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帮扶调查报告经典范文五篇.docx
2022年最新帮扶调查报告经典范文五篇不断完善帮扶机制,那帮扶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帮扶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调查报告范文(一)4月13日,我们随市*主任到*乡及*村进行了帮扶的前期工作调查,并于随后组成专门调研组,深入上官村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听取各组负责人对本组情况的汇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与建议;深入4个村民小组中的12个农户,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查;走访了*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综合思考,现将该村的具体情况和帮扶思路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村地处*县城约1-4公里,是*乡政府所在地,*线、*线及*高速公路*出口引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有范家、孟家、半个城、焦家、小兴隆、大兴隆、刘东、刘西等8个村民小组,764户3091人,以湖北、河南、山东人为主,有少量移民,是全乡第二大村,典型的农业产业结构。全村总体地势平坦,为井灌区,耕地4270亩,其中粮食2500多亩,蔬菜1000多亩(其中塑棚约150亩),果树700多亩,人均耕地近1.4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轮作),亩均单产800斤左右,夏秋总产各200万斤左右;经济作物以蒜苔、大蒜、黄瓜为主;果树主要是柿子、桃、梨和苹果;畜牧业以羊、猪为主,羊存栏2100只,猪存栏1240头,有奶牛15头、秦川牛14头。引进渭北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占地89亩,有温室大棚40个。外出务工的240多人。村小学1942年建校,现有教职工24人,学生380名,学校占地15.2亩,有危房14间,教学条件比较差。全村共有党员56名,村级班子健全,机构运作正常。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00元 (实际抽样调查要低),有困难户24户,收入少但吃饭不成问题。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调查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有三盼: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三盼把村小学建设好。其它还提出许多具体问题。据我们考察,限制该村经济发展的还有一些其它因素。总体可归结为:1、村子较大,居住分散,基础差距大,管理比较困难。全村8个村民小组分别为8个自然村,村落不整,特色产业不一,经济基础差距较大,尤其刘东、刘西组水源贫乏,经济滞后,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村、组也无成型的发展经济规划。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影响农产品销售和经济发展。各村组之间的道路均土基路,特别是几条重要的生产道路雨天无法通行,影响农产品外运;现有机井水量小,干旱时浇地难,尤其*尚有300多亩缺乏灌溉条件。3、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农业领域全村目前无任何专业协会组织,使农户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4、农民怕担风险,不敢进行高效农业投资,投入能力也不足。如半个城组群众有务菜经验,水利条件好,适合发展温室大棚,但农户怕搞不成赔进去,加上没人组织,不敢投资。该村紧邻富平乳品厂,发展奶牛、奶羊条件得天独厚,但除各户少量养羊外,多数不敢养奶牛,怕赔不起。5、一些农村基本政策未落实,主要是机动地超标和承包不公平,不少农民心理不平衡。此外一些组家族势力较重,存在以势承包土地、承包机井和抬高水价问题,农户意见强烈。6、一些困难户经济条件太差,去年住房因雨倒塌或成危房,与周围反差十分明显,需予以关注。此外,不少农民反映国家实行减税和粮食补贴,但化肥、农药、电费等都不断涨价,尚需进一步调查核实。三、该村发展的优势和潜力1、经济基础较好。该村属井灌区,地势较好,又地处城乡结合部,农业的基本条件比较好,根据调查全村无赤贫户,吃饭不成问题。班子也比较好,运转正常。2、已有比较明晰的主导产业,群众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也有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如蔬菜是该村的传统产业,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其中以蒜苔、大蒜比较有名,市场销路一直较好。3、该村地处城乡结合部,临近县城和*、*等城市,有比较方便的进城务工机会,既可以增加农民短期收入,也具有经商的条件。4、*高速公路*出口引线横穿全村,有招商引资的便利条件和潜力。5、*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落户该村,三年来经营效益较好,有一定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该园目前正酝酿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如果促成,将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提供很好条件。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上官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们认为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挥潜在优势,做大做好做强主导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2、鼓励开展劳务输出,包括短期务工,增加农民近期收入。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年内组织一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帮助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长本领。同时大力倡导农闲时到*县城和*做短工。3、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初步拟定按农时季节年内邀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3-4次科技知识讲座。配合县乡农技部门在该村分产业确定若干个农业科技示范点,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造一个好的推广载体。4、引导农民建立各种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蔬菜类和养殖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5、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着手解决群众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一是积极与市县有关方面联系,尽快完成*组四百米进城道路的硬化问题。二是和省高管局联系,及时完成对*村辖区因高速路修建损毁路段的修复。三是协助完成对该村中心小学建设前期的论证规划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四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促成在*东岭新打一眼机井,解决该地块的灌溉问题。五是与县城建、环保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城市垃圾掩埋处理项目,带动该村道路修建和扩大耕地面积。六是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部分贫困户解决危房修建补助问题。力争年内办成2-3件。6、进行村组巷道整修,建设文明乡村。利用冬季农闲时节,组织群众对村组巷道进行集中整修,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提高文明化程度。7、发展塑棚工程和奶畜业。依托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为群众积极协调建棚资金,年内发展一定规模的日光温室。鼓励群众饲养奶牛和奶羊,使该村的奶畜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明显增长。8、年内组织农民开展一两次农村政策、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培训教育,启发内在活力,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组织人大机关干部不定期下村帮扶调研,向农民传信息,与农民勤交流,提高帮扶效果。调查报告范文(二)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林业系统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今年上半年,省总副主席费加带队,省总保障部会同省林业工会就全省林业困难职工帮扶和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到延边、白山两地及和龙、敦化、长白、抚松、通化、柳河等五个县市区,深入到八家子、和龙、敦化、白石山、松江河等五个林业局,通过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林业系统帮扶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分别听取了延边、白山两市州工会和延边林管局工会、森工集团工会及所属基层林业局工作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归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吉林林业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林地总经营面积35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4.21亿立方米。有国有林业局、经营局22个,林区总人口82万人,在册职工12.2万人,离退休人员9.2万人,困难职工3.7万人。随着天保工程实施,林业行业面临严重的资源枯竭,我省林业企业改制后,企业工作量不饱和、职工下岗失业成为全行业性的问题,从而造成职工困难面大,困难职工人数多,特困职工的比例大。目前,由于经济发展所限,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保障水平低,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林业部分职工生活还存在一定困难。近年来,全省林业企业将工会开展的帮扶工作纳入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中,并作为稳定企业的措施开展工作。林业系统有一批专职工会干部,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作保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困难职工帮扶网络。全行业共建立22个局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局机关所在地或林场建立了100多个扶贫超市、爱心超市和救助站、生活救急110等实物救助站,形成了多种形式、常规化的帮扶体系。林业企业基层党委和行政对工会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在资金上大力支持,逐年增加对职工帮扶的投入。两节期间,仅延边林业企业就拨付专项慰问款508.2万元。从工会自身工作看,做了大量细致且卓有成效的基础工作。一是摸清工作底数,了解掌握本地区本企业困难职工的第一手资料,积极向行政反映;二是通过合同签订解决。许多企业把每年需求的帮扶资金款项写入集体合同,通过企业的小立法,使企业对困难职工帮扶有可靠的资金保障。三是主动与当地民政、扶困办、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残联等部门协商,争取资金和物资支持。四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金捐助。如松江河林业局针对企业买断后一次性安置职工的生活困难,组织18家企业成立了扶贫帮困救助会,目前已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为企业帮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还有的企业工会组织成立了各类基金会,积少成多汇集资金,以帮助临时困难的职工;有的林业局积极协调地方部门,对生活问题较多、劳动能力差的困难职工,通过低保金扩面实施分类救助,确保了困难职工都能得到及时救助。二、主要特点近年来,我省林业系统工会立足企业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新时期工会帮扶保障工作,将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作为各级工会的重中之重。实现了有制度、有阵地、有举措、有成果的目标,并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建立统一工作格局,全力搭建帮扶工作平台。由于林业企业多处在偏远山区,林业困难职工虽属于城镇职工却未能纳入城镇低保管理。经协调和沟通,林业职工的低保认定管理工作均由林业企业工会负责,并创造了低保管理和帮扶脱贫的工作格局。林业企业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将其纳入到企业重点工作,特别是把低保工作纳入各企业工会保障工作职责当中。各林区普遍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会建立了日常工作机构,做到了应保尽保。去年,延边全州林业企业低保户为18,643,涉及人数34,121人,近年来争取到的低保资金累计达12,038万元。2、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纳入工作考核内容。为切实解决林区职工生活困难,各林业局每年都坚持开展职工生活大检查活动,把全部困难职工纳入到工会组织的视野当中,努力做到四清(困难人数清、困难程度清、致困原因清、家庭住址清),使工会组织成为全面掌握特困职工情况的第一知情人。同时,在帮扶工作中实行了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并开展工作绩效评定、工作监督考核、工作联系沟通机制等制度,确保工会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3、创新帮扶工作载体,拓展帮扶工作。一是创新扶贫超市发展模式,变以捐献为主渠道为定期定额拨款等多渠道并举的融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后续资金来源不足问题。如黄泥河林业局在延边林业首创的扶贫超市,到现在已陆续发展到11个;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成立的职工生活救急110,公司行政发文定期定额拨付扶贫超市资金的经验,变以捐献为主渠道为多渠道并举的扶贫融资方式等,从根本上解决了后续资金来源问题。二是创新帮扶救助模式,多方筹集帮扶资金,建立灾害自救基金会、职工互助基金会等多种形式的帮困组织,随时为困难职工提供救济资金,及时为困难职工解决燃眉之急。三是创新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各林业企业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工会干部以及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包保困难户,签订帮扶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帮扶到位、脱贫致富。四是创新医疗救助机制。实行困难职工扶困优惠卡、医疗优惠证制度,借助社会力量,减免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切实解决林区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如敦化林业局为3874名困难职工办理了就医购药优惠卡,汪清林业局在职工医院建立了扶贫病房使职工享受最低限价收费。五是创新助学方式。各林业局工会把开展劳模真情助学、一助一助学等活动,统称为情系学子、金秋助学,集中时间、资金和精力,保证了捐资助学效果更加明显、力度更加强劲。仅延边林业系统工会近两年的助学金总额就达320万元,有1328名大中小学生得到真情救助。通过开展金秋助学系列活动,确保了林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4、开展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强化输血、造血功能。各林业局多数建立了林业家政服务网,由工会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劳务输出和就业中介服务。林区工会组织职工开发利用林区资源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通过举办全民创业培训班、经纪人培训班以及种植、养殖、家政培训班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餐饮业、加工业、运输业等困难职工创业典型,帮助困难职工拓展增收渠道,增加个人收入,尽快脱贫致富。几年来,全省林业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0多期,培训职工1万余名。仅森工集团就为职工自主创业投入1459万元,八个森工企业职工创业年平均收入达到719.4万元。三、问题及建议实施天保工程后,由于国家对国有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减少,林区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林区的道路、桥梁、房屋等年久失修,林区边缘化趋势十分明显。加之林区生产经营困难,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富余人员多,贫困面广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林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帮扶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1、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国家对林业投资欠账较多,理应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加之林业行业和地域等特点,使林业经常出现政策真空,并逐步被边缘化。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木材生产和销售受到极大冲击,林业企业负担过重,仍然承担大量政府和社会职能,林区道路、供水、用电、供热、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差,致使林业弱势群体逐步增加,企业帮扶工作压力较大。2、现有资源和手段与困难职工群体帮扶要求不相适应。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加之历史的积淀,林业在新旧发展模式转换中承受了巨大压力和困难。特别是国家提出林业发展要实现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的转变,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后,全省各林区采伐量消减、生产设备闲置、大量职工下岗,造成了林区贫困群体比重增大,特别是延边州所属的10个国有林业局表现尤为突出。加之各林区帮扶保障资金短缺,现有资源整合不到位,帮扶手段落后方法单调,致使帮扶保障能力和水平远不能适应较大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要求。3、林业企业帮扶资金短缺。资金是制约帮扶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林业企业的帮扶资金主要靠企业行政拨款和工会经费支持,各林区的帮扶中心站(点)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缺少政府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来自社会各方的捐助,制约了企业工会帮扶工作的深化,直接影响帮扶效果。4、林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被保险人在发生重大疾病和高度残疾时给付的保金不高,不能有效地解决被保险人高额医疗费的负担;二是有的地方医保部门在基本医保中设置门槛费(每次入出院都重复收费);三是参保后,职工看病所花费用受限,而核销的比例却很小,职工患大病需支付巨额医疗费用,不少家庭为治病倾其所有,债台高筑,导致大量困难家庭出现,这是林业系统困难职工的主要成因之一。这部分职工仅靠企业救助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建议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从职工大病医保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以研究解决。5、离退休职工管理等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滞后。从目前全省林业系统看,困难职工的数量,帮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离退休职工,特别是一次性安置人员。尽管他们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但仍居住在林区,这部分人管理职能本应由社会和政府承担,但却常常处于单位社区无人管的社会边缘状态,且大多数无力缴纳五险,又无一技之长,劳动就业能力差,加之子女上学,意外灾害,因此,一有困难就找林业。如弃之不管,将会给林区稳定带来隐患,管之就会给企业增添沉重负担,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为切实做好林业系统帮扶工作,发挥帮扶工作在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构建和谐稳定林区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林业的帮扶:第一,高度重视林业帮扶工作。帮扶工作既关系到林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社会文明是否进步。应站在林区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林区面临诸多与内地不一样的特点,需要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需要享受到国家给予工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第二,加大对林业的帮扶力度。针对林业系统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特点,国家应加大对林区的投入,切实解决林区交通不便、职工收入偏低、用水用电困难、娱乐文化缺乏、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差以及就业难、子女上学难、职工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使广大林区职工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特别要加大对林区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林区职工自主创业,壮大林区经济,增加职工收入,使林业职工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和帮扶工作力度。畅通林区困难职工诉求渠道,及时掌握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帮扶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加快捷和高效。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提高林业职工的保障水平,扩大生活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如扩大林区职工互助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在再就业、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对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第四,创新帮扶工作机制。要在促进林业困难职工从根本上建立脱贫机制着眼,从推动林业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入手,让林业困难职工群体自身动起来、活起来、干起来,加大创业促就业工作力度。同时,还要围绕林区职工脱贫、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突出问题,建立起帮扶长效机制。第五,抓住林业棚改机遇推动林业帮扶。去年全省已有部分林业局作为棚改试点,今年又有18个林业局实施棚改。多数林业局进行棚改都由工会牵头负责完成旧房拆迁和新居回迁安置等项工作任务。建议政府财政部门拨付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林业棚改过程中困难职工的回迁和安置工作。同时,在廉租房补贴政策方面多给予倾斜,以促进林业职工队伍的稳定。调查报告范文(三)为使新当选的省人大代表做好出席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准备工作,根据安排,1月15日至19日,县人大召集我县省人大代表就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完善脱贫后助措施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简单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县2022年被纳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2022年12月,已顺利通过脱贫摘帽验收。期间,全县上下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战略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体制机制,始终坚持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配套扶贫政策措施、健全帮扶体系、完善投入平台,促进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努力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一)农村贫困人口有效减少。我县2022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541人,贫困村104个,贫困发生率12.36%。经过并村改革、一进二访和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至2022年1月,全县55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累计脱贫26036户95173人,全县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人口29221户103968人(其中已脱贫不再享受政策6753户24426人),享受政策22468户79542人,其中已脱贫19283户70747人,未脱贫3185户8795人(含返贫54户158人),贫困发生率1.001%。(二)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全县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集中解决了一大批贫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突出问题。近年全县累计投资73598.81万元,完成贫困区域道路建设总里程426.27公里,贫困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全部达标;累计投资投入8022.91万元,建设自来水管网、打井等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全县36.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累计投资2382万元,按60kw/村的标准新建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55个,新增光伏电力3438kw,55个贫困村农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在全县贫困村广泛推进了教育、卫生、文化、广电、旅游等项目建设,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三)扶贫政策措施有效落地。七项扶贫到户政策深入人心,贫困群众拥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产业扶贫上,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1091.6万元,实施重点产业项目69个,撬动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85亿元,带动71192名贫困人口实现产业脱贫,产业扶贫覆盖率达89.4%。在教育扶贫上,累计发放幼儿园入园补助928.2万元;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补助11743.35万元;普高和中职困难学生助学金4663.3万元,学杂费减免5007.42万元;投入资金39584万元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267所;雨露计划资助2439人237.35万元。在健康扶贫上,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的要求,2022年累计为10976名救助对象建立健康档案;享受基本医疗提高10%19460人次,总费用993.46万元;享受大病二次报账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补偿177人,补偿金额159.69万;9种大病患者集中救治193人,慢病签约3078人。在安居扶贫上,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56亿元,改造危房10263户,新建移民避险安置点6处10800平方米。投入易地搬迁资金7亿余元,落实搬迁3297户11994人。在兜底扶贫上,2022年我县精准认定社会兜底保障脱贫对象903户1958人,社会兜底脱贫对象每人每月补助标准从2022年242元提高到272元,年保障金从2904元提高到3264元,实现了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在创业就业扶贫上,2022年,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00余人,通过劳务协作转移就业301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60万元,扶持自主创业151人,带动就业1295人。在生态扶贫上,聘请40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按照湖南省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1.5元/亩的标准,共计发放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73.7万余元。二、突出成效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脱贫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以攻坚拔寨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2022年,我县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督查考核,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四个空前。一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底子空前精准。年内,通过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和系统动态管理工作,全县建档立卡系统基本解决了多年悬而不绝的拼户、拆分户、假户、户籍人口不正确、贫困人口不精准、漏评、错评、错退等八大突出问题,建档立卡系统问题数据从上年的约10万条减少到目前的不足100条,在系统管理上无论是自己同自己比、还是同兄弟县市比,都打了翻身仗。二是扶贫基础工作台账空前完善。全县贫困人口识别、帮扶、退出等标准程序和档案管理全面上台阶,全面告别了基层扶贫工作无资料可查、无依据可评判、无档案接受历史检验的被动局面,全面终结了县级扶贫档案资料缺失、不全面、不完整的被动局面。下半年,在全县全面推进了扶贫档案资料模板化、阵地建设样板化和工作机制制度化三化工作,贫困村两站一室一点(村级扶贫工作站、金融扶贫服务站、结对帮扶工作室、中国社会扶贫网村级信息采集点)和非贫困村一站一室一点(除村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情况良好。三是政策措施和资金项目空前落地。遵循湖南省1+10+17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全面加强财政涉贫资金整合平台建设,整合调动安全饮水、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兜底保障、农村道路、电商扶贫、生态保护等政策和资金项目资源参与脱贫攻坚,强化了脱贫攻坚制度保障,脱贫攻坚再也不是扶贫部门单打独斗。四是群众对扶贫工作空前认可。岁末年初,从市级和省级分别对我县的脱贫考核验收评估来看,全县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提升至98%以上,取得了异口同声的成效。三、存在的问题我县脱贫攻坚工作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但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持续加大后续帮扶力度,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扶贫工作经费缺口较大。作为贫困县,尽管我县财政十分困难,近年来仍坚持扶贫优先原则,千方百计统筹财政资金,想方设法加大投入,激发贫困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仅2022年,我县按照湘政办发202253号文件精神,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21亿元,县财政预算安排扶贫资金在4400万元以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达到了应整尽整、应投尽投。然而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于非贫困村,要巩固脱贫成效,统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均衡发展,加大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资金需求量更大,预估2022年所需资金在6亿元以上,全县尚有1.8亿元扶贫资金缺口。二是部分扶贫政策有待完善。比如,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基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面临贫困家庭人口在外就医、就学取证核实等种种难题,能否统一明确就学补贴是以学籍地解决还是户籍地解决,以免出现漏补或重复补情况。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规定已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的搬迁户必须是当年脱贫贫困户,但解决了住房问题,不一定就解决了收入等其他问题,不一定能当年脱贫。三是扶贫工作专职人员人心不稳。2022年是我县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砥砺奋进,尤其扶贫一线工作人员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经常日夜奋战、加班加点,为脱贫攻坚付出了辛勤汗水。但为保证扶贫工作的连贯性和队伍的稳定性,鉴于当前风清气正的政治大局和廉政纪律规定,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无任何政治和经济待遇,战斗力大打折扣。三、几点建议202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的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根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要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议省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增加基层扶贫工作经费投入。省级财政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增加安排贫困县扶贫工作经费,突出加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投入比例。二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业务指导。加强对县市区基层扶贫部门和涉贫部门系统数据管理、资金项目监管等各项工作的业务指导。三是补充完善部分行业扶贫政策。对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进一步明确在外就医、在外就学贫困人口享受政策的问题。对易地扶贫搬迁,进一步结合实际调整搬迁户必须为已脱贫贫困户的政策限制。四是切实减轻基层扶贫工作负担。对12317扶贫信访举报问题,查实后确属基层工作不到位的予以扣分,对其他情况要另当别论;对个别恶意缠访闹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黑名单制度,维护基层扶贫工作规则;对个别扶贫信访稳定问题,落实信访、网信等部门的联动责任。对扶贫信息报送数量,根据实情适当予以核减,减少基层工作强度,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五是全力保障基层扶贫人员待遇。出台文件明确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相关补助待遇,协调解决基层县市区扶贫办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编制,切实稳定基层扶贫工作队伍。调查报告范文(四)市统计局第十六批下派帮扶工作组,自 2022年4月1日入驻广饶县开发区前初村,随即按照下派工作队的要求开展了民情百分百调查活动,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彻底摸查,尤其在5月6日之后,前初村换届选举完成、新一届村委会产生,工作组迅速与其建立工作周例会制度,多次组织全体村委会委员工作会议、党支部会议、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对前初村基本情况、民情民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了解掌握,为进一步制定下派帮扶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基本情况(一)基本经济资源及经济发展情况前初村的基本经济资源主要有1100亩耕地,由于本地土质水质情况较好,开发利用活动也比较合理,所以全部耕地均被划归基本农田,周边及腹地分布有耕地附属的防护林带和灌溉系统;村庄之内的非住宅土地比例比较小,而且已经几乎全部用于开发较早的养殖业;从区位角度说,本村处于胜利油田采油三矿和四矿生产生活区近邻,北侧是广饶县纳税大户正和集团,南部是广饶县经济开发区,第二产业成片覆盖;石(村)大(营)路平行于一干渠紧靠村庄南缘,向西可至博兴,向东直达东青高速公路。(二)基础设施情况前初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较早,全村内外街巷均进行了较高标准的硬化和绿化。但正是由于规划较早,所以一方面存在某些规划模式不够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某些设施老化的问题。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1、除去村庄入口的一条主街之外,村内三纵八横十余条街道普遍偏窄,各街口排水管道多年为各种车辆碾压破损较为严重,路边排污管道垮塌堵塞近1/2,绿化带杂草滋生蔓延,需要彻底处理;2、本村尚无夜间照明系统,村民反映需要在主要街道安装路灯;3、本村饮用水供应虽然早已经实现自供自给,饮用水源为地下180米处地下水,泵房年久失修,屋顶已经塌陷,供水的罐体为1983年购置,老化严重,并开始漏水,部分供水管线由于材质不达标且当时埋于地下较浅,受到挤压或风化,导致管道老化,不能承受24小时供水系统的正常压力。4、农田灌溉取水井由于地下水位逐步下降,最近出现井口周边陪土塌方下陷的情况;5、本村多年没有垃圾处理手段,村西北角的自然水湾被垃圾填塞,主要街道杂草丛生,存在村民乱放杂物的场所,村容、村貌脏乱问题污染问题都急需处理。(三)村民经济收入情况前初村2022年人均纯收入12000余元,其中,从事第一产业收入3500元,外出务工收入8300元,其他财产性收入200余元,村集体收入基本没有。该村是典型的村民较富集体较穷的空壳村。(四)产业结构情况前初村现有耕地1100亩,全部为基本农田,其中200亩属于村集体所有,于2005年对外承包,承包费为270元/亩,由于当时村里修路急需资金,村集体和各承包户签订了一承包10年的合同,一次性收足了10年的承包费用,出现了涸泽而渔的现象,导致集体经济没有了来源。耕地中均匀分布灌溉水井25眼,灌排系统完善,有效灌溉率达到100%,完全可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农业技术更新较快,有省级高科技示范田200亩,全部农田均为亩产超过1吨的高产田。同时前初村有较为悠久的养殖业传统,村内成立了生猪养殖协会,现有养猪、养鸡专业户共30户。本村具有一定地理区位优势,村民中的个体经营大户带头发展物流运输餐饮等服务业,先后建成3家物流运输公司、1家加油站、12家餐饮业经营店。(五)村级财务情况前初村较早建立了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但是村级财务收入一直不高,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前县级各个部门的帮扶,没有太多财务运作活动,可以说既无大入也无大出,村里的公益事业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导致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老化而无力修缮,出现了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地方出现倒退现象。(六)村民基本情况前初村现有110户,407人,平均年龄42.5岁,传统农业生产和养殖业劳动力占用较少,年轻劳动力大多就近到广饶县开发区内的工业企业务工,另有少数人经商办企业。(七)村两委及党员情况前初村现任村委会委员三人,其中党员一人。全村党员一共18名,其中女党员1名,20岁至50岁党员10名;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0名,致富带头人6名;另有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委会主任范宝周,54周岁,任前创办个人企业一家,经营多年;为人热情干练,对村集体有高度的责任感。村委会委员兼文书范文孝,50岁,党员,大专文化,在村委会已经历任三届,深得村民信任。(八)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前初村民风淳朴,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良好。本村拥有25人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一支,建有图书阅览室一处,内有图书2000余册,老年人健身场所一处,健身器材8套。二、发展优势、劣势分析基于前初村的各方面基本情况来看,其发展优势与劣势都不是很突出。从产业升级化发展思路来看,本村土地利用几乎已成定局,一方面基本农田的地位不可动摇,另方面村内住宅规划紧凑,没有土地置换的余地,没有发展第二产业的空间;而本村既有的养殖业,无论从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来说,还是从经营户自身技术能力、经营意识情况来说,目前仍然不具备进一步整合集约化的条件。目前可见的发展方向局限于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输出,这是前初村目前的基本状况,也恰是本村村民比较富裕而村集体比较穷的根本原因。三、对策思路及工作计划(一)对策思路鉴于上述调研结果,本工作组认为针对前初村的帮扶工作思路应当以避短为先,力图扬长。同时要着重培养干部。避短为先,就是务必认清前初村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发展的劣势,不要停留在对周边村庄的羡慕上,避免在可能性极小甚至没有可能性的方向上浪费精力;力图扬长,就是承袭本村的养殖业传统,深入探索养殖技术和经营策略,从生产效益和经营模式两个控制层面上将本村养殖业推向更高级的发展轨道,让养殖业从内容上也就是养殖品种上、从形式上也就是资金运作上都实现多样化,这样才能够使本村的养殖业灵活而稳健地发展壮大。从根本上说,我们的下派帮扶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单元,我们开展帮扶工作当然必不可少要给予帮扶村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任何实体都不是仅仅依靠外力帮扶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帮扶还在于对其自主自立能力的培育。所以,我们的帮扶工作仍然要以培养干部为核心,把上级党组织的关怀以强大的思想力量的形式转达于基层,让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说,就是要以我们统计局下派帮扶干部的全心努力之中,在前初村发扬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精神,建设和谐村集体,让致富带头人能够直接带人致富。(二)帮扶工作计划1、搞好班子建设。前初村委班子是刚刚选举产生的新班子,只有一人是原村委成员,新一届村主任和一名女性村委委员是从未有过村委工作经历的人员,村务工作方方面面了解掌握不多,尤其需要尽快适应新岗位。为此,下派帮扶工作组决定首先在村委层面实施帮扶工作,将工作组三名成员与村委成员三名成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子,一个工作组成员包抓一个村委成员,帮助其学习党和政府有关农业农村的相关政策。2、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创建五好党支部。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及有关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村级财务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村级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3、在村两委的协助下,进一步广泛开展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实施帮扶工作亮民心工程,对村里路灯进行改造安装。二是实施帮扶工作润心田工程。村里自来供水设施已经年久失修,这项投资大约15万左右。三是进一步抓好生猪合作社建设,完善制度,发挥其带头作用。四是一是重点培育1-2个生态猪养殖示范户,辐射带动本村养殖户和邻村养殖户进行生态猪、放心猪的生产。五是积极开展区域帮扶。参照德州市统计局的办法,帮助乡镇街道,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立涵盖社区基本情况、人口与计生、合作组织、党务与组织、民政与社会救助、集体财产、住房与出租、人员分类、企业管理等全方位的指标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以长期以来困扰党委政府在发展与服务方面基层底子不清、资料不全、信息不新、情况不明四大难题,为党委领导、政府决策、部门服务、公众参与搭建了便捷有效地服务平台,从而实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委领导,政府决策,部门管理,公众参与的施政格局,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加强执政能力,从而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六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建前出村锣鼓队、秧歌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好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