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用数学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2用数学教学设计用数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须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用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用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用数学(1)教学目标:1、学会用7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娴熟口算7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洁问题。3、训练学生依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实力。教学重难点:娴熟口算7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教学打算:课件一、引入秋天到了,小兔子要采蘑菇过冬了。二、新授1、加法出示兔子采蘑菇图师:咱们一起来看,左边有几只兔子,右边呢?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你能说说图意吗?分组说图意生回答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师:求一共有多少,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谁能列一个算式?生回答4+2=6,板书三、46页做一做四、减法图式小挚友们回答得真好,那老师还有一幅图,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出示青蛙图问:你能说出图意吗?求剩下几只,就是要从总的里面去掉走的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五、47页做一做用数学教学设计2课题:相识米 用米量教学内容:P4及练习一第3、4、5题。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在活动中相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表象。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教学打算: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用米尺完成对物体的测量,驾驭测量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学问? (上节课我们相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你能用你手上的学生尺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吗? 假如用你手上的尺子量我们教室的长,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为什么? 老师指出:量老师的长、操场的长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接着相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相识米尺。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情愿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老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留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终停了下来。)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老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老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1)横向、纵向建立1米的表象 老师拿出米尺告知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打算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老师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练习实际生活想一想、说一说) 2、视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 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100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3、量出长绳。拿出打算好的长绳,量出1米。(留意: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沟通反馈,接着量2米、3米4、估量。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老师指出:通常状况下,我们不行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三、积累运用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老师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多媒体课件演示:跳绳,小猫,长椅。)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3、操作性练习。(l)相识卷尺和皮尺。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老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相识卷尺和皮尺。(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沟通。(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四、课堂小结今日我们相识了什么长度单位米?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小结:这节课我们又相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生活中有许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觉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用数学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通过看、说、摆、分、画、互问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动突出拼角活动的内涵。2、加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的理解。3、在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同时,积累数学活动阅历和解决问题的阅历。教学重点: 依据不同的要求,用三角尺拼出各种角。教学难点: 加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教学打算: 一副三角尺,钉子板、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先视察,说说每个角是什么角。学生视察后汇报。学生汇报时,问:你是怎样验证的,2、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形成的角,指名学生上台用 同样大吗, 三角尺在钟面上摆一摆,然后说一说3、出示一副三角尺。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直角、锐角 和钝角,找寻锐角和钝角时,我们是用三角尺上 的直角去找寻的。出示一副三角尺,看来三角尺的用处还真 大,那么,三角尺上还藏着哪些学问呢,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用一副三角尺拼一拼(1)比较两个三角尺。视察两个三角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组探讨沟通后 汇报)依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相同:两个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不同:一个三角尺两个锐角是一样的,另 一个三角尺上的两个锐角是不一样的。(2)你能用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吗,沟通:钝角比直角大,我们在拼的时候可以怎么想,(利用直角,在直角上加一个锐角) 学生动手拼一拼,展示不同的拼法,指名沟通,拼出的是直角吗?小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角肯定是钝角。三、拓展练习1、教材第42页做一做。 同桌合作,沟通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展示 和钝角。2、练习八第12、13、14题。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在拼一拼中你学会了哪些学问?用数学教学设计4一、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驾驭了如何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同时在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图的步骤,具备了基本的作图实力,并能简洁的表达作图过程,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问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验了许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肯定的合作学习的阅历,具备了肯定的合作与沟通的实力。二、教学目标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如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积累了肯定的活动阅历,提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洁应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根据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洁应用。2、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3、能够通过尺规设计并绘制简洁的图案。4、在尺规作图过程当中,积累数学活动阅历,培育动手实力和逻辑分析实力。三、教学设计分析1、回顾与思索活动内容:(1)怎样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练习:已知线段a,b,c,作一条线段m,使得m=a+bc活动目的: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用尺规作线段,既达到了复习巩固,反馈落实的目的,同时娴熟尺规的运用,积累活动阅历,也为后面学习用尺规作角起到了铺垫的作用。2、情境引入,探究发觉活动内容:如图2用数学教学设计5一、设计思想新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念。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视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困难。本课要让学生经验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解决问题。二、教材分析:"用数学"在前面已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学问没有用标题的形式明确给出。在这里出现"用数学"的标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数学学问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第七题是用"停车场"的画面绽开的,描述了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6辆车正在开进停车场,要解决的是"现有几辆车"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首次接触,学习起来有肯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复习重点是培育学生合理运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复习难点是文字信息的处理,依靠关联词语理清解题思路。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能够依据情境图给出的资源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但对于捕获文字信息尚有困难。因此在原有学问的基础上,老师须指导学生绽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出形象图外的信息资源,学会解答用比较抽象的文字表示条件和问题的题目。四、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3、创设情境,在嬉戏中感知数学,在数学中体会胜利的喜悦。五、教学重难点培育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复习"用数学"第117页第7题时老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视察,并说动身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探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接着出示图中两为小挚友的对话,理解"又开来了6辆"这话的含义,告知学生,图上开来的汽车没有画出来,应当依据图上小挚友告知我们的条件来解决问题。七、课前打算课件:停车场情境图,堆雪人图和妈妈儿子对话图。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口算10-7 5-4 6-2 7-3 8-0 18-1017-7 18-5 2+13 4+10 6+9 27-208+5 0+0 15+4 5-5 5+7 20+92、填未知数(1)6+( )=11 14-( )=10探讨:,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2)练习9+( )=13 8+( )=15 12-( )=25-( )=4 7-( )=1 ( )+7=14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二)创设情景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1) 学生视察,分组探讨,说说发觉了什么?(2) 引导学生思索:依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 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精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4) 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挚友是怎么说的?(5) 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老师板书:9+6=15(辆)(6) 问:假如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三)巩固练习新题出示"堆雪人图",书上第121页第11题。问:你们喜爱堆雪人吗?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口头编出一道应用题。)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挚友在堆雪人吗?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2、出示"对话图",书上第121页第12题。(1) 分组探讨,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 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3) 依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4) 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学问方面的问题?(四)老师总结1、小挚友,今日我们学习了"用数学",大家能够依据图上的意思解答问题了。现在老师出一道题目,你还会做吗?(出示下题)2、从你们身边的事物中找一找,依据"9+7"的算式,提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想一想,怎么编?可以与同伴沟通,也可以与老师、爸爸妈妈探讨,看谁编得好。九、板书设计十、作业设计用数学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 新课标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85-86页,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相识,能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驾驭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能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2、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育学生的迁移类推实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3、使学生了解求百分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步渗透概率统计思想。教学重点:驾驭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一些百分率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提问:百分数表示什么?2、说出以下百分数的含义:我们班第三单元测验,有97%的人达到了优秀。我们有45%的人近视。师:由于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教学达标率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熬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学生解答,反馈: 板书: 3、问: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百分数表述出来吗?4、师: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也叫做达标率。(请12人复述什么叫达标率。)板书:达标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5、引导学生总结达标率的计算公式。板书: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 / 学生总人数 ×100问:公式中为什么要乘100?(因为达标率是百分率的的一种,公式本身应当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假如公式单写成“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 / 学生总人数 ”只是分数形式,而不是百分数。假如在“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 / 学生总人数”的后面添上“×100”(相当于×1),就可以既使数值不变,而又是百分数的形式。)6、在题目中再加上一问: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让学生解答。板书:120/160×1000.75×10075问:“达标率是75”是指什么?后面要不要写单位?为什么?(百分率是表示两个数的比,没有单位名称。)7、比较一下求达标率和求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二)教学发芽率1、创设情境,出示例1第(2)题,问:发芽率的含义是什么?(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2、学生尝试算出绿豆种子的发芽率。3、反馈算法,问;你能不能像计算达标率一样,也总结出一个计算发芽率的公式呢?让学生把书85页的公式填完整。板书:发芽率发芽种子数 /种子总数 ×1004、让学生接着算出花生和大蒜种子的发芽率。5、老师说明:发芽率对于农夫种田是非常重要的。农夫伯伯须要依据发芽率的凹凸来选择种子品种和确定播种面积。这样,既可以保证所需苗的棵数不多不少,又可以避开种子的奢侈。所以求发芽率对农业生产丰收有重要作用。(三)其它百分率的计算1、师:生活中用百分率进行统计的还有许多,像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等等,你还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子吗?(出勤率、出米率、出油率、及格率、优秀率、成活率、命中率、升学率)2、你知道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吗?可以怎样求出这些百分率呢?小组探讨、沟通。3、全班沟通,总结一些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三、巩固应用1、完成书86页“做一做”第2题。2、书第87页第1题。完成第1题后,可提问:我们班某天的出勤率为100,说明白什么?有人预料我们班明天的出勤率为120,可能吗?让学生思索、探讨。3、推断:(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日全部到校,六年级今日的.学生出勤率是98%。(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4、解决问题: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日出席48人求六年级一班今日的出勤率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六年级一班同学一共做了400题,错误了16题,求错误率。5、变式练习(1)种了100棵树,死了1棵,求成活率(2)25克盐和100克水,求盐水中的含盐率四、全课总结课后反思:今日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求“百分率”,联系生活实际,我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回答问题有了肯定的基础,突破了重点,难点。 课堂上我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都来自生活,一环扣一环,层层加深,既练了学生的思维实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也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欢乐,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比如从例题求一对有着相对关系的出勤率和缺勤率,了解它们之和是100%,到基本练习达标率、发芽率等从单一的计算百分率,到“种了100棵树,死了1棵,求成活率”、“25克盐和100克水,求盐水中的含盐率”等变式练习,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广袤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实力。用数学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正确驾驭求稍困难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驾驭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教学难点:正确、敏捷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依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 )二、新授1、教学例3(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2)学生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3)引导思索: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今年图书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今年图书的册数是原有的120%。(4)学生探讨后分小组沟通,并独立列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教学设计第一种:140012%=168(册)1400+168=1568(册)其次种:1400(1+12%)=1400112%=168(册)2、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3、巩固练习:完成P93做一做第1题。三、练习1、补充练习(1)出示练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2)分析理解: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B、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可以怎样解?(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2、学生做教科书练习二十二的第1、3、4题。课后反思:本部分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像,只是相应的分率转换成了百分率。因此,在复习上,我支配了与例题较为相像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对题目的变更,让学生了解二者的联系。因为题型及解题方法几乎都相同,学生学起来也较为简单。用数学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数学探求学问的爱好,并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题。2、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酷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教化。重点体会学问的价值并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题。难点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题。内容与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课件出示梅花鹿图图中有9只梅花鹿,有3只渐渐离开了,还剩下几只梅花鹿?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梅花鹿的?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走过鹿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白鹅呢?课件出示白鹅图生说图意全班沟通独立列式计算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三、课中操同学们都是聪慧的孩子,有漂亮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四、做一做说出图意再列式。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又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五、作业用数学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3、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生沟通引入。老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单位长度。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小木块作单位来量一量学具中纸条的长度。老师: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量贴在黑板上的这张纸条,让学生来量。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感受。(小木块在黑板上放不住,测量起来很不便利。)老师说明:在测量这两张纸条的过程中,我们采纳了同样小木块,虽然得出了结果,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便利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精确、便利地表示物体的长度,还有什么好的便利的工具?生:师:为了精确、便利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独创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课件演示)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在不同位置的两张纸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虽然统一了单位长度,但用同一物体作标准摆放时受到限制。激发学生想用比较便利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介绍相识尺子。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细致视察过尺子吗?(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学问。(2)全班进行沟通。老师小结结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相识还真不少,今日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相识一个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相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3)全班沟通,老师小结: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课件演示,相识刻度线)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标有5的刻度线在哪儿?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课件演示)设计意图 学生现有的数学阅历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究、建构新学问的“支架”,介绍相识尺子提高学生的学问面,老师了解学生对刻度尺的相识程度,为下面的学习作打算。2、相识长度单位“厘米”。(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沟通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沟通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师:“请小挚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沟通后,课件演示)(3)相识几厘米。师:你还有什么发觉?生: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在尺子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课件演示)设计意图 采纳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使学生进一步相识直尺,知道1厘米不仅仅是从刻度0到刻度1的距离。通过多种形式,巩固1厘米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显明表象。使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厘米表象,深刻理解了直尺上的1厘米就是1大格,2厘米就是2大格为后面自主探究测量物体的长度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3、用厘米量(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画棒有多长?(2)量一量:一支铅笔有多长?(汇报量的方法,全班评价)老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纸条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课件演示)(2)请学生再测量一次。(3)估一估,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4)量一量。用正确的方法量出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沟通、分析、反思,体会到从“刻度0”起先测量的优势,并且能依据实际的状况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亲身经验学习数学学问的过程。三、方法应用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3、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长。4、推断题。(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加深用厘米量的正确测量方法。培育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必需建立在对“厘米”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假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请生回答)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作单位。相识了1厘米的实际长度。进一步相识了刻度尺,学会了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一个物体大约的长度。同学们采纳自主思索、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胜利的驾驭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胜利的欢乐。但是,还有几个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向这些同学学习,主动参加学习活动,主动回答问题,好吗?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谈收获,在一次体验学习的欢乐。老师最终的小结,不仅重申了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同时激励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主动参加,享受胜利的欢乐。用数学教学设计10教学内容: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洁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供应丰富、现实、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实力与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解答简洁的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教学打算: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例3主题图。(1)谈话:小挚友在课间喜爱玩些什么嬉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沟通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全班汇报。: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心情饱满、主动投入学习。二、探究学习教学例3(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2)、学生探讨、沟通、汇报:*一共有多少学生?*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其次、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觉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探讨探讨。(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当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挚友说说。2、出示课题板书:解决问题用学过的学问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供应信息。三、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视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爱好。激励学生依据图中供应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学生从图中搜寻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老师巡察、指导。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沟通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经验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四、课堂总结。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数学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初步培育学生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视察、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验从生活数学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学问的现实性。(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打算老师: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老师:同学们,国庆节到了,学校为庆贺祖国的生日,要进行迎国庆歌咏竞赛,要在校内里拉上彩旗,彩旗是按1面黄旗,2面绿旗3面红旗的依次组成的。出示课件:猜一猜,第13面是什么颜色的?第35面呢?第98面呢?老师:同学们真厉害,猜得特别精确,其实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咱们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二、尝试问题,自主学习。(1)显示例4的主题图,让学生视察。老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当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依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有32个同学生2:老师要求每6人一组生3: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师: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起先吧。(2)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说说自己的算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假如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提问:师: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呢?余数2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老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吗?余数2呢?生:商表示可以分5组,余数表示还多2人。(3)出示练习十三的第2题。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问题怎么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98=11(米)11÷2=5(根)1(米)答:可以做5根短跳绳,还剩1米。三、探究合作,解决问题。2、做56页第3题。画线段图分析,说一说。四、本课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五、练习作业。1、教材P56第2、3题。2、把你学到的学问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例4、32÷6=5(组)2(人)5632302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教学反思:本节课目标详细,可操作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的设计是以创设开放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问,并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用数学教学设计12教学内容:课本第18页,例1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动身,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验探究求商的方法,教材选取的被除数不超过12,便于学生在数据较小的状况下,通过操作和推理探究求商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相识做铺垫和平均分实物的实践阅历,因此,在教学是着重让学生经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教学目标:1、 探究求商的过程,理解求出除法算式的商的多种方法。2、 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驾驭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3、 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驾驭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教学打算:课件、小棒20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1、背诵乘法口诀2、先填空,再说说你用的哪句口诀?(“开火车”嬉戏)2×( )=4 3×( )=64×( )=8 ( )×3 =12( )×4 =20 5×( )=15二、创设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