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县高中语文 专题二 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5.pdf
江苏省铜山县高中语文 专题二 陈情表(第 2 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 5陈情表陈情表章节与课题主备人使用人陈情表陈情表审核人使用日期或周次课时安排 3 课时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学习目标和任务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重点难点建议教学资源的使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读 1 课时,互动课堂 2 课时学习要学习过程求或学法指导拓展延伸:互动课堂【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自学评价填空:()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李密,西晋西晋人。本文选自南朝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表是古代臣子臣子向皇帝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陈情是表文的特点。()“臣密言”这样的开头,是当时作表章的一种格式,意思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分臣李密说臣李密说;文章结尾写“谨拜表以闻”也是当时章奏套语,表示恭恭谨地写表呈报皇上谨地写表呈报皇上。老师有针对性的校对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臣以险衅(x xn n)()门衰祚薄(zuzu)()除臣洗马( xixin n)()非臣陨首(y yn n)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岂敢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徘徊不进的样子;()晚有儿息子;子;()日薄西山迫近迫近()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辛酸苦楚;()臣以险衅因为;因为;()急于星火比比;无以至今日用来用来, ,用来的办法用来的办法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对对组时初步校对、交流,教师二次备课栏江苏省铜山县高中语文 专题二 陈情表(第 2 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 54、选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D D)A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常在床蓐D门衰祚薄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E E(A 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B、则告诉不许:申诉;、则告诉不许:申诉; C C、臣之辛苦:、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辛酸和苦楚; D D、举臣秀才:优秀人才、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A 至于成立 B 则告诉不许 C 臣之辛 D 举臣秀才 E 实为狼狈苦6、填空: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不能废远。二、文本研习1、层次结构全文共四段,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第 1 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写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 身世凄苦, 祖母抚养恩深似海; 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第 2 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朝廷知遇之情。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 3 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原因。由于李密是蜀汉降臣,为避免晋武帝的猜忌,这段一开始他就援引武帝 “以孝治天下”“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作为上表陈情的依据,接着歌颂新朝“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德政,作为上表陈情的铺垫,紧接着委婉表明自己在蜀汉做官的态度是“本图宦本图宦达达, ,不矜名节不矜名节”,并深深感激晋武帝对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的知遇之恩,最后正面提出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还是祖母病重。本段叙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讲了两层意思。第三段中哪两句话分别概括了这两层意思?哪一句话可以概括第一段全段的内容?江苏省铜山县高中语文 专题二 陈情表(第 2 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 5概括层意两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无以终余年概括段意的一句是:母孙二人母孙二人, ,更相为命更相为命第 4 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点明全文的主旨。作者首先用四十四和九十六两个年龄的对比,表明自己“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 提出解决问题两全其美的办法:先尽孝道先尽孝道, ,后报国恩后报国恩.写到这里, 作者才明确地提出陈情的目的: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结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暗合上文“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之意,以生死必报大恩的保证结束了全文。2、艺术特色(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文章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中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3)陈辞婉曲,屈伸适宜。(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三、问题探讨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总摄作总摄作用用. .总提了以下几个方面:总提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第一: :半岁丧父半岁丧父, ,四岁母嫁,祖母抚养;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不起。江苏省铜山县高中语文 专题二 陈情表(第 2 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 5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 李密最担心的就是怕晋武帝怀疑他李密最担心的就是怕晋武帝怀疑他因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拒绝为本朝效忠。因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拒绝为本朝效忠。一方面他勇敢坦率而又十分机警地把自己的历史问题、一方面他勇敢坦率而又十分机警地把自己的历史问题、 人生态度以人生态度以及从政思想来一个彻底交代,全盘亮相及从政思想来一个彻底交代,全盘亮相: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署. .”但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是为了“图宦”但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是为了“图宦达达.既然“图宦达既然“图宦达 ,就说不,就说不上“矜名节”,就较多地打消了武帝上“矜名节”,就较多地打消了武帝的疑虑。另一方面,他又尽量把自己压低,把国恩抬高,表明武帝的疑虑。另一方面,他又尽量把自己压低,把国恩抬高,表明武帝的措施使自己这个“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深感“过蒙拔擢,的措施使自己这个“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深感“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宠命优渥 ,完全应当“士为知己者死”,怎么可能徘徊犹豫、另,完全应当“士为知己者死”,怎么可能徘徊犹豫、另有所图呢有所图呢? ?这又进一步打消了武帝的一些疑虑。最后作者又勾勒了这又进一步打消了武帝的一些疑虑。最后作者又勾勒了一幅祖母刘氏的病笃图:一幅祖母刘氏的病笃图:“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人命危浅, ,朝不虑朝不虑夕。夕。 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 “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句句出自肺腑,动句句出自肺腑,动人神魄,自然得出“区区不能废远人神魄,自然得出“区区不能废远 的结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