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 第1课时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
-
资源ID:23693649
资源大小:2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 第1课时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
第10单元 总复习第1课时 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课题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2.熟练掌握运算定律,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归纳整理和练习过程,体验概括整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会正确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教学难点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口算。6634 10054 1000672 25×8 450106 6515 125×8 2000÷125÷8 25×70×8 101×37 201×4343 29×1829×12教师指名回答,并订正。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运算定律有哪些?你还记得吗?二、归纳整理1.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与0有关的运算。(1)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3)与0有关的运算。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个非0的数,仍得0。个数和0相乘,仍得0。0不能作除数。2.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师:在四则运算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顺序?教师板书: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00÷2516×12 540(6249) 33646154 (200÷2516)÷3(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独立算一算,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复习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师: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1)组织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整理,然后汇报。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 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 (b×c)乘法分配律:a×(bc)a×b a×c或a×(bc)a×ba×c除法的性质:a÷b÷ca÷(b×c)(2)用简便方法计算。354694246 44939161 751139615750÷125 127×99127 569×1022×56925×125×4×8 750÷15÷5 354×99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计算过程。最后教师组织集体订正。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109页第1题。(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第(1)、(2)问,并指名说说。(2)指名板演第(3)问,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3)做完后对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释疑。 (4)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第(4)问。2.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对学生列竖式计算进行核查、指导,规范书写格式。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学反思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快地跟随我的教学节奏,顺利地进行学习。在做题之前,我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指导,引导学生调动出学过的此方面的知识,便于学生熟练运用知识、牢记知识。同时,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理念,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要降低学生在简便运算时的错误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最好的办法是当堂解决问题。教师点评和总结: