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笔记.docx

    • 资源ID:23163854       资源大小:29.71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笔记.docx

    2022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笔记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改变 一 、物质能量与键能 1 1 、键能:破坏 l 1mol 化学键所须要的能量称为键能 2 2 、物质能量与键能的关系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好 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稳定性越差 3 3 、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 破坏化学键须要汲取能量 形成化学键必定放出能量 二、焓变: H H 1 1 、化学反应中主要的能量改变为热量改变,也称为 焓变 2 2 、焓变的计算 1 1 ) 化学反应中,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须要汲取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新化学键会放出能量,汲取与放出的能量差值即为焓变 2 2 ) 计算公式 H= 反应 物键能 – 生成物键能, 高键能生成低键能 吸热,反之放热 H= 生成物能量 – 反应物能量, 高能量生成低能量 放热,反之吸热 3 3 、焓变大小与反应吸放热的关系 H>0 ,反应吸热 H<0 ,反应放热 三 、反应热量 改变与反应类型 1 1 、常见的放热反应 1 1 )绝大部分化合反应 2 2 )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3 3 )绝大部分置换反应 4 4 )酸碱中和 5 5 )燃烧反应 2 2 、常见的吸热反应 1 1 )绝大部分分解反应 2 2 )含碳物质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 3 )铵盐和碱的反应 四 、热化学方程式 1 1 、含义:能表示化学反应热量改变的式子 2 2 、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分 1 1 )各物质标注状态,气体:g g ,液体:l l ,固体:s s 2 2 )一般不标注反应条件 3 3 )标注焓变,且焓变值与方程系数成比例 4 4 )方程系数可以是分数 例如 1 mol Cu (s s ) 与适量 O O 2 2 (g g ) 反应,生成 CuO (g g ) ,放出 J 157kJ 热量 Cu (s s ) + +O O 2 2 (g g ) = CuO (g g ) H= - - 157 kJ/mol 其次节 燃烧热 能源 一 、燃烧热 1 1 、反应热分类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反应热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等 2 2 、燃烧热 25 、 101 kPa 状态下 l 1 mol 纯物质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氧 化物,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燃烧热;其关键点可总结为: 一、完、稳 3 3 、中和热 25 、 101 kPa 状态下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l 1 mol 水时, 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其关键点可总结为: 稀、强、一 4 4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 例: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31 kJ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H 4 4 (g g ) +2O 2 2 (g g ) = CO 2 2 (g g ) +2H 2 2 O O (l l ) H= - - 890.31 kJ/mol 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 kJ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 H 2 2 (g g ) + +O O 2 2 (g g ) =H 2 2 O O (l l ) H H= = - - 285.8 kJ/mol 二 、能源 1 1 、一次能源:从自然界获得,不需经过变更或转化就可以干脆利用的 能源,例如:原煤、自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2 2 、二次能源:将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化得到的其他种类或形式的能源,例如:电能、煤气、汽油、柴油、蒸汽、核电等 3 3 、可再生能源:从自然界可无限制获得,且用之不尽的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4 4 、不行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的能源, 如:煤炭、石油、核能、自然气等 5 5 、能量转化 1 1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 2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 3 )热能转化为机械 能 4 4 )重点驾驭热电厂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 → 热能 → 机械能 → 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计算 一 、盖斯定律 1 1 、内容: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改变只与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 与过程无关 例:由固态碳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过程 中放出的热量固定,无论由碳干脆生成二氧化碳,或是先生成一氧化碳再 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能量始终一样 2 2 、盖斯定律的 计算 应用 计算整体过程或单步过程中的热量改变 例如: 1 1 C C (s s ) +O 2 2 (g g ) =CO 2 2 (g g ) H H 1 1 = - - 393.5 kJ/mol 2 2 CO (g g )+ + O2 (g g ) =CO2 (g g ) H H 2 2 = - - 283.0 kJ/mol 3 3 C C (s s ) + +O O 2 2 (g g ) =CO (g g ) H H 3 3 = = ? 由盖斯定律可得:反应式 1 1 = = 2 2 + + 3 3 ,所以 H H 3 3 = = H H 1 1 - - H H 2 2 = - - 110.5 kJ/mol 二 、反应热其他计算方式 1 1 、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例: 1 g H 2 2 在 O O 2 2 中完全燃烧放出 J 142.9 kJ 热量,则 2H 2 2( (g g) ) + +O O 2 2( (g g) ) =2H 2 2 O O ( (g g) ) 的反应热 H= 2 2 、依据燃烧热计算 例:已知乙醇的燃烧热为 - - 1366.8 kJ/mol ,在 25 、a 101 kPa 状况下 1 kg 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其次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 、化学反应速率 1 1 、概念的提出 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快如氢氧混合爆炸,几乎转瞬完成;慢如氯酸钾的受热分解,须要几小时才能分解肯定量,因为如此,反应速率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并用来描述反应进行的快慢 2 2 、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 s 1s 内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的变更量,或 1 min 内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更量,表达式为: ,单位: mol/L s 或 或 mol/L min 微观概念里,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物质的粒子数,或单位时间内断裂或结合成的新化学键的数目 注: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并非瞬时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不仅仅可以衡量可逆反应,也适用于彻底反应 3 3 、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与反应方程中个物质的系数之比相等 4 4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三段式) N N 2 2 (g g ) +3H 2 2 (g g ) 2NH 3 3 (g g ) 历经时间:t min 起始 c c 01 c c 02 c c 03 改变 c c 1 1 c c 2 c c 3 3 终态 c c 11 c c 12 c c 13 改变: c c 1 1 = c 01 - - c c 11 , c c 2 2 = c 02 - - c c 12 , c c 3 3 = c 03 - - c c 13 , c c 1 1 : c c 2 2 : c c 3 3 =1 :3 3 :2 2 速率: 二 、化学反应速率适用范围 1 1 、有气体反应或生成的状况 2 2 、溶液环境 注:如某物质在反应中的浓度保持不变,则不能用反应速率衡量其 反应快慢,如:液态水,纯固体物质 其次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 、影) 响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内因) : 物质的性质 例如:锌和稀盐酸,镁和稀盐酸反应速率不同,主要缘由是镁的还原性比锌强 二 、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在因素(外因) 1 1 、微观 1 1 )活化分子:汲取足够能量,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变更活化分子数的措施:变更温度 2 2 )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 在合适的碰撞方向下才能发生反应,这样的 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变更有效碰撞次数的措施:变更浓度、可引起浓度变更的压强改变 3 3 )活化能:从初始态到可自发进行反应状 态,分子所须要汲取的能量 相同状态下,活化能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变更活化能的措施:运用催化剂 综述:发生反应的分子汲取足够能量(活化能)、成为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2 2 、宏观因素 1 1 )温度(变更活化分子数) 上升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 2 2 )浓度(变更有效碰撞次数) 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浓度,反应速率降低 3 3 )压强(可变更浓度的压强改变)( 可 变更有效碰撞次数)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压强,反应速率降低 4 4 )催化剂(变更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运用催 化剂,反应速率 增大 整体规律:增大影响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则速率降低 注:规律适用于彻底反应和可逆反应,在可逆反应中,增大影响速率的因素,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反之都降低 第三节 化学平衡 一 、化学平衡概念 1 1 、探讨对象: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可同时从正逆两方向进行的反应) 2 2 、化学平衡含义: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3 3 、平衡转化率:= = 4 4 、化学平衡特征 1 1 )等: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2 2 )动:达到化学平衡时,可逆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并非反应已停止 3 3 )定 :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一百零一分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4 4 )变:达到化学平衡后,如外界条件变更,化学平衡状态会发生移动 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 再次达到平衡后不再移动 5 5 、推断化学平衡 1 1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适用于全部化学平衡) 注:所用推断平衡的两个速率必需表示正、逆两方向 ,同时比例 关系要与反应系数比例相等 2 2 )某物质浓度保持恒定不变 注:如反应体系中有纯液体或固体,其浓度始终为恒定值,不能 用于推断平衡 3 3 )某物质的一百零一分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当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保持恒定时, 可推断该 反应已达到平衡 4 4 )反应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当反应体系的压强保持 不变时, 可推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注:a a 、若可逆反应先后气体体积无变更,此规律不适用 b b 、当反应容器体积可变时,此规律不适用 5 5 )混合气体的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有带颜色的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当混合气体的颜色深浅 不再改变时,可推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6 6 )反应放出的热量值保持恒定不变 可逆反应放出的热量保持恒定不变时,可推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7 7 ) 断裂或形成化学键速率相等 断裂旧化学键或生成新化学键的速率保持不变时,可推断反应 已达到平衡 二 、化学平衡移动 1 1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针对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外界发生条件变更时,反应会向着减小这种变更的方向移动 如 如 N N 2 2 (g g ) +3H 2 2 (g g ) 2NH 3 3 (g g ) H < 0 若增大 c (N N 2 2 ) ) ,平衡 向着减小 c (N N 2 2 ) ) 方向移动,即消耗 N N 2 2 的方向 ( 正向) ) ;上升温度, 平衡向 降低温度的方向移动,即吸热方向 ( 逆向 ) 2 2 、平衡移动规律(以 m A (g g ) +n B (g g ) p C (g g ) +q D (g g ) H=Q 为例) 1 1 )浓度的影响 a a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向移动,或向右移动,正逆反应 速率增大 b b 、减小反应物浓度:逆向移动,或向左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降低 c c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向移动,或向左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大 d d 、减小生成物浓度:正向移动,或向右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降低 2 2 )温度的影响 Q > 0 ,a a 、上升温度:正向移动,正逆速率增大 b b 、降低温度:逆向移动,正逆速率降低 Q < 0 ,c c 、上升温度:逆向移动,正逆速率增大 d d 、降低温度:正向移动,正逆速率降低 3 3 )压强的影响(可变更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压强改变) m+n > p+q ,a a 、增大压强:正向移动,正逆速率增大 b b 、减小压强:逆向 移动,正逆速率降低 m+n = p+q ,c c 、压强改变:平衡不移动,升压速率增大,反之降低 m+n < p+q ,d d 、增大压强:逆向移动,正逆速率增大 e e 、减小压强:正向移动,正逆速率降低 4 4 )催化剂的影响 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正逆速率增大 三 、化学平衡常数:K K 以 以 m A (g g ) +n B (g g ) p C (g g ) +q D (g g ) H=Q 为例 1 1 、 K= ,单位:( mol / L ) p+q- -m m- -n n 2 2 、K K 只与温度有关,0 Q > 0 时,温度增大,K K 增大,反之减小; 0 Q < 0 时,温度增大,K K 减小,反之增大 注:K K 的表达式与 反应方程的系数有关,系数变更,K K 的表达式变更,但值不变 3 3 、平衡常数运算规则 1 1 )若反应方程系数都增大一倍,则 K K 取平方;若都减小一倍, 则 则 K K 开平方 2 2 )若存在三个反应式 1 1 、 2 2 、 3 3 ,其平衡常数分别为:K K 1 1 、K K 2 2 、K K 3 3 如 3 3 = = 1 1 + + 2 2 ,则 如 3 3 = = 1 1 - - 2 2 ,则 如 3 3 = = 1 1 × 2+ 2 2 ×3 3 ,则 如 3 3 = = 1 1 × - - 2 2 × ,则 4 4 、平衡常数的应用 1 1 )计算达到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转化率 2 2 )推断平衡移动方向:将变更后各物质的新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得到计算值 Q Q C C ,比较 Q Q C C 和该温度下的 K K 值,若: Q Q C > K ,平衡逆向移动; Q Q C = K ,平 衡不移动; Q Q C < K ,平衡正向移动 四 、等效平衡 以 以 m A (g g ) +n B (g g ) p C (g g ) +q D (g g ) H=Q 为例 1 1 、等效平衡的含义 两个平衡状态中,各物质浓度两两对应相等或比例相等,这两个平衡 互为等效 2 2 、等效平衡条件 1 1 )恒温恒压容器( m+n ≠ p+q ) 若加入物质的起始浓度之比相等,则 两平衡 等效 2 2 )恒温恒容容器 若加入物质的起始浓度相等,则 两平衡 等效 3 3 )特别状况 若 若 m+n = p+q ,则只要加入物质的起始浓度 之比 相等,无论处在 何种容器,都等效 例: 1 mol N 2 2 、 3 mol H H 2 2 充入一恒温恒容 容器,另将 0.5 mol N 2 2 、 1.5 mol H 2 2 、1 mol NH 3 3 充入相同容器,则两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后等效(将 1mol NH 3 3 归零到 N N 2 2 和 H H 2 2 ,其量分别为 0.5 mol 、 1.5 mol ,累加后与原加入量相等,即浓度相等) 若反应容器为恒温恒压,则归零后,只要 N N 2 2 和 和 H H 2 2 物质的量比例等于3 1:3 即等效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一 、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 1 1 、自发反应:不须要人为变更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 2 2 、非自发反应:须要人为变更条件才能发生的反应 注:自发与否与反应的吸、放热忱况无关,吸 热反应未必须要加热 才能发生,放热反应也未必须要冷却才能发生 二 、自发反应的推断 1 1 、熵:物质的无序程度,一般认为: 固体无序度小于液体无序度, 液体无序度小于气体无序度; 单质无序度小于化合物无序度; 少量粒子数无序度小于大量粒子 的无序度 2 2 、推断公式: G= H – T T ×S S ,0 G < 0 自发,0 G > 0 非自发 温度 T T 为开氏温度,单位为 K K ,中学阶段视为 T T 始终大于零, 与摄氏温度的转换关系为: T=t +273 G G H H T T ×S S 自发状况 高温 <0 低温 >0 >0 >0 高温自发 低温非自发 >0 >0 <0 任何温度都非自发 <0 <0 >0 任何温度都自发 低温 <0高温 >0 <0 <0 低温自发 高温非自发 章内补充:图像问题 一 、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平衡发生移动) 以 以 m A (g g ) +n B (g g ) p C (g g ) +q D (g g ) H=Q 为例 1 1 、浓度 a a 、增大 c c反应物 b b 、减小 c c反应物 c c 、增大 c c生成物 d d 、减小 c c生成物 2 2 、压强 m+n>p+q m+n<p+q a a 、增大压强 b b 、减小压强 c c 、增大压强 d d 、减小压强 m+n=p+q e e 、增大压强 f f 、减小压强 3 3 、 温度 a a 、 Q > 0 、升温 b b 、 Q > 0 、降温 c c 、 Q < 0 、升温 d d 、 Q < 0 、降温 4 4 、 催化剂 影响速率,对平衡无影响 添加催化剂 二 、物质的量、浓度、一百零一分含量、转化率与 X X 1 1 、与时间,曲线表示属于不同温度或压强 规则: 先拐先平衡,先平数值大 2 2 、与温度,曲线表示属于不同压强(或相反) 依据 曲线 的纵坐标值与温度的关系,推断焓变;依据不同压强 对应 坐标值 推断反应前后系数 和关系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 、 弱电解质 1 1 、 强弱电解质的区分 1 1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阴阳离子, 如: NaCl 、H H 2 2 SO 4 4 2 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 状态下部分电离,不能彻底电离, 如: CH 3 3 COOH 、H H 2 2 O O 2 2 、强弱电解质的物质分类 1 1 )电解质:除 Mn 2 2 O O 7 7 之外的金属氧化物、 酸、碱、除 AlCl 3 3 之外的盐、水 注:离子化合物:除 Mn 2 2 O O 7 7 之外的金属氧化物、 强碱、除 AlCl 3 3 之外的盐 全部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并不都是离子化 合物 2 2 )强电解质:除 Mn 2 2 O O 7 7 之外的金属氧化物、 强酸、强碱、除 AlCl 3 3 之外的盐 3 3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全部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全部的酸都是共价化合物 二 、 弱电解质的电离(可逆过程) 1 1 、弱酸的电离 1 1 ) 一元弱酸 HF H H + + +F - - CH 3 3 COOH CH 3 3 COO - - +H + + HClO H H + + +ClO – 2 2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但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后续电离程度微小) H H 2 2 C C 2 2 O O 4 4 第一步:H H 2 2 C C 2 2 O O 4 4 H H + + +HC 2 2 O O 4 4 - - 其次步: HC 2 2 O O 4 4 - - H H + + +C 2 2 O O 4 4 2 2 - - H H 2 2 S S 第一步:H H 2 2 S H H + + + HS - - 其次步: HS - - H H + + +S 2 2 - - 2 2 、弱碱的电离 1 1 )一元弱碱 NH 3 3 H H 2 2 O O NH 4 4 + + +OH - - 2 2 )多元弱碱(一步写出) Al(OH) 3 3 Al 3+ + +3 3 OH - - Cu(OH) 2 2 Cu 2+ +2OH - - 三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全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 1 1 、 弱酸的电离平衡 以 以 HF H H + + +F - - 为例 1 1 )正向移动:a a 、升温 b b 、加水稀释(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 c c 、减小氢离子浓度 i i 、加入碱 i ii 、加入活泼金属 2 2 )逆向移动:a a 、降温 b b 、增大氢离子浓度或弱酸根浓度 2 2 、弱碱的电离平衡 以 以 NH 3 3 H H 2 2 O O 为例 1 1 ) 正向移动:a a 、肯定范围内升温(氨水易挥发) b b 、加水稀释 c c 、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 i i 、加入酸 i ii 、加入可生成难溶物的金属 阳离子 2 2 )逆向移动:a a 、降温 b b 、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 i i 、加入碱 i ii 、加入可与水生成强碱的金属单质 四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1 1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以 HF H H + + +F - - 为例) 2 2 、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以 NH 3 3 H H 2 2 O NH 4 4 + + +OH - - 为例) 其次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一 、水的电离平衡 H H 2 2 O O H H + + +OH - - 1 、 正向移动 1 1 )上升温度 2 2 )减小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浓度 a a 、加入活泼金属 b b 、加 入可生成沉淀的金属阳离子 2 、 逆向移动 1 1 )降低温度 2 2 )增大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浓度 a a 、加入酸 b b 、加入碱 二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也称为 水的离子积:K K w w ) H H 2 2 O O H H + + +OH - - 1 、表达式:K K w w = = c (H H + + ) ) c ( OH - - ) ) 在 在 25 时,水的离子积 K K w w =1 × 10 - - 1 14 4 mol 2 2 /L 2 2 K K w w 仅与温度有关: 温度上升,K K w w 增大;温度降低,K K w w 减小 2 、K K w w 的运用 K K w w 适用于任何 电解质 溶液,其表达式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 均 为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的 浓度 ,并非单纯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 1 1 )计算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 a a 、酸溶液 (不是酸性溶液) , 酸溶液中氢氧根完全由水电离, 由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相等,所以,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在数值上等于溶液的氢氧根浓度 例: 25 时,浓度为 0.1mol/L 的 H H 2 2 SO 4 4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浓度 : b b 、碱溶液 (不是碱性溶液) 碱溶液中氢离子完全由水电离, 由于 c (H H + + ) ) 水 = = c ( OH - - ) ) 水 ,所以, 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浓度在数值上等于溶液的 c (H + + ) ) 例:2 25 5 时,浓度为 0.01mol/L 的 的 H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浓度: 三 、溶液的酸碱性 推断溶液酸碱性的唯一准则: 溶液中 c (H H + + ) ) 和 c ( OH - - ) ) 的 相对 大小 即: c (H H + + ) > c ( OH - - ) ) ,溶液呈酸性 c (H H + + ) = c ( OH - - ) ) ,溶液呈中性 c (H H + + ) < c ( OH - - ) ) ,溶液呈碱性 在未指明温度状况下, 仅从 pH 值无法推断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未必是酸溶液 碱性溶液未必是碱溶液 四 、溶液的 pH 计算 1 1 、 pH 标准计算公式: pH 仅与氢 离子浓度有关 : c (H H + + ) ) 增大, pH 减小; c (H H + + ) ) 减小, pH 增大 2 2 、变式(由 c (OH - - ) )和 和 K K w w 计算) 由 ,得 , 则: : 若 , 3 3 、混合溶液 pH 计算 1 1 )强酸和强酸混合 体积为 V V 1 1 L L , pH= m m 的强酸 A A 和体积为 V V 2 2 L L ,n pH=n 的强酸 B B 混合, 混 合后其 2 2 )强碱和强碱混合 常温下, 体积为 V V 1 1 L L , pH= x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