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牢牢保住粮食安全形势与策论,5篇.docx
论牢牢保住粮食安全形势与策论,5篇粮丰农稳安天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党中心、国务院沉甸甸的嘱托。我为您整理了论牢牢保住粮食平安形势与策论 5篇,供您学习参考运用。 新时代国安平安观-粮食平安心得论文以法治为粮食有效流通保驾护航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日前,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向社会公布,将于4月15日起正式实施。新条例健全完善了粮食流通管理的制度框架,全面充溢了粮食流通管理的制度内容,是对粮食流通治理阅历的全面总结,是对粮食流通监管政策的全面反映,标记着粮食流通进入了全面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粮食流通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事关粮食平安和人民福祉。近几年我国每年生产粮食超过1.3万亿斤,其中73%进入流通环节,超过9200亿斤。粮食生产出来以后,须要顺畅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产区到销区、从工厂到超市的流转过程,才能有效满意每一个老一百零一姓、每一个城乡居民家庭对于粮食的须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有效的粮食流通,就没有真正的粮食平安。加强粮食流通管理,确保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加工各个环节平稳有序运行,是保障国家粮食平安的关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粮食流通形势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改变。粮食经营主体、经营方式日益多元化;政策性粮食流通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出现了粮食污染、变质等问题;流通环节粮食损失损耗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于这些新状况、新问题和新冲突,亟需聚焦短板和弱项,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设计。从取消粮食收购资格行政许可,强化粮食流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到细化规定粮食流通的禁止性行为,补上粮食流通管理的制度短板,诸多举措立足于保障国家粮食平安的基本定位,将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粮食流通管理制度体系保驾护航。 尤其值得留意的是,“粮食平安党政同责”第一次在行政法规中得以明确规定。实行粮食平安党政同责,是完善制度政策、提升治理实力、筑牢粮食平安“中国之治”根基的长远之计,也是巩固扩大粮食平安省长责任制、压实主体责任的现实须要。这一制度改变,将进一步推动粮食平安政治责任落地,筑牢粮食平安的根基。 粮食流通涉及面广,做好粮食流通工作也须多维发力。在财政方面,不断调整完善、加大力度的财政支持,为推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增加储备调控实力、爱护种粮农夫利益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司法方面,新条例全面强化对粮食流通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进一步提升了违法成本、加大了惩罚力度。这些举措对于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解决老一百零一姓的粮食需求问题、落实国家粮食政策、保证种粮农夫的收益、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粮食平安是国家平安的重要基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粮食平安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深化理解和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确保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得到有效落实,才能不断提高粮食流通治理效能,把粮食平安重任稳稳地扛在肩上。 关键词:粮食,流通,平安,制度,管理新时代国安平安观-粮食平安心得论文守护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 粮食平安是国家平安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深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须要不断加强耕地爱护的制度供应、强化耕地爱护的制度执行、形成耕地爱护的制度合力,推动形成爱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爱护新格局。 加强制度供应。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部分地区还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不断加强耕地爱护的制度供应,使制度更符合耕地爱护的实际须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加强耕地爱护制度供应,首先应在国土空间开发爱护大局中相识和把握耕地爱护问题,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处理好耕地爱护与生态爱护的关系,让耕地爱护制度与其他制度有机连接,切实爱护好优质耕地,努力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统一爱护、统一修复。同时要看到,耕地爱护具有困难性、动态性和多样性。加强制度供应,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须要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集中力气把耕地资源爱护好。 强化制度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守好耕地红线,严保严管是关键,必需像爱护大熊猫那样爱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须要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强化耕地爱护意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爱护,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不到位、质量不到位的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切实做到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随意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随意占用。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确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压实地方政府爱护耕地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又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强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耕地爱护补偿和利益调整机制,让爱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爱护耕地的群众得实惠。 形成制度合力。耕地爱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须要多部门、多领域协调协作,形成制度合力。一方面,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加、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统筹谋划、把稳方向、全力攻坚,引导相关部门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实行主动有效措施,严格源头限制,强化过程监管,确保耕地爱护责任目标全面落实,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更、耕地红线不突破、农夫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耕地爱护统筹协调机制,促进跨部门耕地资源信息共享和协调协作,进一步提升耕地资源治理效能,提高农村土地配置效率。此外,还应充分发挥亿万农夫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夫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爱护耕地的主动性,进一步形成耕地爱护合力,推动形成层层落实目标、层层压实责任、人人节约用地、人人爱护耕地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耕地爱护,耕地利用,耕地资源爱护,制度供应,爱护耕地新时代国安平安观-粮食平安心得论文落实“六保”任务 保障粮食平安 2022年二季度中经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为101.4,比一季度明显回升4.7点,接近疫情前水平。农业生产总体呈稳中向好态势,夏粮再获丰收,产量达2856亿斤,创历史新高,奠定了全年粮食丰收的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肯定的冲击,但并未动摇粮食平安的根基,这得益于我国相对完备的粮食平安保障体系。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粮食综合生产实力不断增加。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22年全国谷物产量超6.1亿吨,其中稻谷和小麦产量达3.4亿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肯定平安的基础更为坚固。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从2003年到2022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累计增加2.5亿亩,增幅超过16%,虽然近几年有下降趋势,但通过上调最低收购价等措施,今年稻谷种植面积增加了473多万亩,扭转了连续7年下降的态势。农业种植结构更趋合理。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380万亩,粮改饲面积达1500万亩。农业科技助力粮食生产。截至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过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 二是应急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体系,其中中心储备粮是保障国家粮食平安的“压舱石”,近年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储备严格执行“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储备规模要求。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规模不断增加,储备实力明显提高,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平安警戒线水平,稻谷、小麦等重点谷物均能满意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为我国粮食平安供应了重要保障。 三是粮食产业链、价值链持续提升。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共建设完成15.6万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新增初加工产能101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至68%,形成了“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以粮食加工转化为引擎,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逐步完善,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此外,为应对突发事务对粮食市场造成的冲击,我国目前有超过5000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成品粮日加工实力在一百零一万吨以上,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危机的实力。 综合来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储备足够、市场稳定、应急管理不断完善,粮食平安形势持续向好。但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结构性冲突仍较为突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粮食市场形势日趋困难,部分国家对粮食供应预期趋紧甚至对农产品出口做出限制,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我国粮食平安造成实质威逼,但仍要警惕对我国玉米、大豆等高度依靠进口的饲料粮带来显著冲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保粮食能源平安”作为“六保”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障粮食生产是提高我国粮食平安治理实力和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必定要求。 首先,保生产须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一要严守耕地红线。持续加强耕地爱护意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对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随意突破,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意占用,同时加强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二要强化约束激励机制。明确将粮食播种面积作为地方约束性考核指标,压实省长责任制,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嘉奖,提高重点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爱护力度,切实调动和提高地方政府和农夫粮食生产的主动性。 其次,保生产须要提高粮食生产质量。目前我国粮食领域的主要冲突是结构性失衡,部分农产品阶段性过剩与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并存,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假如不对路,反而会加大供需冲突,影响农夫种粮主动性。提高粮食质量要把增加优质供应作为方向,通过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加大优质品种供应,不断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 第三,保生产须要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面对日益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灾难和其他重大突发风险,要完善防控预案,备足防控物资,同时加强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建立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风险研判、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监测频率,提高预警信息的精确性和前瞻性,提升粮食平安风险管理实力和水平。完善农业统计,提升数据质量,尽早发觉苗头性问题,以提前打算启动应急预案。 最终,保生产须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其次大农产品贸易国。要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确保重要农产品自给的前提下主动拓展多元化进出口渠道,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水平,适度加大与国内需求相适应的农产品进口。同时加强农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完善全球市场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高大宗进口农产品风险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国际市场波动风险。 关键词:落实“六保”任务 保障粮食平安新时代国安平安观-粮食平安心得论文牢牢把住粮食平安主动权 粮丰农稳安天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党中心、国务院沉甸甸的嘱托。 重农抓粮,政策春风化雨。“十三五”以来,各地各部门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国粮食产能站稳1.3万亿斤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3公斤以上。截至2022年底,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在粮食生产取得骄人成果之时,许多人认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还要这么重视吗? 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需醒悟地相识到,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有14亿多人口,依据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测算,到2022年,我国国内粮食总需求预料达到11300亿斤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须要进口一些粮食来调剂结构性余缺,没有任何理由盲目乐观粮食形势。 民以食为天,粮为邦之本。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除口粮消费之外,肉禽蛋奶消费是国民生活水平升级的体现,但肉禽蛋奶都须要粮食饲料来转化。对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来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平安。 把粮食平安放在国家平安的高度来相识,是我国粮食平安观的一个飞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发展和平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平安观,加强国家平安体系和实力建设方面,实施粮食平安战略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牢牢把住粮食平安主动权,要稳面积,一个作物一个作物抓实。今年,我国将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是巩固双季稻种植面积,确保去年增加的早稻种植面积不削减。东北、黄淮海、西南、西北地区要因地制宜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同时要稳定大豆种植面积。 牢牢把住粮食平安主动权,要稳产量,夯实粮食平安基础。打好种业翻身仗,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稳定粮食生产好形势,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粮食产量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必需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力争稳中有增。 牢牢把住粮食平安主动权,要稳政策,释放重农抓粮信号。构建保障机制,调动种粮农夫主动性。今年中心财政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产粮大县资金嘉奖规模增加,耕地地力爱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保持稳定。统筹支配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包括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轮作休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生产救灾和植保工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资金,重点向粮食生产倾斜。 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是巩固我国粮食平安基础的三大法宝。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大征程中,牢牢把住粮食平安主动权,就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就守住了“三农”战略后院。 关键词:粮食生产,粮食平安,粮食产量,农业生产社会化,我国粮食新时代国安平安观-粮食平安心得论文“粮食银行”乃存粮节粮助农增收的尝试10月9日,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的“粮食银行”内,同心村村民吴桂林拉着一车粮食正在交接,“现在不用晒粮,谷子在田里收了就拉到这里卖,很便利。”长期以来,晒粮、储粮问题让种粮效益打了折。如何打通这“最终一公里”?“粮食银行”或成为一种新的解决路径。据测算,“粮食银行”集中储粮可将粮食损耗降低至1%-2%,相当于增加了一批“良田”。此外,还削减了农户在储粮环节的成本和损失。近日,记者走进河清镇探访“粮食银行”。(2022年10月13日四川日报) 粮食银行和一般的商业银行差不多,只不过一般银行存的是钱,粮食银行存的是粮。“粮食银行”不但可以节粮,还是危难时刻粮农的“避风港”,“粮食银行”对农村的发展有很大意义。首先,“粮食银行”可以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成色。同时,通过专业统一的烘干设备,“粮食银行”还有效降低了单户农夫晒粮时的人力支出。不仅如此,“粮食银行”还能帮助粮农增收,有效地增加了农夫收入。从国家粮食平安层面来讲,“粮食银行”解决了国家收储难以克服的“最终一公里”问题,削减了粮食储备损耗,作为一种新型储粮方式,“粮食银行”应运而生。2022年9月,河清镇领先在绵阳市安州区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依托区上的新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峰金穗粮食种植农夫专业合作社,探究建立“粮食银行”。 “粮食银行”的出现,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经营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仅缓解了部分群众卖粮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国家收储难以克服的“最终一公里”问题,在削减了粮食储备损耗的同时,增加了农夫粮食收益,帮助粮农增收;而且,“粮食银行”同时也是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收储农户粮食缓解了集中收购的资金压力。无论是对粮企,还是农户而言,“粮食银行”都是利好举措,正如河清镇人大主席殷华这样算了一笔账:“粮食银行”免费为农户烘干粮食,可以为农户节约晒粮成本40元吨;农户把粮食存入“粮食银行”,综合节约晒粮成本、储粮成本和粮损、获得的卖粮额外收益、低价农药农资等增值服务实惠,一吨效益可增加400多元。从这个意义上说,“粮食银行”既能帮助粮农增收,又可节约粮食。 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笔者认为,“粮食银行”也存在发展瓶颈的问题,存在监管短板,须要政策扶持、加强监管以及各方体系的建立来推动其健康发展,让农户把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存的平安、存的放心,更好盘活粮食资源,获得增值收益。为此,笔者建议,要让“粮食银行”健康运行,就必需健全创新“粮食银行”盈利模式、完善延长产业链条,确保经营可持续性。要制定“粮食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粮食备付粮制度、风险打算金制度、资本足够率最低限额制度来缩小信用风险。要加强法律监管,尽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探究建立“粮食银行”监督委员会,通过政府监管、出台法律、行业自律,对企业和农户进行规范和爱护。 “粮食银行”是存粮节粮助农增收的有益尝试,仍需补齐监管短板,将“粮食银行”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防范经营不善、粮价不确定性波动等状况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完善“粮食银行”运行机制,发挥“粮食银行”的存粮节粮功能,让“粮食银行”既帮助粮农增收又节约粮食。关键词:绵阳 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