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一课时 苏少版.docx
-
资源ID:23633685
资源大小:285.1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一课时 苏少版.docx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山村来了售货员教材分析:这首唢呐独奏曲由张晓峰作于1972年,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等部分,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描写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欢闹情景。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节奏轻快、曲调诙谐,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第一段“赶路”,节奏鲜明,伴以“三音云锣”叮当之声,描述乐观、风趣的售货员自挑货担向山区赶路的形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静心聆听山村来了售货员。2通过听赏这首唢呐独奏曲,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3通过自做“唢呐”,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展示庆典的场面。教学重点:了解“唢呐”这种民族乐器教学难点:感受各地不同的民歌风格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CD等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播放唢呐独奏的影像资料1师:你们知道这种乐器叫什么吗?你见过它吗?2介绍唢呐唢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族乐器,属于吹奏乐器,外形似喇叭花,是用铜做成的,其音色高亢、明亮、富有穿透力,一般用于表现北方民歌的特点。三、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1初听全曲感受唢呐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2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表达了山村人民怎样的一种心情?(非常喜悦、高兴)那你们来说说,人们为什么对售货员那么高兴呢?3学生讨论山村路难走,很难有售货员上门卖东西,山上的人更难得下山一次,集中采购一些东西,所以对售货员挑着担子进山村,他们是非常的欢迎。4师:这么一首好听的东北风格的曲子,却是一位江南水乡的作曲家写出来的,而且,还是一位太仓人呢!5介绍作曲家。张晓峰:1931年出生于江苏太仓,扬琴演奏家。他18岁时任上海沪剧团伴奏演员,后调至上海歌剧院。从60年代初开始,他热情地投入到民族器乐曲的创作之中,创作了扬琴独奏曲边塞之歌,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琵琶小协奏曲琵琶行,吹打乐迎宾曲等作品。6再次听赏作品7请学生来描述乐曲表现的情景乐曲分为:赶路、吆唱、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继续前进等部分8仔细聆听,给乐曲分三段听一听,比较三段旋律中节奏的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想象?要求在分段的地方牵手示意第一乐段:“赶路”,节奏鲜明,伴以“三音之锣”叮当之声,描述乐观、风趣的售货员自挑货担向山区赶路的形象。第二乐段:以“咔腔”吹奏技法奏出“卖货喽”的吆喝声,紧接着笛子轻声模仿山谷回声,然后开始“选购”,这是乐曲的重点乐段,唢呐与乐队互相对答,妙趣横生,描绘出人们踊跃购货的生动场景。第三乐段:每次出现“卖货喽”的吆喝声,表现售货员告别山村,正往新的目的地前进。三、 演一演边听音乐,边循着音乐线索,说出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对 话4.选购与告别5.继续前进 你能听出以上这些音乐在乐曲中哪部分出现过吗?请小组合作,分别重现以上这些有趣的音乐情景。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货山民的角色,用动作、表情再现山村售货员的形象(4-6人)2学生分组练习3学生分组表演(配乐)五、露一手,学做“唢呐”1了解唢呐在西北音乐中的重要作用2制作过程:可用竹管、笔杆、卡纸和有一定厚度的塑料片等材料。喇叭可以用纸筒、竹筒、饮料罐等做成。3模拟演奏在民间,唢呐被称为“喇叭”,又叫“大吹”。随着音乐模仿喇叭吹奏的动作。六、介绍中国各地民歌的特点1中国北方民歌的特点草原民歌区:内蒙古:“蒙汉调”“爬山调”新疆民歌区:维吾尔、哈萨克:“牧歌”、“习俗歌”、“民歌”西北民歌区: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分“家曲”和“野曲”二大类东北民歌区: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鄂伦春族民歌”2部分民歌欣赏(片段)七、全课总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