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2261040       资源大小:121.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4.学会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先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再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2.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撰写习作。3.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教学过程板块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玩“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玩一个“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仔细观察图片,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长城图片)(1)指名学生猜。(万里长城)(2)你攀登过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吗?(3)万里长城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继续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北京故宫图片)(1)指名学生猜。(北京故宫)(2)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3)北京故宫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3.继续玩游戏,猜猜这是哪儿?(课件出示秦兵马俑图片)(1)指名学生猜。(西安秦兵马俑)(2)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3)西安秦兵马俑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4.教师小结: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板书习作主题,齐读习作主题。(板书: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设计意图】通过玩“中国著名景点猜猜猜”的游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习作。板块二 查阅资料,整理资料 1.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课件出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截至2019至7月6日,列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一共有37处,另外,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4处,分别是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写,你选哪一处?(学生自由选择)3.查阅资料。确定好了要写的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们能提笔就写吗?(不能,我们对这个地方不了解。)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了解这个地方?(查阅资料)课件出示l 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情况。l 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2)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查阅到相关资料?(网络搜索、在相关书籍上查阅)(3)大家可以到学校的电脑室和图书室去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4.整理资料。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多,但我们不可能把这些资料都用到习作中去,所以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课件出示l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l 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2)可以把我们搜集的资料分成哪几类?(可以分成描述外观和结构类、记录历史变化类、讲述相关故事类。)(3)学生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5.教师小结:本单元的习作是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好习作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写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再查阅资料、整理资料,为撰写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板块三 运用方法,撰写习作1.撰写习作。如何把整理的资料撰写成一篇习作呢?课件出示l 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l 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2)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就要运用我们刚刚学习到的习作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如果写说明文,还可以使用图片、表格来说明。习作中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不能太多,并且要注明资料来源。2.学生自由撰写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设计意图】提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撰写习作,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第2课时课时目标学会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上节课我们一起搜集资料,写了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节课我们把大家的习作评一评、改一改。2.回顾习作要求。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3.要想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描绘外观和结构、记录历史变化、讲述相关故事)4.要想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要注意些什么?(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回顾习作要求和写作方法,为修改习作打好基础。板块二 佳作欣赏,感悟写法1.朗读佳作,共同赏评。老师这里有一篇我们班的同学写的佳作,请同学们一起赏评一下。课件出示秦兵马俑兵马俑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它坐落在西安市临潼区,三个坑以“品”字形排列。三个兵马俑坑里共保存着8000多尊陶俑和陶马,它们神态各异,形象逼真。陶俑都精神抖擞,有的手持兵器,有的断胳膊断腿,有的半跪在地上;陶马都体格健壮,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还有的闭目静立。游客看着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和陶马,怎么会不交口称赞呢?兵马俑里不仅有陶俑和陶马,还有两个做工精致的青铜马车。一号车在古代被称为“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它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上装备齐全,如弩机、剑、盾牌等,应有尽有,它就相当于是现在的警车,用来保护后面的二号马车。二号马车叫“安车”,是专门给主人坐的,不管谁看上去都会觉得它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富丽华贵。这组马车还被称为“青铜之冠”和“国家瑰宝”。兵马俑里面还有一部分文物兵器,其中在兵马俑一号坑里有一把硬度高、光洁度高、异常锋利的宝剑。这把剑可以用“削铁如泥”来形容,因为它一下子可以划破19张纸,没想到在地底下深藏2200多年的宝剑还能如此锋利!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瑰宝。这里的每一尊陶俑、每一尊陶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指名这篇习作的小作者上台大声朗读习作。(2)讨论交流:欣赏了这篇佳作,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指名学生说)2.教师小结:介绍一个地方,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可以同时描绘外观和结构、记录历史变化、讲述相关故事,也可以只选择一两样来描写,不用面面俱到。【设计意图】通过佳作欣赏,使学生感悟写好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篇佳作的优点,使学生在习作中有所借鉴。板块三 集体评改,共同提高1.出示问题习作,集体评改。老师这里有一篇我们班的同学写的有问题的习作,请同学们一起帮助他评改一下。课件出示北京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一共有四个大门,东面的叫“东华门”,北面的叫“神武门”,西面的叫“西华门”,最大的便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进了午门过“内金水桥”,穿过“太和门”,便到了故宫里最大的殿“太和殿”,它是所有宫殿里最“高级”的殿了。它前面有两对铜龟和铜鹤,象征着“国运永昌”。这座大殿建造得十分精巧,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技术的高超水平。后面的“中和殿”“宝和殿”的造型与“太和殿”都不一样,这些大殿都是由很多根红色的大柱支撑,每根大柱上都刻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金龙,格外壮观。这三座大殿是故宫最有名气的“三大殿”。“三大殿”后面是“后宫”,这里是太后、皇帝及后妃们起居的地方。屋里摆设着非常华丽的镶满各种钻石的钟表,每间屋子里都有一张床,床上的被子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支红蜡烛,蜡烛上面也盘着一条金龙。这些都体现出那个封建时代的君主生活的奢华。(1)快速浏览这篇习作,讨论交流:这篇习作的问题在哪儿?作者完全是按照搜集的资料抄下来的,没有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作者只描绘了北京故宫的外观和结构,没有把北京故宫介绍清楚。没有抓住北京故宫的特点来描写,写得不够生动、具体。(2)我们应该怎样修改这篇习作?(要添加北京故宫的历史文化和相关故事等内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抓住北京故宫的某一个特点来描写,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北京故宫,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指名学生现场帮他修改习作。(课件出示修改后的习作)(1)指名学生朗读这篇修改后的习作。(2)学生讨论交流:这篇修改后的习作好在哪儿?(添加了北京故宫的历史文化和相关故事等内容,把北京故宫介绍得更清楚了。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北京故宫,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3.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修改习作的方法,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学生自由修改习作)4.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一评,介绍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5.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为止。6.全班展示写得好的优秀习作。【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对问题习作进行集体评改,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评评改改的过程中学习到修改习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看看介绍得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板块四 交流收获,总结方法1.习作改完了,说说你对所改的习作是否满意,满意的地方在哪里,以及修改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2.学生认真地将修改满意后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3.教师总结:要想写出好的习作,修改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创作后,一定要反复地对习作进行修改,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本次修改习作后的收获,总结出本次习作和修改习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教学反思1.习作之前充分准备。这次习作是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主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这个问题要是讲起来就太复杂了,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清楚的,我干脆直接告诉学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为学生确定写作对象做好了铺垫。将学生确定好写哪个地方之后,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整理资料的方法。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此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主动性,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总结查阅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为学生撰写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指导评赏,成就激励。在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小组内互相修改习作、全班交流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在班级内指导评赏作文,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让学生在班级内朗读优秀习作,对优秀习作作者进行鼓励和赞美,通过评奖激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习作,并乐于习作。第 7 页 共 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新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质课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