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大嘴鱼和小嘴鱼》汇编.docx
-
资源ID:23569258
资源大小:12.2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大嘴鱼和小嘴鱼》汇编.docx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大嘴鱼和小嘴鱼如何让枯燥抽象的数学学问变得生动形象是我们数学老师始终思索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 >和<看起来很抽象,而事实上,我觉得只要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开口方向,学起来就很简单了。在本次活动中,我的设计有两大特点:1、运用儿歌、肢体动作、生动化的语言来感知、相识大于、小于号,理解其含义;2、在活动内容中穿插幼儿感爱好的嬉戏,从而充分激发参加活动的爱好。在此活动中,我还大胆运用了数学尝试教学法,让幼儿在初步相识、理解>和<的基础上就尝试选择运用新符号,从幼儿的沟通探讨中和同伴共同共享胜利的学问阅历。在最终的操作练习中又一次大胆尝试,让幼儿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难题,从而培育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真正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主动获得学问阅历,获得提升。活动目标:1、相识>和<,理解它们所表示的含义,并能正确选择。2、尝试修改不等式的某一部分使其成立,培育思维的敏捷性、 可逆性。活动打算:教具:>和<大符号,放大作业纸,数卡。学具:作业纸。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初步相识>和<。1、故事导入,激发爱好。在一个漂亮的数字符号海洋里,生活着一条欢乐的小嘴鱼,它有个习惯,只喜爱和小的挚友玩,因此每当它外出,望见比别人小的挚友时,它就会热忱地亲一下它们,把尾巴冲向比它大的挚友。在这个漂亮的海洋里,还有一条欢乐的大嘴鱼,它经常哈哈大笑,特殊是看到比自己大的挚友就兴奋地限制不住,张着嘴巴向比它大的挚友表示友好。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形象的大嘴鱼、小嘴鱼图片)2、出示符号,初步感知。大嘴鱼、小嘴鱼长得真可爱,其实它们还有个名字大于号和小于号,我们可以用身体动作学一学它们。二、嬉戏互动,相识理解>和<。1、讲解并描述嬉戏要求。我们来玩个嬉戏:击鼓传包。鼓声停止后,包落在哪个小挚友的手里,就请他左右两边的小挚友从包里各拿出一张数字卡片,请中间的小挚友用自己的动作来演示大于号或小于号。2、初次尝试,合理选择>和<。(1)、提出要求。数字宝宝也想和><做嬉戏,请小挚友先看看卡片上的数字谁大谁小,然后在两个数字宝宝之间选择一个正确的符号,并读一读。(2)、幼儿操作。3、沟通探讨,加深相识>和<。(1)、幼儿沟通共享。请个别幼儿讲解并描述操作过程。(2)、老师总结提升。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方向都朝着大数,尖尖的尾巴朝着小数。我们可以记这样一首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尾巴撅给小数瞧。三、再次尝试,提升运用>和<。1、讲解并描述操作要求。我这里还有一些练习题,不过是错误的,请小挚友动动脑筋把它改过来。2、幼儿再次尝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