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8).doc
-
资源ID:23599259
资源大小:22.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8).doc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页)。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一)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在水中,什么样的物体上浮?什么样的物体下沉?(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轮船浮在海上、鱼儿在水中自由活动以及游泳等画面。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二)现在,就让我们来对这个问题作一次深入的探究。(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二、探索新知(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教师演示: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强调:必须将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里,物体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当物体在水中静止时,碰到容器底部的现象,叫“沉”; 不接触容器底部的现象,叫“浮”。)2.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暂时回避“悬浮”概念。)(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页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浮用“”表示,沉用“”符号来表示。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一些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设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要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等。这样的设计,就能达到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6.还可以按教材第2页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2.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切分得过小,会由于水面的张力而浮在水面上。这样就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应予以回避。)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补充:这里也可以用重量来慨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重量减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通过橡皮和萝卜实验,我发现,当橡皮和萝卜的重量和体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结论一: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连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连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7.组织交流:通过回形针、木块实验,我发现,当回形针、木块的重量和体积变大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结论二: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是不会发生改变的。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在教材第4页的实验报告单上。(总结: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重量和体积的大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三、小结全课,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2.关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你还有什么问题?3.课后完成:香蕉、杨梅、桔子、葡萄、钢笔、圆珠笔、三角板等,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四、板书设计: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 块 沉木 块 浮塑料块 浮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重量和体积的大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