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手术之Couldwell教授巨大岩斜区脑膜瘤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全切手术图解.docx
-
资源ID:2325396
资源大小:2.98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师手术之Couldwell教授巨大岩斜区脑膜瘤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全切手术图解.docx
大师手术之Couldwell教授巨大岩斜区脑膜瘤,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全切手术图解 岩斜区位于颞骨岩部背面与枕骨斜坡部的岩斜裂汇合处,从岩骨尖至颈静脉孔。内侧至斜坡中线,外侧至第、和脑神经,上缘为鞍背,下缘为颈静脉孔水平;下方为枕骨大孔区。岩斜区脑膜瘤由于位置深,毗邻重要解剖结构,很难实现肿瘤全切除,且有较高的术后致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治疗难点。 对于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理念和主张多样,入路选择多样,有额颞入路,枕下小脑幕入路,颞下小脑幕入路,颞下入路,耳蜗入路等。但是对于巨大肿瘤或者同时向幕上幕下生长的肿瘤,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之美国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等认为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更为合适,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可以进行成功全切,他认为手术入路的优点是暴露的视野大,可在直视下处理,减小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对小脑、颞叶牵拉轻微,可在手术早期离断肿瘤血供,幕上幕下联合入路也可用于松果体区肿瘤切除,牵开枕叶与小脑,可获得良好的暴露。该手术入路图解选自Couldwell教授主编的专著Skull Base Surgery of the Posterior FossaChapter 7 Petroclival Meningiomas. 作者Amol Raheja and William T. Couldwell. 图:岩斜区脑膜瘤和周围神经组织的复杂关系 (来DOI:10.1007/s10143-014-0575-1)图A: 采用幕上-幕下联合入路,颞枕联合皮瓣,在颞部行低位颞部骨瓣开颅。图B:病人采取侧卧位,应根据人体的四个生理弯曲及身体轴线,避免过度拉伸及屈曲,同时尽可能坚强压力集中的压迫点的压力。图C:切除在颞枕区域至枕下区域延伸的L形骨瓣后,沿着乳突周围外层开始逐步完成乳突切除术。骨瓣大小取决于听力状况和基础暴露的需要。图D:硬脑膜切口设计图E: 打开硬膜,避免损伤横-乙状窦及Labb静脉,该区域后颞叶的静脉引流存在变化(有时是多种多样的),结扎上岩窦后,并确保颞叶的引流通畅,沿着岩骨尖分离天幕,定位并注意保护滑车神经等。 图F:在分离、暴露、切除肿瘤过程中,注意保留所有颅神经及重要血管图G:肿瘤成功全切,神经组织保存完好。图L+M: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对比 小脑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最常见的是经乙状窦前入路联合颞下入路,但该入路耗时且创伤大;另外,面听神经功能障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故其应用也受到限制。 国内有学者主张,对于该类肿瘤行颞下和乙状窦后联合入路,这种一期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并发症高,因术者疲劳而易导致肿瘤残留。也有学者主张采用幕上、幕下分期入路,主张采用经颧一额一颞入路和经乙状窦后入路,多次分期切除肿瘤。Couldwell教授提倡的幕上幕下联合入路,以颞枕区和枕下为开颅骨瓣,切除乳突,可以良好分离、暴露并全切肿瘤。关于美国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 擅长领域:尤其擅长脑膜瘤等脑部、颅底、神经肿瘤、垂体肿瘤、颅咽管瘤、癫痫和脑血管神经外科等的外科治疗。拥有海量的脑膜瘤成功手术切除及良好预后病例,对于岩斜区、后颅窝等复杂高难度位置脑膜瘤极为擅长。 更多神外手术和前沿信息后续更新,尽在INC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