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人种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课件示例二.ppt
-
资源ID:22471446
资源大小:541.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口与人种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课件示例二.ppt
人口与人种特别新闻报道n今天是1999年10月12日,现在是北京时间早上9:10,大家早上好,欢迎收看中央一台新闻报道,现在进行特别新闻报道,今天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在18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 1818世纪以后,特别是世纪以后,特别是2020世纪以来,世界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n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亿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10202030304040505060 1.读图4.3,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中,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10030151212人口增长的变化规律: 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增长规律:从1830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表明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步趋快。2计算下表4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国家出生率死亡自然增长率英国1.201.08巴西2.031.3德国0.971.04尼日利亚1.232.780.120.73-0.074.01(1)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给这些国家排队,看看哪 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2)人口增加的国家有哪些? (3)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3.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非洲人口数/亿1950年:2.2亿1960年:2.8亿1970年:3.6亿1980年:4.7亿1990年:6.3亿2000年:7.8亿二、世界人口的分布n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例如,某地区面积为2 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200人/平方千米。n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n练一练 GO!请你根据下图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图中每格代表500平方千米, 代表40 000人) 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A地B地12500 100000080160160000010000n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n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两个地区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从自然条件分析: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亚洲东部是中国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亚洲南部是印度的恒河平原,欧洲主要分布在中欧和西欧平原,北美洲东部主要是五大湖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图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极洲更是无定居人口的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课堂小结:一、人口增长的特点。二、人口分布 2.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1.人口密度 练习n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 出生 率减去 死亡 率来计算的。 n2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的国家有:( B )n A.尼日利亚 B.德国 n C.印度 D.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