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资源ID:2286083       资源大小:521.1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语文试卷第 1页(共 16页)试卷第 2页(共 8 页) 绝密启用前 2017 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试卷 语文 一、积累运用(25 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括号内。 (2 分) 怎不忆江南?那半江瑟 ()瑟半江红的江南,那落霞与孤鹜 ()齐飞的 江南,那杨柳依依、君子好 qi()的江南,早已超脱了时空的藩 l() , 演化成历史哲学意味深长的梦江南。(摘自陆彩荣江南春语 ) 2.默写。 (8 分) (1)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3)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 (4)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 ) (5)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 (6)何处望神州,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7)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 (8)往者不可谏,_。( 论语微子 ) 3.名著阅读。 (6 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刘四爷过寿日那天,坚决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与她彻底吵翻。后来虎妞就自己做 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 B.保尔将计划中的小说写好了一部分,把它寄给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见,大家都给以好 评,但手稿在寄回途中被邮局丢失了。 C.在得知纸月几乎每天上学迟到的原因之后,桑桑专程去了一趟板仓小学,将三个男 孩欺负纸月的事情报告了校长。 D.在荒岛上, 鲁滨逊为了避免忘记计算日期, 在树干做成的十字架上, 刻上登岛日期, 每过一天,就在十字架上刻一道痕。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1 分) 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 “二哥,你也搀住一 个。 ”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二人 一齐叫苦道: “我们这等苦斗,你还咒我怎的?莫念!莫念! ”那长老本心慈善, 遂住了口不念,却也不认得真假。 假行者最终被谁识破? _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3 分) 王伦便起身把盏说道: “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 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 纳降。 ” 王伦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1 分) _ 这番话给王伦带来什么后果?(2 分) _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3 分) 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古人写 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在书信中,人们议 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所以,书 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处语序不当,应将_与_互换位置。 (2)第处结构混乱,应将_删去。 (3)第处搭配不当,应把_改为_。 (4)第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 5.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6 分) 【材料一】类似“脑残” “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 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 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 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 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 (摘自文汇报 ) 【材料三】2 月 21 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 毕业学校_姓名_准考证号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语文试卷第 3页(共 16页)试卷第 4页(共 16页) 样性。 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 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9 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 分) _ (2) “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2 分) _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 人各提一条建议。 (2 分) _ _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68 题。 (6 分) 送 万送 万 巨巨 卢纶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注】万巨:人名。 6.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_。 (1 分) 7.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_、_的天气状况衬托 了这种心情。 (2 分) 8.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3 分) _ 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 ,完成 912 题。 (13 分) 宋学士濂,洪武 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 上与宴,恩数犹洽 。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 可无来。”濂稽首 谢。至明年 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 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 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 命左右 置 蔬膳于侧,上问: “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 。 ” 上感悟,遽 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 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 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 曰: “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 濂教太子诸王, 可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 必不知情。 ” 乃免。 (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 ,有删减) 【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 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陟:登。踬:跌倒。稽首:跪拜礼, 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冥福:迷信的人指死 者在阴间所享之福。慎:人名,指宋慎。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至明年 万寿节前数日() (2)孝慈命左右 置蔬膳于侧() (3)上感悟,遽 起() (4)会 前使阻风钱塘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5 分) (1)宋先生其来乎?(2 分) _ (2)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3 分) _ 11.从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_ 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_等缺点。 (2 分) 12.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2 分) _ 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 (10 分) “望梅望梅”能否止渴能否止渴 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 语文试卷第 5页(共 16页)试卷第 6页(共 8 页) 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 世 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 ,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最终坚 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实际上, “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 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 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 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 失了。 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 ,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 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 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 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 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 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 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 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会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 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 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 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总而言之, “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 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 “渴” 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 “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 2016 年 8 月 12 日光明日报 ,作者詹欢欢) 13.第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3 分) _ 14.“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2 分) _ 15.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2 分) 有研究显示 ,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_ 16.王老师参加镇江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 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3 分) _ 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1 题。 (16 分) 老治保主任 要退休了,需要物色一个新的接班人。村民经过评议,推荐两个人 选:大黑和小白。 大黑长得五大三粗,皮糙肉厚,站着像半截儿黑铁塔栽在那儿。他走起路来,老 远地面就咚咚响,不用见人,就知道是大黑来了。他要当上治保主任,那些歪毛淘气, 还不都给镇住! 小白呢,长得白白净净、文文静静,身子骨单薄。尤其那双娘们儿手,一个鸡蛋 都攥不过来。 一次,市场上有人打架。卖肉的抄起剔骨刀,卖红薯的举起铁秤砣,眼看要出人 命,只见大黑往两人中间一横,一出左手,来个空手夺刀,又一挥右手,来个千斤坠砣。 两个人都傻了眼。大黑的雄风,展示无遗。 又有一次,在大街小超市,有人丢了钱包。嫌疑人是个女人,穿得很酷。讯问的 时候,大黑手里掂一根牛皮带,摇晃着从左手倒到右手,又从右手倒到左手,可那女人 面无惧色。小白冷眼观察,忽然一抬头,指着天花板说: “看哪,顶棚上一对蝎子,正 在打架呢! ”那女人忙伸长脖子仰头往上看。小白立刻命令大黑: “你马上把这女人身上 的衣服给扒下来。 ” 大黑不敢,小白厉声说: “让你扒你就扒,出娄子我顶着! ” 那女人的衣服被扒掉了,原来是个男人。这时,小白一拍桌子: “男扮女装,身 上有赃。 ”一搜,果然是他偷了钱包。 大黑有些纳闷: “你咋看出他不是个女人?” 小白狡黠一笑: “我看这人老缩着脖子,就在他伸长脖子看屋顶的时候,他喉头 结就露出来了。 ” 所以,大黑和小白是各有千秋。 这天,大黑和小白相伴去村里的盖房工地办事。大黑走路总是扬着头,低头老婆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毕业学校_姓名_准考证号_ _ 语文试卷第 7页(共 16页)试卷第 8页(共 16页) 扬头汉嘛。突然,他“哎哟”一声,不好,木板上的一根锈钉,穿透胶鞋底,扎在他的 左脚掌上。 大黑一下子坐到地上。小白忙说: “别动,我给你拔出来。 ” “钉子吃到我的脚上来了。 ”大黑笑说, “不用,我自己来。 ”说毕, “噌”的一下, 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小白忙捡了那块钉板,放妥在木头垛上,然后很正经地对大黑说: “你先别起来, 我马上给你使劲儿挤挤,带锈的钉子有毒。一会儿你赶快到村卫生站,清洗伤口,打破 伤风针。必要的话,还要开刀,做一个外科手术,务必将锈钉污染的部分,进行彻底处 理。 ” “嘿嘿、嘿嘿,哪那么邪乎。 ”大黑轻蔑地嘿嘿完了,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并用脚 顿了顿地, “连血筋都没冒,你当我是泥捏的呢?” “不流血不见得是好事。 ”小白分析道, “如果流血,病菌会带出来。不流血,病 菌会窝在里边。 ” “我这身子骨,还怕病菌?傻小子睡凉炕,架不住身体棒。 ”大黑把这还当回事? 他当过架子工,磕磕碰碰家常便饭,让钉子扎脚也不是头一回了。 小白拗他不过。晚上,他特意跟大黑媳妇儿说: “大嫂,您得盯着点,还是让我大 黑哥到卫生站,哪怕只是清洗清洗。 ” 第三天,小白去县党校学习,一去得二十天。临走时,把此事告诉了村书记。 二十天过后,小白回来就去看望大黑。大黑的脚脖子有点肿,两只脚掌的颜色也 不一样。可大黑仍笑呵呵地说: “这几天好多了,你看,封口了。 ” 小白摇摇头说: “封口,不见得就是算好了,可能” 结果不幸被小白言中,到大黑伤脚发黑的时候,才住了医院,医生摇了摇头说: “太晚了要命,还是要腿?” 当然还是要命。大黑的左腿被截了肢。媳妇儿推着轮椅,他坐在上面。左腿的裤 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 结果,自然是小白当了治保主任。但一提起大黑的脚,小白就掉眼泪: “怪我、 怪我,都怪我,怪我没尽到当弟弟的责任。 ” 也有人说,假如大黑不截肢,没准这治保主任就当上了。但村书记一口否决: “一 个连自己身体都不尊重的人,能更好地尊重别人的生命吗?” (选自 2017 年 1 月 5 日天津日报 ,作者许福元,有改动) 【注】治保主任:文中指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村干部。 17.小说写了“大黑”这个人物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3 分) _ _ 18.结合小说内容,说说“小白”是个怎样的人。 (3 分) _ _ 19.“大黑”的脚受伤以后,他和“小白”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举出其中一例, 并简要说明作用。 (2 分) _ _ 20.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的词语具体分析。 (4 分) (1)说毕, “噌”的一下,将带钉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 _ (2)左腿的裤脚余下一截儿,往上窝回来,用黑布带绑着。大黑脸上仍乐呵呵的 。 _ 21.关于这篇小说的题目,有人认为用“截肢”准确,有人认为用“锈钉”恰当。以上 两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4 分) _ _ 三、作文(50 分) 22.请以“偏偏是_” (从“你” “我” “他” “她” “它”五个词中任选一个填 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试卷第 9页(共 16页)试卷第 10页(共 8 页) 2017 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试卷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运用 1.【答案】s w 逑 篱 【解析】 “瑟”容易误读成 b。 “鹜”易误读成 mo。 “君子好 qi”出自关雎 , “逑” , 不要误写成“求” , “藩 l”的本义是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 “l”应和竹木有关, 因而要写成“篱” 。 【考点】字音与字形。 2.【答案】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相见时难别亦难 (4)风正一帆悬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满眼风光北固楼 (7)先天下之忧而忧 (8)来者犹可追 【解析】其中(1)中“与”不要写成“于” , (2)中“头”不要写成“面” , (4)中“悬” 字不可在上半部“县”内多加一横, (8)中“犹”不要写成“尤” 。 【考点】古诗文名句 3.【答案】 (1)C (2)如来(答“佛祖” “如来佛”等其他称谓均可) (3)拒绝晁盖等众豪杰在梁山入伙。 (意思对即可) 被林冲所杀。(或“林冲火并王伦”,意思对即可) 【解析】 (1)C 项出自草房子 ,桑桑并没有专程去一趟板仓小学,也不是桑桑将情况 报告给校长的,而是刘一水的家长因刘一水着凉生病闹到了油麻地小学,学校才知道子 月被欺负的事实。后桑乔联合了板仓小学,甚至联合了地方政府,一起出面,对刘一水 等几个孩子连同他们的家长发出严重警告。 (2)从上面的文字可知,该情节出现了两个孙悟空,判断应是“真假美猴王”的情节。 两个美猴王到处找人辨别真假,最后到如来处,如来指出假猴王是六耳猕猴。 (3)王伦是一个心胸狭窄、容不得人的人,从“烦投大寨歇马”一句,便可知,王伦 不想众人留在梁山,要赶他们去“大寨歇马” 。第问:在林冲雪夜上梁山后,王伦百 般为难。在晁盖上山时,王伦又相拒,恐自己统领之位被夺,林冲早就不满,再加上吴 用从旁蛊惑,终于在晁盖等告辞时,火并王伦,拥晁盖为主。 【考点】 (1)对名著的理解和分析 (2)名著故事情节及人物 (3)水浒传相关情节 4.【答案】 (1)将“传承文化”与“传递感情”互换位置。 (2)将“把” (或“被” )删去。 (3)把“品尝”改为“品赏” (或“欣赏” “品析” “品味”等) 。 (4)删去“不知不觉” (或“于无形之中” ) 。 【解析】第(1)题题干指出存在语序不当,应先介绍书信的基本功用,然后再考虑传 承文化的作用。第(2)题题干指出存在结构混乱的问题。作答时可先提炼句子主干, 从而判断“把”和“被”造成结构混乱。第(3)题题干指出搭配不当。 “品尝”多指食 物方面的品尝。而“诗文”是文化,只可“赏”不可“尝” 。第(4)题题干指出成分赘 余。 “不知不觉”与“无形之中”都指没有觉察到。二者意思一致,成分赘余。 【考点】病句修改。 5.【答案】 (1)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 )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 (意思对即可) (2) “点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 (意思对即可) (3)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 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 (建议合理即可) 语文试卷第 11页(共 16页)试卷第 12页(共 16页) 个人: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 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 (建议合理即可) 【解析】 (1)材料一中有一句话“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 ,只需 推敲这句话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材料三中“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 人表达的当下”这句话可知,这种表达方式与材料三所提倡的“语言的多样性”相 矛盾,而其缺陷也正是在于这一点。 (3)抓住目的是“维护汉语的纯洁性” ,角度是“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紧扣目的, 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材料探究、分析以及拓展迁移 二、阅读理解 6.【答案】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 【解析】首先分析“难堪岁暮离心”一句中各词语的意思。岁暮,指年将终时。离心, 指离别时的心。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惆怅的心情。据此,再来理解“难堪”一词的意 思,应是“不能忍受” 。 【考点】对语言的理解 7.【答案】无风 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 (意思对即可) 【解析】抓住“天气状况”这一关键词,在诗歌中寻找与天气相关的词语即可。不难找 到颔联“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中“无风”和“不雨”两个描述天气的词语。 【考点】筛选信息 8.【答案】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 )之情;诗人与友人即 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 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 ) 。 (意思对即可)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 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 ,认真审读诗歌,首联抓住“留君” , 颔联抓住“秋云” ,颈联抓住“人愁” ,尾联抓住“何处相寻” ,则能够概括作者的离别 之情。解答时要从分析这些词语的情感入手。 【考点】古诗词情感 9.【答案】 (1)第二年 (2)近侍,侍从,近旁的人 (3)立即 (4)适逢,正赶上(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可以联系该实词在课文中的意思来作答。比如“明年”在岳阳 楼记中就出现过, “越明年,政通人和” ,意思是“第二年” ; “左右”在邹忌讽齐王 纳谏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中出现,意思是“近侍,侍从” ; “遽”字应结合句意,皇 上已传出杀宋濂的命令,皇后为宋濂祈福,皇上有所感悟,急忙站起来,又发出一道命 令,所以应判断为“立即,急忙” ; “会”据口技 “会宾客大宴”也能判断。 【考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10.【答案】 (1)宋濂先生大概来了吧? (2) (皇上)又派使臣去他家查看, (发现)宋濂正和同乡聚会喝酒赋诗。 (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类题目,一般以直译为主,要将关键性的字词翻译准确。 (1)句注意关键词 “其”用作语气助词, “乎”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句注意关键词“使使” ,第一个 “使”作动词用,第二个“使”作名词用。 “会”为动词, “聚会”之意。 【考点】句子的翻译 11.【答案】 “尊老敬老” “知错就改” “重感情” “善于纳谏” “体贴臣子”等。 “残暴” “残忍” “嗜杀” “健忘”等。 【解析】抓住命题提示“优点”和“缺点” ,从文中找到皇帝(朱元璋)的言行即可。 如“上日: 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 ”可理解为对老臣的关心爱护;皇帝先后两次想 杀宋濂,一点小事,动辄就杀,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多疑”和“残忍”等性格。 【考点】分析人物性格 12.【答案】第一次用吃素食的方式暗示、提醒皇帝,宋濂罪不及死;第二次“力救”宋 濂,直接陈说不该杀宋濂的两点理由(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 。 (意思对即可) 【解析】抓住孝慈皇后的劝谏言论,第一次劝谏是在用餐时, “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 为蔬食,以资冥福” ,劝谏委婉,不直说不该杀,让皇帝再次考虑此事;第二次,从“后 语文试卷第 13页(共 16页)试卷第 14页(共 8 页) 复力救曰”中“力救”可知,应是直接陈说理由。分析时要分别说出两次劝谏的方式, 并说明不同之处。 【考点】文言文的分析归纳 13.【答案】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出了说明对象:口渴的原因。 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点题等作用。 (第点答出一方面即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句段作用,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本题内容上要考虑运用典 故的作用,结构上要分析首段的作用。运用典故,能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结构上首段具有总领全文、引出话题、点题的作用。 【考点】句段作用以及写作技巧 14.【答案】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 分不能得到满足, “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 “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解析】要回答该问题,首先要返回文本之中,找出相关段落。反复诵读文章,可发现 这一题的答案在第段中。第段最后说“从这个角度来说, 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 哪个角度?这是极为重要的提示,只需研读该段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文段的分析概括 15.【答案】因为“有研究显示”强调“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是有科学根据 的(或交代“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种说法的来源) ,增强了说服力,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 【解析】 “有研究显示” ,指出了“血量变化 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是来自研究的结论, 有根据,有来源,不是凭空想象的,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考点】语言分析 16. 【答案】 王老师在比赛中大量出汗, 体液的容量、 浓度发生变化 (或 “体液不平衡” ) , 导致细胞脱水; 大脑的某个部位(或“神经元群” )实时监测到细胞脱水(或“体液不平衡” )现象, 产生渴感; 而口渴是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能使人体免于脱水; 喝水之后,体液得到稀释(或“体液恢复平衡” ) ,渴感消失。 (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前先要审读题干,明确“这种现象”指的是“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 边喝水” ,然后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第段指出“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 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 到稀释,渴感就消失了” ,从中可知,运动导致脱水,人就会口渴,补充水分后, “体液 得到稀释,渴感就消失了” 。 【考点】文段的拓展迁移 17.【答案】大黑勇敢制止打架; 在小白的命令下揭穿男扮女装的窃贼; 大黑对脚伤毫不在意,终致左腿截肢。 (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找出有关“大黑”的事,然 后用“某人干某事” 的句式概括即可。第段讲到了第一件事“一次, 市场上有人打架” , “大黑”上前制止;第段讲第二件事,扒男扮女装的窃贼的衣服;第三件事,从 第段到最后一段,大黑脚受伤,没有引起他的注意,最后导致截肢。 【考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 18.【答案】智勇双全:机智识别窃贼,果断命令扒下窃贼衣服。 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把带钉木板放妥在木头垛上;多次提醒大黑慎重对待脚伤,及 时就医;将此事告诉大黑媳妇和村书记。 有同情心:提到大黑的脚,他就掉泪,且自责。 (意思对即可)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来分析,因此,分析时应注意既要概括性格特 点,还要具体分析。文中多处写到小白的言行,一是处理窃贼的表现,二是对待锈钉的 态度,三是大黑受伤后,小白的态度,四是大黑左腿被截了肢,小白的自责。解答时可 依据“性格:事例阐明”的模式回答。 【考点】分析人物形象 19.【答案】示例一:对于扎伤脚的带钉木板, “大黑”甩在道上,与“小白”放妥在木 头垛上对比,突出二人对他人生命的不同态度。示例二:对于受伤的脚, “大黑”不以 为意、听之任之,与“小白”反复叮瞩、慎重对待形成对比,突出二人对生命的不同态 语文试卷第 15页(共 16页)试卷第 16页(共 16页) 度。示例三:对于腿被截肢, “大黑”依然如故的“乐” ,与“小白”掉泪自责形成对比, 突出二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意思对即可) 【解析】抓住题干“ 大黑的脚受伤以后”和“和小白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个关键点,便能锁定第段,从这一段后,二人处理一些事件的方法和态度,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一是对待带钉木板,二人的态度不同;二是对待受伤的脚,二人的态度形 成对比;三是大黑截肢后两人的态度的对比。解答时要罗列对比的双方,并说明对比的 作用。 【考点】写作技巧 20.【答案】 (1) “甩在道上”写出大黑对带钉的木板处理得很随意,表现了他对别人的 安全漠不关心的态度。 (2) “仍乐呵呵的"写出了大黑对腿被截肢无所谓的心理,表现了他对身体不珍惜、对生 命不尊重的态度。 【解析】第(1)题, “甩在道上”中“甩”体现大黑大大咧咧,不顾及他人的态度;第 (2)题, “仍乐阿呵的”中“仍”写出了大黑对待截肢的态度。再结合结尾村书记的话, 不难分析出大黑对自己的身体不珍惜、对他人的生命不尊重的态度。 【考点】品析语言的能力,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21.【答案】示例一:赞成以“截肢”为题。理由: “截肢”既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 “概括了本文的中心事件” ) ,又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进行深人思考(或“暗示了小说的 主题” ) 。病肢若不截去,就会危及生命;思想上不尊重生命的基层干部,是干部队伍的 “病肢” ,应当清除出去。 示例二:赞成以“锈钉”为题。理由: “锈钉”既是导致“大黑”截肢的重要原因,也 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或“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 。钉子会生锈,思想也会 “生锈” ;大黑(或“基层干部” )不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其实就是一种“生锈”的思想, 必须摒弃。 【解析】作答时,二者选其一,摆出充分的理由即可。如果认为用“截肢”准确,可从 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事件或主题等方面说明理由。如果认为用“锈钉”恰当,可从事 件结果、性质方面来说明理由。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对文章标题的分析能力 三、作文 22.【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求从“你” “我” “他” “她” “它”五个词中任选一个 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很明显这一文题的命题者是在引导考生回忆 生活,关注社会或生活,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偏偏”指得知真相后的强烈 感情,跟愿望、预料或常理相反,含有“凑巧” “恰恰”的意思。 “是”表示判断,这里 是表示肯定。说明这个文题带有强烈的语气,或者具有强烈的感情。这种情感可以是喜, 也可以是悲;可以是爱,也可以是怨;可以是怒,也可以是愁;可以是责怪,也可以是 褒奖无论表达何种感情,文章都要通过具体事件写出“出乎意料”或“没想到”这 层意思。只有写出这一点,命题才符合命题者的意图。

    注意事项

    本文(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侗****源)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