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统招班).pdf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统招班)上饶县中学上饶县中学 20212021 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历 史史 试试 卷(统招班卷(统招班) )时间时间:60:60 分钟分钟总分:总分:100100 分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90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要求的。 )1 史记齐太公世家 :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 秦朝的御史大夫C。 唐朝的节度使B。 汉朝的刺史D. 宋朝的枢密使3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按军功选官C科举考试选官B按门第选官D按品德选官4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 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 D财政权5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 ,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B汉朝C唐朝 D明朝6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 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7 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 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1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统招班)8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 人改为 500 人,每(地区)部落出 50 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 人。上述变化发生于()A梭伦改革前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B梭伦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9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10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注重保护私有财产被迫改善奴隶处境AC重视维护平民利益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D11 罗马法规定, 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12.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131688 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14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D议会对内阁负责1517811783 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 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 万美元。这表明()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2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统招班)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161792 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A代议制C共和制B分权制D联邦制17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18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19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20日本 1889 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A 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美国 1787 年宪法D英国权利法案21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2.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AB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统招班) CD2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25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 ,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 年、1898 年、1900 年,这表明()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B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26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7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28近代某思想家说: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C暴力革命B改良维新D君主专制291912 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30在近代中国,系统的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010 分)分)31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6 分)面对危机资产阶级有哪些探索活动?4B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统招班)(4 分)5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统招班)上饶县中上饶县中 20212021 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历 史(统招班)史(统招班) 答答 案案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共共 9090 分分)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B11D21C2D12A22C3C13A23B4B14C24C5D15B25D6C16D26B7C17D27A8C18C28B9D19A29C10C20A30D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 1010 分)分). .31。(一)过程:(6 分,答到 3 点可给 6 分。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活动: (4 分)(1)康有为、梁启超掀起了维新运动,走立宪道路(2)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走共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