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2021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pdf

    • 资源ID:23640206       资源大小:198.18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2021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pdf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 页第 19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加减混合运算。5、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1、读数卡片,填空练习的纸卡。2、各种图片、米尺等。第一课小数的意义 ( 一)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教学重点: 1 、了解小数的意义。2、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学生准备学习资料。2、读数卡片,填空练习的纸卡。教学过程 : 一、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除了某些商品的标价用到小数外,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说说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教师出示书上的一些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数所表示的意思。二、小数的意义(一)学生尝试解决。1、一盒火柴的价格是0.1 元,也就是多少钱?一本作业本的价格是3 角,也就是多少元?2、一个盒子的宽是0.1 米,谁知道这也就是多长?教师鼓励学生猜一猜。师: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不猜“1厘米”?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这个盒子的长是 3 分米,想一想,也就是多少米?(二)教师引导探索。1、出示一条线段,如果这条线段的长是“1”,请你想办法得到0.1 ,标出来。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可以把“ 1”平均分成 10 份,其中的 1 份是十分之一,也可以用0.1 表示。教师再指名进行回答,最后同桌互说。教师:你能表示出0.4 吗?学生尝试。集体订正。教师:你能解释为什么1 分米可以表示成 0.1 米,3 角可以表示成 0.3 元?学生进行解答。2、1 分也就是多少元? 0.02 米,也就是多长?猜一猜。能说一说想法吗?学生猜想后出示一个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是 1, 请你表示 0.01 可以吗?小组讨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是受什么启发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1 = 1/10 0.3 = 3/10 0.01 = 1/100 0.04 = 4/100 说一说你的发现吧。(学生根据探索的结果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你觉得小数和什么数联系特别紧密?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几个等式吗?你觉得小数是什么样的数?三、运用拓展1、一个正方形是 1,平均分成 100份,23 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吗?20 份?2、0.03 米就是多长?为什么? 0.12 米呢?3、这个正方形表示1,把它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成()。如果要表示59 份呢? 0.013、0.21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0.001 米也就是多长?为什么? 5 毫米也就是多少米? 30 毫米?四、练习提高1、第 6 页第 1 题。2、第 6 页第 2、3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小数的意义 ( 二)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点: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小数。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42 页 - - - - - - - - - 教学难点: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1) 一个为“ 1”的正方形,怎么样表示0.1 ?(2) 0.1 元表示多少钱?(3) 0.1 米呢? 1 里有多少个 0.1 ?1 里有多少个 0.01 ?2、(1) 把“1”平均分成 10 份,3 份是多少?(2) 把“1”平均分成 100 份,3 份是多少? 12 份是多少?(3) 把“1”平均分成 100 份,3 份是多少? 12 份是多少? 125份是多少?(4) 6 个 0.1 是多少? 6 个 0.01 ?13 个 0.01 ?18 个 0.001 ?二、探索小数的数位(一)学生自学自学提纲:(投影出示)1、自己写一个小数,并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2、想一想或看书找一找,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把新认识的数位在数的相应位置写出来。3、与你的同桌相互检查学习效果,给完成好的同学画一颗星。(二)学生汇报。1、指名汇报。(1)教师指两到三名学生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汇报。(2)集体订正,学生互评。(3)认识今天新学习的数位“十分位”、“百分位”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教师出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很难测量准确,现在还准备重新测量,到目前,一般都沿用 1975年我国测量的数字 8848.13 米。我们来看这个数, 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小数?板书 :8848.13 (1)从左边看,第一个8 表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边说边板书数位和计数单位)。(2)“1”表示多少?“ 3”呢?相应的数位应该叫什么?计数单位?三、巩固练习。1、第 5 页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说一说各数位名称的意义)2、第 4 页的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第 5 页第 4、5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四、数学游戏。课本第 4页的数学游戏“涂一涂”。(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说,一人涂)五、全课小结教学反思:第三课小数的意义 ( 三)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42 页 - - - - - - - - - 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点 :1、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2、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让学生带软尺。2、读数卡片,填空练习的纸卡。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测量桌子的长、宽、高的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后发现单位不统一。教师: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全部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据,便与比较。二、分组测量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 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教师在学生进行测量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2、学生测量后思考一下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3)数学书的封面长26 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 0.26 米”。(4)教室门 2 米 1 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学生测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统一认识:用米作单位时,当测量物体不足一米是,可以用小数表示;或者测量物体在不足整米数时,多出的部分用小数表示。1 米=100厘米, 26 厘米也就是 26/100 米,可以表示成0.26 米。2 米 1 分米中, 2 米作整数部分 1 分米是 0.1 米,2 米+0.1 米=2.1 米,所以 2米 1 分米=2.1 米。3、小结 :说一说怎样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三、活动拓展1、第 8 页“试一试”第 1 题和第 2 题。第一题:一种军舰鸟,翼长2 米 1 分米,还可以怎样表示?体重约1 千克 500 克,用小数怎样表示?骨骼重113 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指名板演。113 克=()千克1 千克 500 克=()千克2 米 1 分米=()米(为什么?它的体重约1 千克 500 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第 2 题:用小数表示下图的测量结果。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42 页 - - - - - - - - - (1)让学生说一说读数。(2)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3)集体订正。2、课堂练习:第8 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单位换算的方法。教学反思:第四课比大小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 页第 11 页的“比大小”。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图示法。教学准备:图片,卡片。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 岁,身高 1.42 米;李明, 11 岁,身高 1.38 米。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2 米 1.38米学生:1.42 米表示 142 厘米,1.38 米表示 138 厘米,142 厘米 138 厘米,所以 1.42米 1.38米。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 分,李明的得分是9.90 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87 9.90 教师:这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的?学生:根据数位,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8790所以 9.879.90 。学生:根据数位,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先看十分位,89,所以9.871.4,方法二: (10.8 10)+(10.8 10.6)+(10.69.7)=1.9(环) ,1.91.4 所以杜丽是最后的冠军 ( 学生也可用估算方法 ) 。1.9 1.4=0.5( 环) 。3、汇报小组比赛进展情况,教师评价。(三)闯关二:田径赛场课件出示福娃欢欢。(点击福娃欢欢进入田径赛场)1、师:射击场上的第一金让我们兴奋不已,而田径赛场上的成绩更是让我们感到惊喜和激动。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小伙子取得了冠军,创造了历史,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刘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3 页,共 42 页 - - - - - - - - - 翔。师:是的, ( 课件出示刘翔的图片 ) 我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 米栏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刘翔成功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他高兴。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刘翔在当时的决赛中的成绩是多少吗?(生: 12.91 秒)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师:你了解的可真多,那你知道这12.95 秒又是什么成绩吗 ? 生:奥运会纪录。师:说的真好。问题 1: 抢答 根据这两个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提出问题:刘翔的成绩比奥运会纪录少用多少秒?师:真好。哪组能快速亮出你们的答题板? 生在答题板上列式计算:12.95 一12.91=0.04( 秒) 。 师:冠军归属于刘翔了, 那第二名、第三名的获得者是谁呢 ?让我们来看一下。 ( 出示表格 ) 问题 2 自主解决 :根据表格中所提供的信息,请大家动笔计算一下他们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秒 ?(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师: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我们了解了三名运动员的名次排列情况,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了他们三人之间的成绩差。问题 3: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判断这两幅图,( 课件出示图 )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确定哪幅图之后,可以让学生说出图中运动员的名次。 师评价2、课件出示刘翔110米栏赛场图片及赛道示意图师:这就是刘翔英勇拼搏过的地方,这里洒下了他的汗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观察110米栏里的数学问题。问题 4: 小组合作探究 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a、小组合作交流算法b、列式解答c、汇报展示3、汇报小组比赛进展情况,教师评价。三、自主构建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有信心继续进入下一个赛场吗?(课件出示福娃迎迎)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福娃迎迎进入小组棒棒棒!比赛场地。1、小组代表汇报组内课前收集的有关奥运信息,2、小组合作提出一个你们喜欢并且有价值的数学问题。3、请其他小组来解答。四、体验感悟拓展升华1、交流感悟总结评价体验收获2、(课件出示福娃妮妮):“同学们,欢迎你们光荣地加入奥运会志愿者的行列,现在奥委会正式委托我转答交给()班的所有志愿者们的一项光荣使命:以小组为单位,课后结合2008 年北京奥运会体育赛事继续寻找数学问题活动要求: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课余时间在组长的带领下投入调研、采访、计算、写出报告书等工作,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4 页,共 42 页 - - - - - - - - - 活动时间:开始: 2008 年 5 月 截止: 2008 年 9 月 1 日(一直延伸到奥运会结束)活动最终成果:大家的报告汇集到一起,编辑出一本奥运数学之旅。主编辑:刘俊妍老师副编辑:田联群老师成员:四年级全体志愿者3、师总结:亲爱的同学们! 可谓是千年文明史, 百世奥运情。 当我们看到屏幕上闪烁的倒计时,当我们听到这催人奋进的奥林匹克进行曲的时候,作为一名中国人都一定会为之心潮澎湃,那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中国健儿能取得更好的成绩!那就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努力完成属于中国的奥运数学之旅,做一个光荣的历史见证人教学反思:第八课优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工序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1、师生谈话。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你会做什么呢?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2、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不仅在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在数学领域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 (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意图:简单而平实的导入把课堂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要学的,正是我们生活中要用到的,这样的学有所用,才会使学生更有积极性。与此同时,这样的设计又是语文和数学学科的整合,“一边一边”正说明可以同时做不同的事,这两件事之间即有内部联系又有不同的方式,而这其间的合理安排,正是这节课里要学习的统筹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学习例2)1、提出问题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出示例2 画面)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师: 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各项工序图片)谁能说给大家听?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师:(在学生回答后提问)小明先烧水行吗?看来,合理安排时,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板书:先后顺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5 页,共 42 页 - - - - - - - - - 师:那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呢?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师:同学们都挺善于开动脑筋的。那小明要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小明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现在,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多长时间?(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安排的?(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师引导学生叙述设计的过程:你们先干什么?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师;还有谁有更快的方法?(请另一组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11 分钟)洗茶杯找茶叶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14 分钟)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12 分钟)洗茶杯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师:比较上面的方案,你认为哪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为什么?生:第一种,因为用的时间少。师:在哪节省了时间?生: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同时做了3 件事,所以更节省时间。师:说得真好!看来,合理安排时,不仅要考虑哪些事应该先做,而且还要考虑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能节省时间。(板书:同时进行)那么,像这种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我们把它称为“最优方案”。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为我们呈现的这种最优方案的流程图。(出示流程图)5、小结:上面这两种方案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的。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两件事,而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三件事,所以最节省时间。看来,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沏茶,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同样的理念去解决。请和老师一起去看看一些生活小问题吧。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原则,我首先创设了生活中熟知的情境 - 为客人沏茶,这样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先想一想, 自己沏茶的时候需要做什么事, 再看小明需要做哪些事,这样设计能巧妙地拉近学生和小明之间的距离,使问题层层递进,使教学过程衔接自然。通过观察知道,小明做的事很多,请同学们帮助小明想一想,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才让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这样就为设计出最优化的方案提供了素材,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最后通过学生的汇报,共同总结出最优化方案。让学生真正地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设计出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化方案。 三、实践应用(我是小小设计家)1、师:小红也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她呀?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吃药画面)师:你能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吃药的过程包括几件事?分别需要多长的时间?小红又遇到了什么难题呢?请你和同桌讨论一下,应怎样安排事情,才能让小红吃完药后能尽快休息?(学生汇报,老师出示最佳流程图)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又设计了“我是设计小行家”的生活小问题。让学生能运用新掌握的设计理念来设计最优化的方案,解决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6 页,共 42 页 - - - - - - - - -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师:通过刚才的设计,我们对设计优化方案、合理安排事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对于他们的安排,请你说说看法。(出示课件:(1)、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节省时间,红红边吃饭边看电视动画片蜘蛛侠。)(生:乘车看书时,车子在行驶中会使车内的光线忽明忽暗,车子在行驶中摇晃,会使眼睛与书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会影响视力,损害眼睛健康;看电视,是大脑在进行活动,大脑活动需要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而人在吃饭时,也需要有大量的血液和消化液帮助胃肠消化食物,两者相互争着血液的供应,结果两者都得不到充分的血液。因此,既妨碍了食物消化,影响了健康,也看不好电视。所以说这样的安排都是不科学的。)师小结:通过分析上面的事情,我们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还要考虑人身的健康和安全,更要讲究科学。 设计意图:对合理安排事情有了初步认识后,再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提升。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科学并合理安排事情的真谛。 3、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合理安排的事情,聪明的人总是把事情进行最优的安排来提高效率。请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的?(生说) 设计意图:请学生们说一说生活中例子,让同学们再一次的感悟生活与数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1、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明和小红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谁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呢?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合理安排事情,在生活中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有这样的一句话:(课件出示)“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 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设计意图:在设计“课堂总结”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畅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再一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后再用名人名言结束了本节课,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铬印,给学生以启迪。 五、课后作业:设计一张时间表,合理地安排星期天的学习和生活时间。教学反思: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一课生日学习目标: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7 页,共 42 页 - - - - - - - - - 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2、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教法:练习法、启发法学法:练习法,调查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趣促学1. 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你的好朋友呢?2. 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二、玩中学1说一说。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2分一分: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3调查。(4)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4涂一涂。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5说一说。(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5) 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生日?三、实践应用我的女儿生日快到,你们说说送给她什么礼物好?(出示书、布娃娃、果冻、鲜花)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1. 调查、记录2. 汇报、交流四、师生小结、课后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生日3、4、5 月是春季6、7、8 月是夏季9、10、11 月是秋季12、1、2 月是冬季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8 页,共 42 页 - - - - - - - - - 课后反思:第二课栽蒜苗教学目标: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教学重点:1、根据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2、使学生在根据实验数据设计条形统计图时。教学难点:体会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空白统计表,空白统计图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二、制作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表1、出示数据,阳光小组蒜苗第15 天生长情况2、观察数据,制作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表请组长把你们的统计表拿出来。找到了吗?那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同学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好吗?开始吧!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小组,及时指导。师:有些小组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他们已经完成任务了,那让我们在心中期待其他小组赶快加油。我们在等着你们,加油啊!3、汇报现在大家都完成了, 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统计的情况呢?通过观察他们小组的统计表,你能看出他们小组中谁种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种的蒜苗长的最矮吗?指名说一说。 通过统计表的形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他们这一小组谁种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种的蒜苗长的最矮。除了统计表,还有什么形式可以很形象的表示出你们小组的蒜苗种植情况呢?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三、引出统计图,并根据实验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1、观察空白统计图,并提出问题那正好在你们的桌面上老师给你们提前准备了一张统计图,现在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了解一下这张统计图。学生认真观察,初步了解这张统计图。通过你们刚才初步了解这张统计图,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统计图设计的格子有限, 按照以前所学的统计形式, 无法完整的统计出他们蒜苗成长的记录。2、小组讨论,寻找解决策略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9 页,共 42 页 - - - - - - - - - 那既然大家都遇到了这个难题,那我们就在小组里先商量一下,遇到的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小组讨论,商量对策。让学生汇报一下他们小组商量的方法,教师简单评价。3、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刚才大家想了出了用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还要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也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也小。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小组商量一下,哪种办法适合你们小组,你们就选择哪种办法来解决,好吗?那开始绘制这张统计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利用统计表和方格图,制作统计图。说说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少。小组活动,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师:行动快的小组现在已经在心里为你们加油了,加快速度。已经完成的小组可以再看看你们的统计图。考虑一下一会介绍的时候怎么说?4、介绍小组绘制的统计图师:怎么样?准备好了吗?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设计情况告诉我们?重点请学生说说是怎么解决格子不够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想出如果格子画不满或者突出一点的时候,可以在相应的条形上标出数据。师:如果有哪个小组也遇到了格子画不满或者突出一点的情况,那就按照你们自己找的好办法,把你们小组的统计图稍微修改一下。组内修改,教师巡视。5 小结,说一说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直观,形象)四、练习读图,获取有用信息五、小结六、小调查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比如:一年中每个月的电费、水费等,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统计,并在附页3 中制成条形统计图七、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第三课平均数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2,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 体现平均数在学生生活中的必要性。3,在教学中,加强与统计知识相联系, 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推理、预测。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0 页,共 42 页 - - - - - - - -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方法。难点:运用统计知识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推理、预测。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统计表6 份、排球 2 个、跳绳 9 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与俄罗斯女排争夺冠军的精彩片段。看到女排夺冠,你们想说些什么?今天我们也来打打排球,怎么样?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拍球比赛促新知。比赛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30 秒钟)你能拍多少下排球。参赛组别:男生组和女生组。 (两组各 4 人)裁判监督:全班剩余的同学记录人员:两人(男女各一人) ,并填写师出示的统计表。组别(男生组)1 2 3 4 成绩(下)组别(女生组)1 2 3 4 成绩(下)(1)生拍球,裁判监督,记录员记、填数结果如下:。男生组: 42 56 48 60 女生组: 44 47 40 56 师:哪位同学来宣布一下比赛结果?你认为哪一组获胜?为什么?(2)归纳小结:看来,当人数相等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总数成绩来决定胜负。2,跳绳比赛构新知。比赛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1 分钟)你能拍多少下排球。参赛组别:男生组和女生组。 (男生组 5 人,女生组 4 人)裁判及记录:每人给一名选手记数并填写统计表。统计表如下:组别(男生组)合计1 2 3 4 5 平均成绩(下)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1 页,共 42 页 - - - - - - - - - (1)跳绳比赛。( 2)裁判记数填表,数据如下:男生组: 102 95 105 101 103 女生组: 132 118 104 146 这一次比赛谁获胜呢?为什么?怎样求出每个小组每人的平均数呢?请你自己先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3)学生活动。(4)学生汇报。3,童话故事( 深)化意义。多媒体播放“小马过河”的童话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们认为小马过河有没有危险?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三、回归生活,拓展提高。1,多媒体出示:某校四年级2 班星期五的“十查十比”评分表名称合计按时到校少先队标志教室卫生环境区卫生早操情况课间活动眼保健操爱护公物路队情况全日保洁平均得分9.5 10 9 9.5 10 9 9.5 10 9.5 9 (1)这个班总分是多少?平均分是多少?(2)从评分表数据中,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我的发现。下表是家得利超市2004 上半年月销售额数据统计表, 但会计不小心把它星期三、星期四的销售额给弄污了。请你想办法把它们算出来。月份一二三四五六平均销售额(万元)89 74 6 8 81 85 79 四、课堂小结 :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 教学反思:组别(女生组) 合计1 2 3 4 平均成绩(下)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2 页,共 42 页 - - - - - - - -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2021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