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篇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
-
资源ID:23503293
资源大小:18.3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篇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docx
Word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篇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下面是我共享的人教版学校五班级数学教学方案3篇 2022部编版五班级下数学教学方案,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学校五班级数学教学方案1 一、基本状况分析: 本班有同学41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1人。从上期平常学习和期末考试看,同学的基础学问把握得较好,学习习惯也还过得去,主要表现在上课基本都能用心听讲,课后准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同学做作业马虎,并且做完作业后不喜爱检查,特殊是计算很不细心;当然还有部分同学有抄作业现象;部分同学动手力量也较差,比如作图等。 二、本册教材分析: 修订后的西师版六班级下期数学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百分数,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统计,总复习。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移至本册。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将“百分数”的内容支配在第十一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 “百分数”移至第十二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连接来看,都是特别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 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依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加上,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综合应用”。 (1)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2)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使同学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娴熟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洁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熟悉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能运用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把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使同学理解成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推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3、使同学熟悉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把握图柱体的特征。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把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使同学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把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使同学熟悉圆锥,把握它的特征,学会计算圆锥的体积。 4、使同学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把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5、比较系统地、坚固地把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分。能比较娴熟地读、写数。能比较娴熟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娴熟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把握整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分。把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娴熟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6、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把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推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7、 通过复习、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洁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同学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力量。 8、把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同学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娴熟程度。把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分。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四、详细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仔细搞好课堂教学讨论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学问,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同学沟通,了解同学思想动态,准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同学打成一片,敬重同学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纳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相互沟通。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比,培育优生,鼓舞后进生。 6、重视在同学已有学问和生活阅历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爱好。 8、重视培育同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力量。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进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仔细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准时做好作业状况记载。并对问题同学准时提示,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 正考风,严厉考纪,真实反映同学的实际状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确定同学的学习成果,杜绝同学的侥幸心理。 五、课时支配。 百分数 13课时 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 9课时 统计 4课时 总复习 25课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