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浅谈小学生数学日记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docx
-
资源ID:22544890
资源大小:34.0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浅谈小学生数学日记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docx
2022浅谈小学生数学日记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浅谈小学生数学日记校本课程开发与探讨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醒悟地相识到,乘着课改的列车,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学校实现高速发展的惟一选择。为抓好教化科研工作,我们以“抓好校本课程,创学校特色”为我们科研课题的立足点,以数学日记的校本课程开发为本科研课题的切入点,仔细做好小学生数学日记开发与探讨工作,做到“以校为本,特色发展”。现就我们在小学生数学日记开发与探讨方面做的工作汇报如下:一、课程开发的背景新一轮数学课程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实力,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视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形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其目标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解决问题,进行数学思索和沟通,以及形成主动的情感和看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动身点。为了克服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作业没有注意学生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没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特征的缺陷。我们认为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把日记这一语文教学中独有的重要形式迁移到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正是以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为背景,给学生供应一个良好的运用数学的空间。数学日记内容体裁的开放性,拓宽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多元智能有了生长的土壤,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日记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为此,我把“数学日记”专题探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二、课程的目标总目标:1、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找寻、发觉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学习数学学问的过程,学会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情感和看法,写出自己对数学学问的独特感悟和不同的观赏视角,学会介绍自己创建性运用学问的构想、方案,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和方法。2、培育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习惯及表达真情实感、自觉反思的意识,提高学生感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实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力和合作学习的实力。3、引导学生把数学学问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把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适时指导学生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写出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经验与感受,形成良好的情感与习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阶段目标:一、二年级:学问目标: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找寻、发觉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学习数学学问的过程。实力目标:培育学生留心视察的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寻自己身边的数学,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相识四周的事物。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乐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沟通(以口头为主),喜爱学习数学。三、四年级:学问目标: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找寻、发觉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学习数学学问的过程,写出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经验与感受。实力目标:培育学生把数学学问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实力,把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乐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沟通(以笔记为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喜爱学习数学。五、六年级:学问目标: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找寻、发觉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学习数学学问、自觉反思、收集处理数学信息、动手操作实践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会自己的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经验与感受。实力目标:培育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习惯及表达真情实感、自觉反思的意识,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实力,在学生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时,逐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乐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沟通(以笔记为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喜爱学习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与习惯,感悟自己就是数学学问的发觉者、探讨者、探究者。三、探讨内容内容的选择主要有四个方面:1、引导学生学习、沟通、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学会介绍自己学数学,并应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体现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实力,以及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实力。2、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沟通智趣数学:学会介绍自己在书刊杂志及生活见闻中收集、整理的数学趣味题、智趣故事、趣味常识和自己的“独特解法”等,体现学生对数学的感情与其对数学充溢挑战性特征。3、引导学生反思、感悟数学:学会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情感和看法,写出自己对数学学问的独特见解和不同的观赏视角,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自觉反思的意识。4、引导学生学习创建性运用数学、动手实践方面:介绍自己创建性运用数学的构想、方案,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和方法,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力和合作学习的实力。四、课程实施1、大力宣扬,营造氛围。在数学日记校本课程实施之初,应主动取得上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并面对社会和学生家长宣扬数学日记的特点和课程实施的意义,让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们更多的了解、支持,营造有利于课程开发实施的社会氛围。2、加强学习,树立新理念老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数学日记课程实施胜利与否,老师的综合素养的提高,课改理念的树立,将起着确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有安排、有目的地开展校本培训,扎实抓好“三大本”即“教化教学后记”、“教化教学名言锦句”、“教法集锦”,夯实老师的教化教学理论基础。3、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激励性原则。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而培育爱好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励。在评价学生“数学日记”方面,我们要注意实行多元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形成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如:我们要求老师评改数学日记时,都要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会用数学”、“你将是21世纪的华罗赓”等这样的文字要常常在学生的日记本上出现。各班每星期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观赏数学日记,再评比出本班写“数学日记”的标兵。(2)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作用,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索方法和与人合作、进行沟通的技能。比如:在教学了“购物”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去参与购物活动,然后把自己的发觉写成日记。 由于课上的“购物”嬉戏给了学生充分的引导与铺垫,因此,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有不少新发觉,有的写到:“我和妈妈在超市买了一箱鲜奶,一共是52元,我发觉箱上写有告知我里面有24盒的'数字,还写有生产日期是20xx年10月,保质期八个月。我在想我怎么能算出一盒的价钱呢?”还有的写到;“今晚妈妈带我去面包店买一个价格2元的面包时,售货员阿姨少收了四角钱,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经妈妈指引,我才发觉店门口上写的:“晚上7:00后打八折的牌子。我这才明白,原来打折就是比原来的价钱便宜啊”。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觉的数学学问,使学生印象深刻,它不仅拓展了学生数学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主动主动地学习数学,表达数学,乐于与人沟通。(3)主体性原则。儿童是教化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子。学生要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主动思索、大胆揣测、感悟质疑、合作沟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特性的过程。” 收集信息资料,是引导学生自主发觉学问的重要途径。如:在教“生活中的大数”之前,我们老师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生活中的大数”的资料,然后让他们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学生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自主发觉了很多学问,汇报时心情高涨,内容可丰富了:“我从报纸上知道:我国的人口有13亿多,我国一天生产汽车”“我到商店望见洗衣机的价格是999元,电视机的价格有2300元、1900元,电脑的价格有7600元,10689元”“书上说一只杜鹃能吃掉松毛虫5000多条”这样,让他们做个学问的发觉者、学习的主子,他们乐于与人共享发觉学问的欢乐,自然想把自己的发觉写下来了。(4)活动性原则。人类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相识和改造世界的。儿童实践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要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沟通、学习、实践、提高。课堂上,我们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供应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发觉数学学问。比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通过创设情景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的样子,问学生它的面积是否变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再让学生动手拼、摆、剪、画、量、数,让学生尽情去探讨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发展,成为学问的探讨者与探究者。课外,还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日记手抄报”,写数学“调查报告”、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规定各班每星期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观赏数学日记,再评比出本班写“数学日记”的标兵,学校每月都要组织学生出版“数学日记”刊物供各班同学进行阅读、观赏、沟通。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学生要表达与沟通的愿望也就产生。(5)按部就班的原则。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训练。首先,我们老师在平常教学中留意引导学生把数学学问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把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适时指导学生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写出学数学、用数学、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经过与感受,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体会学习的乐趣。其次,每周我校还组织老师利用一到二次数学日记指导课的时间,给学生作数学日记的评优、展示、沟通,还帮助学生对数学学问作阶段性总结和运用于生活的指引,并作适当的写法指导,从而促使学生写数学日记有样可依,又有充分的内容和时间作保证,就保证每周能指导学生写出一、两篇数学日记。另外,我们给学生自由写的机会。平常可随时有感而发,想写的可每天写,激励生多写。如此,逐步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五、课程评价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数学学问写数学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生活,去思索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让数学日记成为联系生活与数学的纽带。当学生把视察生活的内容、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就呈现出了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写数学日记,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实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水平,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数学日记”使数学、语文、美术、科学等各学科得到有效整合,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老师的教化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其他学科的改革进程。六、困惑的问题1、写数学日记对学生来说,是件簇新事,因而实施初期学生爱好较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如何保持学生对数学日记的深厚爱好,如何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写数学日记,这是我们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2、写数学日记不能只停留在对所学数学学问的重复与再现上,那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深层次地去探究、去创新,这也是我们须要探讨解决的又一个问题。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