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_16.docx
Word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排列位置。 2、培育幼儿的秩序感和记忆力量。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活动,把握10以内的序数。 2、学会从左到右进行10以内序数的操作应用 活动预备:10个盘子、110数字、10种蔬菜、才智盒。 活动过程: 1、手指操放松。 2、瞬间记忆。今日小动物们和蔬菜宝宝的运动会已经闭幕了,要给他们颁奖了,你们想去参与吗?首先要先过小动物们给我们出的通行证,我们才能去。 3、出示课件。获得本次运动会表现最好的前十名的小动物有:熊猫、长颈鹿、猫、豹、兔子、大象、小狗、公鸡、老虎、乌龟。同时出示数字1、2、 3、4、5、6、7、8、9、10。提问:排在第一名的小动物是谁?其次名是谁? 大象排第几名? 4、下面有请蔬菜宝宝们闪亮登场。请10个小伴侣托盘出来。第一个是土豆,其次个是西红柿,第三个是黄瓜,第四个是芹菜,第五个是萝卜,第六个是芸豆,第七个是洋葱,第八个是姜,第九个是胡萝卜,第十个是香菜。 5、请幼儿给获奖的蔬菜颁奖吧。让幼儿在蔬菜面前放上数字。提问:第一名是谁?第五名是谁?萝卜排在第几名? 6、嬉戏放松打害虫 7、请幼儿操作才智盒,请小伴侣请出种类不一样的10个小动物插在插板 上的第一行,请给小动物排排挨次吧。提问:小猫排第几?小老虎排第几? 8、小猫钓鱼。请把10只小猫插在才智盒上的第一行,把10条鱼插在第五行。黄色的棋子当鱼线,我们来钓鱼。听口令:第2只猫去钓第2条鱼,第3只猫钓第5条鱼. . 9、结束。 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开心心情。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进展思维力量。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力量的进展。 活动预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老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爱好 1、我们小伴侣喜不喜爱玩玩具?你喜爱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叙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相互交换其次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熟悉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与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索 这是什么车?它应当装几个轮子?(依据幼儿叙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索并轻轻告知老师)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力量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伴侣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与竞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长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看谁抓得多数学教学反思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看谁抓得多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的事情。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发觉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爱好,也培育了孩子乐观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记录的方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分了三个步骤。1、怎样玩。2、抓玩具。3、猜猜看。在第一环节中利用幼儿每天都玩的积木来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主动去想方法,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引导时交代清晰记录单记录不仅自己能看懂,也要让别人看懂。让孩子带着目的去操作。其次环节幼儿操作记录由于是大班了而且在数学活动中已经多次使用过记录表了因此这次也不例外孩子对记录表格特别熟识。让孩子玩看谁抓得多的嬉戏,孩子通过玩嬉戏自然的导出了数的概念和认知,通过不同的数量进行观看、数数、记录,比比谁的视力快谁的动作速度快,这样让孩子感受到了数字的奇妙和好玩,并将幼儿对数字的理解、运用进一步加以扩展和延长。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必回归生活。通过这一过程,孩子可以进一步体验到数字的妙用,感受到运用数字的欢乐,从中也增加了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念。 在最终的猜猜看中我们又发觉了新的问题如:老师抓了28个我怎么抓了8个等问题值得孩子们进一不去思索。所以我把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连续去探究发觉。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与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预备了一些零散的阅历,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竞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欢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爱好和探究的欲望。秋天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幼儿供应了探究、发觉、表达的宽阔空间。幼儿园老师常常带小伴侣开展着捡落叶的活动,这些颜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叶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奇怪,“老师这是黄树叶,老师你看这是片树叶真大呀!”,当小班的孩子们高举这些落叶向老师诉说的时候,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感动。设计树叶分类的科学活动,能够满意孩子的探究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尽情畅游在树叶多彩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 在老师的.引导下乐观参加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 能排解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预备: 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在老师引导下乐观参加活动。 活动难点:能排解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分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爱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晰,每个小伴侣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伴侣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惦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快乐。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四、关心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 1、秋风吹,又有很多树叶飘落下来,关心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 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 3、操作后简洁讲评幼儿操作状况。 五、延长活动,激发连续探究的爱好 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 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 设计意图: 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 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 通过送回家的嬉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意幼儿的需要。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 延长环节让幼儿连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爱好和激发讨论愿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学习2的形成 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爱好。 2.培育按数取物的力量。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活动预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很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爱好。 老师:“小伴侣,今日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伴侣快快找找吧!” 二、绽开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老师:小兔藏在小伴侣的椅子下面,每个小伴侣找一只小兔来。 -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老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独,请小伴侣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伴侣去找找吧! 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 老师:先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来又在草丛中找到1只小兔,变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几? (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2.课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当为小兔预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 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 (2)老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3.认读数字2 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菜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 幼儿认读数字2,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 4.理解2的实际意义。 (1)问2能表示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草,还能表示2个什么? 小结:2能表示全部数量是2的物体。 (2)课件播放若干数量是的画面,关心幼儿理解2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查找能够用2来表示的物体. 老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物体能够用2来表示,请小伴侣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自然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把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进展幼儿的比较力量和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预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伴侣他们今日很快乐,小伴侣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伴侣,由于他们今日般了新家,小伴侣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老师:“这个房子漂不美丽啊,小伴侣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伴侣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老师:“数字们见小伴侣们来了都特别的兴奋,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伴侣的到来。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伴侣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把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依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老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伴侣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伴侣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爱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伴侣的桌子上,请小伴侣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伴侣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觉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伴侣们来一场小竞赛,看谁能又快又精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小班计算活动:“1”和“很多”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很多”,并初步区分“1”和“很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育幼儿对数活动的爱好,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嬉戏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很多”。 难点:初步学习区分“1”和“很多”两个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环境设计: 小ji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红、黄、绿三种颜色) 四、设计思路: 依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老师所供应的特定的材料来感知“1”和“很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在开心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 五、流程设计: 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争论提高尝试 教学手段:师讲个别嬉戏师生争论集体嬉戏 (一)、提出问题尝试活动: 师:“叽叽叽,谁来了?”(小ji来了)。 出示小ji:师:有多少小ji?(很多小ji)想不想和小ji做嬉戏?(想)每个小伴侣和一只小ji做嬉戏。 (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争论: 师:咯咯咯,谁来了?(ji妈妈)ji妈妈要让ji宝宝回来(幼儿送小ji回家,放进筐里) 刚才家里没有小ji,现在怎么了?(很多小ji) 师:ji妈妈要和我们来玩一个小母ji生蛋的嬉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些什么样的蛋蛋?(有红蛋蛋、绿蛋蛋、黄蛋蛋、我们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嬉戏规章:挑一个你喜爱的蛋蛋,只拿一个,一边拿一边说:“我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蛋?” 师:(请每位幼儿拿一个蛋蛋)我这里有几个蛋?(很多)。原来我有很多蛋蛋,现在我把它分给小伴侣。你一个、我一个。 请幼儿各自说说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三)、提高尝试: 1、师:现在我们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边生蛋一边说:“小母ji,真能干,生下一个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儿嬉戏) 师:刚才草地上没有蛋,现在怎么拉?(很多蛋蛋) 师:你生一个,我生一个,变成了很多蛋蛋。 2、师: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们来帮ji妈妈把蛋拉回家,一边捡一边说:“我捡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四)、讲评: 1、刚才箩筐里没有蛋蛋,现在怎么拉?(很多蛋蛋) 2、告知幼儿下次再来玩嬉戏。 评析: 依据 >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初步阅历以及小班计算活动中教学的目标,孙老师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基本要求,即正确区分“1”和“很多”两个不同的量。老师在活动中始终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活动中,老师能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纳了让幼儿直接参加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好玩、直观、形象的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感受“1”和“很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如:老师采纳了“和小ji做伴侣”、“帮ji妈妈捡蛋”、“小母ji生蛋”这三个情景嬉戏,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加嬉戏,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留意力,让幼儿在好玩的嬉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很多”,并通过反复的嬉戏,使幼儿能正确区分“1”和“很多”,理解两个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的奇怪和探究爱好。 活动中有一个较好的方面,即在活动中,老师强调了让 幼儿用语言来表达“1”和“很多”两个量,符合小班幼儿动作配语言的思维进展要求,也促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理解“1”和“很多”这两个量的概念。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食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2、依据点卡取出相等数量的食品。 活动预备: 1、玩具柜3个。 2、标记图:教学挂图中的实物卡片若干,贴有3以内点子的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说说看看:“我吃过的食品”。 老师:我们都吃过哪些好吃的食品呀?幼:包子、饺子、面包、饼、蛋糕. 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说一说自己吃过的食品。 展现食品,说说食品的名称。 老师:这些食品叫什么名字? 鼓舞幼儿大声说出食品的名称,依据幼儿的生活阅历,可以说出许多食品名称。 2、给食品分类,布置食品店。 争论:食品怎么放? 老师:这么多食品可以开个食品店啦!想想食品店的食品应当怎么放呢? 引导幼儿依据食品的种类,把相同的食品放在一个玩具柜里。 我会放食品。 鼓舞幼儿一边拿一边说:和放一起。 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食品摆放得对不对,一边检查一边说:这里都是。 给食品配标记。老师出示教学挂图中的包子、饺子蛋糕三张标记图,引导幼儿观看,并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标记,可以表示哪种食品。 请个别幼儿为食品配标记。 3、取食品,按点数取出相同数量的食品。 老师:想不想品尝食品?放在哪里品尝呢?老师出示小盘子。 老师:盘子里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了解盘子里有几个点子,就取几个食品品尝。 幼儿示范拿取食品。请个别幼儿取盘子,先数点子,再按点子取相同数目的食品品尝。 活动延长: 幼儿“品尝”食品。鼓舞幼儿数点子,进行按数取物。还可以交换盘子再次嬉戏。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爱好。 2。培育按数取物的力量。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活动预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很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爱好。 老师:“小伴侣,今日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伴侣快快找找吧!” 二、绽开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老师:小兔藏在小伴侣的椅子下面,每个小伴侣找一只小兔来。 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老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独,请小伴侣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伴侣去找找吧! 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 老师:先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来又在草丛中找到1只小兔,变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几? (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2。课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当为小兔预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 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 (2)老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3。认读数字2 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菜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 幼儿认读数字2,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 4。理解2的实际意义。 (1)问2能表示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草,还能表示2个什么? 小结:2能表示全部数量是2的物体。 (2)课件播放若干数量是的画面,关心幼儿理解2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查找能够用2来表示的物体。 老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物体能够用2来表示,请小伴侣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自然结束!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与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预备了一些零散的阅历,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竞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欢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手口全都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2、学习排解干扰依据颜色查找肯定的路径,进展观看力。 3、培育幼儿良好的学习和操作习惯。 活动预备: 1、教学挂图 2、4的数字卡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学习手口全都地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看图) 老师:小伴侣们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数学的世界进行探究吧!春天来了,草地上美丽的花朵都开放了。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 (引导幼儿点数) 老师:来,我们一起来数吧,1,2,3,4我们数到几了呢?对!数到4了!广场上有4朵花! 老师:我们再来数一遍吧! (引导幼儿再次集体点数并说出总数) 老师:刚刚我们是大家一起来数的,现在哪个小伴侣自己到前面来数一数呢? (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点数,留意引导幼儿要手口全都地点数) 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草地上还有什么呀?哦,有小伴侣,广场上有几个小伴侣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哦,广场上有四个小伴侣。 老师:还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看挂图找出风筝。) 老师:有风筝!有几只风筝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原来啊广场上开了4朵花,还有4个小伴侣,有4只风筝呢。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两根香蕉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那四朵花用数字几表示呢?对啦用数字4来表示,小伴侣们看一看数字4,跟它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排解干扰,依据颜色查找拟定的路径。 1、引导幼儿学习排解干扰,依据颜色查找肯定的路径。 老师:瞧,他们在放风筝呢?不好了,他们的风筝缠绕到一起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风筝吧!我们先来找一找第一个小女孩的风筝是哪一个呢? (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并回答。假如幼儿回答出了是猫头鹰风筝,可以连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并关心幼儿总结) 老师:小伴侣说是看到了图画上小伴侣手里风筝的颜色,跟着线的颜色找到的!还有一些别的风筝也绕在了一起,请小伴侣们上区域活动的时候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三、活动结束。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数字4,请小伴侣们要记住它跟它做好伙伴哦! 效果分析: 略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