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的转变论述.docx
-
资源ID:22042310
资源大小:31.3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的转变论述.docx
2022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的转变论述关于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的转变论述当前我国基础教化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动,数学新课程在教学理念、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崭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新课程的实施给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巨大冲击。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则是新课程实施的强大阻力,因此新课程呼喊着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获得现代化社会一般成员必需的数学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更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亲身经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应用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形成求真、求实,仔细严谨,勇于探究等良好特性品质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数学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二、数学课程内容的创新长期以来,为了克服教学中的主观随意性数学课程内容注意追求科学性、系统性和系列化,是具有主动意义的。但存在“繁”、“难”、“偏”、“旧”的弊病,这是以学问为中心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必定结果。鉴于此,这次数学新课程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阅历世界、情感世界的联系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对课程内容予以不断调整和更新发展,打破以往课程内容过于封闭的弊端。由此数学新课程变更了“难”、“窄”、“旧”的现状,建立了“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新课程肩负着转变“应试教化”的根基和建构“素养教化”大厦的双重使命,删除业已陈旧的失去学习价值的学问,如:带分数的四则运算一些繁杂的大数目的计算,以及类型化的应用题解答学问等。一些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应降低如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计数器的运用、实践与综合等封闭式学问的教学要求,提高开放式实力的培育标准,强调主动建构,反对机械重复,重过程,轻结论,重应用,轻理论,重探究,轻仿照打破原有比较严密的学问体系,拓宽数学学习的学问面,不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而强调要对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数学新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充溢特性和活力。以学生主体生气勃勃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从而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浓郁的人本意识。三、学生学习观的创新四、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另外,老师要擅长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心理学家认为“一切爱好都来源于人类的新奇心”,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遵从这一心理规律,不断地唤起学生的新奇心和学习爱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不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新奇心的方法有许多。有时以数学故事导人新课,有时以悬念导人新课,例如在讲100万有多大这节课时,笔者首先捏出问题:你知道100万粒米有多重?走100万步路有多远?100万元人民币叠在一起有多高?这些问题的引入培育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是师生交往、主动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注意交往,要求在和谐、民主、同等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学到数学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获得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健全的情感看法,初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五、课程评价观的创新课程评价观的创新是整个数学新课程最富有建设性进展的方面之一。就评价的目的而言。从以往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转向有效地促进学生特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课程评价的详细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优化。就评价的纬度而言从单纯的学问体系和实力训练转向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方法从单一的终端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兼顾考试试题中削减纯理论和纯学问型的题目注意考查学生应用学问的实力。就评价的主体而言,从单向的.老师评价转向师评、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者结合,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新课程评价重心的改变,更突出学生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六、教学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学生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金卡指出:“我们建立很合理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的主动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许多学生的苦恼、恐惊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挡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一语点破了只关注学科的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弊端目前中小学生的厌学也验证了这一点。数学新课程标记着数学教化的一个新时代的起先。新课程要求不仅关注学科,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具有特性的活生生的学生;关注学生喜怒哀乐、身心健康、情感看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兴致勃勃还是冷漠呆滞;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从而充分敬重学生,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经过一学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自己目前的教学现状与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还存在肯定的距离,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时时比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课改宗旨。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