管理中平安问题重于泰山,体育课平安问题也不能忽视,学生稍有运动损伤或出现担心全因素,家长就会把责任全部推向学校,推向体育老师,因此,有些运动项目如单杠、双杠、足球、远足等项目在学校不敢开展,造成体育课因噎废食的现象。 5. 体育学科边缘化导致老师专业成长艰难。由于考试科目的限制,导致体育课程边缘化,无论是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还是评优树模,体育老师往往被忽视,职务考核中,按考试成果排队,无法给体育老师的成果赋分,体育老师只能靠模糊评定。 六、措施及对策 1. 提高相识,更新观念。充分认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学校教化的根本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要意识到体育教学关乎全民素养的提高,民族振兴和国家兴亡。同时面临中考体育改革,体育教学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实施教学,必需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2.举办短期或稍长时间的体育老师培训班。由各校支配年轻而且有体育基础学问的老师参与,聘请省市体育专家前来授课,尽快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体育老师队伍,弥补小学体育老师缺编问题;同时,对的中学体育老师,供应外出学习的机会或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激励自主研修,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从而成为一支业务素养精良的中学体育老师队伍。 3.要求各校每学期对体育教学投资达到肯定比例。每学期定时购置、更换数量达标的体育器材,给每学期一次运动会,每年一次的冬季越野赛,篮球赛、体操竞赛、棋类竞赛等活动安排足够的经费;根据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提高体育老师待遇,应当妥当解决体育老师的服装费。 4.平安问题人人有责。体育老师抓好课堂组织管理,把平安意爱护识渗透到生活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尽量避开课堂上的运动损伤和担心全因素;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评估不能平安问题一票推翻,应查明造成担心全因素的多种缘由;学校组织老师、家长做好学生平安教化工作,建议家长购买简洁学生意外损害险;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意外损害时有发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向学校或体育老师,给体育老师一个大胆工作的宽松条件。 5. 组织专业检查组。对各校体育教学状况定期进行督导评估检查,刚好通报检查状况,发觉问题,限期整改;各初中成立体育教研组,固定办公地点,由一名校领导主抓学校体育工作;小学可以中心校为单位,成立体育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由小学中心校业务校长详细主管;县教研室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评估方案,各单位要加强体育教学测评,县教研室每学年评估一次学校体育教学状况,并通报全县。 总之,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教化和教学体育的根本,是一项长效性工作,关键须要社会、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上级主管部门坚持常抓,定期督导评估,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令人满足的预期效果。 社区体育调查报3 百年大计,教化为本。教化是立国之本,民族兴盛的标记,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化,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化。在学问经济主导的今日,具备多种学问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不行或缺的重要因素。实现由“应试教化”向“素养教化”的转变,成为我国基础教化发展的必定趋势。然而,在基础教化的发展过程中,严峻忽视了学生身体发展,体育教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峻遏制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基础教化由应试教化向素养教化转变过程中,正确对待体育教化事业的发展,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探讨对象与方法 (一)探讨对象 本文的探讨对象是南康市唐江镇的农村小学,正式调查始于2010年6月15日,在各个小学发放问卷调查表29份,回收2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内容截止2010年6月25日。 (二)探讨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和资料,阅读相关论著,参考有关或相近的其他文章和作品多篇,为本探讨奠定了肯定的理论基础。 2.抽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方式,主要了解这些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力气、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的期盼等状况,为探讨如何变更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作好打算。 二、农村体育教化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的观念与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农村小学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相识不足,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有的学校虽做出了相应规定,但老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督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就落入把体育变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相识,使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 (二)缺乏师资力气 体育老师的队伍远远满意不了教学的须要。个别小学,学生人数203名,6个教学班(每个年级一个班),按每周每班体育课总数是3节,那么一个星期就有18节,而专职体育老师只有1人(每人每周3节体育课),兼职老师5人,这样一来体育老师精力有限,使体育课“放羊式”教学成了必定。 (三)教学内容单调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个别老师实力低下,老师不行能自主地选择健身效果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及学生感爱好的体育活动来支配教学内容,这就促使现行的体育教学在肯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选择性小的弊端。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课的嬉戏流于形式,内容过于单调,过于竞技化,课的内容常出现机械、重复的现象,创新意识不够。 (四)场地器材严峻不足 教化实行“一费制”后,学校教化经费原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了。场地的严峻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 三、解决对策 (一)领导的观念转变与重视程度 要落实素养教化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变更以“技能教化”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三维”全面发展的新观念;变更传统“三基”教学及“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大胆创新、开拓、拓展体育教学,始终围围着“健康第一”,围围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设计一堂课,即要留意他们运动技能的驾驭,更要留意他们心理及社会适应实力的提高,进一步培育他们终身体育意识。 (二)配齐配强师资 学校要逐步配备具有体育专业学问的人才,力争使体育教学逐步走上专职化,规范化。作为体育教化工作者,要仔细学透新的课程标准,坚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三)整合场地器材 除了加大教化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修理、保养和运用的管理制度,我们还应当大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开发与利用,使它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服务。一方面,我们要巧用场地。我们可以通过平整校内来增加活动场地,还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平安的前提下,适当运用校外场地,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活用器材。一是因地制宜地自制活动器材,如捡沙袋、滚铁圈等。二是巧用身边现成的废弃物品,如矿泉水瓶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留意奇妙地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充当活动器材,这不仅弥补了我们体育器材不足的现状,又能激发起学生活动的爱好。三是对体育器材要合理地重复利用。在教学中要让器材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运用,让同一个器材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社区体育调查报4 一、前言 二、探讨对象与探讨方法 1.探讨对象 本文探讨对象为市高职院校在校高校生,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采纳随机非概率抽样抽取了上海其次工业高校、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探讨。 2.探讨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发表的有关高职院校高校生体育消费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归纳总结相关阅历。 (2)问卷调查法。本文依据探讨目的设计了市高职院校高校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依据不同场所,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范围包括上海其次工业高校、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共随机现场发放调查文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回收有效率96.7%,发得到随机样本。 (3)数理统计法。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录入。 三、市高职院校高校生体育消费现状 1.高校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性别特征 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之一。不同性别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也迥然各异,详细到体育消费领域,性别对男性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明显亦存在诸多差异。依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高校生在付诸体育消费行为时,男生有402人,占样本总数的68.1%;女生有188人,占样本总数的31.9%。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院校高校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主动活跃。 2.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及体育消费动机 3.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消遣型体育消费。据统计资料显示,市高职院校高校生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了高职高校生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目前高校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同时在被调查的4所高职院校中,通过对男女高校生体育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发觉,性别差异对男女高校生体育消费结构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369),表明在进行实物型体育消费时,男女生体育消费结构的差异程度不大。从访谈状况看,大多数高职高校生表示假如他们选择某项自己喜爱的收费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消费时,为保证更好地驾驭所授体育技能,将会相应的购买所需体育设备。比如上海其次工业高校在校高校生在报名参与跆拳道社之前,会以个别购买或团购的形式预购跆拳道服和相关的训练器具。自不待言,为保障参加体育活动,一些实物型的体育消费品已经自然而然的成为高职高校生体育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其体育消费主体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进一步的追踪调查与统计分析,发觉市高职高校生的消遣型体育消费实力偏低,对消遣型体育消费的支出大多局限于现场欣赏各类体育竞赛的门票和业余时间参与各种体育项目培训费用等,并且男女生的消遣型体育消费实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男生在消遣型体育消费实力上大大优于女生。这些数据说明消遣型体育消费在市高职院校高校生中所占比例较低,需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消遣型体育消费水平。 4.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5.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项目 依据访问调查,市高职院校高校生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中,多数青睐球类和塑身类项目的体育健身活动。其中男生参加的体育项目按选择人数的多寡依次为: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女生分别是:瑜珈、体育舞蹈、羽毛球、游泳、网球等。在选择这些项目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身在学校的学生可以免费运用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加之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也能学到较多体育技术技能,因此高职院校高校生在发生体育消费行为时,主要体现利用业余或假期时间在校外的诸多社会经营场所的体育消费行为,例如,在收费场所打羽毛球、篮球,以及跆拳道训练等等,而在学校进行体育项目消费亦仅限于不满意体育课获得的体育信息量,或者本校不开设此项体育课程,学生转而借助学校体育设施并聘请体育人才以实施收费的形式进行体育健身。此种体育消费方式构成了校内高职高校生体育消费的主要部分。这有力佐证了高职院校高校生虽然体育消费项目种类繁多,但校内体育消费意识薄弱的事实。 四、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高校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主动活跃,这一结果与现场访问调查相吻合。 其次,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消遣型体育消费。据统计资料显示,市高职院校高校生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了高职高校生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目前高校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 社区体育调查报5 一、我区群众体育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果 群众体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以健身消遣为主要目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几年来,我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促进了群众的身心健康,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区体育局设立群体处,特地负责体育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进一步增加了对群众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服务实力。各街道办事处由文化中心负责详细工作,各社区也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先后成立篮球、足球、羽毛球、老年体协等单项体育协会17个。设立体育健身辅导站点27处,注册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538多名。区、街道、社区三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基本建成。 场地设施逐年增加。年,区委、区政府投资3.8个亿修建大足区体育运动中心。中心占地173亩,包括一个体育场、一个游泳馆和一个恒温游泳池。目前,体育场主体已经竣工,正在进行室内二次装修。体育馆和游泳馆正在进行基础修建。27个街道、多个社区依托已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了球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具有肯定规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成效突出,区老干中心建成门球场四块。这些公共体育设施既便利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又营造了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 体育活动日益丰富。每年实行全民登山节、健步行、健身日等活动。各体育群团组织、街道、社区依托自身优势,每年多次组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小型多样的体育巡演和竞赛活动。全区每年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和竞赛30次以上,参与人数4万人以上。充分发挥大型体育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胜利承办了渝西片区篮球竞赛和渝西片区羽毛球竞赛。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化开展。主动组队参与市级以上群众体育竞赛,竞赛成果在全市名列前茅。尤其老年健身秧歌、健身球操、乒乓球、门球、登山、铁人三项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等荣誉十余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体育发展规划与群众体育需求还不相适应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广阔群众的体育热忱和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全民健身条例颁布施行后,我市出台了市全民健身条例。我区对如何贯实行相关目标任务、建设体育强区还没有指导性看法和发展规划,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新时期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建设体育强区进程中落在了后面。 (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滞后 我区总人口已达100多万,常常参与体育健身的城乡居民逐年增多。但在人口最密集的大足城区中心区,大型体育场馆只有大足老体育馆,不能满意群众健身需求。各街道、社区和居民住宅区,虽已依托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了体育场地设施的,但大多规模小、设施少,有的还被挪作他用; (三)管理机制还不够顺畅 群众体育的工作体制、运行机制还不够顺畅,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对全区体育民间组织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的群众体育组织,区、街道两级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协调联动不够到位。群众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指导督查、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 (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满意群众体育发展需求 培育和引进优秀人才的配套政策和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各级体育指导人员特殊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各街道办事处、社区的群众体育管理人员应受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不够,组织协调和指导实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统筹规划,推动体育强区建设。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实行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国家、市的战略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民健身安排的指导性看法和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和保障措施,促进全区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新管理体制,着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有利于发展群众体育、提高服务水平、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完善相关部门的协调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联动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体育社团等组织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职责清楚、关系顺畅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群众体育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相统一的工作目标责任、监督管理、经费保障、指导服务、考核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业务标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不断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水平。定期开展全区公民体质监测工作,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社区体育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