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文言文实词-虚词 .pdf

    • 资源ID:23641140       资源大小:71.9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文言文实词-虚词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七讲文言文是实词虚词 (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 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一、通假字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要注意两点,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 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 o”; 桃花源记陶渊明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 ”。扁鹊见蔡桓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愚公移山中“河”专指“黄河”; 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中“走”是“跑”的意思 ; 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故”的意思是:旧的,如:“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叫“词类活用”。例:(1) 妇抚儿乳。口技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例:(2)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三则蒲松林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例:(3)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例:(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乱,“使混乱” ; 劳,“使劳累”。 (二) 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 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例如:一、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二、以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 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 可译为“和” “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表示承接关系, “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 “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表示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三、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桃花源记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公为我献之。(鸿门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表示被动关系。 1、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四、乃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论战)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 “至于”“如果”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五、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 “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记王忠肃公翱事 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六、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指示代词, 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七、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 视情况可译为“大概” “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八、与 给予,授予。例如:与斗卮酒 结交。例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和、同、跟。例如:竖子不足与谋 参加。例如:蹇叔之子与师 赞许。例如: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例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九、 者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结构助词,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指人、物、事、时、地等。 的,的 ( 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用在数词后面,译为 个方面 样东西 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文言文实词-虚词 .pdf)为本站会员(Q****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