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1草原放牧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
-
资源ID:23547667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1草原放牧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
草原放牧一、设计思想: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通过具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欢快旋律表现草原小姐妹在草原愉快放牧的情景。在教学设计上,我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结合本单元通过学唱、欣赏具有故事情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知道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音乐表现生活的多种方式,为学生增添一个通过音乐认识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知与体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的创造性活动,给学生创设即兴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结合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来增强学生的听赏能力和欣赏水平。教学中我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表现力,通过模唱帮助学生识记主题旋律,并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 二、教材分析: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源于一个动人的故事“草原小姐妹”,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通过具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欢快旋律表现草原小姐妹在草原愉快放牧的情景。乐曲结构独特,采用独奏的民族乐器传统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 教材选用了第一乐章“草原放牧”。乐曲由圆号奏出简短的的引子之后,由琵琶奏出节奏轻松 活跃、欢步明朗的草原小姐妹主题,即本曲的第一主题,旋律为2/4拍,节奏轻快活泼,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的特点,运用了“同尾换头”的创作手法。具有蒙古族舞曲的音乐 “短调”特点,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及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俩天真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第二主题旋律为4/4拍,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抒发内蒙人们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具有“长调”的特点。三、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平日的教学中能够分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感受不同节奏、力度、速度的音乐要素表现的作用,大部分学生能分辨两段体歌曲的结构,但是识唱旋律的音准不是很稳定,感觉有的学生表现音乐的情绪不高涨,为了改变这种音乐课堂状态,在听赏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受,通过多唱、多练、多赏、多动以及语言激励的方式使学生乐于表现,以聆听感受为主线,辅以识唱、律动、画图形谱,提升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草原赞歌,表达对草原的赞美。能力目标: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析乐曲两个部分。认识琵琶,并在音乐中分辨琵琶和双簧管的音色。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蒙古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参与、团结协作以及爱祖国、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的精神。五、教学重、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辨乐曲两个部分。 认识琵琶,并能在音乐中分辨琵琶和双簧管的音色。六、教学策略及媒体的选择: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法、参与表现法、体验感悟法、聆听感受法、律动教学法、对比分析法等策略进行欣赏教学。运用电脑、自制教学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的听赏的兴趣,运用钢琴辅助教学,录音机录音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七、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故事引入)自主参与聆听感受体验感悟合作表现拓展延伸师生感言八、教学课时:一课时九、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情境创设(故事引入)1师生问好(教师弹琴师生唱问)【设计意图:架起情感的桥梁】2教师播放腾视频画面:格尔演唱美丽的草原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说一说聆听后的感受。【设计意图:声画并茂,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走进草原使学生身临其境于美丽的大草原。】3引导学生欣赏动画片故事“草原小姐妹”。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动画媒体,了解 “草原小姐妹”的故事梗概以及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直观性强,发挥了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以铺垫。】(二)参与体验 实践表现(唱练过程)1.教师弹唱歌曲草原赞歌,学生聆听感悟旋律、歌词。2.声势训练:24 X 0 | X 0 | X 0 | X X | ( 拍点空)【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用录音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运用聆听感悟法、示范法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结合歌曲完成声势练习。其过程是:唱拍点相结合。感受蒙古族旋律二拍子节奏的特点。】3歌曲唱练:1)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练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2)学生唱一唱草原赞歌的前两个乐句,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乐句的结么特点?运用了哪种创作手法?【设计意图:运用参与表现法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歌曲乐句。引生对歌曲旋律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媒体课件展示)】3) 教师示范蒙古族硬腕动作并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旋律的特点。4)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蒙古族骑马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旋律的特点。【设计意图:运用律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蒙古族“短调”旋律的特点。】(三)聆听感受 合作表现(深化主题)1.导入欣赏: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根据草原赞歌改编的乐曲草原放牧。1)介绍作曲家。2)引导学生说出引子描写了的情景。?3)聆听感受并说出简短的引子所奏乐器及主奏乐器是什么【设计意图:媒体课件(音响)聆听感受,情境表述:引导学生聆听感受类似号角般的引子所奏乐器圆号,为后面介绍琵琶协奏曲做以铺垫。】2介绍民族乐器:琵琶【设计意图:感受乐曲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大胆说出聆听感受。了解认识民族乐器。媒体课件(展示)】3聆听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哼唱出熟悉的音调。2)引导学生说说这个主题与草原赞歌的旋律有什么联系?什么内容?3)学生随教师伴奏模唱主题旋律,并用图谱和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设计意图:运用媒体课件(音响)通过反复聆听,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辨乐曲两个部分。强化其听辨音响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谱及唱唱表表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4.再次聆听第一部分:1)引导学生聆听主题出现时用动作表现,并说说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感受这部分音乐的情绪,学生说说表现的情境,进而总结第一部分。【设计意图:运用媒体课件(音响)引导学生聆听感受第一部分: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特点。学生掌握运用音乐要素来表现作品刻画了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5聆听第二部分: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说出在情绪、节奏、旋律上与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它表现了什么情景?2)引导学生哼唱第二部分旋律,并用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分析法聆听感受第二部分旋律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徐缓的蒙古族“长调”旋律的特点。(媒体课件音响)】3)学生聆听这部分音乐中,分辨双簧管的音色,教师介绍琵琶协奏曲由来。【设计意图:了解什么是琵琶协奏曲。感受琵琶用轮指的方法奏出了宽广、抒情的“草原”主题,节奏舒展;双簧管优美的音色与琵琶交相辉映,使人的心情宽远平静。】4)分析总结乐曲的段落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草原雄鹰)表现歌曲旋律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蒙古族“长调”旋律的特点。并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旋律的特点。】(四)体验感悟 聆听欣赏(整体把握)聆听全曲:1)第一部分主题出现时,引导学生按X 0 | X 0 | X 0 | X X |的节奏为主题拍手伴奏 ;当第二部分主题出现时,可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2) 教生共同叁与:引导学生聆听全曲:用动作和画“图形谱” 来表现乐曲。【设计意图:运用媒体课件(音响)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悟法丰富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中“短调”“长调” 的旋律特点,把握全曲的音乐意境,体现师生共振。】(五)拓展欣赏 延伸表现(多层展示)1. 拓展延伸:欣赏马头琴独奏蒙古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2. 聆听感受:感受不同风格的蒙古族音乐作品,感受美丽的大草原。【设计意图:运用媒体课件(音响)引导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中,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适时渗透德育教育,抒发热爱祖国之情。】(六)师生感言 评价总结(小结表述)师生评价总结本节课:1.本课欣赏的乐曲是一首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乐曲由“引子”“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三部分组成。第一主题具有“短调”音乐特点,第二主题具有“长调”音乐特点。2.教师提出希望及要求。在草原放牧音乐背景下结束本课。【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表现以及在活动中与他人协作的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结性谈话,师生共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十、教学反思: 我在草原放牧一课中从聆听入手,利用创设情境,运用故事导入来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真切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的情绪想象。结合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节奏X 0 | X 0 | X 0 | X X | 来解决歌曲中较难的乐节节奏:进而掌握了主题旋律节奏: × × × × ×,创设浓厚的音乐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中“短调”“长调”旋律的特点,并通过画画图形谱“”等来表现旋律的特点及意境。整个教学过程我和学生的合作较好地完成各教学个环节,学生在导课中积蓄的情感,必然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此过程是:教师-设计情境,学生-见境生情;学生-进入情境,学生-入境悟情。值得思考的是,通过本节课我更加意识到小学段的音乐教学,学生多数感到欣赏课的枯燥,欣赏课要上好,教师必须要多花心思在每个环节设计上,学习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更好的突出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的解决。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喜爱、乐于欣赏音乐作品。这一课我会继续改进,比如,在欣赏第一部分音乐里反复出现的主题旋律这一环节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不同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更多采用唱、画、说的形式、多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表现活动,并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进一步增强学生上好欣赏课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