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王昭君的儿子).docx

    • 资源ID:23492006       资源大小:27.1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王昭君的儿子).docx

    Word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王昭君的儿子) 下面是我整理的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王昭君的儿子),供大家参阅。 自古"和亲'的人不少,独王昭君的事迹,代代相传,妇孺皆知,这是什么缘由呢? 汉高祖时,娄敬提出和亲的建议,但吕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将她远嫁番邦,因此和亲的方案并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 这中间还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由于当时的匈奴单于对和亲大感爱好,汉高祖刘邦死后,冒顿单于竟然向吕后求婚,说什么"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城,数至边疆,愿游中国。孤偾独居,无以自娱,愿以全部,易其所无。'这尽管亵渎得不成体统,可由于汉政权的力气还赶不上匈奴,吕后无奈,只好以宗室女乔装成公主嫁给冒顿,正式走上和亲之路。 以后,西汉对匈奴和西域各国多汉和亲,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却是以民女的身份担当和亲的任务,事情便显得特别突出,非常引起一般民众的怜悯与关切,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件大事,文人墨客也便多对她进行描述、吟咏、赞美,使王昭君的事迹广为流传。 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 除了汉书、琴操、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对王昭君的事迹有具体的记载外,历代诗人词客为王昭君写的诗词,就有五百零三首之多,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小说、戏剧等等。 王昭君诞生在闻名的长江三峡中,一个叫秭归的地方,这里江水湍急,日夜咆哮,两岸悬崖峭壁,怪石磷峋,战国时这里曾出过一位闻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诞生时正值汉朝的辉煌盛世,百姓丰衣足食,但秭归这里比较荒僻,王昭君的父亲,带着两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种小得可怜的几块山坡地,种些杂粮维持生计,仍旧过着牵强温饱的艰苦生活。有时还要替溯江而上的船只拉纤贴补家用。 生活虽然清苦,但全家和乐,与世无争,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保持先人的传统,没有遗忘她们也曾是受人敬重的诗礼门第。王昭君有一个哥哥叫王新,有一个弟弟叫王飒,出力的活儿轮不到她,她除了跟着母亲娴习女红之外,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习字,虽然生长在穷乡僻壤,却饶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如空谷幽兰,自然被选入宫。 从全国各地选择人宫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一见面,首先由画工毛延寿各画肖像一幅呈奉御览。出身富贵人家,或京城有亲友支援的,莫不运用各种管道贿赂画工,只有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也不屑于欺瞒天子,使毛延寿心中非常不是味道,不但把她画得非常平凡,而且更在脸蛋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德,等到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画像时,嫌恶之余,更以为她是个不实在的女人,因此,五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五年的时间不算短,与现在读一个高校本科的时间还要长一点。王昭君除了担负一些宫中的轻巧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然而午夜梦回,不免倍感凄清与孤寂,花样的年华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毕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又如何上报父母的哺育之恩呢? 又是落叶迷径,秋虫哀鸣的深秋季节,冷雨敲窗,孤灯寒衾最易惹人遐思。想起西陵峡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日欢快团聚的时间,愁思如麻。信手拿过琵琶,边弹边哼,唱不尽的是乡愁: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宝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考,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独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这就是出名的五更哀怨曲。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的乡愁与一丝丝的向往。 王昭君无声无息地打发着漫漫的长夜和日复一日的白昼,意志消沉,"自叹人生皆有定。'然而,事实上命运总是在"有定'中包含着"无定',汉元帝竟宁元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朝觐,王昭君的命运无意间起了突破性的变化。 匈奴与汉朝的关系时好时坏,这年匈奴内乱,分为两支,那单于领导北匈奴,呼韩邪单于领导南匈奴。利用这个机会,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击败北匈奴,并将那支单于诛杀,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赶忙上书恳求前来长安朝觐,以尽藩臣之礼。 呼韩邪携带大批皮毛及骏马作为贡品来到长安,对汉元帝执礼甚恭,汉元帝大为兴奋,大排筵席,款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宾',席中呼韩邪提出"愿为天朝之婿'的恳求。汉元帝乐得以此羁系呼韩邪,更为兴奋,兴之所至,打算在未把公主出嫁之前,先让他见见朝佳丽,唬一唬他,于是下旨由那些后宫未曾临幸的美女前来侑酒。 聪慧的姑娘立刻意识到这事的重要性,这是个引起皇帝留意的好机会。机不行失,时不再来。一个个浓装淡抹,盼望借此获得皇帝的青睐。 来了,宫女们一队队鱼贯而入,果真是花枝招展,娇娆婀娜,彩袖在桌上来去,香气在席间飘散。匈奴番王哪里见过如此多彩多姿的场面,不禁心醉神驰,浑然忘我。突然他看到了出墙红杏,如同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是那么突出,他震动于她的美艳。聪慧的呼韩邪马上向汉元帝提出:"愿为天朝之婿,不肯定硬要公主,就在这些美女中选一名可以。'汉元帝心想:原本要物色一位宗室郡主,如今要在待诏宫女中选择,岂不是省却了很多麻烦。于是漫不经意地答:"你看中了那一位,那一位就归你。'呼韩邪太兴奋了啦,喊道:"就是她!'汉元帝顺着他的手看去,但见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盈盈为礼。汉元帝眼前的这位待诏宫女,云鬟雾鬓,光荣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微露一丝幽怨。太美了,但皇帝金口玉牙,不能反悔。 筵席结束了,呼韩邪意兴遄飞地回到驿馆。预备择吉迎娶汉宫美人,汉元帝却心中快快地回到后宫,找出了待诏宫女图册,翻到王昭君的画像,只见画像与本人有天壤之别,而粉颊秀靥上,何曾有什么黑痣。刹那间,汉元帝把失去王昭君的后悔心理,转化成对画工毛延寿的生气,当即传命有司彻底追查,才知道都是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有意将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的平凡女人,于是将毛延寿以欺君之罪斩首,对这件事,后人自有评说。 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意思是毛延寿虽然胡作非为,而汉元帝也太过糊涂。正象王安石所讲:"耳目听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无论如何,汉元帝心中对王昭君的歉疚、懊悔、怜惜与不忍割舍的心情一齐涌上心头,他要设法加以弥补,于是诓称:"妆奁尚未齐备,后三日即行。'他既然已无法留住王昭君,他必需好好利用这珍贵的三天时间来享受王昭君,这就是才智平凡的汉元帝的想法自然与历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之间有显著区分。 汉元帝在未夫殿中召见王昭君,目睹一个冠绝古今的绝色美女,即将落入他人怀抱,心中那份窝囊劲就甭提了。他假惺惺地先说了很多劝慰和鼓舞的话,等到王昭君饱孕泪光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地向汉元帝注视时,汉元帝最终无法自恃,疯狂般地离开御座,饿虎扑羊般地抱住王昭君,踉踉跄跄地走向殿角的暖阁,像一个虐待狂一样地把王昭君熬煎了三天三夜。 临行之日,王昭君戎装装扮,妩媚中更见英爽之气,面对未央宫告别了天子,带着一种异样的感情,看了最终一眼长安,怀抱着琵琶上马而去。匈奴人马和朝廷派出的卫护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经过长安大街,沿途万人空巷,争睹昭君风采;眼看如此风情万种的美人儿,离开繁华的帝京,前往荒芜的胡地,陪伴一个垂垂老矣的匈奴单于,无不为之嗟叹不已。 王昭君出了长安北门,一路晓行夜宿,渐行渐远,黯然神伤,随行的乐师们,一路上弹奏着琵琶,以慰王昭君的离愁别恨,声声令人肝肠寸断,回望长安已经了无踪影,王昭君手弹琵琶,吟出一首"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哺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中原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塞外犹是寒风凛冽的季节,真个是"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头。'王昭君最终在漫漫长路中病倒了,只得临时停止前进,养病期间,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缠绵三天三夜的大汉皇帝,于是挑灯披衣,儒泪和墨,向汉元帝写信: 臣妾有幸得备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适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惟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绝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怜之! 出了雁门关,匈奴大队骑士、毡车、胡姬前来迎迓,抵达王庭之日,但见平沙雁落,黄尘滚滚,牛羊遍地,无边青草。一座座帐蓬中,张灯结彩,欢腾达旦,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亦即安静胡地的皇后),百般迁就,以博取她的欢心。然而胡笳悲鸣,骏马奔驰,饮腥食膻,异邦风月,使王昭君总是对故国布满思念之情。所谓: 汉使回朝频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昭君出塞以后,汉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齐接到长安,赐宅赐田,妥当安置。而呼韩邪得意汉廷绝色美人之后,心中大为兴奋,成天置酒作乐,并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以报答汉天子的特殊恩遇,甚至上书愿保境安民,请罢边卒,以休天子之民。汉宣帝在看了郎中侯应上奏的"十不行'之后,谢绝了他的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庭三个月后,汉元帝在思念与懊恼的前提下,恹恹病榻,拖到初夏季节,竟在榴花刺眼中崩逝。 其次年,即汉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又过了一年,老迈的呼韩邪去世,这年王昭君二十四岁。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非常恩爱甜美,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五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绊系,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着实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闻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惋惜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 眼看自己制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无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家'。 关于"青家'也另有解释:筠廓偶笔:"王昭君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云青家。'塞北纪游上也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垓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家。' 历来提到"青家'的诗句许多。如白居易的"不见青家上,行人为浇酒。'杜牧的"青家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王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后慢慢有"明妃'一说。 对昭君出塞历来评价颇多,评价各异,如: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际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寄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也与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终于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王昭君的儿子右逐日王一系后来日益强盛,与东汉交恶,被窦宪追击,一路西窜,越过葱岭进入欧洲,占据哥特人的地盘引起罗马帝国的崩溃,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国。 公主远嫁后,难过怎说完 公主和亲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个诸侯国之间就常用和亲来相互结好或制衡。在以后的大一统朝代,也不断有公主和亲,她们受命远嫁到塞外不同的边陲,走的是同一条艰辛的不归路。 前200年,匈奴屡犯边疆,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在白登之役大败而归,建朝不久的大汉陷入了极惨淡的境地,为了应付这种局面,娄敬建议把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以熄战火,刘邦采纳了这个建议,当然把自己的女儿豁出去是舍不得的,他选了一个宗室女孩封为公主,嫁给了单于冒顿,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和蕃'远嫁的公主,她没有留下名字,史上也没有留下她远嫁后的记载。 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时的西汉虽然已经是一个能发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音的浩大帝国,但仍旧采纳和亲政策来维护边疆的安静。 经过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此时以远离了漠北,可余威仍在,汉武帝用怀柔兼武力的方法乐观打通西域各国,联合夹击匈奴,当时西域比较强盛的国家乌孙国就是主要的争取对象。 元封六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达的女儿细君封为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昆莫的孙子年纪比细君还大,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不得不来到荒芜的漠北,嫁给这么个老眼昏花的丈夫,心中该是怎样的悲苦。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乃自作歌'这就是传世的悲秋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家乡。' 这首诗传到汉庭,汉武帝亦是感慨不已,他派特使带上宝贵的礼物去慰问细君,但细君思乡的愁苦怎能是用珠宝黄金就能填补的呢! 细君远嫁的其次年昆莫就死了,他的孙子岑陬即位,按西域收婚风俗,他也将继承祖父的妻妾,包括细君公主,这和大汉的儒家礼教相悖,细君上书武帝陈情,汉武帝劝她以国家利益为重,入乡随俗。细君只好嫁给了岑陬,并生下了一个女儿,由于产后失调加之长年的心情抑郁,细君不久就病死了,死时才二十五岁。 岑陬又向汉廷求婚,汉武帝就把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公主嫁给了他,史载解忧公仆人如其名,共性宽容而爽朗。两年后,岑陬死了,解忧依照风俗嫁给了他的弟弟翁归靡,翁归靡和解忧公主两人的感情很好,还生了三个王子。对解忧的感情使翁归靡也对大汉无比信任,冷落始终拉拢他的匈奴单于,愤怒的匈奴单于在汉宣帝本始三年发兵征讨乌孙国,翁归靡和解忧一边亲自督战,一边派使节驿马不停地去汉廷请来重兵助战。 匈奴单于在这场战役中共损失了四万多人,七十多万马匹,元气大伤。自此大汉北方边疆保持了很长时期的稳定局面。 惋惜翁归靡死后即位的泥靡,是岑陬和一位匈奴王妃生的儿子,他倾向匈奴,且施政残暴,被国人称为狂王,乌孙国自此陷入了动荡的局面,解忧公主按例不得不忍辱含悲地嫁给他,并且和他生了一个儿子。 转瞬又过去许多年,解忧公主自汉武帝太初年间嫁到西域塞外这片冰冷的土地,到汉宣帝甘露初年已经有五十多年了,历朝四代,三度嫁人,受尽了辛酸与委屈。她情词哀切地给汉宣帝上书表示了想叶落归根的心愿,汉宣帝亦为之动容,派人把解忧及两个孙子她接回长安,并赐以宅田侍婢,解忧公主终于善得其终了。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传了两千年了。戏本汉宫秋里,昭君好像脱离深宫苦海,以公主的名义远嫁嵇候珊后得到了幸福,但事实是在她其次个丈夫雕陶死后,她恳求归汉未被允许,并被命嫁给前夫的儿子,多年的积怨太深,无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诗作传世: "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乌呼哀哉。忧心恻伤。' 汉代好像是英雄与美人的故事流传最多的朝代,而英雄的血和美人的泪大多洒在西域。汉代一共有十三位公主和亲远嫁,除了解忧公主最终在晚年得以还乡,其余都悄悄无闻地作为政治牺牲品,在边疆塞外的孤寒里倍受煎熬,终了一生。 13

    注意事项

    本文(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王昭君的儿子).docx)为本站会员(马****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