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小纪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21882554
资源大小:594.8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小纪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2021-20222021-2022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小纪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小纪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末试卷含解析一、一、 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1. 直接参与思考问题的最小结构是A.大脑 B神经细胞 C神经系统 D血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2. 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选 B。卵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形成的性细胞数目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配,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配。精细胞必须经过变形成为精子才具活力,而卵细胞不需变形即具活力。3. 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 CO2和 H2OD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考点】2C: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核糖体是肽链合成场所,高尔基体是加工场所之一2、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之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分解成CO2和 H2O3、溶酶体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进入溶酶体内的【解答】解:A、溶酶体中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 错误;B、肽链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 错误;C、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之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分解成CO2和 H2O,C 错误;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 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C6H1206丙酮酸;丙酮酸+H2OCO2+H;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阶段无 ATP 生成C第阶段能为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D第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阶段不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略5. 变酸的酒表面长的一层膜和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殖造成的A.醋酸菌、酵母菌 B.酵母菌、毛霉 C.醋酸菌、乳酸菌 D.酵母菌、醋酸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略6. 图示某生物细胞核的结构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质网膜和核膜直接相连B. 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C. 核孔具有选择性,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 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一种细胞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质网膜和核膜直接相连,A正确。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中,B正确。核孔具有选择性,是包括 RNA、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核仁不属于细胞器,D错误。33.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B. 过酸或过碱均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C. 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数量、性质发生改变D. 酶可以为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答案】B【解析】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如果条件适宜也有催化活性,A 错误;高温、过酸或过碱均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只有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结构,B 正确;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C 错误;酶只能降低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它本身不能提供活化能,D 错误。7. 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细胞是()A体细胞B生殖细胞C受精卵D肝脏细胞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8. 下列各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胆固醇、氨基酸、核苷酸 B磷脂、脱氧核苷酸、RNAC葡萄糖、丙氨酸、纤维素 D糖蛋白、核糖、多肽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9. 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A脂肪酸B核苷酸C氨基酸D氨基酸或核苷酸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考点】酶的概念【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据此答题【解答】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酶的概念,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及基本组成单位,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 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 和 P 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 开紫花;F1 自交,F2 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CCpp 与 ccPPB F2 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19 ks5uCF1 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DF2 中白花的基因型有 5 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1. 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 R 基是AC7H7O BC7H7 CC7H7N DC8H5NO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12.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R 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 S 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S 型细菌的荚膜有毒B将杀死后的 S 型菌与活的 R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R 型细菌有毒C从 S 型细菌中提取蛋白质、多糖和 DNA,分别与 R 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只有加入 S 型细菌 DNA的培养皿中有活的 S 型菌产生。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DNA是转化因子。D用15N和32P 这两种同位素标记烟草花叶病毒,然后侵染烟草叶片。通过示踪观察可以得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3. 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白色母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并将此卵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 )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 C白色母绵羊 D白色公绵羊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4. 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 液泡和核糖体 B. 中心体和叶绿体C. 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 内质网和线粒体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 错误;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都是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 正确;D、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 错误故选:C.15. 下列哪种物质的形成与内质网及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 C抗体D性激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6. 甲和乙准备要一个孩子,但甲的哥哥有半乳糖血症(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的外祖母也有此病,但乙的父亲不携带此致病基因,试问:甲和乙婚后的第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有多大?()A1/9 B1/12 C1/8 D1/24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17. 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Dd 和 AABbCCdd 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A.1/4 B.1/8 C.1/16 D.0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8.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核酸都是含有 N 元素的生物大分子B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9.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20. 某红绿色盲男孩的父母色觉正常,其舅、外祖父、母色觉均正常,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A祖父父亲 B祖母父亲 C外祖父母亲 D外祖母母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21. 下列哪些物质的形成与内质网及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 ()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抗体性激素转氨酶胰岛素肠肽酶血浆蛋白AB C 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22. 如图所示 ADP 转化成 ATP 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1 分子 ATP 中含有_个高能磷酸键。(2)图中的 a、b 分别代表_、_。(3)c 指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2(2).呼吸作用(3). 光合作用(4). 生命活动【分析】本题考查 ATP与 ADP相互转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 ATP合成的能量来源;分析题图可知,a为呼吸作用,b为光合作用,c是指合成 ATP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合成 ATP的反应,是 ATP的水解反应。【详解】(1)ATP的结构简式为 A-PPP,故 1分子 ATP中含有 2个高能磷酸键。(2)合成 ATP时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中,动物和人则来自于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故图中的a、b 分别代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3)由以上分析可知,c是指水解 ATP释放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点睛】该反应为 ATP与 ADP的相互转化,若反应向右进行,ATP水解,释放能量;若反应向左进行,ADP转化为 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23. 下列有关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染色质 染色体染色体 染色质染色质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A B C D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24.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 ATP 的全部来源B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C一定质量的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CO2和 H2O,释放的能量也相等D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时通常在碱性条件下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乙醇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25. 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一般存在于每个细胞中B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包括 DNA 和 RNAC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26. 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30,那么一个由 4 条肽链共 280 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是( )A31432 B31486 C313783638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27.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错误是() DA前者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C两者都认为突变、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略28.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肌肉组织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酵母菌在进行细胞呼吸时一定释放CO2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细胞呼吸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29.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 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3h 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h 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 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 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30. 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时CO耗氧量释放能量产生的水脂肪75%13%较多较多X糖类44%50%较少较少Y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脂肪中的 H 的比例是 12%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 XYD脂肪中 H 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31. 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略32.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遗传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BXY 型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C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XY 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如果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可表示为XX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略33. 下列哪项的比例不符合 1:3()A酵母菌分别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 CO2体积比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 与 AaBB 杂交后代隐性与显性之比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34. 细胞学说的建立体现了生物界的A多样性 B统一性 C差异性 D稳定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35.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血液中钙过多时会出现抽搐BO元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C玉米和人体内所含有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同一种元素的含量相差也不大D随着叶龄的增加,叶片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将逐渐增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专题】正推法;构成细胞的元素【分析】1、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体内无机盐缺乏会出现相应的病症,如乳动物血液中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在活细胞中O元素含量最多,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以碳链为骨架,因此碳元素是基本元素,是生命系统的核心元素;3、不同生物的元素的种类大体相似,含量差异较大;D、矿质元素分为可以再被利用的元素和不能再被利用的元素【解答】解:A、抽搐是血液中钙含量过少引起的,A错误;B、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因此氧元素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因此 C元素是所有生命系统中的最基本的元素,B正确;C、玉米和人体内所含有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同一种元素在两者体内的含量差别较大,C错误;D、随着叶片衰老,可以再被利用的元素转移到幼嫩部分,含量会逐渐降低,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正确结论的能力36.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B核糖体是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各种生物都具有核糖体 C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D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37.甜菜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再放人蒸馏水中,则能使水变红。其原因是 (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38. 叶绿体色素能够在滤纸上扩散,其中扩散得最快,含量最少的分别是()A胡萝卜素、胡萝卜素,B叶黄素、叶绿素 aC叶绿素 a、叶绿素 bD叶绿素 b、叶绿素 a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考点】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 b(第 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解答】解:(1)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其随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快因此,最上方的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2)色素带的宽度代表色素的含量,色素带越窄,色素的含量越低因此,含量最少的色素是胡萝卜素故选:A39. 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共同进化仅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40. 下图表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B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C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D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二、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非选择题(本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4040分。)分。)41.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 表示,后者用 F、f 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 B、无毛黄肉 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2)有毛白肉 A、无毛黄肉 B 和无毛黄肉 C 的基因型依次为_。(3)若无毛黄肉 B 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若实验 3 中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5)实验 2 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有毛(2). 黄肉(3). DDff,ddFf,ddFF(4).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5).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6).ddFF,ddFf(1)由实验 1:有毛 A 与无毛 B 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可判断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无毛的遗传因子均为纯合的;由实验3:白肉 A 与黄肉 C 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白色的遗传因子均为纯合的。(2)依据实验 1 中的白肉 A 与黄肉 B 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为1:1”,可判断亲本 B 关于果肉颜色的遗传因子为杂合的。结合(1)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 A、无毛黄肉 B 和无毛黄肉 C 的遗传因子组合分别为 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 B 的遗传因子组合为 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及比例为ddFF:ddFf:ddff1:2:1,所以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 3 中的子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均为 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5)实验 2 中的无毛黄肉 B(ddFf)和无毛黄肉 C(ddFF)杂交,子代的遗传因子组合为 ddFf 和ddFF 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42. 已知普通小麦的高秆和矮秆、抗病和易感病是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三组实验:(1)实验一:F1264 株高秆普通小麦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株(2)实验二:杂交方式是,该组实验能验证控制高秆和矮秆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3)实验三:如果控制高秆和矮秆、抗病和易感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D、d 和 T、t表示,其中 F1植株可以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类型和比例是;F1自交后代得到矮秆抗病植株的比例为(4)若要实验三中 F1自交后代得到矮秆抗病植株纯合体,应采取的措施是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76(2)测交基因分离(3)DT:Dt:dT:dt=1:1:1:1(4)选种,再连续自交【分析】分析实验一:子代中高杆:矮秆3:1,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亲本高杆的基因型均为Dd;分析实验二:子代中高杆:矮秆1:1,属于测交现象,则亲本中高杆的基因型为Dd,矮秆的基因型为 dd;分析实验三:高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杆抗病,这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DDTTddtt,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DdTt【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都是Dd,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即比例为DD:Dd:dd=1:2:1,高杆中杂合子占,为 264=176 株(2)实验二中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矮杆1:1,属于测交实验;测交实验可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3)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三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Tt,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 DT:Dt:dT:dt=1:1:1:1;F1自交后代得到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_T_:D_tt:ddT_:ddtt=9:3:3:1,其中 ddT_为矮秆抗病植株,比例为(4)实验三中 F1的基因型为 DdTt,其自交后代中矮秆抗病植株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若要实验三中 F1自交后代得到矮秆抗病植株纯合体(ddTT),应选种,再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故答案为:(1)176(2)测交基因分离(3)DT:Dt:dT:dt=1:1:1:1(4)选种,再连续自交【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同时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43.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 16%,aa个体占 36%,该种群 A基因的频率为A40% B32% C48% D34%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