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4部分 滚动检测卷(二).pdf
淄博市淄博市 2019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滚动检测卷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滚动检测卷( (二)二)(满分(满分:55:55 分分时间时间:60:60 分钟)分钟)第卷第卷( (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2020 分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15 个小题,1 11010 小题每小题 1 1 分,11111515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 20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冰水溶解B. 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2氢氧化钾溶液和氨水都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是因为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AHBH2OCHDOH3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2。93。pHpH3.54。56。36。67。68.0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4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无色的5某溶液里滴入氯化钡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此白色沉淀()A一定是硫酸钡B一定是碳酸钡C一定是氯化银D是硫酸钡或氯化银6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纯碱可从内陆盐潮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7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里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B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C蒸发时,将蒸发皿内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D溶解时,在量筒中边加粗盐边搅拌8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至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 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发生了中和反应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A图: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B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生成水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图C图: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图: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1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作溶解度曲线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 点表示在t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B35 时,将 20 g 甲物质加入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 67。5 gC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35时仍是饱和溶液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12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 X 是稀盐酸,a 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若 X 是稀盐酸,b 可能是氧化铁C若 X 是稀硫酸,c 不可能是单质D若 X 是稀硫酸,d 不可能是单质1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 SO错误错误! !造成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意义的是()A观察 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B向 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C对比不同浓度的 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D向 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14下列鉴别物质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鉴别物质实验方法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ACO2和 N2中,观察现象B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加水,观察两种固体的溶解CBaCl2固体和 BaSO4固体情况(NH4)2SO4固体和 Na2SO4固D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体15.将下列各组中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铜和硝酸银溶液B碳酸钠粉末与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第卷第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共 3535 分分)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 4 4 个小题,共 1515 分)16(3 分)如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1)碳酸氢铵保存的注意事项是_。(2)将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研磨就会发生反应,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色.17(4 分)下表是 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温度/30405060708090溶解度/g/g45。863。985。5110138169202( 1) 影 响 固 体 物 质 溶 解 度 大 小 的 因 素 有_(填一种)。( 2)30 时KNO3溶 液 的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的 最 大 值 是_(只列出表达式)。(3)90 时,将一定质量的 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90时的 KNO3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_。18(4 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业流程如图:(1)在步骤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_,由步骤所得的碳酸氢钠俗称_。(2)请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步骤中首先析出的是_。19(4 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1)小刚关闭 K,通入二氧化碳, A、B 中均无明显变化, A 中是_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_。(2)小刚关闭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 50 mL 上述溶液放入 A、B 中,关闭 K,通入约 500 mL 二氧化碳,若 B 中溶液无明显变化,且通入的二氧化碳体积远大于 A 中溶液的体积,则_(填“能”或“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 2 2 个小题,共 1414 分)20(7 分)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 CaCl2、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1)C 实验操作 A 的名称是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该操作的目的是_.( 2) 写 出 步 骤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主 要 化 学 方 程 式_;步骤的作用是_。(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4)另一同学用所得的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称量和量取溶解计算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_(填序号)。21(7 分)小夕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提出问题】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查阅资料】 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 Ba2有毒.【实验探究】 小夕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记录和解释】(1)组合、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_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2)请写出组合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结论】 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时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滤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实验 1】 探究沉淀的成分【提出猜想】 .沉淀只有硫酸钡。沉淀只有碳酸钡。沉淀中含有_【 验 证 猜 想 】梅 梅 取 少 量 沉 淀 于 试 管 中 , 滴 加 过 量 的_,观察到的现象是 _,证淀产生。【解释与结论】 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 认 为 清 液 中 含 有 的 离 子 除Na_(指示剂除外).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 1 1 个小题,共 6 6 分)22(6 分)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已知该溶液中含 H2SO4的质量为 9.8 g.某同学为测定该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向烧杯中逐渐加入 10的 NaOH 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记录如下:加入 NaOHNaOH 溶液的质量/g/g生成沉淀的质量/g/g50。00。0100。02.5150.08。6200。09。8250.09.8、 Cl外 , 还 有(1)该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_g.明了猜想是正确的。(2)参加反应的 NaOH 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实验 2】 探究清液的成分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 _,有白色沉参考答案1A2.D3.B4.B5.D6。A7。A8.D9.D12。C13.C14.A15。B16(1)密封保存、防潮防晒(2)NH4HCO3Ca(OH)2=CaCO32H2ONH3蓝17(1)温度(或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2)错误错误! !100%(3)不饱和93.518(1)使溶液显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小苏打(2)2NaHCO3错误错误! !Na2CO3H2OCO2(3)NaHCO319(1)氢氧化钠溶液2NaOHCO2=Na2CO3H2O10.B11.D(2)Ca(OH)2CO2=CaCO3H2O(3)能20(1)过滤烧杯、玻璃棒、漏斗除去难溶性杂质(2)MgCl22NaOH=Mg(OH)22NaCl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3)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又有氯化钠生成(4)21【记录和解释】(1)(2)H2SO4Ba(NO3)2=BaSO42HNO3【提出猜想】 硫酸钡和碳酸钡【验证猜想】 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生成【实验 2】 稀硫酸【解释与结论】 NO错误错误! !、Ba222(1)16(2)解:设与硫酸反应的 NaOH 的质量为x,与 CuSO4反应的 NaOH 的质量为y.H2SO42NaOH=Na2SO42H2O98809。8 gx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x8.0 gCuSO42NaOH=Cu(OH)2Na2SO4160 8016 gy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y8.0 g参加反应的 NaOH 溶液的质量共为8 g8 g10160 g答: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是 160 g.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