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课件(31张).pptx
南朝南朝宋宋 鲍照鲍照 行路难是汉汉乐府杂曲,原为民乐府杂曲,原为民间歌谣,其辞不存。间歌谣,其辞不存。乐府解题乐府解题说:说:“行路难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之意。”续晋阳秋续晋阳秋说:说:“袁山松善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行路难曲,辞颇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涕。” 后经文人拟作,前多着一后经文人拟作,前多着一“拟拟”字字。 鲍照共创作鲍照共创作拟行路难拟行路难十八首,十八首,用以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思,寄寓悲愤。用以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思,寄寓悲愤。解读标题解读标题 鲍照(约鲍照(约414414466466),字),字明远,祖籍明远,祖籍上党,后上党,后迁于迁于东海东海(今江苏涟水(今江苏涟水附近附近)。)。他与谢灵运、他与谢灵运、颜延之颜延之并称为并称为“元嘉三元嘉三大大家家”,但生平遭遇、但生平遭遇、创作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风格与二人有很大大不同。不同。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拟行路拟行路难难(其四其四)鲍鲍 照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踯躅不敢言!不敢言!踯躅踯躅zhzhzhzh:徘徊不进的样子徘徊不进的样子将水倾倒于平地将水倾倒于平地, ,它们就向四面八方分流它们就向四面八方分流。人生下来命就是人生下来命就是即定的即定的, ,怎能怎能成天自怨自成天自怨自哀?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喝点酒来宽慰自己, ,边饮酒边吟唱边饮酒边吟唱行路难行路难,歌,歌声却因悲从酒中来而中断。声却因悲从酒中来而中断。人心人心又不是草木又不是草木, ,怎么会没有怎么会没有感情感情?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欲欲行又止行又止, ,犹豫再三还是不再犹豫再三还是不再多说什么。多说什么。理解诗意理解诗意愁这首诗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首诗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缘何而愁?如何表现?诗人缘何而愁?如何表现?细读诗歌,探究主旨 第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说明了什么明了什么道理?道理? 比兴比兴手法。手法。“水水”恰好比喻了社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这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这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第三句中的第三句中的“命命”是指什么?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看法? “命命”指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表面上是认命了,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表面上是认命了,实际上是实际上是对不公平的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对不公平的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第五、六句塑造了作者怎样的形象?第五、六句塑造了作者怎样的形象? 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画出诗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悲怆难抑的情态。 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趁着酒意击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行路难,将一腔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第七、八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七、八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抗争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抗争。第七、八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七、八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八句表达的则是作者第八句表达的则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心中的无奈,“岂无感岂无感”越是激昂,越是激昂,“不敢言不敢言”的痛苦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感变化情感变化平静恬淡开始自我宽慰发展借酒浇愁转折倾泻悲愤高潮 全诗突出写全诗突出写“愁愁”,以水喻愁,所叹,以水喻愁,所叹者愁,酌酒为销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者愁,酌酒为销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者更添愁。者更添愁。前人评价前人评价此诗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明远明远行路难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壮丽豪放,若决江河, 诗中不可比拟,大似贾谊诗中不可比拟,大似贾谊过秦论过秦论。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满怀郁结,满怀郁结,举杯驱愁却大放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而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诗人形象。形象特点形象特点 本诗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本诗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下的怀才不遇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愤慨不平之情慨不平之情。主旨归纳主旨归纳语言质朴语言质朴情感动人情感动人音律独特音律独特写作特点写作特点拓展延伸,比较阅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李白行路难行路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苏轼定风波定风波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藉猖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岂效穷途之哭! 王勃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序行路难行路难 李白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雪满山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比较阅读比较阅读 诗开头诗开头写写“金樽金樽美酒美酒”、“玉盘珍玉盘珍馐馐”,给人一个欢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停杯投箸”、“拔拔剑四顾剑四顾”,又向读者,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的冲击。 中间四句中间四句,既感叹,既感叹“冰塞川冰塞川”、“雪满雪满山山”、又恍然神游千载、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行路难路难”四个短句,又表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求的心理。 最后两句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实现。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以“长风破浪会有时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宕多姿。 李诗以李诗以“行路难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比喻世道险阻,抒抒写了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产生的不可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而放弃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会施展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乐观豪迈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调。 鲍诗通过刻画诗人满怀郁结,举鲍诗通过刻画诗人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杯消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自我形象,抒发了深沉而又怆难抑的自我形象,抒发了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怀才不遇的愁苦悲愤之情,激越奔放的怀才不遇的愁苦悲愤之情,表达了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悲愤。表达了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悲愤。比较鲍、李的行路难写作缘由写作缘由情感情感语言风格语言风格鲍照鲍照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壮志难酬抒悲愤抒悲愤深受乐府影响,深受乐府影响,语言清新质朴,语言清新质朴,气势连贯,笔力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酣畅淋漓李白李白抒悲愤抒悲愤+明豪情明豪情+展自信展自信 鲍照鲍照的的拟行路难拟行路难对李白的对李白的行行路难路难很有影响。很有影响。从思想内容来看从思想内容来看,都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从语言风格来讲,言风格来讲,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漓、跳荡雄肆。 不同点在于二人所处时代和境遇的不不同点在于二人所处时代和境遇的不同,造成了情感的差异。鲍诗同,造成了情感的差异。鲍诗表现门阀制表现门阀制度给寒士带来抑郁难伸的沉沦命运,度给寒士带来抑郁难伸的沉沦命运,情感情感上更为屈抑、困顿上更为屈抑、困顿;李诗表现权臣当道使;李诗表现权臣当道使志士难以施展抱负的艰难处境,志士难以施展抱负的艰难处境,情感上还情感上还有一种理想追求,更为积极和乐观有一种理想追求,更为积极和乐观。 比较阅读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比较阅读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同或相似的题材相似的题材。 诗歌的比较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题目中同时诗歌的比较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题目中同时提供两首诗歌进行比较。另一种是将一首诗歌和教材提供两首诗歌进行比较。另一种是将一首诗歌和教材中的一首诗歌进行比较,一般课本的诗歌都是要求背中的一首诗歌进行比较,一般课本的诗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诵的名篇。 命题方式有些比较相同点、不同点或异同点。有命题方式有些比较相同点、不同点或异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角度,有时不给。如给出比较角度就按时给出比较的角度,有时不给。如给出比较角度就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则可以从照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则可以从思想情感、表思想情感、表达技巧、形象、语言风格达技巧、形象、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比较。等角度进行比较。 比较阅读可比较比较阅读可比较同,也同,也可以比较易。但应该以求可以比较易。但应该以求异异为主。为主。方法指导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